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效果研究论文_杨瑞伦 1,叶军川2

氯吡格雷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效果研究论文_杨瑞伦 1,叶军川2

杨瑞伦 1 叶军川2

1云南省干部疗养院 云南安宁 650307;2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人民医院 云南昆明 650100

摘要:目的:对氯吡格雷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治疗方面的效果进行讨论。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8例,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使用氯吡格雷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均得到改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肌缺血的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吡格雷联合常规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明显,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氯吡格雷;不稳定型心绞痛;药物治疗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冠心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病情发展通常出乎意料,由于发病难以预料,发展速度快,诊治不恰当或者不及时,很容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出现,造成猝死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出现。不稳定型心绞痛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造成血小板的释放聚集,凝血系统作用的发挥造成血栓的形成,血管痉挛引发血管腔狭窄[1]。因此,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中通常主要是进行抗栓治疗,血小板作用的发挥导致血栓的形成,选择抗血小板药物是临床常用的常规治疗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选取128例,将其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有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22例,最小年龄46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为(53.2±4.3)岁;观察组有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19例,最小年龄为43岁,最大年龄为76岁,平均年龄为(56.4±2.3)岁;两组患者中都不存在肝功能严重损害的症状,排除血液病以及出血,在接受治疗的1个月内没有接受过肝素类抗凝药物治疗,患者血小板数量均在正常范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社会背景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全部符合临床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所有患者入院后都接受详细相关检查,仔细询问既往病史。检查确诊后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服用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脏氧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降脂药物、低分子肝素2500U皮下注射等纠正心律失常抗心绞痛治疗。对照组每天早晨顿服一次100mg阿司匹林,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和血糖、降低血脂等常规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首剂氯吡格雷300mg负荷量,从次日开始每天早晨顿服一次氯吡格雷75mg。服用4周后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2个月后的病情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观察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变化情况。

1.4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效果显著表现为患者在接受4周治疗后心绞痛症状不再发作或者是每周发作次数不超过2次;治疗有效是指患者经过4周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了50%;治疗无效:患者在接受4周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没有达到上述标准。治疗显效和治疗有效百分比之和为治疗总有效率。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采用X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两组药物治疗心绞痛有效率进行比较

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的药物治疗心绞痛疗效情况进行对比,详情数据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两组药物治疗心绞痛有效率比较

组别 例数n 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观察组64 37 23 4 93.75%

对照组64 32 17 15 76.56%

注: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比较两组动态心电图

对比接受4周治疗后的两组实验患者缺血总时间、缺血次数以及缺血总负荷改善情况,观察组心肌缺血情况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24 h动态心电图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n缺血总时间/min缺血次数/次缺血总负荷/(min/mV)

观察组64 19.78±6.32① 5.03±1.03①2.01±1.01①

对照组64 40.32±5.17 8.21±2.13 4.33±2.42

注:①为与对照组相比,P<0.05

2.3不良反应

对照组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面部泛红3例、血管扩张性头痛4例、轻度头昏2例、反射性心动过速1例、乏力1例,共有11例不良反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临床症状主要有:轻度牙龈出血2例、轻度头昏2例、腹泻1例、消化不良1例、面部潮红1例、血管扩张性头痛1例,共计不良反应8例。以上不良反应症状轻微,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没有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停止接受治疗。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着改变,心脑血管疾病目前成为了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率在逐年提高,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进行及时的治疗能够有效的避免发展成猝死。不稳定性心绞痛主要是由于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功能激活,导致血栓的形成,或者是由于冠状动脉受刺激产生痉挛,引起局部心肌血流量降低,从而引发缺血性心绞痛。临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通常以防止病变发展,稳定现状降低死亡为准则,一般采取抗血栓和抗缺血药物治疗。

目前临床治疗中一般采用以阿司匹林为主的抗血小板药物等综合措施对缺血性事件进行预防。阿司匹林是由利用氧化酶失去活性而对血小板激活进行抑制的血栓素A合成的,会降低血小板糖蛋白受体的生成,从而达到抗血小板抗凝的目的。但是由于阿司匹林在使用过后,会导致血小板通过非血栓素依赖途径再次聚集和形成血栓而造成闭塞,同时阿司匹林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在临床上一定程度的限制了应用。

氯吡格雷作为ADP受体拮抗剂中的新品种,在临床治疗效果上受到极高的关注。氯吡格雷有着起效快,应用后两小时就可以发挥抗血小板作用;效果持续时间长;效果是剂量依赖性等特点。氯吡格雷发挥治疗作用的主要机制是利用细胞色素P450进行生物转化中出现的活性代谢物,对ADP受体进行不可逆地阻断。由于受体相偶联的血小板糖蛋白II b / II a受体的纤维蛋白原结合位点不能暴露,达到对纤维蛋白和糖蛋白结合进行抑制,从而阻止血小板进一步聚集的目的。[2]除此之外,氯吡格雷由于ADP受体激活的降低而导致对腺普酸环化酶产生抑制,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目的[3]。

以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肌缺血的发作次数和发作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中观察组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中,氯吡格雷效果明显优于阿司匹林,能够有效的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概率。此外,两组治疗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次数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氯吡格雷发生的不良反应例数更少,不良反应主要是以皮肤紫癜、球结膜出血、牙龈出血、胃肠道反应等症状为主,没有出现明显的危及生命的出血,由此可见,氯吡格雷在治疗中和阿司匹林相比要相对安全可靠。

总而言之,氯吡格雷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方面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药物耐受性较好,副作用少,方便使用,可以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治疗中进行使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少的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玉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5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07(09):165-166.

[2]易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19(35):92-93.

[3]陈茹.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2(06):130-131.

作者简介:杨瑞伦(1966年2月-)男,云南洱源人,汉族,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内科工作。

论文作者:杨瑞伦 1,叶军川2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3

标签:;  ;  ;  ;  ;  ;  ;  ;  

氯吡格雷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效果研究论文_杨瑞伦 1,叶军川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