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及提升研究论文

郑州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及提升研究

马会娟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摘要: 郑州科技创新能力不能满足其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评价并提升郑州科技创新能力,能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文章从投入产出视角,选取2010-2017年郑州相关数据,构建包含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投入和科技创新绩效等多指标的动态双向可循环评价模型,分析郑州科技创新能力的薄弱环节,并提出提升对策,以求从多因素角度提升郑州科技创新能力。

关键词: 评价模型;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一、引言

2016年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设立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意味着郑州将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作出示范,为郑州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并在近年间,聚集创新资源、完善创新载体、打造服务平台、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成为产业集成创新高地,支撑和引领区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郑州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明确郑州科技创新能力的薄弱点和主要影响因素,为如何提升郑州科技创新能力提供支撑。

二、郑州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

基于投入产出视角,科技创新能力是特定区域的各科技创新主体在一定的科技创新环境和科技创新投入条件下的科技创新绩效的高低。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省会中心城市,“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城市,具有航空港区、河南自贸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等联动发展模式,并辐射“1+4”郑州大都市区,近年来郑州市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发展,科技创新体系开始形成,按照“四重点一稳定一保证”的工作总格局,不断推动创新驱动提质增效,科技创新水平稳步提升。2017年,全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0.85件,同比增长25%;实施研发费用梯次补贴政策,2017年补贴328家企业31154万元,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2017年申请加计扣除额、免税额7.35亿元、10.08亿元,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20%以上;技术合同交易量突破600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62亿元,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三产比调整为1.7:46.5:51.8,实现了三产比重超过二产、工业战略性产业比重超过高耗能行业两大历史性突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经济总量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由第8位提升至第7位;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跨越千亿元大关,达到1056.7亿元,年均增长13%[1]。但与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的要求相比,在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绩效等创新驱动能力建设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仍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郑州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实证分析

(一)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及方法的选择

1.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从表1可以看出,五种任务条件下的注视停留时间(F(4,68)=16.69,p<0.001)、注视点X坐标平均值(F(4,68)=31.37,p<0.001)、注视点Y坐标平均值(F(4,68)=36.62,p<0.001)、平均眼跳幅度(F(4,68)=22.26,p<0.001)以及平均瞳孔直径(F(4,68)=3.80,p<0.05)差异显著,而平均眼跳持续时间(F(4,68)=3.15,p>0.05)和平均眼跳幅度(F(4,68)=2.58,p>0.05)差异不明显.从图5的散点折线图也可以直观看出这一差异性.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创新主体,如政府、企业、高校等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要素间的优化配置。文章从投入产出视角出发,结合经济环境、科技环境、信息环境和教育环境等科技创新环境要素,反映政府和企业等主要科技创新主体的投入行为,关注经济和发展等科技创新绩效,构建包含三要素,9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的动态双向可循环评价模型。模型中各要素随着时间的变化相互作用,良性循环,螺旋上升,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动态提升,因此可动态、可持续地对郑州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严纪律、强问责,构建风清气正新生态。一要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让党员干部员工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着力纪律教育,严肃纪律问责,让党员干部员工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二要敢于问责强化震慑。加强日常监管和严肃问责,巩固巡视巡察整改成果,围绕重点工作强化效能监察,加强监督纠偏和风险管控,坚持做好问责回访工作。三要源头保障完善机制。要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体系,把“笼子”再扎细扎密扎牢,强化过程的监督考核,确保考核成效和结果运用。

文章中评价指标的基础数据均来自国家和省政府发布的统计数据,主要采用了2011-2018年的《河南统计年鉴》和《河南科技统计年鉴》,以及河南省统计局官方网站公布的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数据,并进行整理。采用SPSS20.0软件,对郑州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用釆用效用值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再使用无量纲化后的观测值在SPSS20.0中进行统计描述,根据每个指标2010-2017年数据的均值和标准差,采用客观赋权法中的均方差法分配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将无量纲化后的数据Xij(i=1、2、…、9,j=l、2、…、25)和权重wj(j=l、2、…、25)代入公式,利用非线性加权的综合评价方法,计算郑州2010-2017年科技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和各评价因素得分,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二)郑州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很明显,vB(即stokes频移量)变成了与温度T和应变ε相关的函数。而且随着光纤的温度和应变的改变,vB将发生线性变化,该线性关系如下所示[10-11]:

这么一追,竟然穿过了谷底的沼地,发现了潮湿苔癣上的一些脚印。这不是他自己的脚印,他看得出来。一定是比尔的。不过他不能停下,因为母松鸡正在向前跑。他得先把它捉住,然后回来察看。

(2)郑州科技创新投入的增长非常缓慢,除了2016年,2010-2017年环比增长率都在1%以下。结合要素分析,政府科技投入评价分在1.23以下,且缓慢下降,科技投入不足;企业科技投入评价分在1.2以上,且快速上升,成为郑州科技投入主体。但企业科技投入会受到企业经济效益的变化以及企业所处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会导致企业科技投入增长幅度有所限制,进而引起其对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无法很好地发挥出来。

