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寿光纪台镇中心小学 262722
英语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指的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再现不同的会话场景,并通过教师本人的语言、动作、表情及姿态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有利于调动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实现知与情的统一、和谐、优化,最终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我国是单一语种的国度,平日学生除了汉语外,很少接触外语,普遍缺少语言环境;学习材料来源有限,主要局限于教师和教材;学习了汉语拼音的中国学生,受母语思维的影响很大,儿童时期的“语言习得机制”逐步丧失,必须进行有意识的学习是中国学生习得外语的主要途径。那么,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呢?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法:
一、挖掘教材内涵,创设情境
当情境具备生活化的特点时,语言的运用就会真实、自然,学生就会在真实情境中去感受、知觉、记忆、思维。如我在教授“travelling”话题时,课前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交通方式和名胜古迹,然后在课堂上创设“travelling”情境,让学生通过旅游的情境模拟,把生活中观察到的情境搬进课堂,体验这一生活现象。
二、运用肢体语言,引导情境
肢体动作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句型和对话,但做何种动作则要取决于教学的语言内容。教师要选择符合语言节奏、能表达语言意义的动作来创设体态情境。只有找准了动作,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内容。
1.在教授反义形容词时可用手势语教学。同时引导学生边做动作边记忆。实践证明,学生们记忆非常迅速。
2.动词教学用肢体语言进行也是很好的方法。学生从直接的动作中切身体会到每个动词的意义,教师处于引导的地位,不需要作过多的解释。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优化情境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模拟表演情境,往往受时空限制无法全部做到。在这种情况下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优化情境,形象生动地再现有关对话的时空,做到声像结合,图文并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将学生要学的内容融于其中,会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帮助学生在语言与表达对象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自觉、更有趣地进行英语交际活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了教学情境,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多渠道地获得信息,从而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密度。
四、运用积极的鼓励,唤醒情境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学生是有情感的,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只有积极、肯定的情感才能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展,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加活跃。正如课堂中要求学生做两人对话时,双手并排合拢,说:“Pair work, please.”每当Free talk突然无声时,轻声地鼓励:“Don’t be afraid.Never mind.”每当学生回答正确时,及时地说一声:“Very good!”“Well done!”即使回答不正确时,也要送上鼓励的微笑。这种积极的鼓励,能使学生完全放松地融入学习中,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创设有效情境时,教师也应注意几个问题:
1.情境创设要生活化和真实性。想要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有效,活动设计必须要有意义,贴近生活,要创设真实的情境。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活动容易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也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亲身经历和体验,学生所得到的收获才是真实的,也是有效的。
2.情境创设要具有实践性。小学英语课时少,间隔时间长,这对缺少英语语言环境的中国学生来说很不利。 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创造一些条件,别让学生们的口、眼、耳、手闲着。 首先是给全班学生各取了一个英语名字,并要求他们不仅在英语课堂上使用,在课外也尽可能多加使用,这不仅增加了他们的口语练习的机会,而且使他们对这种语言有身临其境之感。 其次,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设备,使学生多看、多听,获取最大的信息量。
3.情境创设要具有趣味性。儿童与游戏有着天然的联系,在课堂上适当地有意识地增添一些趣味性游戏,能使孩子们觉得好玩,从而延长注意的保持时间。例如,我在教授关于人体各器官名称的复习课中,学生要会看、听和说head,eye,face,mouth,ear,nose,neck,knee,foot,arm,hand和leg等词。为了避免学生们厌倦,就设制了游戏。 让一组学生起立,其他组同学监督,教师用由慢到快、越来越快的速度说:Touch your nose/hand…please!学生做出正确反应。 没有按单词摸准身体部位的学生被逐一淘汰后坐下,坚持到最后一个的学生为优胜者。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增添趣味性而设制的游戏等,应具有科学性──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方式,应围绕怎样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来设制,不能为单纯逗乐而盲目设制。
教学实践证明,情境教学能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从动脑、动手、动口等方面,提高了学生兴致,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它寓教于乐,融言、行、情为一体,使语言课上得有声有色;而且多渠道、多途径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并从中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感受学习成功的喜悦。
论文作者:刘华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5月第27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7
标签:情境论文; 学生论文; 语言论文; 英语论文; 教师论文; 动作论文; 他们的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5月第27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