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院内药库管理模式的探讨论文_胡秀娟1,邵文超2,姚斌3,雷鸣(通讯作者)

有关院内药库管理模式的探讨论文_胡秀娟1,邵文超2,姚斌3,雷鸣(通讯作者)

(1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宁夏银川 750001)(2宁夏贺兰县中医医院 宁夏贺兰 750200)(3宁夏中宁县中医医院 宁夏银川 755100)

【摘要】随着近年来医疗制度的改革,医院规模的扩大,致使药物品种及用药量都在上升。但在实际工作中,因医疗政策、病种、季节、医师用药习惯、患者需求及药品配送等各方面,使得药品库存管理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将笔者在工作之中发现的有关药库管理方面的不足之处列举如下。

【中图分类号】R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6-0022-02

1.药库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

1.1 零库存

部分医院还在使用“零库存”的管理模式,这是商品在提高资本增值率,降低积压风险的前提下,以少量库存形式存在,大部分则处于周转状态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是不可取的,不仅无法保证临床需要与安,而且面临临床药品供应短缺的风险。

1.2 库存量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药库库存量是衡量药品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库存量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现象。库存量大,会影响医院资金周转,且易造成药品的积压和失效;相反,库存量小,则不能满足临床需要,造成药品供应不足。那么医院药库的库存量究竟多少为宜?且应该怎样控制库存量?成为药库管理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3 管理模式不够细化

实际工作中,存在着降低药品库存量和满足临床用药需要的矛盾,这就需要对药品管理进行分类,同时将管理流程细化,每项工作都责任到人。

1.4 用药结构组织复杂

在普通医院中,都设有中心药房、门诊药房、急诊药房及方便药房等多个组织结构,为了确保每一药房的用药,便给药库对药品的统一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

2.药库工作人员存在的不足

2.1 凭借主观经验管理。

医院药品种类繁多,一般医院使用的药品都在千种以上(仅西药),对于药库工作人员来说,单是药品的采购(采购时间、品种、数量),就是一项复杂而难以完成的艰巨任务。另外,医疗政策及临床科室用药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仅凭多年的工作经验去主观判断是否能满足临床用药,是不现实的。

2.2 对药品欠缺了解

因医院内药品品种繁多,且处于不断更新中,药库人员日常工作繁杂,必会减少对药品的学习,对于新进药物的规格、用药指征,尤其是有效日期,都知之甚少,以至出现药品近效期及滞销的现象。

2.3 工作态度不严谨

对药品的管理中,需要严格登记药品的有效期、每月未被领用或使用的药物等,这样可减少药品的滞销,另外,会有个别工作人员粗心大意,造成药品的破损。

2.4 部门之间沟通不够

医院内药剂科室及临床科室之间沟通交流不够,造成临床医生对新进药物、药品缺货及调价等信息不熟知,引起不必要的误会,甚至是医疗事故的发生。

面对以上问题,深知药库管理是一项复杂且繁重的工作,但为了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合理控制药品库存,提高管理效率,现将笔者的一些思考简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1制定库存控制目标 正所谓,有着明确的目标,方能提高工作效率,所以首先需要制定库存控制的目标:通过降低库存成本的途径来降低药品的成本,以提高经济效益;确保供给品种齐全,避免缺货和断货情况的发生;在限定性资金预算前提下实现供给,快进快出。

2.4.2药品的分类管理 医院药品的种类数量繁多,存在着以下两种情况,有的药物品种数量小,但金额大,有的药物品种数量大,但金额小,如管理不当,将会给医院造成极大的损失。目前对药品的分类管理,以帕累托分析法(ABC分析法)为多。这是一种根据事物在技术或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队,分清重点和一般,从而有区别的确定管理方式的分析方法。A类药品的特点是金额大,但品种数量较少;B类药品金额一般,但品种数量相对较多;C类药品存货品种数量繁多,但价值金额却很小。A、B、C级的占年耗总金额(%)和占总品种数(%)分别为70、10~15;20、20~25、10、60~70。

