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结合论文_冯行宁

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结合论文_冯行宁

冯行宁

海南泓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海南省 海口市 570125

摘要:绿色建筑是建筑业一个的新的概念,强调以人为本,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新时期建筑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所以,正确处理建筑设计与各项建筑技术间的关系,并在建筑功能、内部条件及建筑设计间三者间需找平衡,进而在实现建筑美观基础上,确保建筑内部环境的舒适性、和谐性,这就满足了绿色建筑的需要,也使建筑的使用效率得以充分体现。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结合

1绿色建筑技术概述

绿色建筑是近年来被提出来的一项建筑设计方法,核心在于绿色理念,根据该理念来对各个方面进行优化设计,以期能够在保证施工建设质量的基础上减少施工损耗,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与污染,且该理念可以促进建筑工程内部各项工作的良性循环。该技术自诞生以来即备受关注,在多年发展后其已经变得越来越成熟,专业化特征十分明显,该技术在应用时可以有效改善传统技术中的弊端,综合特点主要有:①适应性强。我国地区众多,而各个地区之间的建筑建设有着很多不同之处,该技术可以在最短时间内适应施工环境;②经济性强。该技术应用时能够对多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一定程度上也就减少了成本的投入;③其虽然不同于其他技术,但却也存在很多共通之处,结合应用后能够优化整体效果。

2绿色建筑设计中遵循的基本原则

首先,要保证设计的高效性。充分合理的利用建筑实地周围的自然资源、绿化资源、生态环境资源。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规划阶段,更加侧重对整体建筑生命周期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对建筑土地科学合理规划、节约生态资源、使用可回收材料等方面。

其次,要充分掌握设计的地域性要求。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很多地区的自然地质条件、环境条件、气候条件、生态资源条件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文化发展都有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域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建筑设计。

最后,要保证设计效果的协调性。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绿色建筑也属于工程建筑范围内;但在社会生态发展的角度来看,绿色建筑属于社会生态建设的一部分,可以单独作为一项绿色生态系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因此,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要将整个规划设计结合城市地区及周边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考量,保证建筑要与城市氛围和周边环境相融合。

3绿色建筑设计技术的优化分析

3.1规划期间设计技术的优化分析

规划期间,主要通过对建筑现场的气候特征研究,结合计算机模拟技术,优化设计朝向和平面布置对建筑风、声、光等方面的影响。当建筑工程报规后,就不能对设计进行整改,所以规划时期一定要有充足的时间。如某地区的建筑设计日照强度的计算,利用总平面的计算进行设计优化,调整整体空间的布局和结构,完善阴影区域位置,保证室内的光照达到最佳效果。建筑通风模拟是在室内布局优化的基础上,进行室外风的环境模拟,更好对通风进行设计。

3.2客观因素的设计技术优化分析

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气候特征的绿色建筑进行研究,发现地域结构会影响到建筑的根本特性,例如建筑的性能和构造、空间和结构、资金的投入、室内的环境,以及表现出的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等特性。建筑的外在要与建筑实地的气候特征相符,建筑的外貌要与地区的文化特色、地质地貌相适应,建筑的设计性又要满足使用性。例如遵义科技管就是根据地区的土质的热稳定特性,进行创新,建设为半覆土式建筑,这样可以尽最大程度保护好地区的地质地貌,防止过度的开挖。也能够对客观的水质体系和植物进行很好的利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绿色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结合

4.1规划阶段技术的优化结合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规划与设计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规划方面,需要首先通过实地考察与调研,对施工现场的环境、地质、水文、光线、通风、交通、绿化、配套、产业结构等多种因素进行考量,还要明确地下管线排布等问题,才能够为接下来的项目规划作参考。在基础性因素分析的前提下,在建筑规划与设计方面需要充分运用绿色建筑技术,减少建筑材料的不必要投入,将设计重点放在通风设计与环境设计当中。建筑布局应当按照坐北朝南、冬暖夏凉的环境要求来进行,在日照良好的情况下能够充分提高太阳光能的利用效率,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另外,在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基础上,还应当做好屋顶绿化、绿植墙等垂直绿化方式。此外,绿色建筑技术还能够体现在生态绿化等绿化方式的应用。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绿色建筑技术应当尽量选用高性能、低耗损、环保无污染,具有较强耐久性的环保型建筑材料,或采用可回收、可再生或再利用的建筑材料,如再生骨料混凝土等。在建筑规划与设计当中,外部影响因素较多,而施工进度不同也会对工程带来不同影响,在建筑规划设计阶段,应当充分考量实际情况与各种影响因素,对建筑设计图纸不断加以调整和优化,以确保建筑设计能够与实际情况相搭配,以避免由于不利因素对工程设计与建筑造成影响。

4.2气候适应性的优化结合

具体如下:①为了能够应对不同天气情况带来的影响,应针对天气问题制定解决措施,并对建筑材料整体性能进行优化;②绿色建筑技术虽然是新型技术,会带有较强的现代特征,但并不意味着其可以肆意应用,依然还是要建立在管理制度之上,并促进基础设计与绿色建筑技术相结合,提升与周边气候的适应能力。

4.3建筑形态与节能的结合

在形态设计上,不但要考虑人们的视觉享受,还应充分体现建筑的绿色和低碳特性。可通过计算模拟技术对设计方法对建筑的能耗情况进行分析,以便优化设计质量和效果。具体而言,对外墙屋面,主要注重隔热与保温两方面,其中屋面的隔热可采用通风、蓄水、植被及反射阳光等多种技术;保温方面则采用外保温、内保温、复合保温等技术。对于建筑节能照明设计上,可应用昼光照明技术,最大限度减少电耗,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同时,采取变频技术来控制和减少空调系统的耗能。此外,重视并开发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

4.4采光遮阳设计的优化结合

绿色建筑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可以从采光与遮阳方面着手。现代化的绿色建筑,其内涵在于全面的、立体的、高新技术的环保建筑工程,是以科学的设计理念与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核心与动力,追求环保与节能的建筑形态,在能源利用方面,遮阳及采光基本上是最为廉价的设计手段了。绿色建筑设计在采光与遮阳方面,可以对遮阳材料的种类及采光角度两个方面进行考量,从遮阳材料而言,可以选用高智能的可调控铝合金百叶帘、可伸缩外遮阳棚、太阳能驱动风光感应帘等高科技产品,以根据日照规律来调节采光效果,减少电能的使用。

结语

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应充分认识并利用好各项绿色建筑技术。一方面,重视资源节约,保护环境。在建筑设计中,尽量减少建材、土地、水、电力等资源能。另一方面,注重绿色建筑功能,也就是建筑是使用中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并确保使用者的健康。这就要求积极加强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技术间内在关系研究,将两者有机结合,加大高新技术的应用力度,降低建筑的设计、建设成本,实现经济、自然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党宏伟.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J].建材与装饰,2015(47):85.

[2]荆可歆.解析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结合[J].建筑设计管理,2016,33(03):92-96.

[3]祝小洁,王洋.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J].建材与装饰,2017(19):101-102.

论文作者:冯行宁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6

标签:;  ;  ;  ;  ;  ;  ;  ;  

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结合论文_冯行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