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及控制措施论文_邬海滨

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及控制措施论文_邬海滨

大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201

摘要:混凝土是城市化建筑工程中所需要的材料,是建筑的基础。因为混凝土使得建筑变得更为稳定和具有整体性,因此,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效率,提升混凝土制备及铺设工作效率对提升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施工时,混凝土很容易出现裂缝现象,因此,本文就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类型、解决措施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旨在为进一步提升建筑公衡混凝土施工效率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施工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建筑业的发展也有显著的提高。在建筑工程中,为了施工能够安全、规范地进行,建筑业尤其注重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工作。而且,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工作也是建筑工程中的核心。而在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工作中,必须做好编制施工图和质量控制工作,才能确保施工的顺利。同时,在施工过程的每个关键点处,技术人员必须对自己的工作严格,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从而实现施工效率的全面提升。

1 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复杂的环境以至于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原因也是复杂多变的。而绝大部分的人认为不均匀沉降、变形、负荷是混凝土形成裂缝的主要原因。作者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流动性可以使得混凝土变得不均匀和变形,从而增加了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几率。混凝土是由沙子、水和一些其他的矿物质组成的,因此,可以从混凝土的原料来分析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例如混凝土中的沙子的细度、水和水泥的用量比例等。在制造混凝土时,因为水和沙子很容易混合,因此,不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沙子、水泥和水间的用量比例会影响混凝土的收缩程度,因此,需要格外注意。同时,在设计建筑工程的结构时,钢筋与混凝土的用量也会影响整个建筑的稳定性。一旦钢筋与混凝土的用量有所差池,建筑就会很容易产生裂缝。而建筑本身的楼板过薄,就很容易发生应力集中现象,而一旦发生,就一样会影响建筑的抗裂性。

2 混凝土施工裂缝的类型

2.1 温度差异缝

只有具有稳定性的混凝土材料才能够满足建筑工程的要求,但事实上,外部环境的温度会对混凝土的结构产生影响。混凝土内部水分与外部水分均会受到外部环境温度的影响,尤其是内部水分,直接导致混凝土整体收缩率的增加,从而导致混凝土的龟裂。而收缩率的增加会使得混凝土的应力能力变低,也就是混凝土的裂缝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得越来越大,同时,使得暴露在外部的钢筋易腐化,最终可能会导致建筑的坍塌。

2.2 混凝土收缩裂缝

外部的环境包括空气和日照会使得混凝土内外的硬化时间不同,即外部的混凝土比内部的先硬化,在内部水分未蒸干前,很容易使得混凝土的收缩率不同,导致不同结构之前的契合性出现混乱,从而易产生混凝土的龟裂。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混凝土的龟裂会不断增加,产生很多大小不一的裂缝,这会导致建筑的寿命减短。

2.3 沉降裂缝

对建筑工程的结构破坏力最强的是沉降裂缝。当区域岩石质量不合要求时,容易引起混凝土产生沉降裂缝。更糟糕的是,这种裂缝是从上往下断开的,使得钢筋得应力能力变弱,从而导致建筑整体的钢筋结构因此受到影响,并容易导致建筑中其他结构产生混乱的情况,部分已经硬化的混凝土会再次出现裂缝,对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产生巨大的破坏力,这样不仅会导致开发商遭受巨大的损失,最糟糕的情况是直接导致建筑工程的坍塌会威胁到居民的生命安全。

总之,裂缝产生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是水分蒸发和收缩影响的内部应力,二是由水泥、沙子等材料组成的混凝土和钢筋的质量。所谓的内部应力是指混凝土的刚性会随着传送的过程而有所差异,并且,在水分蒸发的差异下导致其能力的变弱。对于解决由内部应力而引起的裂缝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的方法是从施工技术、管理两个角度来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原料问题,实际与理想情况总是或多或少有所区别,这对于裂缝的产生带来了“机遇”——混凝土的自身的特点会使得实际情况下的建筑可能达不到要求,即混凝土无法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在设计建筑所用的混凝土时,需要考虑实际的建筑的各方面的因素来设计混凝土的用料的配比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闭门造车”,才能够减少现实与理想的差异,从而避免裂缝的产生。

3 混凝土裂缝控制策略

3.1 收缩裂缝的控制方法

为了有效避免收缩裂缝,可以依据相关的理论知识,重视混凝土表面内外的水分控制措施的落实。对于混凝土水分控制而言,主要是控制混凝土内外水分的蒸发速率尽量一样,使其硬化时间一致。在混凝土内外水分收缩速度一致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减少龟裂的产生,以确保混凝土构件的完整性。此外,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一开始应选用合适的浇注方式——浇水方式;为了长时间保留混凝土表面的水分,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尽可能的减少水分的流失,如高效的塑料薄膜措施。以上措施可以使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发挥自身全部的作用,有效控制混凝土收缩裂缝的产生。

3.2 沉降裂缝的控制方法

对于沉降裂缝的控制方法而言,应充分了解该岩土实际情况,然后再根据其情况选择合适的土壤密度的加强措施,如垒实土壤和更换土壤。土壤的高密度可以使得负载传的条件更加平稳,是整体的成将更加平。在原来岩石区域的基础上,同时保证荷载的稳定性,可以通过换土也可以通过增加原来土壤密度这两种方法来进行调整混凝土整体沉降的均衡性。另外,为使得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达标,就得让沉降裂缝的这种情况减少。

3.3 温度骤变导致裂缝的防治

混凝土弹性空间很小,也就是说一旦温度变化过快,将直接导致裂缝的产生。并且,混凝土内外的温差过大也会导致裂缝的产生,因此,控制温度差值一般在20℃左右。在温度很高的白天和温差很大的晚上,一般选择采用混凝土浇注的方法进行混凝土的制作。之所以采用这种方法,是因为在对混凝土进行浇注时,可以使得内外温差变化不大、变化不快,能够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3.4合理改善结构设计

结构强度的计算和建筑构造的建立是高质量设计建筑工程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按要求进行设计,即设计也是有规则的。在混凝土的制作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砌块、吸水率、收缩率等。在施工时,若楼板有过多的线管,这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增加,我们可以用增加楼板厚度的方案来进行补救,也可以选择在楼板上增加钢筋网片。通过优化前期的结构设计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最大化进行结构设计的优化,并且实现更加高效的混凝土浇筑效率,对于提升施工效率,强化施工质量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结语: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为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混凝土中的裂缝产生问题急需解决,也应该被重视。混凝土的裂缝的减少不但能够使得建筑的性能更好、寿命更长,而且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可持续发展。同时,混凝土的裂缝的减少也能够保证施工人员和居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这对于建筑工程的后续发展也是意义非凡的,在建筑的施工技术和混凝土的原料选择或配比方面有奠定基础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董永芳.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及控制措施[J]. 居业,2015(18):140+142.

[2]王海峰.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及控制措施[J]. 民营科技,2018(04):114.

[3]张颖.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3):199.

[4]张青军,武景慧. 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及控制措施[J]. 科技风,2009(24):95.

[5]孙敬松.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理论在工程施工项目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

论文作者:邬海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及控制措施论文_邬海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