根据以上评价体系中的各指标数据收集、处理及权重确定,利用非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方法,计算郑州2010-2017年科技创新能力各评价因素的得分和综合得分(如表1)

(1)郑州科技创新环境逐年改善,但增长幅度不大,2010-2017年环比增长幅度都在5%以内。科技创新能力环比增幅大于科技创新环境,且波动较大,2013年达到33.67%,而2014年只有9.35%。通过表1评价结果比较分析,郑州科技创新环境的变化会对其科技创新能力产生影响,且科技创新环境环比增长率下降时引起科技创新能力的下降,对科技创新能力影响较大。

表1 郑州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各要素评价分

2.评价要素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可循环分析

2.数据来源及评价方法的选择

(3)郑州科技创新绩效与科技创新能力环比增长同向变化,环比增长率整体逐年下降,2016-2017年环比增长幅度分别下降到了3.8%和9.4%,说明郑州科技创新绩效对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最直接,但提升空间仍然是较大的。

1.评价要素与创新能力双向互动性分析

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投入和科技创新绩效三子系统共同构成了一个双向循环的动态系统,相互影响共同推动郑州科技创新能力动态螺旋式上升。如表1评价系统各要素得分及综合得分可知:科技创新环境的评价分在2010-2017年间呈上升趋势;而科技创新绩效的评价得分以低于科技创新环境的上升幅度,呈缓慢平稳上升趋势;科技创新投入的评价得分在三要素中是最低的,并且2010-2017年间基本上呈一条水平直线。因此,2010-2017年间郑州市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科技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是影响郑州市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郑州市科技创新综合能力2010-2017年以波动较大的增长幅度,整体上呈快速上升趋势。同时子系统三要素环比增长率之和一直小于科技创新能力环比增长率,且二者间的差距较小,郑州市的科技创新能力2017年与2010年的定比增长率为200%,也高于科技创新评价三要素的定比增长率之和,为147%,此分析结果也和文章的研究结论相一致:即科技创新能力是在科技创新环境、投入和绩效的相互作用下动态、螺旋持续性上升的。

为了解小学生加法口算广度发展的情况,将测评结果计算出各年级的加法口算广度的增长率.计算公式为:增长率=(高一年级的口算广度/低一年级的口算广度-1)×100%,计算结果见表9.

四、提升郑州科技创新综合能力的对策

(一)优化郑州科技创新环境

从郑州科技创新综合能力评价结果看,郑州科技创新环境中经济环境和科技环境上升最快,其次是信息环境,促进了郑州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而教育环境基本未增长,政策环境起伏不定。郑州可以将加大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研发投入与事业单位改革结合起来,引导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与企业联合研发。郑州可以增强高新技术幵发区建设,充分发挥其积聚共享科技创新资源、转移僻化科技创新成果、培育成长科技创新产业等的重要作用。河南高等教育发展比较落后,与全国其它省份差距较大,已严重影响郑州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2010-2017年间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比重只增长了0.28%,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量一直在0.3册,未有增长。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本科院校,重点扩大应用型学位的研究生教育规模,并创造条件发展硕博连读性研究生教育,与具有科技创新实力和先进生产能力的企业合作培养研究生,势在必行。

(二)保障郑州科技创新投入稳步增长

2010-2017年,郑州政府的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增加,但其占GDP的比例逐年下降,从2010年的0.30%下降到了2017年的0.18%,政府科技投入不足。一方面可以加强对科技投入资金的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建立以郑州市政府财政科技创新投入为主导,以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为主体,社会投资为补充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以多层次、多渠道、高效率的方式解决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不足、资金支持力度不强的问题。同时郑州政府可运用经济杠杆和财税政策,重点支持和鼓励大中型企业和上市公司在总收入中提取规定数量或比例的研发费用,集中投入到前沿性的重大科技问题的研发中。在国家财税政策范围内支持企业的科技研究开发,支持科技研究成果的转让、使用和引进。

(三)提高科技产出,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从郑州科技创新绩效的得分结果看,其经济绩效增长显著,尤其是企业新产品的产值和新产品的销售收入增长最快,2017年金额达到了2010年的8.4倍;发展绩效缓慢上升趋势,最主要是每万人发明专利授予数量需进一步增长,利用省外资金额指标的得分变化不大。郑州可制定科学合理的科技规划、激励机制,引导产学研更好的融合,强化知识产权和技术产权的保护政策,提高科技产出;同时加大在郑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军工企业研发成果在郑转化力度,加大融合发展力度,争取国家重大产业化项目使用河南或郑州产品,并使科技成果在市场中价值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参考文献:

[1]郑州市科技局.郑州市科技创新支撑产业转型的作用日益增强[N].河南科技网,2018-08-06.

[2]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2018.

[3]刘晗,刘元朋.河南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研究—基于2012-2016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数据的分析[J].管理工程师,2018(6):74-78.

中图分类号: F061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9)030-0472-02

基金项目: 郑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郑州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及提升研究[编号:201905555]。

标签:;  ;  ;  ;  

郑州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及提升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