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设计为主体的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论文_张星萍

以设计为主体的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论文_张星萍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江西省南昌市 330002

摘要: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是在工程中现行的一种模式,也是在现阶段被大力推崇的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的引导下,工程建设得以有序进行,并能够达到提升工程的质量、控制好工程的工期,降低工程造价等等。文章就结合工程实践,以设计为主体,分析EPC工程总承包模式运用于工程建设中的必要性,并分析工程总承包模式的运用,为工程管理提供一些可参考性的建议。

关键词:设计;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

引言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管理(下文中简称EPC模式),是兼具设计、采购以及施工多方面的管理技术。在国际中,这一技术也是相对通行的一项管理模式。我国,直至20世纪末期才引入这种管理模式,并在经济发展以及不断实践中得到完善。为了确保以设计为主体的EPC模式在实践中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就需要结合工程的整体,深入探索,为工程的有序、高效进行指明方向,为工程质量的保证夯实基础。

一、EPC模式在工程建设中运用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全面控制建设工程风险

在工程建设中,项目的投资不容置疑会面临着不同的风险,其范围囊括环境、市场、技术、政策等多个方面。通过以设计为主体的EPC模式,可以大大缩减不同风险出现的概率,推动实践的有序进行。在设计阶段,可以把工程建设阶段出现的风险纳入设计的当中,化解危机、规避风险,保证建设工程处于可控状态。实际上,在工程建设中,借助EPC模式,可以与设计单位构建一个利益共存的状态,调动设计人员的积极性,提升设计的质量。在施工阶段,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优化设计或者促进设计和施工的有序进行,保证建设风险可控。

(二)能够使设计单位发挥主导作用

EPC模式,结合所有权和实施权相分离的模式,离不开技术力量的支撑。在设计为主题的EPC模式中,单位的资源能够在设计阶段得到充分的运用,设计方的责任也更加明晰。自规划阶段始,设计人员就会参与其中,全方位结合实际,设计施工。设计人员还需要结合设计的意图和需求分析,结合施工的环境、施工能力以及施工进度等等方面,全方位的调整设计,为工程的展开指明方向。在设计单位科学有序的引导中,施工得以有序进行。

二、以设计为主体的EPC模式的运用

为确保以设计为主体的EPC模式能够全方位运用于工程及建设中,需要借助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以确保设计工作的有序进行,保证设计的实效性。

(一)准备阶段

1.选择合适分包商

分包商的选择之间关系到项目管理的效率。不同的分包商对于工程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选择合适的分包商是设计的前提,也是影响设计有序进行的关键。最好与长期具有合作关系的,稳定的分包商合作。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建立数据库,统计不同的分包商,减少在施工阶段分包商之间出现的摩擦,保证分包商能够积极的相互配合。

2.培养复合型人才

以设计为主体的EPC模式离不开优秀的设计人员。设计人员不仅需要全面了解技术,还需要懂得管理的知识,并具有高素质。纵观我国的现阶段,情况不容乐观。因此,需要做好人才的培养,关注国际交流。

(1)培养人才。企业可以联合高校,探讨交流,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改良现阶段的教育模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此外,还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理论,结合研讨会或者交流会分析,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2)国际交流。EPC模式在实践中已经被融入工程管理当中,但是仍旧处于不断的发展中。因此,实践中可以借助国外工程与国内工程联合的有利条件,加强对其先进技术的学习,并综合培训等活动,提高人才的素养。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努力,培养出更多的设计、管理、财务、施工、技术兼具的人才,适应国内市场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设计阶段

EPC模式设计过程属于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在实践中,需要全面地、具体地了解项目的不同阶段,并在初始阶段完成设计图纸,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可以借助国外国家的实例科学划分,确定设计的不同阶段。通过采用连续性的、渐进性的设计方案,确保设计的实效性。在将不同的内容进行整合,并确保设计系统与工艺系统之间的联系,确保在实践中施工、采购、设计、成本之间能够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

如,在采购阶段,为减少工程的采购费用,可以通过工作包的模式,明确划分不同部分的工程造价,结合工程包、系统包、设计包等,平行设计,确保在工程中可以全面的得到实践,推动工程建设的有序发展。划分之后,可以结合不同的部分,做好工作安排,减少资金的浪费,缩减工程成本。

(三)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为保证设计的有序进行,需要综合各个单位之间的关系,综合人员经验、人员组成、装备的基本水平以及市场信息等方面,全面理性分析确定施工方案,确保施工的有序进行。在之后,可以针对工程中的不同情况,尽量减少设计变更,如果出现问题,要综合分析,采用其它的方式补救。如果可以,在实践中,也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从而达到降低工程造价提升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大量的实践证明,如果在设计中考虑施工性,能够大大缩减工程的成本,因此,设计中关注施工的阶段,做好引导工作,建立一个长期的共同的目标,在工程设计中很有必要。

(四)造价阶段

工程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公司创造更多的利益,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设计是需要结合工程造价、工程进度以及质量等方面进行的,其中工程造价是需要关注的主要因素。一次你,在实践中,要优化工程设计,通过综合利用各种资源,调整工会曾的造价,并及时剔除工会曾中一些多余的辅助设备,以及工程中多余的功能,大大降低成本。

此外,以设计为主的EPC模式还需要大力推行限额设计。这种设计遵循设项目批准任务书、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计划书、投资评估等多方面探讨,将施工的目标层层分解,并严格的遵照不同的投资额调控,协调好各方的关系,在观念转变为“先计算后设计”轴,克服在工程建设行业长期以来形成的中技术轻经济的思想,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三、以设计为主体的EPC模式的优越性

在近几年以来,大量企业的发展导致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保证在激烈竞争中得以生存,EPC模式模式以自身的优越性,为企业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因此,EPC模式被广泛的运用于工程实践中,并发挥了积极的主导作用。借助设计不仅可以科学的协调好工程建设的进度,确保工程的质量,合理控制工程的投资,还有助于提升工程的安全度。在实践中,由于这种模式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因此,在工程实践融入中得到良好的应用。

结语

总而言之,在实践中,以设计为主体的EPC模式在世界及我国工程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工程设计实践中,为规避大量的风险,在中国建筑市场中,需要借助这种模式科学的配置资源,并遵循业主的基本意愿分析,做好引导工作,推动我国企业走向世界,并在世界中占据有力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李孝振,陈雷.对推行以设计为主体的工程总承包(EPC)的认识与思考.《中国水利》,2012

[2]杨伟龙,董雷,马海蛟.推行以设计为主体的工程总承包(EPC)管理模式的探讨.《大科技》,2014

[3]洪宇光,李智.以设计单位为主体的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理策略及方法.《现代橡胶工程》,2014

[4]刘会军.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的优越性.《中国科技信息》,2014

[5]刘雪萍.以设计院为龙头的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科技资讯》,2012

[6]陈楹泓.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设计控制及工程管理研究.《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

论文作者:张星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8

标签:;  ;  ;  ;  ;  ;  ;  ;  

以设计为主体的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论文_张星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