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科书”先秦部分修订解读_先秦文化论文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科书先秦部分的修订说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先秦论文,历史教科书论文,初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0年8月教育部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新大纲”)使用了“先秦”这个历史概念。关于“先秦”一词,始见于《汉书·河间王献传》:“献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注:“先秦犹言秦先,谓未焚书之前。”现今史学界使用“先秦”这个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先秦”概念,仅指春秋战国时期,如杜国庠的《先秦诸子思想概要》。因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都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从我国学术发展的角度讲,春秋战国无疑是先秦时期最重要的时代。广义的“先秦”概念,是指上古至秦统一之前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如徐中舒的《先秦史论稿》和王明阁的《先秦史》,都是从中国的原始社会叙述到秦统一之前。新大纲使用的“先秦”概念是广义的。

比较新旧大纲先秦部分教学内容要点,可以看出,新大纲把旧大纲规定的“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归并到“先秦时期的文化”当中,在教学内容要点上,增加了“文字”,减掉了“体育。”

旧大纲规定有“导言”,所以旧教材第1课是《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新大纲没有设“导言”,所以修订教材时我们删掉了《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旧教材讲述先秦史用了10课时,修订后的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讲述先秦史只用了8课时。下面,按课时依次介绍新教材先秦史教学内容的修订情况。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新旧教材比较,变化不大,重要的修订有两处。一处在用花边框起来的提示中,旧教材说:“距今170万年到公元前21世纪,是我国的原始社会时期。”新教材修订为:“距今170万年到约公元前2070年,是我国的原始社会时期。”大家知道,1996年5月16日,国家“九五”规划重大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启动,我国科技工作者经过几年奋战,在2000年11月,公布了一批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推定夏代始年为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数据有多学科交叉研究作为支撑,它把我国历史纪年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我们修订教材理所当然要吸收这一科研新成果。另一处在课文第一个子目“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中,删去了课文正文“陕西蓝田人”这个知识点,以降低教学的难度和分量。另外,作为供学生阅读的楷体文字,新教材进行了大量的删减,比如关于人类起源的神奇传说就全部删掉,关于北京人生活环境和生活状况的描写则删掉了一多半文字。这样做的目的是减轻学生的负担。

第2课《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居民》,新旧教材比较,重要的修订有一处。这一处在第一子目“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中。旧教材说:“距今约五六千年,祖国境内的氏族公社达到繁荣时期。”新教材说:“距今约七千年到五千年,祖国境内的一些氏族公社达到繁荣时期。”新旧教材都以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居民和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为典型,来描述我们祖国氏族公社的繁荣情况。但在时间上,旧教材把它们定在“距今约五六千年”,晚了点,新教材把它们定在“距今约七千年到五千年”,更接近历史的实际情况。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写过一篇《碳—14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学》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有一张《中国89个碳—14测定年代的地区和时间的分布图》和一张《现已发表的中国考古资料碳—14年代一览表》。从“分布图”上看,河姆渡遗址第四层年代已超过公元前5000年,查“一览表”得知其年代为公元前5005年±130年,即距今约七千年;河姆渡遗址第二层年代为公元前3710年±125年,即距今约五千六百多年(碳—14的测定值中“距今年数”都从1950年起算)。河姆渡遗址第一层年代比第二层还要晚一些。半坡遗址可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文化层,碳—14测定年代为约公元前4800年至公元前4200年,即距今六千多年。这是我们把半坡氏族公社和河姆渡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定在距今约七千年到五千年的依据。另外,旧教材“距今约五六千年,祖国境内的氏族公社达到繁荣时期”的说法,存在忽视祖国境内氏族公社发展的不平衡性,一刀切的毛病。新教材说“距今约七千年到五千年,祖国境内的一些氏族公社达到繁荣时期”,就严谨了。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修订教材时,我们大量删减了学生阅读的内容。比如全部删掉“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岁月,相当于古史传说中的伏羲氏和神农氏时代”的一大段小字和有关的黑体竖排资料;把介绍河姆渡遗址出土情况的一段小字简化了一半。除此以外,按照新大纲的规定,“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删简后全部变化为小字,大大降低了教学要求。

