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结构_股权分置论文

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结构_股权分置论文

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质量评价系统的基本架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股权分置论文,架构论文,上市公司论文,评价论文,质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上市公司的质量问题是证券市场的根本,是证券市场投资价值的源泉,因而是广大投资者最关心的事情,也是学者和管理层最关心的问题。2004年初《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国九条”)指出,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上市公司的质量是证券市场投资价值的源泉。”2005年3月,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将继续落实“国九条”,并指出“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这是根本。2005年11月,国务院批转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要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的利益。”但现实为何我国的上市公司一旦上市,就逐年走下坡路,几乎不讲回报或很少给予投资者回报,这是我国股市非常突出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股权分置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为此,2005年8月中国证监会、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联合颁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到2006年底为止,股权分置改革已基本完成,开始进入后股权分置时代,为股市的健康发展扫清了历史遗留障碍,但并非解决了股市健康发展的全部问题,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发展机构投资者、改善市场环境、化解券商风险和建设法治环境等问题仍然值得进一步研究解决。其中,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问题,则是所有问题的根本,最具有挑战性。这是因为一个健康的股票市场,外部的约束激励制度不合理或许能扭曲上市公司的行为,导致市场发展缓慢,但没有一个良好的上市公司群体作为基础,那一切发展的课题都无从谈起。因此,如何提高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质量问题值得关注和研究,本文试图架构上市公司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二、国际著名上市公司质量评价系统评析及其借鉴

建立适合我国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质量评价系统,应在借鉴国外上市公司对质量评价的规范性研究以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公司的特殊性,使其成为反映上市公司质量状况的“晴雨表”,为政府、投资者以及上市公司及时了解上市公司质量的状况,诊断上市公司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正确的政策、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以及证券市场质量等提供依据。

目前,国际上许多著名的机构与组织都建立了自己的评价体系,如:标准普尔、戴米诺、里昂证券等。各评价系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公司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各评价系统的基本特征及评价指标体系基本侧重公司治理评价方面。

从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基本特征看,标准普尔评价系统分国家评分与公司评分两部分,坚持较严格的标准,考虑了与公司密切的外部环境的影响。国家评分部分侧重于外部机制评价,评价结果采用强支持、温和支持与弱支持三级评级制。公司评分则集中于公司内部运作与机制,评价结果采用10分制,最高为10分,最低为0分。戴米诺评价系统重视公司治理环境对公司质量的影响,特别强调接管防御措施对公司治理的影响。里昂评价系统则注重公司透明度、董事会的独立性以及对小股东的保护,强调公司的社会责任。评价结果以百分制表示,分值越高,公司质量越好。

三家国际著名公司评价系统,在建立指标体系时的依据、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以及所关注的主要领域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别。作为一个完善的质量评价系统,应满足两个基本的条件: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科学的评价方法,二者缺一不可。不同公司质量评价系统的本质差别在于指标体系的设置所依据的上市公司的环境,我国上市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及其发展状况与国外有很大的差别,如典型的“一股独大”;与英、美模式不同的监事会等,这些决定了直接将国外评价系统移植到国内必将产生水土不服现象。但是在后股权分置时代,我国的股市属于新兴加转轨的市场,逐渐向西方全流通成熟股市靠拢,因而只有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上市公司所处的法律与制度环境、市场条件以及上市公司本身的发展状况,设置具有我国特色的上市公司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上市公司质量状况做出准确、客观的评价,才能正确反映我国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质量的状况。

三、上市公司质量评价系统的基本要求

一个既比较理想又比较现实的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质量评价系统,应体现以下基本原则和要求:

1.坚持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原则,体现多视角评价上市公司质量的要求。在质量指标设计方面,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应注意到企业类型的多样化趋势,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经济行为的市场化等特点,既能关注控股股东的利益保障,又能重视其他股东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因此,设计的质量指标体系必须有科学依据,能真正反映出要反映的内容,同时又要全面、系统并具有代表性。

2.坚持评价的规范化原则,体现易于国际接轨的要求。一是评价指标和方法的规范化,即要求在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采取规范的做法,这样便于国际间、地区间的交流和比较,所设计的指标应反映上市公司的实际,有针对性,以国际惯例和我国法规制度为标准。二是评价工作行为和评价程序的规范化,坚持客观性、公正性、独立性和权威性要求。通过评价能促进被评价上市公司行为的规范化,促进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和健康有序地发展。

3.坚持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原则,达到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要求。科学的评价必须依赖于真实、及时的数据。这要求采集数据时,必须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同时要求被评价上市公司提供各种真实的财务及相关数据。有些数据则可采用抽样判断的方法获得,有些则必须参照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数据或报告。如果所使用的数据不真实或不全面、不及时,评价结果不可能科学、公正。值得一提的是,评价的结果尽可能避免人为因素或会计操纵的影响,易于理解和接受。

4.坚持质量的财务评价与非财务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体现兼具当前价值衡量、未来业绩预期和财务危机预警的功能,体现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诚然,任何管理和投资决策离不开财务指标分析,但没有一项决策是仅仅通过测算财务指标可以完成的,必然还要考虑各种难以用货币计量的因素。而且,财务指标反映的是一个阶段的业绩结果,而非财务指标却可以反映经营过程的质量,同时也影响未来的财务业绩。比如,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的资源状况(包括客户资源、行业环境、原料供应情况、人力资源尤其高管CEO素质与团队配合状况)等非财务指标因素对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很大。因此,上市公司质量的评价必须重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综合运用。

