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例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护理的效果分析论文_陈春先

浙江衢化医院急诊科,324004

摘要:目的 分析急救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 以本院2015年5月至8月收治的4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了急救护理和常规护理的效果。结果 采用急救护理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结论 急救护理能很大程度改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效果。

关键词:急救;护理;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如试管、胃、十二指肠、胆、胰等部位出血,是急诊常见临床症状,具体表现为呕血和便血[1-3]。很多消化系统疾病能引发上消化道出血,如肝硬化,给患者生命带来严重威胁。胃肠道积血超过50mL可出现黑便,超过250mL可引起呕血,出血超过400mL将出现头昏、气促、心悸、全身无力等全身症状。短时间内上消化道出血超过1000mL或血容量的20%将会导致急性外周循环衰竭,若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抢救将会危及生命。所以有效及时的急救护理能为患者争取救治时间、改善患者病情,对患者康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以我院2015年5月至8月收治的4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急救护理在上消化道患者急救护理中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选择浙江衢化医院2015年5月至8月收治的46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介于35~56岁,平均年龄44.3岁,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19例;消化性溃疡患者17例,胃癌11例,肝硬化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7例,其他疾病5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1例,观察组25例,两组之间患者年龄、性别比例、出血程度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

1.2护理措施

1.2.1常规护理

对照组给予一般性药物止血和输血的常规护理,以及患者生命体征监测、维持机体电解质平衡、止疼护理等。

1.2.2急救护理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观察组以急救护理。急救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2.1心理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呕血和便血,并伴有疼痛感,这必然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心理。有的患者会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严重影响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对患者及时实施心理干预,医护人员及时与患者沟通,增加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心。患者呕血后,及时清理患者口腔、嘴角血迹,伤患者有一个舒适的休养环境。

1.2.2.2饮食护理

对患者的饮食作出合理调整。患者处于出血期时不可饮水,不可食用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和产气的食物,防止胀气。患者病情稳定后可给予温质流食。

1.2.2.3补充血容量和电解质

患者出血后,循环血容量减少,电解质大量丢失。通过静脉置留针进行输液,可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和复方电解质溶液。静脉滴注补液时注意观察患者血压和心率,以适时调节滴注速度,滴注过快可导致急性肺水肿[4]。若患者出血过多导致嗜血过多,血压下降,应及时给患者输血。血红蛋白低于80g/L,收缩压低于85mmHg为输血指正,收缩压低于80mmHg,应加快输血。

1.2.2.4止血护理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不同,止血方式也不同。首先查清患者出血原因,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可胃内灌注适量冷生理盐水以收缩胃肠粘膜血管。还可灌注0.1%的去甲肾上腺素以收缩胃、十二指肠黏膜血管,已达到止血目的。若药物止血效果欠佳,可通过压迫止血法,甚至手术止血。压迫止血常用于由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发的出血,配合医生使用三腔二囊管进行压迫止血,但使用时要注意调节气囊压力,胃气囊充气维持压力在35-45mmHg之间,食管气囊维持在25-35mmHg之间[5]。非手术手段未能止血的患者应进行手术止血。患者8h内出血达到800mL,及血液动力学指标不稳定,药物止血和压迫止血等非手术止血手段无效,即可进行手术止血。

1.3评价指标和疗效观察

经一周护理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分显效,即出血显著改善,有效,即出血有所改善,无效,即出血情况没有改善。统计显效、有效、无效的病例数,并计算比例。

1.4数据处理

所得数据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如表1所示,观察组显效21例,占比84%,对照组显效7例占比23.8%,显著低于观察组。同时观察组的总有效数为22例,占比88%,显著高于对照组。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主要有呕血、便血,并伴有腹痛。出血量小的患者仅会感觉轻微头晕,出血量大的患者,血液动力学指标会受到影响,如血压下降、心率加快,从而引起头晕、口渴、少尿等症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往往发病急、病情重,患者会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所以首先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安抚患者不良情绪,利于患者治疗。因为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所以患者饮食应避免辛辣等对消化道有刺激的饮食,对饮食结构要进行合理调整。及时补充患者血容量和电解质。在诊断出引发出血原因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止血方式将为患者节约宝贵的抢救时间。本文比较了急救护理与常规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结果表明急救护理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4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而且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总众多。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时若得到及时有效的急救将会大大降低上消化道出血致死率。所以急救时对病人的护理至关重要。通过与常规护理的比较,本文总结出了以心理干预、饮食护理、止血护理等为主要内容的急救护理。

参考文献

[1] 孙桂华, 杨丽丽, 何晓娜. 52 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与护理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3):231-232

[2] 万登平. 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J]. 大家健康, 2014, 8(15):177

[3] 陈雪兰, 李 潇, 吴杰清等. 优质护理理念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16):146-148

[4] 黄雪芬, 莫映霞, 屈伟荣.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 11(8):32-33

[5] 刘敬华. 整体护理措施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中的[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19):239-240

论文作者:陈春先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前沿》2016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8

标签:;  ;  ;  ;  ;  ;  ;  ;  

46例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护理的效果分析论文_陈春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