第3课《夏商王朝的统治》,新旧教材比较,内容安排变化不大,重要的修订有四处。第一处是关于夏朝的创建人。旧教材说:“公元前21世纪,启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新教材说:“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改启建夏为禹建夏,是吸收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最新研究成果。“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公布的《夏商周年表》把禹列为夏朝的第一代国王。第二处是关于夏都阳城的说明。新旧教材的第一个子目都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其中都有介绍考古发掘发现夏都阳城的小字。旧教材说:“近年来在河南登封发现两座东西并列的古城地址,用卵石夯成。考古学家认为,这就是夏朝初年的都城阳城。”课文的这段文字是根据最初的考古报告写的。后来,随着夏都阳城考古发掘的深入,考古学家发现所谓的“两座东西并列的古城址”,实际上是一座古城址。所以,新教材修改为:“考古学家在河南登封发现一座古城址。他们认为,这就是夏朝初年的都城阳城。”第三处是关于商朝的始建年。旧教材把汤灭夏建商笼统地定在“公元前16世纪”,当然这也是过去史学界的公认说法。“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公布的《夏商周年表》把汤灭夏建商定在约公元前1600年,所以新教材采用了这个最新研究成果。第四处是关于商都亳的所在地。新旧教材上都有一张《商统治区域示意图》。商汤所建都城亳,旧教材上注明:“今河南商丘北”;新教材上注明:“今河南郑州”。因为目前考古学界比较流行的观点是郑州商城是第一代商王汤所居的亳都。“夏商周断代工程”就是以郑州商城的始建年代作为夏商的分界标志之一。新教材当然要采用新的观点。除了这四处重要的修订以外,因为小字作为学生的阅读课文是为大字正文服务的,所以正文的修订往往会带来小字的修订。旧教材以启为夏朝的创建者,所以配有一段启建立夏朝过程的小字。新教材以禹为夏朝的创建者,所以配有一段禹掌握权力过程的小字。旧教材有16幅插图,新教材只有7幅插图,删掉了《商朝宫殿复原图》、《商朝的铜钱和面具》、《河南安阳武官村商王大墓》第9幅,这也同样大大减轻了教学的分量。

第4课《西周奴隶制王朝的统治》,旧教材的课标题是《奴隶制发展的西周》,这个课标题读起来总觉得别扭,所以新教材改成《西周的盛衰》。本课有三个子目。第一个子目“武王伐纣”,内容与旧教材比,变化不大,只是删去了纣王残酷地杀害叔叔比干的一段小字和“呜呼!我生不有命在?”的黑体竖排资料。第二个子目“西周政治、经济的发展”,是把旧教材的两个子目“分封制和宗法制”与“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合并在一起,并进行了删削。旧教材介绍西周政治制度发展的时候,讲了分封制、宗法制和等级制。修订时,我们考虑到西周的宗法制涉及到大宗和小宗、嫡长子和庶子的概念,学生不容易理解,在新教材中就删掉宗法制及其示意图,以降低教材的难度。与此同时,我们考虑到等级制和分封制密切相关,就把旧教材里讲等级制的两行小字变为大字,在新教材中把等级制讲得充分一些,这样也便于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本课最重要的修订就在这个地方。新教材介绍西周经济发展的时候,开始就说明:“西周实行奴隶主国家土地所有制,奴隶制经济进一步发展。”这句话在旧教材里面没有,所以要增加,目的是为后面讲战国时期奴隶主向地主转变,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向农民转变,作好铺垫。第三个子目“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讲这段历史时,新旧教材都谈到了“共和行政”。关于“共和行政”,古籍上有两种记载。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上说:“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共和’。古本《竹书纪年》上说:“有共伯和者摄行天子事。”又说:“共伯和干王政。”还说:“共和十四年,大旱,火焚其屋,伯和篡位立。”传统观点是相信司马迁的说法。旧教材采用的就是传统观点。现在学术界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古本《竹书纪年》的说法。因为西周晚期的《师》铭文云:“白龢父若曰:‘师!乃祖考有勋于我家,女有(佑)佳小子。余令女死(尸)我家……”郭沫若认为,“白龢父”就是共伯和。郭沫若的说法得到学术界的肯定。另一位古文字学家杨树达说:“彝铭屡见‘王若曰’之文,非王尔称‘若曰’者,仅此器之白龢父,若非白龢父有与王相等之身分,安能有此。”他还指出“《礼记·曲礼篇》:‘天子未除丧曰予小子’,知古天子有自称小子之事。《君奭篇》曰:‘在今予小子旦非克有正。’又曰:‘今在予小子旦若游大川’说者以周公摄政,故自称予小子,今此铭文记白龢父自称小子,与《君奭篇》周公自称相类,则白龢父又非以共伯和释之不可。”可见,共伯和在厉王奔彘以后,僭居王位,代行政事是真实的。1994年6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白寿彝任总主编的《中国通史》第三卷和199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杨宽著的《西周史》都采用了古本《竹书纪年》的说法。所以,新教材抛弃了传统的旧观点,采用了时兴的新观点,以“共伯和执政”为“共和行政”。旧教材在“共和行政”之后,还特别强调:“共和元年,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而新教材删掉这句话,原因是“夏商周断代工程”公布的研究成果把我国有确切纪年的历史年代由西周共和元年前提了58年。