四、上市公司质量评价系统的基本框架及评判方法

按照国际标准ISO8402-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中的解释,质量评价(quality evaluation)是指对实体(可以单独描述和考虑的事物。实体可以是某项活动或过程;某个产品;某个组织、体系或人。或者上述各项的任何组合。)具备的满足规定要求能力的程度所作的有系统的检查。根据这个定义,上市公司质量评价是指对上市公司具备的满足规定要求能力的程度所作的有系统的检查。笔者认为,借鉴国外上市公司质量评价经验,针对我国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质量而言,“规定要求能力”应包括三个方面:

1.公司的内部环境指标,权重35%。下设公司治理结构状况和人力资源状况2个二级指标。权重分别为60%和40%。

(1)公司治理结构状况。主要考察信息或观察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三会”即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设置和运行状况。权重60%,主要观察点:股东大会的规范度与股东参与度如何,控股股东行为的合理性与适当性如何,大小股东权益的一致性如何实现等情况;董事会的董事权利与义务的明确状况如何,董事会运行状态如何(含人员构成、年度召开会议次数、召开程序及会议记录情况等),董事薪酬水平与形式,董事绩效评价标准的建议情况,独立董事的建立状况,包括人数、身份与工作时间;监事会的监事能力保障性如何,监事会运行的有效性如何。二是公司信息披露状况。权重40%,主要观察点:信息披露的完整性、真实性与及时性如何。

(2)人力资源状况。主要考察核心管理层的素质和团队配合状况,以及关键岗位员工的素质和对公司的认可度如何。重点观察点:总经理等高管人员选聘方式、稳定性与接管防御制度,经理层的信息沟通、决策支持、继任规划和发展审视、经营控制、CEO设置等情况。

2.公司的外部环境指标,权重25%。下设行业环境、宏观调控影响和供销客户资源状况3个二级指标,三者权重分别为30%、30%和40%。

(1)行业环境主要考察行业生命周期和系统风险等情况。

(2)宏观调控影响主要考察国家产业政策以及财税金融政策对公司的影响度如何。

(3)供销客户资源状况主要考察供销定单状况,尤其是原材料供应状况和大股东与战略伙伴的合作状况如何。

3.公司财务状况指标,权重40%。下设盈利能力、现金流量、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和成长能力5个二级指标。权重除盈利能力为40%外,其余四项指标分别为15%。

(1)盈利能力。分析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净利率、主营业务毛利率、主营业务比率、每股收益、市盈率、每股净资产、每股公积金等指标。

(2)现金流量。分析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稳定率、经营现金流比率等指标。

(3)偿债能力。分析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经营现金保障比率等指标。

(4)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负债结构率、长期资产适合率、现金股利支付率等指标。

(5)成长能力。分析主营收入增长率、资本积累率、主营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等指标。

根据上述上市公司质量评价系统的基本框架,在具体评价时,还存在一定的技术困难,主要是在评判时,存在一个评判方法和评判标准问题。这是因为,上述质量评价的所有指标,无论是定性指标还是定量指标,都需要评判人员在掌握各类指标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打分,如公司一般信息披露一次不规范扣多少分,如果一项重大信息披露不规范,此项就应为0分,同样定量指标也需要与评判标准对比后进行打分,如每股收益到底多少才是满分,当然除了绝对数越大越好以外,还需考虑上市公司行业排序或行业平均每股收益情况如何,这里也涉及一个评判标准问题。

笔者认为,在评判的方法上,应注意“两个结合”,即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各有所长,在实际操作中都必不可少,必须充分结合。但最终评价结果应形成一个量化的结果,以排除定性分析中主观因素或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国外发达国家通常的做法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所占比例为4:6,这与其完善的法律法规、评价人员对被评企业一切情况了如指掌是分不开的。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拟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所占比重为5:5。另外,对每一评价结果加入“经验评价”,以对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弥补或校正。同时,评判时,还应考虑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一般说来,如果上市公司在正常年份的经营是正常的,则它的各项经济指标在各连续时期都存在一定的“惯性”或“时滞”。也就是说,某一指标值的“本期值”要受到以前各期尤其是近期值的影响,即存在“自回归”现象。因此,在评价分析经营状况时,对企业的过去及现状分析和前景预测方面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以现在为主,然后预测未来。

在评价体系的设计与评估方法的采用上,笔者建议把现代数学模型与传统评价方法结合起来,比较客观地描绘出上市公司的质量状况。

在数学模型的运用上,采用上市公司质量三级模糊评判标准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AHP法),把每个指标按其程度分若干等级,又将所有指标按其性质分为若干类型。评判时,先按每一指标的各个等级进行一级模糊综合评判,得出单个指标的评判结果;再按每一类的各个指标进行二级模糊综合评判,得出所有指标的评判结果。这样既能处理指标的模糊性,又可避免指标众多带来权重分配的困难。为了使系统的数据参数比例更加可靠,辅之以灰色系统模型分析总的平均预测误差,这里采用的灰色统计评价方法是一种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它可以弥补通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方法的不足,提高评价的可靠性和完善性,在实际分析中具有一定价值。在具体操作上,首先设定评价人数和评价类,得出评分意见,全部计算完成之后再综合各指标等级的数量,以决定公司质量评价的最后等级。对投资参考评级,建议:90分以上为强烈推荐,75-89分为推荐,60-74分为谨慎推荐,60分以下为不推荐。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对上市公司质量的评级推荐工作应当由投资中介机构即投资咨询公司进行,当前我国由各大券商、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进行的推荐评级不应在媒体上宣传,尽管名义上是为其客户投资服务的,但存在为其自营投资的股票设陷赚钱的嫌疑。严格地说,机构投资者进行的上市公司推荐评级信息应当是一个商业秘密,是为其自身投资服务的。而投资咨询中介机构愿意公开推荐一些股票是为其自身的信誉作宣传,推荐评级的可信度高,就会有更多的投资者前去对手中的股票或要求推荐个股的有偿咨询,从而获得收益。

标签:;  ;  ;  

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结构_股权分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