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的诊断及内科治疗论文_范春红

直肠癌的诊断及内科治疗论文_范春红

范春红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区人民医院 165000

摘要:直肠癌是指齿状线至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之间的恶性肿瘤。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胃癌而居第二位,占全身癌肿的第三位,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旨在探讨直肠癌诊断及治疗。

关键词:直肠癌;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直肠癌是指齿状线至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之间的恶性肿瘤。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胃癌而居第二位,占全身癌肿的第三位,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直肠癌约80%发生在直肠的下2/3部位,通过直肠指检多可扪及,因为直肠癌初期缺乏明显的症状,只有肿瘤增大溃破后出血、出现黏液血便才引起注意,但又易与内痔出血、细菌性痢疾等疾病相混淆而产生误诊、漏诊,漏诊直肠癌病例中约有80%因为没有做常规指检而造成[1]。

1临床表现

1.1常见症状

当癌肿破溃合并感染时,常见大便带有脓血及黏液,多为无痛性,一般出血量较少,血呈鲜红色或稍暗,和黏液混合附于大便表面,便血常为间歇性,少数病例可发生大量出血。

1.2直肠刺激症状

常表现为腹泻,里急后重及排便不尽感,有时每日排便数十次,但每次量不多,或仅为少量黏液或脓血,有些患者表现为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1.3肠腔狭窄时出现梗阻症状

癌肿绕肠壁浸润生长,使肠腔狭窄,表现为大便形状变形如面片状或大便表面有凹槽,伴有排便困难、便秘,梗阻严重者引起腹胀、腹痛等肠梗阻的表现。如肿瘤靠近直肠下段浸润肛管部可引起局部疼痛,如累及肛门括约肌则可引起肛门失禁[2]。

2临床诊断

2.1直肠指诊

是直肠癌诊断的最简单、实用的方法,特别是中下段癌,易被直肠指检时触及。检查时应注意肿块距肛缘的距离、方位、形态、硬度、累及的范围和活动度等[3]。直肠癌时可触及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整齐的质硬肿块,表面不光滑,周围黏膜增厚。肿物早期尚可活动,晚期除了肿块固定、变硬外,指套尚染有血迹、黏液及坏死组织。

2.2纤维结肠镜和乙状结肠镜检查

可直接观察肿瘤的形态、大小、部位,同时可以钳取活体组织做病理检查确定诊断,但是一次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肿瘤的可能性。

直视下直肠癌大体分类有四种类型:

(1)溃疡型,最多见,约占50%以上[4]。形状不规则,边缘隆起,深达或超过肌层,中央形成溃疡凹陷,易出血、坏死、继发感染,分化程度低,远处转移较早。

(2)菜花型,也称软癌、髓样癌。癌体较大,常向肠腔内隆起样生长。浸润较为表浅、局限。此型分化程度较高,转移较晚,预后较好。

(3)狭窄型,也称硬癌、环状肠癌、浸润性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癌肿在直肠壁环状浸润使肠腔狭窄,表面可有小溃疡。易发生梗阻。转移早、预后较差。

(4)浸润型,少见。浸润肠壁较广,如皮革状,浸润范围广,转移早,预后较差。超声结肠镜尚可进行TNM分期。标准为:Ⅰ期:T1N0M0;Ⅱ期:T2N0M0,T3N0M0;Ⅲ期:任何TN1-2M0期:任何T任何NM1。

3鉴别诊断

3.1直肠炎性疾病

溃疡性结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放射性直肠炎等。

3.2肛门部疾病

如痔、肛瘘、肛裂等。

3.3直肠邻近器官的原发或转移性肿瘤

如宫颈癌、前列腺癌、胃癌的播散性种植转移癌等。

4临床治疗

4.1急性出血期的治疗

直肠肿瘤的治疗首选根治性手术切除肿瘤,但对于缺乏充分的术前准备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如有大量的下消化道出血,应给予止血治疗,如静脉滴注止血药物或急症内镜下电凝止血;选择性动脉造影可以发现出血量较大的出血点,同时可以栓塞止血治疗;伴有出血性休克的患者则需输血、补液等抗休克治疗[5]。

4.2化学药物治疗

随着人们对肿瘤的进一步认识以及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动力学的进展,化疗已经成为治疗直肠癌的重要手段,此疗法常与手术治疗合并进行,以增强手术治疗效果,也可用于晚期直肠癌患者。常用药物有氟尿嘧啶、丝裂霉素、表阿霉素、阿糖胞苷等药物。

4.3放射治疗

直肠癌由于根治切除的范围受到限制,微小癌灶残留导致盆腔内复发率增高,放疗可减弱癌细胞活性,使其不能存活种植。对巨大而固定的癌肿,估计切除困难,可进行术前放疗,使癌缩小,肿瘤降期,使原本无手术条件的患者获得手术切除。对已有扩散的癌细胞,则在术后放疗加用化疗。

4.4其他疗法

对于肿瘤早期、靠近体表、肿瘤体积较小或患者体质不能耐受根治性手术的病例,可选用电凝或冷冻治疗,直接使瘤体坏死达到治疗的目的。

5小结

我国直肠癌发病年龄多数在45岁左右。青年人发病率有升高趋势。一般在临床上应对大便出血的病人予以高度警惕,不要轻率地诊断为“痢疾”、“内痔”等,必须进一步检查以排除癌肿的可能性。对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必须重视直肠指检、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等检查方法的应用。通过镜检可获得病理诊断。

直肠癌约80%发生在直肠的下2/3部位,通过直肠指检多可扪及,因为直肠癌初期缺乏明显的症状,只有肿瘤增大溃破后出血、出现黏液血便才引起注意,但又易与内痔出血、细菌性痢疾等疾病相混淆而产生误诊、漏诊,漏诊直肠癌病例中约有80%因为没有做常规指检而造成[6]。早期直肠癌根治手术后,5年生存率达90%以上,晚期则低于20%。所以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直肠癌手术根治率和生存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旭,贾宇飞.结、直肠癌193例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11):84-85.

[2]王飞,董国礼.结直肠癌的影像学研究进展[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4,29(1):107-112.

[3]李霞.急诊结肠镜检查在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15,(13):105-106.

[4]陈进贤.急诊结肠镜在急性结直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152-153.

[5]刘盛楠,刘瑞,范婷婷,罗伟生.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7,57(40):110-112.

[6]赵建军,云利峰.多原发结直肠癌的临床分析[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2,4(1):58-59.

论文作者:范春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1

标签:;  ;  ;  ;  ;  ;  ;  ;  

直肠癌的诊断及内科治疗论文_范春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