第5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这课的内容在观点上新旧教材没有什么变化,变化主要反映在内容的编排上。旧教材“春秋五霸”讲1课时,“战国七雄”又讲1课时。新教材“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合起来讲1课时,但它又不是旧教材两课书的简单合并。旧教材的“战国七雄”一课里有四个子目:“七雄并立”、“商鞅变法”、“围魏救赵和马陵之战”、“‘合纵’与‘连横’”。新教材把“商鞅变法”放到别处去讲,只选取了旧教材中“七雄并立”、“围魏救赵和马陵之战”、“‘合纵’与‘连横’”的内容,又把后面《秦始皇统一六国》一课里讲到的“长平之战”拿来放到“战国七雄”里讲。这课要讲的内容很多,而一课时讲完,就必须打破原来的子目,重新编排。我们考虑,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这两个时期各有特点,春秋要突出“争霸”,战国要突出“争雄”。这样,新教材这课书只安排两个子目,“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在“春秋五霸”这目中,要讲“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要点出“春秋五霸”,都有谁,要突出齐桓公首霸,其次介绍晋楚争霸,最后吴越争霸放到阅读课文小字中去讲。在“战国七雄”这目中,要讲“争雄”局面的形成,要点出“战国七雄”都有谁,要突出战国中期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战国末期的“长平之战”,战国后期的“合纵”和“连横”放到阅读课文小字中去讲。这样编排教学内容不仅突出了春秋和战国两个历史时期各自的特点,而且教学内容大大减轻了。新教材比旧教材更便教利学了。

第6课《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旧教材以“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为题,讲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就用一课时,新教材精简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容,并把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商鞅变法加进来,这样安排教学内容不仅顺理成章,而且显得很紧凑。新旧教材相应部分比较,新教材在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情况上观点有些变化。旧教材说:“那时候(春秋时期),生产和使用铁器比较多的,是齐国和楚国。战国时期,铁广泛使用,铁农具逐步代替了铜、石等农具。”实际上铁农具取代铜、石等农具是西汉时期的事情。旧教材对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的情况估计过高,所以新教材改为:“春秋时期,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开始使用。到战国时期,铁农具已经很多,这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新教材把旧教材中“手工业的进步”与“商业和城市的兴盛”两个子目合并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兴盛”一个子目,内容进行了大量精简,如讲手工业,新教材以冶铁业为重点,顺便提到煮盐业、纺织业和漆器制造业都有显著进步,而把旧教材讲煮盐业、纺织业和漆器制造业的三段正文大字缩写后全变为小字阅读课文。在“商鞅变法”这个子目中,旧教材正文大字还提到魏国的李悝变法和楚国的吴起变法,同时安排了两段小字专门介绍李悝和吴起变法的情况,供同学们阅读;新教材把李悝和吴起变法都删掉了,只集中叙述商鞅变法。

先秦时期的文化,按照新大纲的规定,要讲四个知识点,即科学技术、文字、诸子百家和文学艺术。其中“科学技术”这个知识点带有★号,表示大纲规定这部分内容由学生自己阅读学习。

