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子宫内膜癌的MRI临床诊断进展论文_马海波

近十年来子宫内膜癌的MRI临床诊断进展论文_马海波

(广西贺州市中医医院放射科 542899)

摘要:子宫内膜癌在临床中于女性子宫内膜腺体上皮腺癌尤为常见,该病是女性群体生殖道疾病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病发率占据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20%-30%,在近些年来临床中逐步呈现上升、年轻化的病发趋势。本次研究针对近些年来,临床中针对子宫内膜癌MRI临床诊断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MRI;临床诊断

近些年来临床中受到乳腺癌病发率增高、女性过度肥胖、绝经后雌激素替代疗法运用因素影响,使得临床中子宫内膜癌的病发率,呈现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很大程度的对女性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绝大多数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表现,均为引道异常流血,且绝大多数均为绝经后女性群体,年龄相对较为年轻的妇女群体,均表现为月经量增多[2]。MRI具备了对软组织较高分辨率,实现多序列且多方位的成像优势,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子宫内膜癌诊断中[3]。本次研究针对近些年子宫内膜癌MRI临床诊断研究进展,现综述如下:

1、MRI运用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优势

目前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主要应用手术方案,准确的术前分期是影响手术疗效及预后的重要因素。常规术前分期有赖于超声及双合诊。前者分辨率有限,判断准确性低[4]。后者有其主观性,且较难确定患者深肌层及宫旁情况,对手术决策产生影像[5]。通过在临床中行超声检查,具备了无创性、简便性、易操作性、且价格低廉等优势,已经被当做我国子宫内膜癌的常规性临床检查方法[6]。但是由于超声诊断方法具备了较强的主观性,最终取得的检查结果,容易受到子宫位置以及肠气的较大影响,因此MRI相对较为客观。针对患者的腹部盆腔内出现的转移类病灶,CT诊断结果明显优于超声,同时更会避免受到体内埋置金属器具影响相较MRI明显较优。也有研究者将术前诊断性刮宫用于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但其对部分宫颈隐匿性侵犯敏感度低,无法鉴别Ia、Ib期,造成分期降低或增高,临床运用存在一定局限性。而随着MRI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其在盆腔检查中的运用亦日益增多,且具备较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在明确子宫内膜癌范围、浸润程度方面有明显优势,可明确术前分期,准确性高[7].易秀云,宋志强,艾北方等人[8]在研究中应用MRI检查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症分期及检查所得分期符合率高达75%。刘庆功,龙卫华等人[9]报道中表明MRI诊断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术前及术后病理相较,宫颈受累、肌层浸润以及淋巴结转移等情况的符合率分别为82%、78%及90%。

2、MRI诊断子宫内膜癌研究

2.1常规MRI序列

在应用MRI诊断子宫内膜癌病症中,常规MRI成像方法主要包括了传统的T1WI及T2WI,以及对比增强T1WI的扫描方法。矢状位T2WI扫描,及横轴位T1WI、T2WI扫描,均在扫描过程中采用快速恢复自旋回波序列。基于T1WI基础之上,注入造影剂后30s、60s、90s行对比增强扫描,于3min阶段失状位及横轴位延迟扫描[10]。曾茗,张海燕,宋鹏等人[11]在研究中发现MRI常规序列扫描,能够更好的发现患者具体病变浸润范围,获得更多肿瘤的血供信息。龙艳,高志霖等人[12]在研究中行MRI诊断子宫内膜癌,通过对内膜厚度加以测量,发现MRI的测量敏感度在100%,并未具备相应的特异性。主要价值就在于针对肌层浸润类深度,及肿瘤分期准确估计中。

2.2扩散加权成像及ADC值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临床中,作为MRI磁共振的新型研发技术,在具体的疾病诊断应用中,主要借助水分子布朗运动,从而对组织内部的水分子具体弥散运动特性加以反映,更是当前临床中所能够在检查诊断过程中,唯一检测组织内部水分子变化的无创性成像法[13]。能够将不同细胞水平的具体变化,实现指标量化表观扩散系数。随着MRI成像技术的逐步完善,有相关研究学者在研究中发现DWI运用,能够更好的确保检测子宫内膜癌的可靠性。Min Ying,Liu Shupeng[14]在研究中指出运用DWI及ADC值,能够在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病变良恶性鉴别中,起到尤为关键的指导参考价值。李英,许伦等人[15]在研究中,子宫内膜癌的平均ADC值在(0.824±0.186)×10-3mm2/s,相较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及正常子宫内膜病变,分别为(1.627±0.157)×10-3mm2/s、(1.524±0.241)×10-3mm2/s明显较低。

