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的红色文化建设路径探讨-以达州革命老区为例论文

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的红色文化建设路径探讨
——以达州革命老区为例

袁成杰 于敏章石攀峰

(成都师范学院 四川 成都 611130)

摘要: 红色文化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中有其独特的价值,红色文化建设至关重要。本文以达州革命老区为例,较全面地研究了红色文化对乡村振兴的价值;调查分析了当前红色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红色文化建设主要路径。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形成区域红色产业链,打造红色文化小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激活红色基因,使之焕发新活力,助推川陕革命老区乡村文化振兴。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红色文化;建设路径;红色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方针,强调要“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1]。而文化振兴不仅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文化哺育和支撑,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和源泉,红色文化在乡村生活、环境、民俗中积累形成其独特的价值,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加强推进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提高革命老区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红色文化对乡村振兴的重要价值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乡村振兴关键是要提振、激发农民的信心和力量。只有加强乡村文化的振兴,才能帮助农民树立发展信心、振奋精神、生发激情,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国的红色革命是从乡村走出来的,红色文化恰好在乡村生活、环境、民俗中积累形成其独特的价值,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建设对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从区域地质背景来看该区成矿构造活动强烈,五圩背斜核部中段箭猪坡一带发育了一组扭性断裂,该组断裂控制着该区内生热液矿产的分布,为成矿提供了热液通道及部分容矿空间;已知矿体都产于泥盆系塘丁组中,该区泥塘丁组以硅质、钙质岩为主,具喷流沉积特点,富含成矿元素,为成矿提供了部分矿源;通过对成矿元素空间变化的总结,根据不同矿脉的成矿元素分布,元素的浓集中心明显为北低南高,显示成矿流体来自北部[10]。据此推断,该区东北部隐伏的花岗岩为该区岩浆后期热液多金属矿床成矿提供物质来源。

1.1 红色文化对产业兴旺的重要价值。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发展红色文化产业可完善健全红色文化产业链,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有效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解决村民就业问题,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脱贫致富,将革命老区的红色文资源发展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力。因此,大力开发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传承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精神,发展新时期红色文化旅游产业是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的有利途径,可有效地促进达州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把革命老区旅游文化作为切入点的区域红色文化传承,有利于将各种区域红色元素进行整合推动红色文化事业,进而为乡村振兴提供丰厚的物质文化基础。

1.2 红色文化对生态宜居的重要价值。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打造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坚持走第三产业发展之路,可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同时,通过对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加强革命老区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化革命老区乡村居住环境,把革命老区建设成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邻里和谐的美丽新家园,让革命老区的乡亲们都能生活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舒适环境中,共享发展新成果。

2.3 文化育人功能弱化,开发缺乏精耕细作。红色文化的宏大主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世俗的功利需求所消解[3]。当前全国很多地区都在开发红色旅游景点,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将红色文化和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将爱国主义教育与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进行融合,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红色文化宣传和包装上具有明显的商业化和形式化,缺乏精耕细作,缺乏对红色资源的深入发掘。在调研的过程中就发现,在对革命老区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大多只注重红色资源的经济价值,没有正确理解将军精神的内涵,弱化了其本身存在的育人功能,忽视了更为重要的社会价值。

2.2 传承载体相对单一,传承互动效果不佳。当地政府在达州革命老区的宣传上,相对于比较出名的红色地区,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一般只有在节假日期间才会利用当地的宣传栏进行相关的宣传,平时并没有刻意的宣传本地区红色文化的活动。同时,革命老区的宣传较多采用传统的传播方式,对于新媒体的利用较少。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发现,群众大多是通过一些传统的传播方式来了解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比如电视剧、电影、歌曲、景点参观、老一辈传授等,传承载体单一,且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见图2。传承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而当今革命老区的传承更多的是采取单方面传播的方式,传承者和接受者处于一个不对等、不平衡的位置,缺乏互动,这样就使人们感觉在接受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传承教育中没有得到重视,导致人们没有主体意识,这就大大降低了革命老区进行红色文化传承的效果。