该方法可对药品进行分类管理,降低了药品库存,提高了药品的周转率,并能够有效防范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药品供应链风险因素,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4.3制定合理的药品库存量上下限 制定合理的药品库存量,既可以保证充足的药品供应,又能避免库存过大导致费用增加和药品浪费。而对于上下限的设定,是库存管理中比较常用且有效的做法,药品的上限是指库存最达到该上限时应停止采购药品,这一库存量将保障药品某段时间的供应;药品的下限是指库存量降到这个点时应该及时采购药品,这一库存量保持在下次采购到货之前药品不断货[1]。对新引进药品、长假期前的药品以及季节因素等不同情况,进行上下限的调整。

2.4.4提高库存周转率 周转率是库存管理的衡量标准,库存周转率高,说明库存管理的效率越高;反之,库存周转率越低意味着库存占用资金量越大,保管等各种费用也会越高。试想,如果周转率低,就容易造成药物的滞销,而药品是具有有效期的,这样便易造成药品失效,给医院带来经济损失。

库存周转率=(年销售额/年平均库存值)×100%。为了提高周转率,应积极提倡少量药品以库存形式存在,而大部分药品处于周转状态的库存方式。这也是符合目前医院经营方式的要求。

2.4.5有效控制库存金额 《医院财务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对医院药品周转资金核算办法,不能计算出库存金额随着每月药品消耗量而变化。试想,如果库存金额总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必会造成药品的积压或是不足。对于这种情况,需要有效控制销售比和库存比成正比,也就是说对药品销售总金额与库存总金额比例的控制。正常情况下,这个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如果换去了平衡,需要根据药品的销售额及药品周转率综合进行判断,并作出及时调节。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对药品作及时的盘点,做到心中。

2.4.6加强药品采购管理 在药品管理中,药品采购环节也是非常关键的。首先,需要根据各类药品上期销售情况具体分析,制定一份合理的采购计划;其次,通过定期查询药品库房信息,并收集反馈的数据,了解临床用药的重点及难点,合理调整采购计划;再者,与供应商及时沟通,保证药品及时按时配送。

此外,笔者在平时工作之余,还积极学习各种药库管理模式,在此,对药库的合理管理,提出几点拟想。

(1)精益管理

这是针对药品采购与库存管理进行精益改善的管理模式。其常用方法包括价值流图、精益改善与群策群力(由一群有经验、与讨论问题相关的员工组建成一个团队,针对价值流图,寻找出流程中的增值和非增值部分,进行实际改善,改善分为三个阶段,立即改善阶段,中期改善阶段和长期改善阶段)和20/80原则(主要思想是在任何特定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占多数,即80%的价值是来自20%的因子,其余的20%的价值则来自于80%的因子)。

(2)“品管圈”活动

品管圈(QCC)由工作性质相近的4~10人组成,从尊重人性出发,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方式,让圈员自发的参与品管活动,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利用基本的品管和改善手法,使各种问题得到改善[2]。这种方法较多是应用于提高药品的周转率,可减少药品的积压、提高医院资金利用率,提高药品管理质量。

一个优化的库存管理模式,是在保证临床试验用药需要的前提下,实现高效、准确的库存控制和采购管理,有效提高医院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及药品周转率,减少药品报损率,使医院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袁进,李贤文,李波,等.医院药房库存管理中药品上下限设定及影响因素的探讨[J].中国药房,2005,16(13):981-985.

[2]江红星,严安定,许杜娟.“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药品周转率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3,17(5):872-873.

基金项目:宁夏医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xm2015026)

论文作者:胡秀娟1,邵文超2,姚斌3,雷鸣(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7

标签:;  ;  ;  ;  ;  ;  ;  ;  

有关院内药库管理模式的探讨论文_胡秀娟1,邵文超2,姚斌3,雷鸣(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