2.3动态增强MRI表现及曲线

DCE-MRI能够在临床诊断中明确反应患者的子宫内膜癌具体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根据患者的不同血供组织,能够呈现出不同的信号,同时能够与内部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形成两者结合,以此对不同监测时间段,子宫内膜癌的有关信号变化及强化率加以反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王焕勇,彭如臣,沈秀芝等人[16]在研究中发现DCE-MRI监测方法,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的疾病诊断,能够取得相较常规MRI诊断更高的诊断准确率。苏鹏飞等人[17]在研究中发现针对病灶组织较小,患者子宫内膜无明显增厚,以及内膜结合带的病变信号较为模糊情况下,通过运用DCE-MRI诊断,能够取得更加准确的诊断率。郭威,曾照志,唐上坤等人[18-19]通过对比不同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病变情况诊断研究,发现其中由75%的子宫内膜癌,峰值显示强化基于完成对比剂注射1Min之后,轻度延迟强化。也存在95%的良性病变,及100%肉瘤基于2-3min之内发生较为明显的持续性延迟强化情况。

2.4磁共振波谱

磁共振波谱是近些年临床中所研发的一种新型诊断技术,能够基于对患者代谢物质水平加以监测,从而对患者组织细胞病理所产生的生理变化加以反映。现阶段临床中针对该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还尚且较少,并未形成成熟的系统研究。有相关研究学者认为,由磁共振波谱诊断Cho/H2O比值,能够有效鉴别患者的体内子宫内膜癌,以及子宫内膜良性病变。也有少量研究表明,根据4种化合物的不同峰值处,判断肿瘤的良恶性类型。总之运用磁共振波谱诊断子宫内膜癌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3、结语

综上所述,MRI诊断方法被应用于临床子宫内膜癌诊断中,起到了尤为关键的疾病诊断作用,尤其是在运用DWI及DCE-MRI此种新型MRI技术时,更在原本单一MRI诊断的基础之上,提升了MRI的诊断准确率,提高了MRI的子宫内膜癌诊断疾病分期价值。随着MRI这一技术的飞速发展,更能够在子宫内膜癌的相应诊断中,具备更加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张馨元,王茜,王青,等.子宫内膜癌的MRI诊断进展[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5):595-597.

[2]于小雨,马利国.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治进展[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1):190-193.

[3]欧阳振波,毛东瑞,刘萍,等.MRI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及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1):22-25.

[4]高明,刘庆余,蒋伟,等.动态增强MRI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28(11):2060-2063.

[5]王晓冬,程敬亮,孙梦恬,等.3.0TMRI对I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9(2):240-243.

[6]张窗竹,陈克敏,刘林祥.子宫内膜癌的MRI研究进展[J].放射学实践,2014,29(1):97-99.

[7]张静,袁小东,王培军,等.MRI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判断及术前分期准确性分析[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2,18(5):422-424.

[8]易秀云,宋志强,艾北方.MRI在诊断子宫内膜癌及正确分期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误诊误治,2011,24(4):75-76.

[9]刘庆功,龙卫华.CT联合MRI用于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的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5).

[10]陈天佑,强金伟.子宫内膜癌的DWI和DCE-MRI研究进展[J].放射学实践,2015,30(2):183-185.

[11]曾茗,张海燕,宋鹏.子宫内膜癌的CT与MRI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9):93-95.

[12]龙艳,高志霖.MRI诊断子宫内膜癌及术前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J].吉林医学,2014(35):7906-7906.

[13]范胜坤.子宫内膜癌的MRI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3):84-87.

[14]Min Ying,Liu Shupeng,Lu Xiaofeng.MRI diagnosis of endometrial cancer[J].Chinese and Foreign Health Digest,2013(5):252-253.

[15]李英,许伦.阴道超声、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治子宫内膜癌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4):114-116.

[16]王焕勇,彭如臣,沈秀芝,等.MRI在诊断子宫内膜癌及术前分期及其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6(s2):248-249.

[17]苏鹏飞.CT联合MRI检查在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诊断中应用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12):44-45.

[18]郭威,曾照志,刘明标.CT联合MRI检查在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7):99-101.

[19]唐上坤,张效杰,肖华,等.MRI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8(3).

论文作者:马海波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6

标签:;  ;  ;  ;  ;  ;  ;  ;  

近十年来子宫内膜癌的MRI临床诊断进展论文_马海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