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输血不良反应分析论文_杨静蕊

手术室输血不良反应分析论文_杨静蕊

云南省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手术科 650000

摘要:目的 分析手术室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探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措施,保障患者术中输血安全。方法 回顾2013 年1 月至2016年6月16 例患者输注血液制品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输血不良反应的特征。结果 16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 过敏反应为主,未报告其它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副作用。结论 输血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手术室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及适应症,选择合适的血液成分或血液制品输注,制订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措施,规范和认真执行输血操作规程,降低输血反应,从而保障和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输血不良反应;发热反应;过敏反应;输血安全

输血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对挽救失血性休克、急诊外伤、外科手术患者的生命是药物无法替代的。随着采血、血液检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不规则抗体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由输血引起的细菌污染反应和输 血传染病,配血错误和不规则抗体引起的溶血反应和迟发性溶血反应已较为少见。但患者输入同种异体血液时接受了多种外来抗原和血浆蛋白,外来抗原和血浆蛋白在患者的血液循环中与患者血液可能产生免疫反应,从而引起高热、出汗、荨麻疹、寒颤等输血不良反应.为了解本院手术患者输注血液制品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现对 2014 年 1 月 - 2016 年6 月16例术中输注血液制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降低输血不良反应,保障患者术中输血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 资料 本院2014 年1 月 -2016 年 6 月术中输血治疗患者共 3171 例,16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其中男 9例,占 58% ,女7 例,占42%,年 龄最大83 岁,最小1d。输注血液制品有普通冰冻血浆、悬浮红细胞、血小板、冷沉淀。

2 方法

2. 1 输血不良反应的诊断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 发生率2%--10%,多见于输血开始后15分钟—2小时。原因 : ①致热原:血液、血袋或输血器被污染。② 细菌污染:输血时无菌操作不严。③免疫反应:多次输血后,受血者血液中产生白细胞抗体和血小板抗体,再次输血时,产生免疫反应,引起发热。过敏反应: 多发生于输血数分钟后,发生率约为3%.原因:①患者为过敏体质②输入血中含致敏物质③患者接受多次输血后,血浆中产生过敏性抗体④供血者的变态反应性抗体输入患者体内,与相应抗原作用发生过敏反应。轻度反应:皮肤骚痒、荨麻疹;轻度血管神经性水肿,多见于颜面部。中度反应:喉头水肿致呼吸困难,肺部听诊哮鸣音。重度反应:过敏性休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 2. 2 不良反应回报单的填写 输血不良反应回报 单的内容应包括: 患者信息( 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 、住院号、血型、) ,供血者血型、患者诊断、血液制品信息( 血液品种、血袋号、输血量、实际输血量、) ,输血史信息 ( 有无输血史),孕/产情况,不良反应信息( 不良反应类型及临床症状描述等) , 输血信息( 发血时间、输血时间、输血反应时间) ,不良反应的类型和症状。

1. 2. 3 输血不良反应反馈 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逐项填写输血反应回报单,并连同血袋一起返还输血科,与输血科人员及时做好交接登记。

2 结果

1 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3171 人次输血术中发生输 血不良反应 16 例,发生率 0. 5%,均为非溶血性反 应,以发热反应、过敏反应为主。在16例输血不良反应中,发热反应 9例、过敏反应 6例、其他 1 例。16 例输血不良反应中有输血史10 例,无输血史 6 例。

3 讨论

输血治疗是急救生命和防治疾病的重要措施,同时也可能引起多种输血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或体征。如发热反应、过敏反应。

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影响因素众多,既有患者本身的原因也有血液制品的原因,血站、输血科、临床医护人员、患者等均可影响到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为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预防与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 发生应在下面几个方面予以重视。输血科方面: ① 严格执行输血前检查制度:包括血型的复检、意外抗体的筛查、交叉配血等; ②尽可能多了解患者病情: 对于一些既往有输血史且有过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再次输血应引起足够重视,临床医生应尽可能将情况反馈 给输血科,输血科应找出可能的原因并将最合适的血液发往临床; ③保证合理库存:了解临床用血量及血液品种的使用情况,制定储血计划,尽量避免使用将要过期的血液。手术室医护人员方面:①详细询问输血史、妊娠史,输血不良反应主要是抗原抗体反应。②严格把握输血指征:比如输血浆的指征主要是补充凝血因子,而有的 医生拿来补充蛋白,治疗效果达不到,还有可能发生本该避免的输血不良反应; ③根据病情及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血液:例如既往有输血反应史对血浆蛋白过敏在输注红细胞时应考虑输洗涤红细胞,体内有白细胞抗体既往有输血反应史可考虑输去白细胞红细胞;④输血过程要密切监控:输血前要仔细核对患者信息及交叉配血单的结 果,输血中要密切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在 输血开始 的最初 15分钟内,以不超过20滴/min的速度滴注,15分钟后无不良反应,遵医嘱调整滴速,或40---60滴/min,重度贫血 、 心肺功能不 良的重症 病人 、 小儿等输血速度酌 减 一般输人 1一 2ml/min-, 新生 儿 一般不 超过 8一10 滴/min ( 如有心力衰竭 、 肺炎或早产儿以 4 一 5滴 /min)对于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应第一时间做出判断并进行相应的处理。立即停止输血,积极给予对症处理和抗休克治疗。输血的目的是治病救人,只有严 格遵守输血管理制度,提高业务水平,输血前权衡利 弊,将最合适、安全有效的血液输给患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输血过程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各个环节严把质量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真正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高峰. 临床输血与检验[M] . 2 版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7:193.

[2] 张代春. 输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处置[ J] . 国际检验 医学杂志,2015, 36( 7) :986.

[3] 董晓锋,周健,王艳. 肿瘤患者输血反应调查分析. 中国输血 杂志,2011, 24( 7) :611-612.

论文作者:杨静蕊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8

标签:;  ;  ;  ;  ;  ;  ;  ;  

手术室输血不良反应分析论文_杨静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