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制造和智造未来发展中的匠人精神论文_李克川

浅谈中国制造和智造未来发展中的匠人精神论文_李克川

南方都市报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市场上产品的更新更加迅速。当物质的丰盈的同时,却产生了许多问题,如造假、抄袭、劣质等等,而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匠人是精神的缺失。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产品的调查发现、分析匠人精神的现状,研究匠人精神对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探讨提高匠人精神关注度的重要性。

关键词:匠人精神;艺术与技术;融合;发展;影视创作

前段时间,国内很多媒体都有报道,很多中国公民赴日本争先恐后买马桶盖,工艺和材料出现的短板,作为一个工业大国,这些现象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公民深思。自我国工业革命以后,虽然近百年来中国的工艺设计家不断地探索,努力接近国际现代工业的发展步伐,但是不可否定在工业某些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些差距。近年来,一方面,现代工业设计家力图消除传统工艺美术的痕迹,赋予设计以科学与工具理性。另一方面,传统工艺美术家们又期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恢复中国传统手工业昔日的辉煌。在习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我们到底能带出去什么专利技术,能为世界展现怎样的东方文明?对比之下, “智造人才”和“匠人精神”继续得到中华民族的关注。

1、匠人精神的现状

什么是匠人精神?归根到底,匠人精神就是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欲望,就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提到匠人精神,我们就会联想到中国最著名的匠人气质“鲁班精神”,我国自古一直是一个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人民勤劳且富有智慧,创造了让世界为之瞩目的许多手工艺制品,比如彩陶、青铜器、陶瓷等,而一直以来我们也因此而自豪。可回顾近代历史,却发现中国再造震惊世界的创造性产品进程放缓,就个人的观点而言,我认为主要是由于技术与艺术达不到创造性的和谐统一。可能会有人有这样的质疑:如今我国具有世界领先的科技,也有一批享誉国际的艺术家,可是中国怎么还是挂着“中国制造”的名牌无法翻身呢?由于经济发展过快,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文化意识等受到了多方的冲击。近年来,工匠逐渐成为一个较为低阶层的工作,被称为“蓝领”。这个社会开始浮躁、拜金、纸醉金迷,对于“匠人精神”弃如敝履。大家对大师崇拜,对那些具有创新的概念、想法报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而忽略了要到达这个境界所需要经历的长时间的知识和技艺的沉淀。而如果这种精神得不到新闻产品的关注,得不到大众媒体的报道,社会上就更难以对这种精神产生尊重和推崇的共识。我们缺乏科学、多角度地对工艺、工艺人的进程和环境进行切实分析,将更难去帮助“匠人精神”的修复和普及。

2、工业发展中匠人精神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工业设计又被划分为两个领域,一个是机械工科类的工业设计,一个是艺术文化类的产品设计。这个划分看似非常的合理,但是却无形中将我们技术与艺术间的距离拉得更大。从自身的体验中,我发现艺术类的同学往往对技术、制造的领域不擅长,在设计中很少考虑这些因素,在设计过程中大多从自我的角度出发,进行大胆的创新,天马行空,而忽略了要将理念转化为产品的一些基本因素。当我在看到一些同学在实现其创意过程中,不断遭受工匠师傅的否定,而不得不将自己的作品改得面目全非的时候,我不禁思考:将艺术与技术分开的教育会导致一个怎样的局面?虽然我国在发展工业设计的时候,不断的学习国外的先进教学理念,比如包豪斯的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工厂制、校企联合等教育模式,但目前为止,起到的作用还较小,至今工业设计还未能成为中国创意的支柱型产业。

中国需要匠人精神的回归!匠人不是贬义,匠人精神更不是那毫无创意、一层不变、木讷的代名词。日本、韩国都特别推崇“匠人精神”,要求在做事的时候达到精益求精,让自己的作品在每一个方面都至臻完美。这个精神深入日本、韩国人民的生活中,从日本人做寿司、拉面的时候,我都能深深的体会到,他们不仅仅是名厨师,更是位创造师、雕琢师,他们将摆在自己面前的每一份食物都当作自己的作品,精心烹制,并且姿势优雅,穿着得体,丝毫没有我们平日印象中厨师会有的那份油腻、脏乱的感觉。我们发现中国的技术沉淀在科技热潮中更需要眼球。他们迫切需要得到社会的肯定和支持,保障他们的生存环境、提供发展的条件和社会的宣传推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需要传播这种精神,在“快”之中“慢下来”,积累好经验,打造好细节,才能坐实技术之根本。

