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书出版活动中的编辑美学素养论文_黄巧莉 陈志磊

论图书出版活动中的编辑美学素养论文_黄巧莉 陈志磊

中国盲文出版社 100050

北京师范大学 100875

摘要:图书出版活动是一种审美创造活动,对编辑美学素养有一定的要求,比如,编辑应当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编辑应当具有高雅的文化品位;编辑应当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只有具备基本的美学素养,编辑才能将自己的审美理想、审美思维与审美情感内嵌到图书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进而提升图书作品的质量,多出好书、精品书。

关键字:图书出版;编辑;美学素养

马克思主义唯物哲学认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人有一种冲动,要在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之中实现他自己,而且就在这实践过程中认识他自己。人通过改变外在事物来达到这个目的,在这些外在事物上面刻下他自己内心生活的烙印……要以自由人的身份,去消除外在世界的那种顽强的疏远性,在事物的形状中他欣赏的只是他自己的外在现实。”[1]由此观照,图书出版活动也是一种创造美的活动,作为图书生产环节的主体之一的编辑所从事的也是一种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事物的活动,首先,在图书策划环节,编辑需要投入自己的热情认真选题,从各种各样的社会热点和繁复冗杂的文字材料中发现有价值、有意义的选题,在选题过程中,编辑也需要一种类似于作者写作时会涌现的创作冲动,只有充满某种生命的激情和理念的冲动,编辑才能自觉地投入到图书策划活动中,为寻找合适的选题贡献自己的心力和独特的生命体验;其次,作为一种艺术生产活动,图书出版活动也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生产活动,这种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自由,而是按照各种规律进行艺术生产的自由,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只有充分掌握艺术生产活动的规律,艺术生产才不同于动物那种出自本能的生命活动,编辑也才能摆脱漫无目的的生产状态,按照美的规律来选择、加工与生产艺术作品;最后,作为出版活动的直接外化形式——图书,也是编辑审美创造活动的结晶,是编辑将自身的审美体验外化的结果,凝结着编辑的美好情感和思想意识,体现着编辑的文化品位和艺术追求。因为在编辑活动中,编辑总是具有一定思想情感的审美主体,在选题、审稿、决策等环节,编辑不可避免地会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待人接物”,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内化到图书作品中,在作品“上面刻下他自己内心生活的烙印”,使作品成为编辑主体情感的投射物与凝聚着编辑思想、意识和情绪体验的审美客体,而当编辑审视这一审美客体时,也能通过在作品中复现自己的本质力量而体认自己的生命价值,进而消除审美客体的“那种顽强的疏远性”,在审美客体中反观与印证自身并据此创造出独特的审美形态,确立审美价值并从中获得审美愉悦与快感。

图书出版活动是一种审美活动,图书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饱浸着编辑的付出与心力,体现着编辑的审美理想、审美情感和审美逻辑,是编辑追求美与创造美的艺术生产过程,编辑应该对这一点保持清醒的认识,时刻不忘初心,认真做好编辑工作,坚持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努力提升自身的编辑美学素养。

1.编辑应当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编辑是一种特殊的工作,他并不直接从事艺术创作活动,而是通过选题、策划、审稿等一系列活动促进艺术作品的生成和面世,从本质上来看,编辑活动是一种中介性质的活动,它连接着艺术生产过程和作品消费过程,充当着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媒介与桥梁。只有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编辑才能在选题环节慎重选题,根据社会热点和文化动态精准选题,选择那些为大众所关心,能给受众答疑解惑又能帮助受众提升知识、能力与修养的选题。唯有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编辑才能真正平衡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过程,而不是一味迎合受众的低俗追求和浅层次阅读趣味,才能真正秉持“善”的审美追求,做好精神产品把关人的工作,承担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与价值观的时代重任,把握文化制高点,对艺术生产活动高瞻远瞩,坚决杜绝低层次的精神产品进入图书出版领域,为时代和社会多出好书、精品书。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编辑也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甘于奉献与牺牲,愿意“为他人做嫁衣裳”,“甘当别人前进道路上的铺路石”。编辑不是一份可以让人名扬天下的工作,它需要的是更多的耐心、隐忍与奉献精神,编辑应当努力发掘有价值的作者,对有写作潜力和市场前景的作者多鼓励、多关心,创造一切条件帮助作者更好地从事写作活动;待到作者获得读者和市场的接受与认可,拥有一定知名度后,编辑也不应邀功请赏,以有功者自居,而要默默站在作者背后,把最耀眼的舞台让给作者,做作者背后的幕布与背景。如果编辑总是想着时时凸显自己则背离了编辑的职责和本分,往往适得其反,因为编辑对作者具有某种程度上的依赖性,没有作者创作出的作品,编辑也就没有了选择与加工的审美对象,编辑的工作也就无法展开,更何谈彰显自己的价值、身份与地位。反观图书出版活动现实,我们也能印证上述说法。一方面,图书市场上总是不乏名作家、名作者的赞誉,有些名家的名字、作品甚至是家喻户晓,却鲜少听到名编辑的称号;但另一方面,取得一定成就的编辑、出版人却往往是那些策划了很多优秀选题,挖掘与培养了很多知名作者的人,尽管这些人的名字不被更广泛的社会群体所熟知,但是在行业内部,他们的贡献都得到了表彰和认可,他们的事迹也被人称道,他们自身也享有大家的敬重与爱戴。比如20世纪50年代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的龙世辉,经他之手出版了《林海雪原》《青春之歌》《芙蓉镇》《清江壮歌》等一系列名著,这些作品都成了那个时代的经典作品,而这些作品都与龙世辉背后的付出与奉献分不开。无独有偶,我们都知道托马斯?沃尔夫、菲茨杰拉德、埃德蒙?威尔逊、海明威等名作家,却很少知道他们背后的天才编辑麦克斯?铂金斯,事实上,没有麦克斯?铂金斯在背后的默默付出,世界上也许就不会出现这些风靡世界的大作家。是麦克斯?铂金斯发掘了这些作家,在与他们交往的过程中,麦克斯?铂金斯与他们保持大量通信,不仅为他们的书稿出谋划策,还充当他们的心理医生,既医治他们的书稿也医治他们的灵魂,还协调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给他们提供各种帮助,由此才造就了美国的一个文学时代。

