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械维修质量控制分析论文_谭韬纬

起重机械维修质量控制分析论文_谭韬纬

(广州南沙海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511462)

摘要:针对起重机械维修发展和维修现状,分析影响维修质量的因素,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和具体办法,改进和提高起重机械维修质量,提升单位市场竞争力,服务于经济。

关键词:起重机械维修;质量控制;措施

起重机械是港口、码头、各厂矿企业、修造船企业生产的重要设备,国家也将起重机械纳入了特种设备管理工作之中,对其维修保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起重机械的维修质量也直接关系到其技术状态好坏,影响生产运营。要想保证起重机械设备正常运行,提高设备效率,就应该解决起重机械设备维修质量管理问题,探索一套切实可行的模式和措施,确保质量。

一、影响起重机械维修质量控制的因素

1、人的因素

根据《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起重机械的维修一般实行计划检修制,除日常保养由生产班组和司机完成外,其他检修都需要专业的维修人员来完成,但是在具体的执行中,检修计划兑现率达不到100%,或者是降低修理级别,计划落实不到位,机械失修带故障运行现象普遍。或者有的单位维修人员临时抽调,维修技能不足,导致维修治标不治本,机械性能堪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维修人员对设备维修的技术要求理解不透,难以掌握,在新设备、新技术面前显得能力不足。(2)起重机械的维修是一个高危行业,有时需要进行登高、负重等危险作业,对维修人员的年龄、灵巧度有一定的要求,这个对一般维修人员是达不到的,加上人才培养后备力量也不够,企业激励机制缺乏,久而久之,维修人员无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作风懒散,机械维修也就无从谈起。

2、机械设备零部件因素

在维修过程中,常常会因为零部件未经严格的技术鉴定、校正和修理,换上后零部件出现变形或非正常磨损,缩短使用寿命,设备维修周期提前,或者有的单位零部件代用,不按相应的工序和工艺进行操作,加上检验人员不按规定测量或不测量,零部件规定的配合间隙或性能发生重大变化,为起重设备安全留下隐患。

3、环境因素

现场维修质量有待提高,起重机械零部件修复过程中,因为起重机械为大型机械,不会完全拆解维修,加上现场有时维修条件限制,零部件维修质量不能达到要求。举例来说:零件表面光洁度在现场维修中达不到规定,装配中公差间隙就达不到规定,这就无法保证机械的质量。因此,零部件换用时必须对其质量进行鉴定,现场维修无法鉴定时也必须对加工精度加以控制,减少维修质量问题。

4、健全的规章管理制度缺乏

目前我国很多工业生产单位特别是小型企业在进行机械维修时,采用的模式不是生产型的,更有些偏向于生产经营型,管理人员更加重视机械的使用,而不是维修和管理,直接后果就是机械维修管理质量水平不高。

5、技术检验因素

维修后检验员检测质量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维修质量,检验内容、方法是否合理,结论是否恰当,程序是否影响生产,检验员工作作风是否良好等,这些都对维修质量的高低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6、维修经费的因素

经费包括维修零部件的购置和人员工资,设备的租赁等等,管理者对维修经费的拨付也直接对设备构成影响,当然,随着企业设备管理制度的健全,经费的影响归根到底也成为了规章制度影响的范畴之类。

二、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

1、建立专业维修队伍或者外包给特定施工企业

对于维修力量较强、存在剩余维修能力的单位,以其为中心,向周围辐射进行管辖范围内的布局调整,培训专业维修人员,最大限度利用好维修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有一定维修能力但维保质量不高的单位,可以采取现行市场中的专业工程委外维修的方法,采取招投标方式,将机械维修工程承包给具备起重机械维修资质的优秀专业维修队伍,自身只进行设备点检和设备维修后验收工作,弥补施工人员的不足,保障设备维修质量和安全。

2、严格按照规定对零部件进行制作和修复

在制作和加工零部件的时候,必须有完整的工艺,对需要修理的部位进行严格的规定,无论是尺寸、光洁度,还是硬度、公差都要符合规定的要求,才能进行组装。在组装时,要注重过程检验,如果出现不达标,必须停工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保证施工质量。施工结束后,检验人员要依照程序对设备维修质量进行检验判定维修的合格与否。

3、建立健全特种设备维修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质量责任制度

依据国家法规,维修单位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只有这样,工作人员在维修的时候才能有据可依,才能按照标准进行检查维修,是维修的质量得以保证。只有质量保证体系得以落实并执行,才能保证维修工作井然有序进行,即使遇到突发情况,也不会因为慌乱而使生产无法顺利进行。在机械维修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问题,其中的质量问题是最重要的。产品质量作为维修单位经营管理的核心,是其技术活动的反映。要想保证维修质量,就要落实质量责任制。质量责任制作为组织生产、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条件,维修单位必须予以重视。在起重机械的维修过程中,要依据质量管理体系、记录控制程序、合同控制程序、设计控制程序、零部件控制程序、工艺控制程序、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设备和检验试验装置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等程序进行维修,并将相应的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实行质量目标分解,进行全员管理,确保每个部门和人员都能按照规定要求完成任务,达到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4、机械修理质量控制管理的原则和内容

在设备维修工作中要坚持以修理质量为中心的原则,全体维修人员以及有关部门积极参与,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结合起来,建立设备维修的研究、设计、实践、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体系,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以最经济的手段维修好机械设备,为生产提供良好的技术装备。(1)维修人员在设备修理前必须了解和熟悉所修设备修理的质量技术标准,应达到的设备精度、性能指标、外观质量及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技术要求。(2)维修单位应按照设备维修工作计划和达到质量标准制定出维修工艺技术措施,确定关键质量控制点。(3)必须加强修理过程的质量控制管理,严格执行设备维修技术规程,对修理所需要的主要零件、基础件、部件的装备精度和质量进行测量鉴定,以保证修理质量检验一次合格。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配品备件、材料维修人员有权拒绝使用。(4)维修人员在设备在修理时必须按照设备的技术要求,对主要运动付的间隙,尺寸精度进行严格的检验并做好记录。(5)对不影响设备使用的缺陷,修理工员要在检修记录上如实记录,并报告主管技术人员。

5、设备修理的验收

(1)维修人员在检修过程中的,对设备内部的修理质量和需要修理的零部件,采取边修理、边检查、边验收的办法,对关键质量控制点要汇同专业技术人员共同检查和验收,从而避免设备组装后,由于质量问题而返工影响整个工程进度。(2)设备修理工作完工后,修理人员要清理好施工现场,多余备件、螺丝、电焊条等材料要及时回收,不得遗留在现场。(3)设备修理结束后,对需要加润滑油的部位,维修人员要通知设备使用单位进行加油。(4)修理后的全面验收。由设备主管单位组织使用部门、修理单位人员按设备的验收质量标准进行检查、试车、验收,填写设备修理验收单。(5)对关键设备要进行试车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要组织人员及时整改。(6)其他与起重机械相关的试验与检查要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特种设备许可制度。

三、总结

总之,起重机械维修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较大的工作,是保证其安全顺利生产的主要环节,同时也对机械自身安全性能将产生重要影响。我们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并认真按照体系执行,提升维修工作管理水平,这也是维修单位提升市场竞争力,更好服务于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王亚平.赵士林.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3.25(30):287.

[2]李淼龙.浅析路桥施工中钻孔灌柱桩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25(8):74.

论文作者:谭韬纬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7

标签:;  ;  ;  ;  ;  ;  ;  ;  

起重机械维修质量控制分析论文_谭韬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