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手术中予以舒适护理的研究分析论文_勇丽梅

妇产科手术中予以舒适护理的研究分析论文_勇丽梅

勇丽梅

宾县人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400

【摘 要】为了探讨舒适护理在妇产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者采用了以下的研究方法:300 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150 例,分别给予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实验的结果是舒适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镇痛级别为0 的达89.0%,护理质量评分(94.5±4.6),护理满意率97.6%(80/8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研究者有了以下的讨论:舒适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患者康复,提高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关键词】舒适护理;妇产科手术;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92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6-362-01

随着临床医护模式的改变,临床护理的重点从疾病护理逐渐转变为对患者身心需求、社会性需求的全面护理。妇产科手术在起到治疗效果同时,也会对患者造成创伤,导致患者精神、躯体不同程度的不适,舒适护理属于较新的一种护理模式,有助于患者获得生理及心理上安慰,是一种个性化护理模式。舒适护理的目标为尽可能降低患者心理以及生理上的不愉快,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同时缓解患者躯体上的疼痛,最终以达到增强手术效果、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的目的。

1.一般的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选取某医院 2012 年 6 月-2014 年 6 月期间妇产科行各类妇科手术的 300 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干预组年龄21~56 岁。平均年龄(37±1.5)岁。其中,卵巢囊肿31 例,子宫肌瘤69 例,宫外孕34 例,子宫内膜癌10 例,卵巢癌5例,子宫颈癌5 例,输卵管癌7 例。按护理模式分成两组,对照组120例,年龄19-67 岁,平均(49.0±11.3)岁;观察组180 例,年龄20-59岁,平均(42.1±11.3)岁。两组年龄、疾病种类、学历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妇产科手术中的护理方法

对随机分为干预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给予舒适护理干预,主要包括术前宣教、术中常规护理、术后基础护理、出院指导等。对患者的疾病认知度进行评估;而对照组有责任护士实施传统健康教育常规护理。

2.1 手术前舒适护理

妇产科护士在接到手术通知单之后,由巡回护士到病房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自我介绍以及手术室的环境介绍,介绍时护士要保持礼貌、温和的态度,积极询问患者的住院感受、身体感受、饮食等相关情况,让患者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到舒适自在和被尊重。还需要对手术的方法、手术的优缺点、采取的麻醉方法以及手术时间进行简单的介绍,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并告知家属手术医师的优秀技术,增强患者及其家属对手术的信心,减少其内心的焦虑。在术前了解患者对手术的知晓度等信息,对于过度担忧的患者,应耐性地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并针对不同的病例,向患者讲解手术成功的实例,以帮助患者解除其心理上的负担。护士在与患者沟通的时候,应该做到称呼亲切、交流专心、回答耐心,使患者心理舒适。护士在术前对患者访视过程中,注意观察、评判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负面情绪明显者,采取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以消除其不良心理;也可以通过讲解同类手术的成功案例,增强患者的信心。

2.2 术中的舒适护理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士协助其摆好手术体位,在手术中应该尽量减少患者身体部位的暴露,以减少患者的难堪、保护患者的隐私权。手术操作中应熟练、温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同时保证高质量的手术。术中使用异丙酚可能有少数患者出现全身肌肉兴奋、烦躁抽动,因此在术前护理人员应该给予协助患者摆好合适的体位并固定双腿,要做好四肢的固定工作。护理动作要轻柔、迅速,防止粗暴、不熟练的操作引起患者的担忧、排斥等不舒适感以防术中躁动诱发的意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术后的舒适护理

术后根据麻醉方式,给患者提供舒适卧位,全麻患者铺麻醉床,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病人回房后,去枕平卧 4~6h;麻醉清醒后,根据患者的感受和要求升高床头,变动体位。腹部手术要给予半坐卧位,减轻腹壁张力,缓解疼痛,还有利于呼吸。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预防肠粘连、利于疾病康复。

2.4 术后的疼痛护理

妇产科手术创伤性较大,术后会出现相应级别的疼痛感,受多数手术患者可应用间断肌注镇痛剂进行术后镇痛,向患者说明其利弊,盆腔粘连及疼痛敏,感患者应使用镇痛泵镇痛,及时对患者行心理支持及护理干预,分散其注意力,提高疼痛阀值,增强患者舒适感。护士鼓励、安慰患者的同时适当使用镇痛泵镇痛,指导家属与患者说一些开心的事情,或者提供一些娱乐设备,转移患者注意力,提高痛阀,增强舒适性。待患者清醒时,将其转移至休息室卧床休息,帮患者盖好被子防止受凉,此时医护人员应守护在患者床边,防止坠床,还要待患者头晕、嗜睡、乏力等症消失后再撤掉静脉通道,停止吸氧,此时可协助患者穿衣,并调取舒适体位。

3.评价指标及其标准

疼痛程度按照 WHO 拟定的标准分级:无痛或略有不适为 0 级;轻微痛感为 I 级;痛感明显为 II 级;疼痛剧烈,无法耐受为 III 级。护理质量评分主要通过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饮食、用药、特殊检查等方面的评估作出;护理满意度通过患者填写自拟的调查表进行评估,调查表共有 20 个小项,高于 80 分为满意。

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结果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以a=0.05 为检验水准,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5.结果

根据疾病认知率等各个方面自拟问卷,依照不适程度计分。分值越高,证明舒适度越低。计分标准:0 分,无不适;1 分,很少有不适;2 分,时有不适;3 分,明显不适;4 分,大部分时间不适;5分,一直不适。干预组5 分者0.4 分者1 例,3 分者 5 例,2 分者 7例,0 分 71 例。舒适率 84.52%;对照组 5 分者 5 例,4 分者 6 例,3 分者 10 例,2 分者 24 例,0 分 39 例,舒适率 46.42%。对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程度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5±4.7)分、(75.4±4.4)分,100%、80%(120/150),试验组者两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6.讨论

手术可能给患者带来强烈的心理以及生理性的应激反应,患者心理的恐惧以及生理的创伤将直接给患者带来心理以及生理上的不适。对于妇产科的患者而言,由于女性具有独特的敏感性以及细腻性,因此,妇产科手术患者较其他科室患者的心理波动更加显著。在妇产科的手术中舒适护理是指通过某些护理措施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上达到最舒适的状态或降低患者在生理、心理上不舒适的程度,因此对此类手术患者行舒适护理尤为必要。

结语

舒适护理模式是一种个体化、个性化、全方位、多角度的新型护理模式,它可以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各个方面达到最佳舒适状态,有效降低术前应激反应、消除紧张、焦虑、抑郁情绪,对妇产科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的舒适护理,可以有效缓解身心压力和疼痛,使其处于较舒适的状态,平缓、稳定的内部机能能够促使患者迅速康复,令患者满意。

参考文献:

[1]张志林,黄桂婕.舒适护理在妇产科手术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中外医学研究,2012,02

[2]罗俊青.关于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分析.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3):1337-1338.

[3]解晓玉,陈文.舒适护理在妊娠高血压孕妇剖宫产术后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3):94-95.

论文作者:勇丽梅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3

标签:;  ;  ;  ;  ;  ;  ;  ;  

妇产科手术中予以舒适护理的研究分析论文_勇丽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