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公园体系生态规划设计研究论文_孟陈均

海绵城市公园体系生态规划设计研究论文_孟陈均

同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尤其是近些年,城市中的“看海”现象愈发严重,导致了城市内部的水害现象越来越严重,也让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重视城市的排水能力。因此,我国的一些相关部门就开始在城市中加强了对“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加强了对排水系统的强化和管理,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将城市内部的公园体系规划成海绵城市体系,实现对雨水的再利用,促进水资源的循环,推动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本文主要对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意义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几点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城市公园绿地;应用

1 引言

城市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增长的象征,而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的城市环境与居民之间活动的矛盾也越发严峻,传统的城市公园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城市居民的生活要求。海绵城市理论的出现,不仅有效的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为居民创造了更适宜的生活空间,还解决了城市排水系统中的问题,加强了水资源的再利用。所以说,加强城市公园中的海绵城市理论应用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2 海绵城市理论

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主要是采用影响比较低的建设和开发模式,合理利用加大城市雨水系统,使得城市道路、绿地、水系等吸纳和蓄渗雨水,有效的缓解城市内涝和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采用统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对雨水进行渗透、储存、调节、转输等,以实现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的有效控制。城市公园的海绵城市理论应用,主要是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在城市中建立雨水收集再利用、水质净化等功能的城市湿地公园。湿地公园可以游侠的改善城市的气候和环境,还具有补充地下水、合理调节城市内涝的作用,在湿地公园建成应用以后,能够实现对城市环境和生物保护的重要作用。

3 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对于城市公园绿地规划的意义

通过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近年来城市暴雨频发,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改善城市的内涝问题,减少雨水在城市路面的积压时间,减少雨水对城市路面的腐蚀。第二,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要结合我国当前的很多先进物理和生物技术,通过这些方式的应用,能够改善我国的城市环境,净化水资源。第三,强化城市公园中的绿地设计以及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可以实现城市水资源的保护,缓解了对水资源的浪费现象,同时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四,城市公园建设的主要意义就是美化城市环境,为居民创造更加舒适的居住空间,满足了城市居民的观赏和游玩的要求。

4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公园规划中的应用

4.1 透水铺装的应用

透水铺装的主要作用就是实现雨水的自然渗透,避免雨水在地面的径流,对于地下水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同时还实现了对地下水资源的补充。在我国当前的海绵城市公园中已经有很大一部分都实现了透水铺装,一些城市公园的园区内部消防通道为了更好的达到透水作用,在消防道路的铺筑时也采用了透水性比较强的沥青混凝土。

4.2 绿地植被

提高绿地系统雨洪管理能力,要充分发挥绿地植被的作用。研究表明,植被可以通过冠层截留、蒸腾和促进土壤渗透等功能来提高绿地的雨洪控制能力。通过保留、建设城市森林和中小型绿地,种植一些冠层结构复杂的常绿树种,增大城市植被的总体覆盖度;制定适宜的植物修剪养护标准,保持绿地美观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修剪带来的冠层截留的削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加强对不同树种截留降雨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使其截留效益达到最佳;加强对城市树冠和森林林冠截留转换关系的研究,将森林林冠截留成果运用到城市树冠。

4.3 绿地土壤

土壤是天然的蓄水库,城市公园中的土壤可以极大的吸纳雨水径流,在进行城市公园的海绵城市理论应用中,首先要对城市公园中的土壤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具体的土壤渗透能力,为后期的海绵城市理论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城市中的绿地土壤存在渗水能力比较差时,可以利用技术措施改变公园内的微地形,采用增加雨水径流绿地的长度,让雨水在绿地上的径流时间延长,让土壤可以发挥更好的渗透能力,减少雨水的滞留。比如说,可以利用一些植物发达的根须,改善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土壤团聚体等结构,长效的发挥雨水的渗透能力。另外,如果城市公园建设在山地城市中,加大公园绿地的坡度和土壤渗透能力就非常关键,在公园绿地的后期维护中,也要加强对土壤渗透能力的检测,确保雨水可以渗透入绿地土壤中,实现城市公园绿地土壤的“吸水海绵”作用。

4.4 雨水花园的应用

雨水花园是城市公园海绵理论应用中最常见的方式,雨水花园的主要建设是以公园的地形和地势为依据,在一个公园中为了更好的实现海绵城市理论的价值,可以同时建立多个雨水花园。雨水花园利用地势的高低,可以将公园的广场、道路等地的雨水引入到雨水花园中,通过植物的种植和各种填充物的过滤,能够实现对雨水的净化。另外,雨水花园的优势还有很多,具体的可以表现在:第一,雨水花园的建设可以阻挡雨水中的污染物、重金属等因素渗透到地下,防止了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第二,雨水花园的建设增加了城市公园的绿地面积,丰富了城市公园内的生物多样性,让城市公园的景观更加丰富,为城市公园的游客创造了更舒适的空间,同时也为城市公园内的花鸟创造了更好的生活环境。第三,雨水花园改善了空气中的湿度,起到了对城市空气的净化。第四,通过雨水花园过滤和净化之后的雨水可以实现再利用,比如说:城市公园的消防用水、厕所用水等等。

4.5 植草沟的应用

植草沟是城市公园中的雨水运输重要通道,通过对植草沟的建设还可以减少雨水中的污染物。当前,比较常见的植草沟有四种,分别为草渠、干草沟、湿草沟和渗透草沟。第一,草渠。草渠的主要目的就是作为雨水的传输路径,也是非常常见的植草沟类型。第二,干草沟。干草沟与土层相比具有比较好的渗透性,通常在干草沟的底部会预埋一些渗排管道。第三,湿草沟。湿草沟中种植的植物一般为湿地植物,这些植物具有非常好的污染物截留作业,同时还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净化。第四,渗透草沟。城市公园的渗透草沟占地面积比较大,可以实现雨水的大量径流处理,通常情况下,这种渗透草沟最常被应用在公路的两侧。

5 结束语

总的来说,城市公园的海绵城市理论应用完全符合我国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要求,通过海绵城市理论中的城市内涝控制和水资源的再利用,充分体现了海绵城市理论应用的重要性。在进行城市公园体系的海绵城市理论应用时,要优先对公园的地形、地势等进行勘察,然后与我国目前的先进技术融合,确保城市公园的美观和舒适性的同时,还要满足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实现城市内部的景观与水资源的同步管理,推动城市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婷婷.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口袋公园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17.

[2] 王一帆.天津市东厂引河湿地公园在海绵城市背景下的设计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

[3] 陈蓉娜.海绵城市技术在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中的应用[D].湖南农业大学,2016.

[4] 彭乐乐.海绵城市目标下的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

[5] 彭乐乐,吴小刚.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公园雨水管理策略初探[J].榆林学院学报,2016,26(02):20-22.

论文作者:孟陈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  ;  ;  ;  ;  ;  ;  ;  

海绵城市公园体系生态规划设计研究论文_孟陈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