2.编辑应当具有高雅的文化品位 编辑是一种审美创造活动,在编辑工作中,编辑需要将自己的审美理性、审美情感、审美倾向灌注到书稿中去,但前提是,编辑自身首先要有一定的审美修养,具备高雅的文化品位,“一个编辑,对文化应该有准确的鉴赏能力,具有高雅的审美情趣,说到底要有高尚的文化品格,因为有很多美的东西需要编辑去发现”[2] 现实世界中的文化现象总是美丑并存,先进与落后彼此混杂。精华与糟粕俱在,浑金璞玉总是藏在泥沙厚岩中,编辑只有具备高雅的文化品位,才能正确地辨别、鉴定与筛选这些文化材料,找出最美好的东西以飨读者,真正实践党对文化工作者“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要求和重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从美的自身生成来看,美总是使人用审美的眼光打量周遭世界,使人超脱世俗生活的庸常与琐碎,将人引向一种崇高的审美境界并用各种美的元素鼓荡与浸润人的心胸,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提高和升华。因此,编辑只有具备高雅的文化品位,自觉追求美好的东西并按照美的规律来从事艺术生产工作,才能创造美的事物,让读者通过阅读作品不断地将自身的“本质力量提高和升华”,从而使图书作品的正向价值最大化。反之,如果编辑并不具备较高层次的文化品位,在选题、审稿、策划等环节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将自己的低级趣味渗透其中并最终造成一批格调不高、质量低下、粗制滥造图书的产生,不仅浪费资源制造了大量文化垃圾,还会腐蚀人的心灵、危害社会。即使编辑不去主动迎合市场的低俗趣味,如果不具备高雅的文化品位,最终的成品图书也往往是一些平庸之作,这些图书对读者来说不算有害,却也无益。因此,只有具备高雅的审美品位,编辑才能慧眼识珠,不会错失优秀的选题和有潜力的作者并通过挖掘他们生产图书精品。比如余秋雨现在是图书出版市场上的热门作家,他的成名肇始于《文化苦旅》的出版。在《文化苦旅》之前,余秋雨也出版过一些学术作品,尽管在专业内部具有一定影响力,但并不为更广泛的读者群体所熟知。《文化苦旅》在出版前,余秋雨也曾向其他出版社投稿,但都遭到了退稿,最后,稿子被送到了上海东方出版中心,编辑王国伟接到稿子后立即发现了它的价值:“我强烈地感觉到,这是一本好书,这种感觉首先来自内心的对应。这种对应,我理解为生命对生命的诱惑。看似出版行为,其实是情感行为,而这一切行为的基础,是各自素质的平行与交流。” [3]我们今天已经知道,《文化苦旅》是一本充满深厚历史底蕴、思辨精神与炽热情感的书,凝聚着作者丰富的学识与哲学思考,但是在未面世前,一些编辑却不能认识它的价值,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许就是编辑并不具备一定的文化学识与品位,无法体会书中的思想与精髓,不能与作者进行“各自素质的平行与交流”。而编辑王国伟却能以自己的审美理性与情感体会此书的价值,感知“来自内心的对应”与“生命对生命的诱惑”,与作者之间进行交流与对话。

