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安全生产的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研究论文_胡刚,孔德茂

面向安全生产的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研究论文_胡刚,孔德茂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济宁二号煤矿 山东省济宁市 272072

摘要:本文通过论述研究综采工作面的顶板管理,从中发现综采工作面存在的管控问题和潜在风险,归纳出事物的发展规律,通过管人、管物、管时间、管信息、管过程五个方面,为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安全;生产;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

一、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的意义

(一)、综采工作面安全可控性分析

安全形势依然严重。煤炭企业作业环境的特殊性、复杂性,造就了安全可控难度大,这从国内的事故率、死亡率上就能直接体现出来。近十年,在各类煤矿事故中,顶板事故共发生12931起,占52.9%;顶板事故死亡15045人,占38.0%.

安全总体稳中向好。据2013年9月《经济参考报》报道,煤矿安全生产连年好转——我国煤炭百万吨死亡率2009年降至0.892、2010年降至0.749、2011年再降为0.564、2012年又降到0.347。从发展趋势上看,安全生产的可控性会越来越好,安全事故也是可防、可治、可控的。

(二)、国内外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的现状

尽管顶板事故正呈现大幅度的降低现象,但是,依然还在发生,16年,新疆天利煤矿“4.3”重大顶板事故,10人死亡,17年山西省平安煤矿发生冒顶事故,19人遇难。事实警示我们,顶板管理必须提高。

国内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现状。2016年9月2日,山东已经连续20个月未发生较大事故。但仍然发生煤矿事故4起,死亡5人,百万吨死亡率约0.004。

综采工作面顶板事故发生比例的下降,得益于科技的进步,管理水平的提高,装备的改进,尤其是机械化开采的推广。在我国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已达到73.63%,长壁采煤为矿工提供了更好的安全场所,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遥控技术的运用,为安全提供了保证。

国外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现状。

1、国外露天采煤的优越条件。美国已确认的煤炭总资源居世界首位,其中露天采煤占60%以上,消除了顶板管理的障碍。

2、采掘机械化程度的高,用人少,效率高,安全状况好。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机械化程度都在100%或接近100%。美国综采矿井的20万工时工伤率,仅为5人以下,世界最低。已形成了一整套采煤机械化配套装置。

二、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存在问题

(一)自然地质条件造成的顶板管理问题

受井工作业的限制,综采工作面,必须面对像断层、褶皱、岩浆侵入、埋藏深度、直接顶的岩性与厚度等因素的制约,实践证明,综采工作面的初采期、周期来压期、煤层变薄区、断层构造区、停采期、地质破碎带或煤层松软带,易发生片帮冒顶,特别是在直接顶强度较低,分层厚度较小的岩层条件下,如果不能对综采工作面进行有效支护,都将会发生顶板事故。

(二)支护质量造成的后天顶板管理问题

设备、装备的适应性,是克服顶板事故的有效途径。综采工作面的主要支护设备液压支架,总体要能满足支得起,护得住,稳得住的要求。支护质量主要存在着对顶板不能满足支撑要求,设备损坏得不到及时修复,不能保持恒阻等。

(三)采煤工艺、采煤方法造成的顶板管理问题

(1)、采高控制出现的问题。采高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影响开机率,形成空顶,进而造成冒顶,影响生产。

(2)、压力重叠区问题。分层采煤中,上层顶板对下层煤层的影响问题;由于条件原因,会出现沿空开采、过老空、过断层、过裂隙、过立交、两端头、甚至生产孤岛面等特殊现象,如果支护不足,超前处理不到位,很容易出现顶板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人为操作不到位造成的顶板管理问题

在综采工作面的推进过程中,不能将液压支架一次拉到位,出现反复升降支架,就会使顶板更加破碎;工作面质量低下,高低不平,就会空顶时间过长,不积极采取得力措施或决策判断失误,都会发生顶板事故。

三、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过程中采取的创新措施

(一)、加强制度建设,管理好煤炭企业——人这一关键因素

1、用思想引导人,学好理论,树立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六种理念。安全管理中,最不可控的因素是人,管好人,是管好一切的基础。

(1)、牢固树立煤矿能不死人的理念。我国神华集团,煤炭百万吨死亡率2012年降至0.0043,12年上半年再降至0.0004。

(2)、治顶板先要治底板的理念。有道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煤矿安全规程》明确要求,支护材料不允许支设在浮煤浮矸上。

(3)、越是破碎顶板,越要保证支护的原则理念。图省事、怕麻烦、心存侥幸的心理,就会降低标准,使隐患恶化为事故,更加得不偿失。

(4)、防范胜于治理的理念。超前发现顶板动态变化,养成及时伸缩插板、护帮板的习惯,结构变化地带及时上好金属网,将隐患消除在未然。

(5)、远离危险源的原则。不论是生产,还是处理事故,都要秉承远离危险源的原则,处理顶板事故先维护周围完好,使其不扩散、不恶化,维护顶板采用远距离操作。

(6)、畅通沟通的理念。有效的沟通,可以达到思想一致,目标同向,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让所有的参与综采工作面工作的人,充分认识到顶板管理的重要性,就需要从沟通开始。

2、用培训提高人,学会技术,树立三懂四会理念。即:懂结构、性能、工作原理。会操作、保养、修理、判断和处理事故。只有通过培训,才能进行正确地设备操作,掌握保养、完好、爱护设备知识,进而会判断、处理设备的故障。

(二)、推行定置管理,加强对煤炭企业——物的管控。

行为科学认为,良好的安全条件和工作环境,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激励作用。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之所以推行定置管理,是因为它能使生产均衡,组织合理,职责清晰,能提高生产效率。定置管理能使物流有序,既消除了无谓劳动,又减轻了劳动强度;由于物料摆放有序,既方便统计,又利于查找。

(三)、严格质量标准化,实施煤炭企业规范的——过程管理

采煤工作面推行质量标准化目的是,让每一个参与此项工作的人员,都能知道该项工作该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标准是如何规定的等。只有严格质量标准化的落实,才能保证安全,才能提高产量。安全生产,质量是基础。质量标准化的精髓在于,将工作从一开始就干好,并一次性干到位,不用整改和返工,符合要求,符合标准,用最小的工作量,换取最大的工作效益。

(四)、利用科学信息做引导,加强煤炭企业现场指导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利用,正成为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企业在安全生产中,围绕顶板管理离不开信息的引导,要充分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学会学习归纳信息,利用信息,尊重信息。

(五)、找准关键节点,提高开机率,推行现场交接班,实现煤炭企业效益最大化

要提高开机率,必须做好各个岗位工种的科学有效衔接、穿插工作,做好重点工作的准备工作,利用好停机时间,集中处理需要停机进行施工的工作。现场交接班的要领是:手拉手,口对口,你不来,我不走。其目的是及时发现和控制或处理交接班时发现的设备、设施等现场问题,超前采取措施,解决隐患。交接班制度,要遵从“现场、正点、集体、动态”八字原则。

总之,煤炭企业要发展,就要树牢安全的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以此常抓不懈,综采工作面的顶板管理就一定能防好、控好、治好。

参考文献

[1]钱鸣高:《煤矿顶板事故防治新技术》.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

[2]张农:《我国煤矿顶板管理与安全技术现状》

[3]王国法.煤炭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与装备发展[J].煤炭科学与技术,2013,41(9):44-48,90.

论文作者:胡刚,孔德茂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9

标签:;  ;  ;  ;  ;  ;  ;  ;  

面向安全生产的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研究论文_胡刚,孔德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