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基本路径论文_王爱玲

推进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基本路径论文_王爱玲

王爱玲 中共滨州市委党校 山东 滨州

摘要: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能否在治国理政理念、举措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着“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推进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要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中、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推进;践行;基本路径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科学命题。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在国内外重要场合进行了阐述。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记对“以人民为中心”丰富内涵作了深入的阐述,提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当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可以说,“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价值与根本立场,不仅是贯穿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灵魂,而且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理论与实践的价值遵循,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坚守的根本立场。

随着“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日益深入党心民心,国内学者从不同视角对该命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从形成背景方面,研究者主要从理论渊源、实践基础、价值支撑和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从丰富内涵方面,学界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要内容在核心观点上达成了基本共识,普遍认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决胜阶段的现实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要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一、正确认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地位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对唯物史观的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

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怎样看待人民群众和个人的历史作用?这是在社会认识史上长期困扰人们的难题。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产生以前,“英雄史观”居于统治地位。唯物史观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地解答了这一历史观问题,正确说明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活动从根本上说是人民群众的事业。历史反复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唯物史观在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同时,并不否认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是少数人的事业,而是依靠多数人并为多数人服务的事业。人民群众不仅是历史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决定社会主义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内在要求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十九大新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的本质体现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坚持人民共享,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应有之义。人民群众既是社会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成果的创造者,也是社会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成果的享有者。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让人民共享革命成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人民共享建设和改革发展成果,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党的十九大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新时代我国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很多要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所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破解社会矛盾的根本途径,自然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基本方略之一,同时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的灵魂主线。这是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成果。

二、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内涵

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要义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成果由人民共享。最本质、最贴切的内涵。

主要包含三个层面: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体现了对人民创造历史的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体现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体现了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坚定追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要紧扣这一矛盾的新变化,站稳人民立场,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当中。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进。

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 能否在治国理政理念、举措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着“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三、推进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路径

如何更好地推进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中、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一是推进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需要遵循科学的方法原则。依据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发展出以人民为中心的认识路线、方法与要求,为现时期我们党治国理政提供了价值导向、行动依据与方法指引。

二是推进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需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改革和创新的主体,是推进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力量源泉。在认识论层面,要不断强化对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认知,以浓厚的民生情怀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在方法论层面,要不断提高宣传组织和服务群众的能力与水平,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三是推进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需要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的领导为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政治保障,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关键所在。要将其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之中。

四是推进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需要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公平既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的首要基础,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前提。

五是推进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需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一条贯穿于新发展理念的红线,而新发展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关键就在于落实新发展理念,尤其是要推进共享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3]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论文作者:王爱玲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  ;  ;  ;  ;  ;  ;  ;  

推进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基本路径论文_王爱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