通过对比分析四种不同桨叶结构的搅拌桨在混合室内示踪剂扩散云图(图2)可以发现,随着时间的增加,示踪剂的整体扩散趋势相同,与流场运动规律相似,在0 s时将料液加入底部循环流范围,在2 s、4 s时可以看出示踪剂向混合室顶部扩散,说明混合室底部以轴向速度为主。在2 s时5叶片和6叶片搅拌桨的混合室内示踪剂扩散范围相比3叶片和4叶片更大,在t=6 s时5叶片和6叶片搅拌桨的混合室内NaCl已基本扩散完成,综合四种结构的NaCl在t=4 s时的扩散云图,得到NaCl扩散速度由快到慢依次为5叶片>6叶片>4叶片>3叶片。

2 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红色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习总书记在2019年两会期间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我们不能淡化这种颜色。”红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吸引力,对中国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四川政府和达州市政府各部门分别就关于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的弘扬与继承上做了相关政策的指导,总体而言,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与那些知名地区红色文化(如延安红色文化、井冈山红色文化、毛泽东故居等)的知名度相比是远远不够的。虽然在建设过程中有所改观,但依然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2.4 文化管理机制陈旧,发展理念相对滞后。文化管理机制是优秀的文化传承的重要保障,是规范文化建设的法宝。经调查发现,当地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运行机制缺乏,没有形成系统的建设管理制度文本,更多的是对相关图片和老区的特色作品等进行简单的介绍,这种传统的文化事业管理体系相对较落后,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在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经营管理上显得有些落后,很多设计都是走马观花,空洞单调,难以突出特色。在红色文化的资源保护体系中,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文化管理体系,发展理念相对滞后,文化资源所属的管理部门分工不明确,很多权责不一致,对相关专项管理经费分配不合理造成部分资源重复建设,更多的就是简单的印制一些宣传册,已经适应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审美需求。

2.1 文化传承意识不强,传承群众基础薄弱。人们的传统观念认为,对文物的保护与文化的传承与自己毫无联系,都是政府的责任[2]。在本次调查中发现,达州革命老区周围的民众对于达州革命老区的革命事迹、伟大贡献及将军精神的认识比较浅薄,了解不深,对于传承与开发将军故居红色资源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的意识不高,保护意识有淡化的倾向,红色文化传承群众基础薄弱,具体分析如图1所示。

截至2017年,有效期内的登记产品共计247个,登记产品以平均每年2100多个的速度增长。2017年新增登记产品3885个,为近4年最多。2017年新增登记产品中,除草剂、杀菌剂增加较快,杀虫剂数量减少。2017年度新增登记产品中,低毒及微毒产品比例占94.1%,无高毒及剧毒产品新增登记。

图1 对张爱萍将军的革命事迹了解情况调查

1.4 红色文化对治理有效的重要价值。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进一步将乡村治理体系具体化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革命老区的优秀红色文化是治理乡村社会的重要资源,对实现乡村“治理有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当前社会日益繁荣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基层党组织建设、社会综合治理、坚持群众路线、社会法制建设等诸多领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对乡村振兴中的红色文化建设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对农村工作和乡村治理也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5 红色文化对生活富裕的重要价值。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和根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村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人们对生活富裕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不仅要求“口袋富裕”,还要实现“脑袋富裕”。开发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不仅可以实现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口袋富裕”,也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武装人们的头脑,实现“脑袋富裕”。因此,红色文化资源对于实现生活富裕有着重要的价值。

图2 传统的红色文化传承方式缺陷调查

1.3 红色文化对乡风文明的重要价值。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建设文明的乡风可以增强乡村内部的凝聚力,可以增强乡村建设的软实力,可以吸引更多有志青年回乡创业,发展振兴乡村经济。结合当地的乡村文化实际,抓好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新型的乡镇企业,激活乡村文化,为乡村振兴提高持续的精神动力。同时,要充分发挥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育人价值,用红色的特色文化思想去引领乡村人民的人生价值观,让他们学会在开发红色文化的同时注意传承优秀的红色文化精髓,去激励更多的有志青年投身到革命老区乡村文化建设中,把红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进行有机的结合,彰显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和价值,唤醒人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不断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村民精神面貌,推动良好乡风文明的形成与优化,呈现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的革命老区乡村新风尚。

