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听阅读与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论文_全美媛

网络视听阅读与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论文_全美媛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图书馆,661199)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已经遍布人们的生活。不仅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也改变了很多传统项目的运作方式,其中也包括对图书馆阅读方式的推广和创新。将网络技术应用于图书馆之后,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更丰富的阅读资料,打破了原有模式受制于纸质图书的弊端。利用网络技术,图书馆可以与读者及时进行沟通互动,赋予了传统阅读方式新的活力,响应党中央“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号召。

关键词:网络视听;互动阅读;阅读推广

引言:

在越来越重视文化学习的当代背景下,全民阅读的浪潮被掀起。对公众来说,公共图书馆是最方便、最快捷、最低成本的获得文化知识、各种信息地方,因此,公共图书馆承载的功能也愈加丰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知识的需求量越来越多,涉及面越来越广,普通的图书馆阅读模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将网络技术应用于图书馆后,将会解决很多问题。

一、网络的发展带来阅读方式的改变

(一)网络时代的图书馆功能转变

在网络时代,如何利用网络把读者和图书馆紧密结合,增强两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是全民阅读的必须要思考的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技术正在影响着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新时代的全民阅读,图书馆不再单纯提供文字书籍,文字加视频加音频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传播新方式。图书馆作为信息的集合载体,为了适应读者多方面的信息阅读方式,要不断改善自身方法,有效利用网络技术,为读者提供便捷,促进文化的交流传播。

(二)网络视听阅读推广的时代意义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视听信息具有直观、容易理解和接受等优势,已成为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有关调查显示,如果单靠视觉,人对新事物的接受率为80%,如果依靠听觉,接受率只有10%,但如果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接受率达到了95%。由此可见,与需要进行深度思考和紧密推理的单纯的文字阅读方式相比,把视觉听觉结合起来的信息传播方式更容易被人接受和理解,从而对文化进行更广泛的传播,而互联网技术为视听信息构建了完美的发展平台。图书馆方面,利用网络技术支持新时代的全民阅读,是对文化传播、理念、内容和方法的升级。视听结合的阅读方式正慢慢的取代传统阅读方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新方法,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视听阅读信息的即时搜索和获取,迎合了当代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个性化阅读需求。通过图书馆搭建的网络平台,可以进行便捷的搜索和阅读,获取信息速度及时,信息量大,还可以利用网络和图书馆以及其他读者之间进行探讨研究,并且在网络环境下的视听信息,注重信息模块之间的整合。最重要的是,视听阅读方式不受传统的设备和场地限制,人们利用移动终端就可以阅读。

根据调查显示,手机阅读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首要方式。目前我国的手机网民数量已经达到7亿,手机阅读无疑是人们最便捷最快速的信息获得方式,尤其是现在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图书馆可以通过APP、公众号等渠道,为读者提供图书检索、新书推荐、在线阅读、信息咨询等一站式服务。

视听阅读方式离不开网络的支撑。在网络高度普及的当下,图书馆可以利用网络与需要服务的读者无缝对接。只要是有网络的地方,读者就可以获取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这是以往的图书馆服务方式所不能比拟的。网络发展进入Web2.0时代后,通过网络,图书馆与读者、读者与读者的分享与交流的日趋频繁,社交软件如qq,微信,微博等由于能为用户建立交流获取分享的平台而迅速参与到了图书馆的阅读推广中,不断丰富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1]。

(三)阅读的多元化趋势

视听结合的信息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的阅读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前的图书馆只是单纯地为读者提供书或资料。人们为了获取信息必须到图书馆翻阅海量书籍,信息获取效率低。互联网参与打破了这一僵局,促进了图书馆的服务方式转变。通过互联网,人们打破了阅读时空和媒介的限制,阅读和信息获取更加便捷,阅读方式也由单一的文字阅读转向视听阅读。图书馆可以根据读者的爱好推送相关的文献资料,图书馆服务的趋向于个性化,增强了读者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读者根据自身需要,利用网络技术获得的信息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和探讨,实现了对知识的有效利用。

二、视听阅读服务的特点

与传统的媒体如电视,报纸,杂志等方式相比,图书馆采取视听结合的方式推行全民阅读,具有以下特点。

(一)信息获取方式灵活便捷。Web1.0时代,媒体向人们传播信息时,信息都是经过专业人员加工、处理以后面向人们推送,读者没有自由选择权,只能被动的接受这些媒体投放的信息。Web2.0时代,在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网络视听阅读服务中,读者不仅有信息选择权,并拥有更多的建议权,重点是这些基础图书馆服务都是公益性的。在获取视听信息的同时,读者可以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改变信息的呈现方式。遇到好书籍想与他人分享时,也可以打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实现与他人的即时交流[2]。

(二)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传统的媒体在传播信息时,因为其面向的人群广,涉及的领域也多,没有对某个领域的专题报道,信息推广面广但不深。图书馆利用网络技术搭建平台后,可以结合读者的兴趣爱好,将图书馆的相关书籍主动推送,实现图书馆资料和读者爱好两者的有效结合,并利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手段为读者立体化呈现。读者不再被动地接受所有的信息,对不感兴趣的可以忽略,发现有价值的资料后,可以及时分享,读者本身不仅是读者,也是图书馆服务的宣传者和信息的发布者。以往,图书馆通常会选择世界读书日、读书节等特殊的时间段进行全民阅读宣传,开展阅读推广活动,虽然一段时期、一定范围内可以掀起读书的热潮,但这种热度持续时间往往不长,影响范围也很有限。网络技术应用于图书馆后,取得的效果将会更加长效和明显,通过网络传播影响范围也会进一步扩大。强大的存储存储,使信息通过网络通道可以随时获得。随着越来越多的读书群体的出现和力量的壮大,及时更新视听信息资源,可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读书中。

三、公共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对网络视听技术的运用

用网络技术进行视听阅读的服务,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阅读体验,也降低了图书馆在人力物力上的支出,节约了成本,操作简单可控。读者对网络视听服务的需求也推动了图书馆对数字资源的建设和二次文献的开发运用,使图书馆从单纯的文献信息管理者转变为信息的发现者、建设者和推送者。一方面,特色文献是图书馆区别于其他图书馆的重要特征,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也从另一方面促进了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数字化的进程。另一方面,特色文献资源的数字化也为网络视听阅读服务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让图书馆服务更具特色[3]。

与此同时,图书馆服务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在运行方式上要学会灵活变通,合理利用社会上的其他力量。图书馆仅仅依靠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政府也要加大全民阅读的宣传力量,使人们接受这种新的阅读方式。同时为了更好的拓展,图书馆要与各种app例如电台、广播等加强合作,引导人们主动学习的兴趣。

结束语:

图书馆的改革创新之路是漫长的,要一步一步摸索前进,要依靠网络的力量和社会的广泛参与,借鉴其他图书馆的成功经验,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为人们更好地传播知识,使知识造福于人类。

参考文献

[1]郑红京.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服务创新管理的发展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

[2]赵蕊菡,罗博.三网融合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民生服务创新[J].图书与情报,2012(02).

[3]陶丽雅.探讨免费开放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工作[J].管理学家,2013(04).

论文作者:全美媛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网络视听阅读与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论文_全美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