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效果研究论文_钟皓

长沙市妇幼保健院 湖南长沙 410005

摘要:目的 探讨传统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与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优缺点。方法本次实验以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58例腹股沟斜疝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9人,两组患者在自然情况和基本病状方面均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对照组患者行传统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治疗,对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后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阴囊肿胀率,复发率以及术中发现对侧隐性疝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半年后随访,两组患者腹股沟斜疝均治愈。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均达到临床治愈标准,有效率均扎术都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而腹腔镜下疝做囊高位结扎治疗,术中更有利为100%。两组患者术中发现隐性疝及术后会阴部阴囊水肿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的切开感染和复发无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小儿腹股沟斜疝,传统的疝囊高位结扎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于发现对侧隐形疝,术后并发症少,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腹股沟斜疝;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

腹股沟斜疝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小儿外科疾病,皆为鞘状突未闭或闭锁不完全、腹压增高使腹内脏器进入鞘状突形成疝,该病常见于0-3岁。1岁以下少数患儿通过保守治疗如棉线束带或绑带压住腹股沟管深环,防止疝块突出并给发育中的腹肌以加强腹壁的机会使其自愈。绝大部分需要通过手术治愈。现阶段,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方式多采用传统的经腹股沟的疝囊高位结扎术,但随着近年来微创外科的推广和普及,腹腔镜下斜疝疝囊高位结扎因其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在临床上得到了很好的推广。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实验组:本组病例共 29例,其中男性 20 例,女性 9例。对照组:本组病例共29例,其中男性 24 例,女性 5例。全部病例均为择期手术,无嵌顿性斜疝急诊手术病例。患儿术前常规行胸片、彩超等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症。术前常规禁食8小时,禁饮4小时。两组患者在自然情况和临床症状方面都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为:第一,腹股沟可复性包块活动后明显,;第二,患儿可腹股沟区或阴囊内可扪及包块,质地软,按压时有气过水声,按压可完全还纳回腹腔,按压内环口,患儿哭泣或腹压增大时有冲击感;第三,患儿腹股沟彩超检查显示,在患者腹股沟区皮下见不均匀回声包块,与腹腔相通,患者包块内见血流信号。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静脉吸入符合麻醉后,消毒铺巾,取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 1.5cm 处,延皮纹做切口长度约 2cm,将皮肤及皮下筋膜切开,显露腹外斜肌腱膜及外环口,从外环口显露精索,从其前内侧分离睾提肌,保护输精管,显露疝囊,切开证实为疝囊,横断疝囊,远端疝囊止血旷置,将近端疝囊向上游离至见腹膜外脂肪(内环处),并用4号丝线贯穿缝合、高位结扎处理,牵拉确认睾丸至阴囊内,将手术切口各层进行逐层缝合。实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气管插管全麻成功后,取平卧位,消毒铺单。取脐窝切口长约 0.5cm,开放法置入5 mm鞘管。连接气腹机,使腹内压维持在 6 ~8 mm Hg,伸入 5 mm 腹腔镜。在腹腔镜监视下于脐下5 cm取 0.3 cm 顺皮纹横切口,置入 3 mm 鞘管。探视双侧腹股沟内环口,明确单侧亦或双侧疝。直式带线(强生泼纶线)疝气针穿刺入内环口腹膜下,沿内环口内侧腹膜外间隙潜行,在表面呈跳跃式缝合避开输精管表面及精索血管,进入腹腔,用操作钳钳住缝线,退出疝气针,经原穿刺点再穿刺入直式疝气钩针,沿内环口腹膜外间隙潜行,缝合内环口外半环,钩住缝线出腹腔,皮下打结。检查内环口关闭完全,输精管及精索血管完好。如为双侧疝,用同样方法疝气针穿刺皮下结扎另一侧内环口。退出两个鞘管,消除气腹,对合皮肤,敷贴覆盖。。

1.3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卡方检验两组患者之间数据资料,对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如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种手术方法均未出现明显出血、腹腔脏器损伤和精索组织损伤等术中并发症。术后6-8小时麻醉苏醒后开始进食。对照组经腹股沟传统的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术后29例阴囊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其中3例出现切开感染,术后住院时间2到3天,随访平均6个月无复发。经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5例腹股沟区有轻度水肿。术后住院时间 1 到 2 天,随访平均 6 个月无复发。通过手术比较发现,小儿腹股沟斜疝更适合行经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这样避免了传统手术术中剥离疝囊带来的损伤,大大降低了术后阴囊腹股沟水肿的发生机率。同时也利于发现隐性疝,避免了患者的再次手术,也节省了医疗资源的。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切口远离会阴部,利于术后护理,同时也降低了术后感染机率。而经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术,阴囊腹股沟水肿发生率高,且手术切口位于会阴部,增加了术后护理难度和感染机率。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均达到临床治愈标准,有效率均为100%。两组患者在术中发现隐性疝及术后会阴部阴囊水肿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的切开感染和复发无显著性差异(P>0.05)。

-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且在儿童群体中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儿童的成长发育[1]。临床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方法为手术,且手术方式多种多样,均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随着临床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临床医学的不断进步,应用腹腔镜进行各项手术治疗已在临床广泛使用,并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2]。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具有以下优点:内环口解剖位置固定,镜下内环口周围腹壁下血管、输精管、精索血管清晰可见,术中只缝合内环口周围腹膜,无需解剖疝囊、无需经过腹股沟管,无需分离精索,因此腹股沟管的解剖结构不被破坏,不损伤精索各层组织,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手术操作方法较为简单;手术时更容易发现对侧隐型疝并可以在不需要另开切口的情况下予处理;疝囊能做到真正标准的超高位结扎,疗效确切,较传统手术疗效好。缺点是腹腔镜手术需行气管插管全麻,麻醉实施复杂,监护要求高,手术费用明显增高[3]。

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手术费用明显低于腹腔镜手术,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能被广大农村家庭接受。但该手术的缺点是不能同时处理复合疝,双侧疝需同时做两侧切口,创伤较大,手术时间较长。如患儿的另一侧隐形疝无症状也不能同时处理,只能在隐形疝出现症状后再次手术才能解决问题[4]。

本文研究可知,对腹股沟斜疝患儿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患儿手术创伤较小,会阴部阴囊水肿率较传统方法显著降低,较传统方法易于发现对侧隐形疝,且能在不需要另开切口的情况下处理手术时发现的对侧隐形疝,术后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玲玲.小儿腹股沟疝治疗进展.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小儿外科.2013.3

[2]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儿童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2

[3]司徒升,张世杰,周沛华,等.开展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初期的术式选择.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5:36.

[4]谢丽帕﹒艾比布拉,吴育,克力木.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的麻醉分析。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0.4:373-377.

论文作者:钟皓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0

标签:;  ;  ;  ;  ;  ;  ;  ;  

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效果研究论文_钟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