学术界对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多集中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关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因素;二是关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区位选择和价值链升级的方向和路径的探讨;三是关于制造业发展升级的指标体系的构建。

从图1可以看出,51.21%的居民对达州革命老区文化了解一点,仅有4.83%的居民了解较多,说明当地大部分居民对达州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的了解并不深刻,保护意识较低,继而对于传承与开发达州革命老区红色资源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的意识不强。

为了能够更深入地研究达州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的现状,以解决在建设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笔者在达州革命老区周围以深度访谈与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调研。在此次调研中,主要以电子问卷的方式进行,有效问卷207份。通过对此次问卷结果的整理分析,大体得出在红色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 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红色文化建设主要路径

本文在对达州革命老区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下如何传承红色文化,激活红色基因,盘活乡村资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广州“好教育进行时”正如火如荼地推进着,什么是好的教育呢?衡量好教育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广州教育独具哪些特质……这些都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

3.1 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每一处革命遗迹遗址,每一件珍贵文物,每一段令人动容的烈士事迹等都能折射出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4]。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资源是优质的、独特的教育资源,能针对性地使教育对象了解历史真相,从而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必须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内涵,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精神的核心概括为:坚持真理、威武不屈、吃苦耐劳、敢为人先、拒负盛名。这种精神的育人功能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的导向价值,道德教育的教化价值,英雄主义的激励价值,创新素质的锻造能力。这种精神及其所蕴含的价值对当代的我们具有重要的价值,不仅可以增强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带动人们形成良好的品格,构建良好的乡村文明氛围,激励人们为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而且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也起着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最大限度的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助推乡村经济的发展。

3.2 拓展文化宣传渠道,扩大红色文化效应。新兴媒体是新时期文化传播的主阵地,具有信息来源广、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大等特点。如网站平台、手机APP等平台都可以用来传播红色文化信息,可以将红色文化经典视频、历史图片和相关红色革命事迹的介绍通过新媒体传送到大众的视野。同时,也可以建设红色文化长廊、红色文化陈列室、红色文化图书馆以及经典的红色文化微视频,紧密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增加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场馆的科技含量,利用互联网数据操控系统,配合红色文化资源展品的音像讲解,通过引进AR或VR先进的信息技术深化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场馆的综合体验,吸引更多的群众去了解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扩大红色文化的社会效应。

3.3 打造红色文化小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张爱萍将军故居周围存在着很多可以利用的乡村资源,所以我们可以在其周围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整合周边资源,如附近的经济果林、村庄等,打造以红色文化为中心的特色生态园区,把发展红色旅游资源与观光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其他旅游产品相结合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大力打造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全面建设集红色场景体验、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参观学习为一体的红色旅游小镇,增强红色旅游的参与性和体验性,打造极富感染力和冲击力的红色经典,让游客在大场面、大场景中感知红色历史,努力构建红色基因传承高地,用红色吸引游客,用绿色留住游客,延长旅游产品寿命,打响达州红色文化品牌,使之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重点红色旅游景区。

4 结语

总之,我们在对达州革命老区进行资源开发时,要以革命老区文化为核心,乡村休闲为辅助,使之成为重要的引擎和核心增长极。在完善服务体系方面,构建红色旅游立体大交通格局,营造红色旅游氛围,完善红色旅游餐饮住宿设施,开发红色旅游商品,加强创意文化建设,发展当地文化产业,提高当地文化软实力。在此基础上,我们要立足整体,整合其他的红色文化资源,不断提升红色旅游信息化水平,形成系统的区域红色产业链,发挥好集群景区的规模优势,助推川陕革命老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高翔.山西阳泉地区红色文化传承研究 [D].大理:大理大学,2018.

[3]褚凰羽.红色文化传播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J].兰台世界,2011(03):72~73.

[4]张泰城,常胜.论红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途径 [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2):69~71.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四川省2019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红色文化育人功能实现路径探讨——以张爱萍故居为例”(编号:201914389152)阶段性成果。

于敏章为通讯作者。

标签:;  ;  ;  ;  ;  

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的红色文化建设路径探讨-以达州革命老区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