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_陈秀艳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_陈秀艳

陈秀艳

〔摘要〕现代国际竞争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取决于创造型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因此,引导学生创新求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的主题。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历史赋予各级各类学校和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让学生敢于创新、乐于创新、恒于创新必须从课堂教学抓起。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能力

1 巧妙设计疑问,激发学生好奇心理学认为,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才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学的效果。因此,老师所提的问题要与学生的兴趣紧密相连,投其所好,巧妙设计疑问,让他们的好奇心成为语文课堂上事倍功半的催化剂。有位老师教学《詹天佑》时,以“我的偶像”引入,接着把詹天佑的图像挂出来,让学生们猜猜他是谁,讲述一下他的故事,学生情绪高涨,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纷纷在书上找答案,较短时间里找到文章中心句,了解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的工程师,顺理成章地为老师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另外,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有效途径还有创设情景,给低年级《皮球掉进池塘了》编故事时,老师运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出现茂盛的大树、碧绿的草地、清澈的山水、活泼可爱的小猴……生动的画面配上轻松悦耳的音乐,为学生营造出和谐欢快的学习氛围,接着教师问学生:“你们想去这个美丽的树林吗?愿意成为小动物们的朋友吗?”以此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指导学生对故事的前因后果有一个整体了解,进而启发:“这节课我们要开动脑筋,帮助小猴想出更多办法,比一比,看谁的办法多,谁的办法好?学生们在情景的创设下饶有兴趣地展开丰富想象,想出了很多好办法,促使了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展,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好奇心。

2 创设实践情境,参与实践,培养创新精神“知识是宝库,但开启这个宝库的钥匙是实践。”实践,可以使人的大脑发达,可使小学生把想象变为现实,有些课文学完后可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创设实践情境,在实践中观察事物的发展变化,从而主动获取更形象的知识,并且在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教完《乌鸦喝水》一文后,设计了一个作业,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弄懂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并且想想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兴致勃勃地做了实验,第二天上课时,就有学生说:“可以把瓶子扳倒,因为衔石子又费时又费力,乌鸦只要用力把瓶子弄倒,水就会随着瓶子的跌倒而流出来,这种方法很简单。”还有的学生说:“乌鸦可以找一根吸管,吸水喝更简单……”这样,学生通过参与课后的实践与课堂汇报,不但为获取新知创造了条件,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3 营造宽松气氛,唤起学生自信传统的教育中,由于师道尊严,紧张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前怕狼、后怕虎,不敢想、不敢说,这种现象显然极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发扬。因此,现代老师要唤回学生自信。心理学告诉我们,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营造宽松的气氛,放手让学生自由学、思、疑、问,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说敢想、潜能得到最大发挥,从而树立自信。在许多伟人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超凡的自信心,正是在这种自信心的驱动下,他们鼓励自己不断努力,获得最终成功。那么,教师怎样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呢?首先,教师要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有他独特的地方,在学生喜欢的领域里活动时他们才会投入、才会自信。一位老师在执教《赤壁之战》时,问:“同学们,有谁知道《三国演义》里的小故事吗?”班上只有一位平时爱看书,胆子特别小,上课从不举手的男生有点按捺不住了,坐在位子上开始讲起来,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吃惊,这时老师巧妙地对他说:“听说你特别爱读这方面的书,你能大声地把你知道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吗?相信同学们会鼓励你的!”老师用手势示意,同学们都鼓起掌来,那位腼腆的男生不好意思地笑了,站起来自信他讲述着相关故事,虽然语言不是很通顺、流利,但他还是大声地发言了。讲完后,老师和学生们又报以热烈掌声,表扬他的进步。由此可见,老师的语言无不流露出对学生的信任,总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对待他,两次掌声让课堂气氛活跃,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

4 创设想象情境,参与想象,培养创新能力黑格尔曾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无论是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都是十分有益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文章不乏其例。如作者在结尾处不写结局,刻意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小摄影师》就是这样的一篇。教学时,我按照原文提供的基本内容,让学生围绕“小男孩还会再来吗?”“为什么?”展开想象。

以《小摄影师笑了》为题进行续编,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悟出了作者留下的“空白”,写出了合乎情理、新奇大胆的创造性文章,从中获得了自我创造的满足感。经常鼓励学生尝试一下“无中生有”,体会一下“异想天开”。

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无中生有”或“异想天开”的小作文,作文要求想象力丰富,内容新奇。学生按要求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如有的想象自己变成了金鱼,很容易学会了游泳;有的想象自己成为了科学家,研制出了很多本领高强的机器人,代替人们做各种危险的工作等等。这一活动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想象王国,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意义无疑是重大的。只有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为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和自我潜力的发挥提供充足的自由空间,才能更好地培养出一批创新人才。

作者单位:河北省青县新兴学区李码头小学

论文作者:陈秀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4年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3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_陈秀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