邱永汉先生在谈到中国人和日本人不同的国民性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日本人是匠人气质,中国人是商人性格”。“匠人”在日文中又叫“職人”,也可是“职人”,意思是有手艺有职位有技术的人。在日本作为匠人最典型的气质,是对自己的手艺,拥有一种近似于自负的自尊心。这份自负与自尊,他们对于自己的手艺要求苛刻,并为此孜孜不倦、不惜代价,但求做到精益求精,无可挑剔。而目前中国人缺少的就是这份执着和毅力,需知达到人生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理想不是光靠走捷径就可以实现的,更需要的是一份由时间和汗水沉淀的匠人精神。

3、传播匠人精神是“中国制造”和“中国智造”的需要

在各种“新科技”抢尽眼球的背景下,我逆潮流而上,转身发掘了一个专题观察传统工艺的生存现状。手工艺如何借互联网的变化生存和发展,我国的内需,国民支出要靠什么来拉动?就目前世界形势来看,美国、日本、德国、英国、香港地区的GDP构成中,居民个人消费支出都占到了五成以上的比例,占有GDP构成比例的统治地位,而中国却不足百分之五十。这样的一个市场现状告诉我们,中国人消费的产品太少,换一句话说,能吸引消费者愿意花钱去购买的产品太少。并不是我们缺少技术,缺少具有审美的双眼,而是缺少将两者慢慢完美融合的匠人精神,以及对这类型的产品有效解读和传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匠人精神”虽然小众,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些劳动者和行业人士,都期望这种精神能够关注,摆到更高的需求位置。《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优美的语言阐释,集中发掘各地的饮食特色,以及抓住中国消费者“民以食为天”这个传播点,让全中国一下子关注传统吃文化,对整个饮食行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但是对于基建行业,手艺人的工艺技术,仍然缺乏符合潮流的艺术作品和行之有效的营销方式,让这种精神得以大众更广泛关注。笔者在南方都市报的音视频部创作了一系列的影视作品,专门针对匠人精神为主题。包括《四海一家裹蒸粽》《广州酒家奶黄月饼》《亭子皮革店皮革工艺》《心工场模型制作》《广州传统剪纸》《手鞠》等等,分别关注了中外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展,用镜头精细记录其工艺创作,深入展现工艺背后的“人”的故事和精神内核,最终从多个角度还原整个“匠人精神”的真实现状。我观察到,这种精神的恢复的同时,是能够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的。除了笔者记录的几个案例带来明显了社交传播和销售提升,比如最近市场上更火的锥子手机,他的创始人罗永浩曾说:“我小时候想做过木匠,所以我有一些工匠情节,要打造一些工业的东西出来是我比较沉迷的。”所以锤子手机这个国产货带着罗永浩的工匠精神问世了,我所欣慰的是,国人也逐渐认识到产品对于品牌的重要性,也开始进行认真的设计了。我们不再认为中国产品只有山寨,没有标签,为国外品牌代工,它们慢慢开始崛起了。将设计融入技术,将工匠精神融入设计,最终将匠人精神作为重要传播点和销售痛点,并得到相当消费者的接受和认同。这才是中国未来的工业设计应该走的道路,这也是振兴我国工业设计的必经之路,虽然已能预测路途中的艰难险阻,只要坚持着这份执着、毅力、情怀,增加消费者对国产工业的信心,中国的工业设计必能有一番更大作为。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匠人精神”的蓬勃发展将会是下一阶段的行业繁荣的爆发点。习近平指出,中国梦具体到工业战线就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中国需要匠人精神,社会需要对匠人精神投入更大的关注,需要国家战略,社会政策层面对这种精神的号召和给予资源支持;需要我等媒体工作者,用最新的传播手段,忠实的镜头记录,为之呐喊助威;需要具体落实到每一个工业劳动者,在各自的岗位上务实求是,用实践践行“匠人精神”。

参考文献:

[1] 王宏飞. 现代设计需要匠人精神[J]. 装饰. 2014(06)

[2] 刘晓倩. 中国制造的文化品牌[J]. 装备制造. 2012(07)

[3] 郭政,林忠钦,邓绩,王金玉. 中国制造品牌发展的问题、原因与提升研究[J]. 中国工程科学. 2015(07)

[4]刘志阁. 外国传统手工艺保护的文化启示[J]. 新闻爱好者. 2015(16)

论文作者:李克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9

标签:;  ;  ;  ;  ;  ;  ;  ;  

浅谈中国制造和智造未来发展中的匠人精神论文_李克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