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场地、大班额如何开展大课间活动的研究与分析论文_巴鑫

巴鑫 甘肃省永登县城关小学 730300

一、调查目的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指出:“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0-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根据文件要求,各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了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大课间活动。但是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出现了刚开始时的兴奋、投入,逐渐懒散、疲软的现象。如何在小场地、多班额、班额大等有限的活动场地上,开展学生喜好的大课间活动,让学生保持长久的兴趣,积极主动地锻炼身体,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让“每天锻炼一小时” 不再是一种口号,是学校开展大课间活动研究的最终目的。为此,我们应精心创设适宜的校园体育活动氛围,开展符合本校特色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基于以上认识,我以确立《小场地多班级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调查》为契机和突破口,开创小场地多班级学校大课间体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调查兰州市几所学校大课间活动开展的情况,各学校人均活动场地不足3平方米。

2.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大课间活动内容的选择、组织形式的态度,为改进大课间活动提供实践操作目标。

(2)观察访谈法:确定观察访谈内容,进行观察、记载,分析观察访谈结果,查找问题所在。

(3)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大课间活动的文件、相关研究资料,对照学校大课间活动存在的问题,寻找对策,为学校大课间活动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调查情况如下:

三、结果与分析

1.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和观察访谈,了解学生在大课间活动过程中对原来的大课间活动失去兴趣的原因有四个方面:活动内容单调,感到枯燥乏味;组织形式单一,一成不变的动作和音乐激不起活动的兴趣;学校场地小,无法根据自身喜好开展游戏活动;游戏活动缺乏竞争和对抗性,失去体育运动的魅力。

2.分析与对策:

(1)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根据学生的需求,体育组老师按照自身专业能力,结合学校场地小、学生多、人均活动面积小等问题,创编了武术操、健美操,与小学生广播体操相结合,每天轮换。同时在游戏活动的选择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运动的小游戏活动。

(2)组织新颖独特的活动形式。改变传统的集体做操和分散游戏活动做法,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每一学期的大课间活动主题的变化,都赋以不同的活动内容,不同的展示形式。

(3)开展灵活多变竞赛评比。开展竞赛评比是促进大课间活动持续发展的调味剂。将有助于刺激学生活动的兴奋点,再次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的热情。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开展大课间活动,要根据学校现有的场地条件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专业特长,调动全校师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创编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项目。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新颖独特的组织形式,灵活多变的竞赛评比,以生为本的师生互动是促进大课间活动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2.建议:

(1)固定场地,定点活动。不管集体活动还是分散活动,必须划分好活动的场地和区域,规定各班在自己的场地开展适当的活动,严防相互干扰,以便各班的大课间活动有序顺利开展。

(2)包班到人,专人负责。分散活动时,每班除班主任必须到本班活动场地外,再配一位跟班老师。选择、设计分散活动内容,提前准备好活动器材,组织安排本班学生站队和活动。体育老师负责本年级班级的场地安排,并对学生的站队、广播操、分散活动进行指导与监督。

(3)因地制宜,创出特色。大课间体育活动项目的开展要强调和培养兴趣,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保持形成的运动兴趣;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活动氛围;挖掘、创造新的活动内容。

(4)结合场地,创编项目。 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不断优化大课间活动内容,选择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规律的项目。大课间体育活动模式可分为田径类、球类、体操类、游戏类、武术类、民间传统类等。为了拓展活动的领域,学校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对活动内容进行整合和改进。

(5)分组轮换,提高兴趣。 每次设置的内容要相对集中,如果某项活动不能同时开展以利用轮换的形式进行,另外每个月或每周都要安排班与班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活动项目的轮换,让活动内容常换常新,使学生越玩越有兴趣,长玩不厌。

(6)内容安排,丰富多样。首先,活动内容安排,在分散活动时以推荐内容为主,各班可根据实际情况操作,尽量做到顾全点面,让每个学生活动起来,并注意安全。其次,针对不同的年级,可安排不同的内容。

论文作者:巴鑫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1月第29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6

标签:;  ;  ;  ;  ;  ;  ;  ;  

小场地、大班额如何开展大课间活动的研究与分析论文_巴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