3.编辑应当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 美的形态是多样的,人类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劳动创造了各种各样美的形态,唯心主义哲学大师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并根据美的感性形式与美的内容之间的关系,将美的形态分为象征艺术、古典艺术和浪漫艺术。马克思主义哲学抛弃了黑格尔哲学观点中的唯心部分,汲取了其中的合理成分并在实践论基础上创立了唯物主义美学思想,认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美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美的内容与形式各自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中,美的形态也就表现得千差万别,不同的时代也就有不同的艺术形式与不同的审美口味,因此,作为从事审美创造活动的编辑应该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既要跟上时代潮流,把握最新的美学形式,还要站在文化制高点,创造并引领时代的美学趋向。反观今天的文化环境,随着后现代消费语境的出现,人们存身其间的生活环境以及人们对外部世界的体验方式都开始变得日益审美化,这既是美学的下移,也是美学的泛化,对此,有人欢欣鼓舞,认为大众化审美活动终于使高高在上的美学放下身段、走向人间,也有人忧心忡忡,担心美学的泛化终将消解美学自身。不论孰是孰非,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此语境下,商品为了实现其价值的转换,美学的元素也就必须被引介进来……审美就变成了消费过程的一个结构性要素,并深深地制约着消费”。[4]图书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产品也不例外,它有抽象性的内容,也有客观存在的外部形式,可以被感知和触摸,一本好书既可以借助内容打动人,也可以通过外在形式感染人。作为编辑,就应该为图书内容寻找更合适的美的形式,将审美逻辑内嵌到图书出版活动中,努力打造文化精品。

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美也是因人而异的,在不同时代美学思潮的整体趋势下,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审美追求与价值取向,因为“美感的产生本来就是我们对一切美的形、色、声音、韵律的一种感受。这种有感而发的深深的感动,一方面在于事物的本身,一方面在于自我。”[5]为此,编辑不能仅仅埋头于案头工作,还需要懂点装帧设计知识,书的外部要件,比如开本的选择,封面和版面的设计编排以及装帧材料的搭配组合等在编辑的精心构思下也可以创造出各种美感,比如造型美、节奏美、空间美等,使书籍的外观也可以体现生命的律动和韵味,能够营造一种气氛,渲染一种情调并传达一种意境。而“同样一部书稿,不同的书籍设计者会得到不同的印象,产生不同的刺激,得到不同的体验,激发不同的灵感。高明的出版家、书籍设计家,就是要善于抓到这与别人不同的印象、刺激、体验和灵感。”[6]用这个观点去考察图书出版市场,我们不难发现,那些畅销的、获得市场接受与认可的图书往往是那些既有充实的内容之“美”又注重书籍装帧与设计的图书,近些年来,我们的图书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充满设计感的图书并涌现了一些知名的图书设计家,比如自2003年以来,中国已经有很多图书荣获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奖,这些获奖图书以其鲜明的名族风格和文化韵味提升了中国图书的知名度,一些幕后的图书设计人员也借此走上国际舞台并为众人周知,比如吕敬人等,但是这些还不够,我们图书市场上风格独特、充满设计美感的图书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与国外图书市场相比,我们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图书市场上平庸的、粗制滥造的书还很多,跟风出版现象还很突出,仅以书名为例,有“让未来的你,感激不抱怨的自己”,就有“终有一天,你会找回不纠结的自己”“总有一天,你会感谢曾经的自己”;有“感谢折磨你的人”,就有“感谢折磨你的人和事”;有“别让太较真害了你”,就有“不较真的智慧”,更有“认真,你就赢了”“认真,你就输了”。编辑不懂创新,只懂跟风,是永远也找不到更好的出版空间的,唯有与时俱进,增强创新意识,认真打磨图书,才能推出精品,也才能在图书市场上走得更远。

当然,编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牵涉多个工作环节,对编辑审美素养的要求也不止一点,比如无论任何时候,编辑都要做好基本功,具备过硬的文字功底和较强的语言加工能力,这样,在加工稿件时,编辑才能删繁就简、剔除差错与谬误,精益求精,保证图书作品的“真”,尤其是一些科技类图书,即使是数字和图表出现一点差错,结果也会谬以千里。而图书市场上之所以充斥一些错误率居高不下、漏洞百出的书,归根结底,就是因为编辑没有做好基本功,而不能保证“真”的作品又何谈“美”呢?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M].

[2]杨牧之.论编辑的素养[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

[3]杨牧之.论编辑的素养[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

[4]李金正 张建.论图书编辑活动的美学意蕴[J].中国编辑,2011(3).

[5]杨牧之.论编辑的素养[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

[6]杨牧之.论编辑的素养[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

论文作者:黄巧莉 陈志磊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7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7/5

标签:;  ;  ;  ;  ;  ;  ;  ;  

论图书出版活动中的编辑美学素养论文_黄巧莉 陈志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