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林杰,赵锋

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林杰,赵锋

诸暨市枫桥镇映象枫桥金业建工项目部 浙江省诸暨市 311817

摘要: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对促进建筑的安全与稳定,提高建筑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深基坑支护技术在使用中仍然存在问题,需要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管理不断完善,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企业对于技术管理提高重视。只有对深基坑施工技术管理不断重视,提高技术水平,才能推动建筑工程的发展,促进建筑行业的进步。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在建筑行业运行及发展中,由于城市人口数量逐渐增多,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为了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性及安全性,出现了多样化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筑工程中,通过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运用,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升土质松软、结构不稳定地区建筑的稳定性。但是,在实际的技术运用中,经常会面临施工条件以及施工技术等多种问题的限制,影响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使用价值。因此,在建筑工程产业发展进程中,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项目管理者需要明确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使用的必要性,积极构建科学化的施工方案,以推动当前建筑施工行业的稳步发展。

1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特点

深基坑开挖具有局限性,一般情况应用在城市建设。施工前,有必要合理制定规划方案。首先,你需要详细了解这个城市的总体布局。为了确保工作的正常进行,一定要对建筑工程的选址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探讨,还要结合居民的居住环境进行探讨,以确保工作能够顺利完成。在这个阶段,城市系统日益复杂,不仅阻碍了项目的进展,也使整个项目的建设更加困难。在当代社会中,我国人口急剧增多,造成居民住房困难的现象发生,因而高层建筑物能够有效降低人们的居住现象,从而解决居住困难等问题,但是由于地下室空隙的深度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中所建造的高度,也会对整个楼梯的质量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地下室基坑的控制,从而确保质量安全,进而有效保证整个建筑的质量控制。

2深基坑支护施工的主要技术

2.1土层锚杆支护

该深基坑支护技术施工工艺主要涵盖以下四个操作步骤。第一步为钻孔施工,即根据现场的施工条件与施工要求,对钻孔的深度与速度进行确定。常用的钻孔方法有两种,一种为干作业钻孔法,另一种为湿作业钻孔法。运用第一种方法时,只要控制好钻进速度可防止“别钻”这一不良状况产生。通常而言,运用湿作业钻孔法可保证35cm/min的进程,但在钻探的过程中需要不时地用水冲洗,这样既有利于对速度的掌握,又能够降低钻孔的表面温度以便于钻孔成形。第二步为预应力筋的安装,即在钻孔中放入笔直的锚杆与注浆管。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锚杆能够顺利插入,操作前应当仔细检查成孔的完好状况,对内壁坍塌的成孔进行修整。第三步为灌浆,从工程的实际要求出发对浆液进行调配,基于设定的压力将浆液注入孔内,直至其从成孔中即将溢出时再拔掉套管,两次灌浆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时间间隔。最后一步为张拉锁定,即运用“跳张法”对锚固后达到1/4设计强度的锚杆进行张拉。该方法不会对相邻锚杆产生干扰。为便于判断施工质量,需指定人员对此过程产生的数据进行记录和整理。

2.2土钉支护施工技术

采用土钉支护施工技术的主要目的可归纳为四种。一是在隧道洞口两侧或桥台底部的基础部分,将土钉支护作为永久性挡土构造。二是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在其开挖早期为稳固土体,应将土钉支护作为临时支护。三是在可能发生坍塌的边坡部门安装土钉支护,以便于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四是在维修或治理挡土构造的过程中,为安全起见也需要配以土钉支护。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采用土钉支护施工技术之前务必先监测土体,防止地表径流或地下水对该技术产生不利影响。另外,若基坑坡面表面出现大面积渗水,为防止坍塌事故酿成,必须在喷射混凝土之前对渗水进行彻底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钢板桩施工技术

在钢板桩桩长施工中,应该结合土层的基本特点,采用落地式帷幕的施工方法,按照相关的项目设计规定,进行落地式帷幕下卧隔水层的深度设计,以提升施工的稳定性。而且,在钢板桩施工中,钢板桩的打入深度应该与项目设计要求相融合,以提高防水施工的整体质量。

2.4地下连续墙、连续桩施工

地下连续墙结构是施工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但是其施工要求较高,且施工内容多、工序繁杂,在设计时必须要保证设计坑侧壁单圈等级,控制好软土地基的结构,注意地下水位标高不能超出基坑地面。地下连续墙结构可以起到控制水侵蚀、防止水渗漏的作用,但施工难度较大且成本高。目前连续墙结构主要被应用在复杂地形中,比如周围建筑物密集的或者软土地基范围大的区域,在施工时对技术人员要求很高。在施工时必须保证支护的刚度,使结构可以承受上部压力,另外还要保证该结构可起到保护和支撑的作用。

2.5SMW工法桩技术

在建筑工地,应当基于以下五个操作步骤来应用SMW工法桩技术。首先应根据工程实际状况,挖掘宽约0.9m,深约0.8m的导向沟槽。为按时完成开挖任务并确保开挖质量,需要对地下暴露出来的障碍物及时处理掉。第二步是以型钢尺寸为依据,放置具有“定位”功能的导轨。第三步是利用三轴型搅拌机进行搅拌桩施工。第四步是将经过除锈处理的型钢放置到位,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根据型钢自重对其垂直度进行调整。最后一步为借助于吊筋完成对型钢的固定,需要说明的是,若混凝土硬化时间不足6h,不得将吊筋撤除。

2.6护坡桩支护技术

护坡桩支护技术的主要应用如下:1)合理控制水泥浆的拌和比,利用水泥泵进行水泥浆的输送,但需要对水泥浆输送状态进行监督,若水泥浆出现离析情况,施工企业应及时进行二次振捣,提高水泥浆的均匀度。2)在水泥浆浇筑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浇筑力度,避免力度过大产生外部应力,对地基结果的稳定性造成影响。3)对钢筋笼进行捆扎时,应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二次固定,尤其对反筋进行焊接操作时,应附着在主筋表面,避免混凝土压力过大,导致钢筋笼结构松散的情况发生。

2.7混凝土灌注桩支护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这一支护技术应用的频率比较高,其施工的步骤为:先检查施工现场,对其做平整处理,测量放线,布孔,并将排水沟挖好,布置好泥浆池,将桩基位置控制好,再把泥浆准备好,用钻机钻孔,再清孔,布置好钢筋笼,往灌注桩灌注混凝土。同其他桩种相比,在进行质量检测时,混凝土灌注桩更为严格。因而,在具体施工时,施工单位要将各项措施全面规划好,依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灌注桩施工的每个环节,并严格遵循有关技术标准,使该项支护施工能够顺利进行,提高工程支护施工质量安全。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是非常核心的内容,其施工质量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虽然,目前已有许多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被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中,但是,在实际施工中,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需要施工单位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更新与调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还要结合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增强自身施工技术水平,提高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汪传松.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9(12):192.

[2]王耕.探究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绿色环保建材,2019(1):129-130.

论文作者:林杰,赵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3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林杰,赵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