第7课《辉煌灿烂的先秦文化(一)》,讲新大纲规定的文字、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三个知识点。“文字”这个知识点虽然是新大纲增加的,但是相应的内容在旧大纲和旧教材当中大部分都有。新教材以“从甲骨文到竹帛书”为子目,介绍了先秦时期汉字的发展过程。跟旧教材比,新教材的变化有两点值得注意,一点是把旧教材里讲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大篆的内容,由小字变为大字。这就意味着原来不要求学生记忆、掌握的内容,变为要求学生记忆和掌握的内容了。汉字在其发展史上经过几次大规模的整理。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大篆,这是汉字第一次大规模的统一整理。新大纲既然把文字专门列为一个知识点,那么汉字的第一次大规模整理就应当让学生知道。另一点是新教材增加了战国时期出现竹书和帛书的新知识。第二个子目“硕果累累的科学技术”,新教材不但没有增加新内容,而且在旧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删削,像《甘石星经》、周朝的医学分科、建筑师鲁班等等,都删掉了。这样教学的难度和分量都大大减轻了。第三个子目“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只介绍了《诗经》、屈原、青铜艺术和钟鼓之乐,内容比旧教材少多了。

第8课《辉煌灿烂的先秦文化(二)》,内容是讲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新旧教材比较,在内容编排上变化不大。第一子目“思想家老子”新旧教材变化不大。第二子目“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新旧教材比较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变化。一处是对“仁”的学说的解释,旧教材说:“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能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它没有讲清“仁”的学说,据有些老师反映,学生们时常误解为孔子提出的“仁”的学说只是对统治者说的。新教材改为:“他(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仁’包含一切美德。他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这样就弥补了旧教材的缺撼。另一处是新教材删掉了孔子晚年整理古籍,编订《诗经》、《尚书》等内容。原因一个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再一个是现在学术界有人根据新出土的一些材料对孔子删《诗经》的传统说法提出怀疑。第三个子目“百家争鸣”,新旧教材比较,在三个方面有明显变化。第一个方面是增强了“争鸣”气氛。有人提出这目既然叫“百家争鸣”,可旧教材没“争”起来。我们认为,“百家争鸣”形象地描绘出春秋战国时期众多学派自由发表言论的热烈的学术研讨气氛,这其中既有对立观点的激烈辩论,也有相近相同观点的相互应和。如果把“争鸣”仅仅理解为不同观点的辩论就狭窄了。尽管我们与提这个意见的同志在对“百家争鸣”的理解上不太一致。但是我们还是增加了一些“争论”的内容。战国时期人们最关注的问题无疑是战争。墨子主张“兼爱”和“非攻”,反对不义战争,支持正义战争。这后半句“支持正义的战争”,是修订时增加的,目的是使墨子对战争的看法更突出一些。介绍孟子的思想时,说“他看到战争的残酷,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反对一切战争”,这是新增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看到孟子的战争观与墨子的战争观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介绍孙膑的思想时,引用了他提出的“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的话。这也是新教材增加的内容。这句话充分反映了军事家孙膑主张靠战争最终解决问题的战争观。在战争观上,孙膑和墨子、孟子是对立的。新大纲要求历史教学要能够使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新教材增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内容,这是新教材明显变化的第二个方面。新教材在介绍孟子的思想时,增加了孟子提倡保护环境,主张合理利用生物资源,注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这是对学生进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好材料。新教材明显变化的第三个方面是对荀子思想的介绍。旧教材说:荀子“提出‘人定胜天’的观点,认为与其宣传敬天拜地,不如鼓励人民增加生产,积蓄财物;与其依赖天地,不如依靠人的力量。”其实,荀子本人并没有说过“人定胜天”的话,这是后人对荀子“制天命而用之”思想的概括。这种概括现在看来不太准确。新教材说: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也就是说,人能够认识自然规律,并按照自然规律去办事”。新教材对荀子思想的介绍要比旧教材准确。

以上我们通过新旧教材的比较,介绍了新教材先秦部分教学内容的主要变化,并没有涉及练习题。与旧教材的练习题比较,新教材练习题的设计更带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同时还增加了活动建议。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标签:;  ;  ;  ;  ;  ;  ;  

“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科书”先秦部分修订解读_先秦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