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竞争力与中国的科技环境_国际竞争力论文

国际竞争力与中国的科学环境和科学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国际竞争力论文,科学技术论文,环境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国际竞争力及其评价

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古老而崭新的概念。在古代和近代,人们对国际竞争力的理解和考察主要集中于国家的军事力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竞争力的内涵不断扩大,经济因素在其中的地位日渐凸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越来越密切,同时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和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尖锐。从而,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与研究为世界各国的政府、学术界和企业界所广泛关注,成为决策者、经营者和研究者的重要参考资料,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之一。正如国际竞争力理论所指出,国际竞争力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就像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不能脱离重力的影响一样,竞争力也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基本力量:它对那些需要发展的企业,那些希望保持其工作的个人,那些希望持续增加国民生活水平的政府都有直接影响。正确理解竞争力的内涵和作用机理对于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有用的。

由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Development,IMD/瑞士·洛桑)和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WEF/瑞士·日内瓦)从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准确地把握了衡量一国经济发展中创造增加值及财富之经济实力的经济理论、指标体系和统计学方法,将各国经济发展的总体竞争力及其分项要素乃至几百个经济指标置于国际可比的统一评价体系中,从而对人们认识国际经济竞争发展的格局和态势,探求各个国家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地位、优劣势和努力的方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依据。IMD和WEF的年度世界竞争力评价报告是该领域中世界公认的权威研究报告。

中国从1995年开始正式加入国际竞争力的世界评价体系,从而使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和研究有了世界标准。在IMD的评价报告中,中国1995年名列全部46个参评国家的第34名,1996年名列第26名,1997年名列第27名,1998年名列第24名。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在世界上的综合排名及许多分项要素排名正在迅速提高。

二、国际竞争力评价中的科学技术与科学环境

科学技术是与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政府管理、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企业管理、国民素质等并列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八大要素(Factor)之一。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对一国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有着直接的作用。特别是当今世界正在向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渗透日益加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对一国科学技术竞争力的评价通过R&D支出额、R&D人员数、技术管理、科学环境和知识产权五个子要素(Sub-factor)及其综合来实现。作为科学技术要素的子要素之一,科学环境实际上反映的是一国对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视以及由此带来的重大科学突破、崇高科学的社会氛围对国际竞争力的长远、稳定、基础性的推进作用。科学环境对国际竞争力促进作用的内在机理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第一,从科学技术自身发展和在国民经济中应用的系统和层次来看,在“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应用开发→生产推广”的链条中,科学环境主要是从“基础科学”的层面上反映科学技术对国际竞争力的推进作用。从世界各国科技发展的历史来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应根据各国自身的情况取得最佳状态的平衡。片面强调应用研究将不利于长远的技术进步和应用推广,使之成为无源之水,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相反,片面强调基础研究也将影响科技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二,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认为,国际竞争力取决于五种不同因素的组合。即:变革因素、变革过程、环境、企业自信心和工业序位结构。从作用的时间长短来看,这五种因素又可以分为三类:(1)包含变革过程和工业序位结构的短期因素;(2)由经济活动、市场导向、政府干预程度及其社会经济稳定性组成的环境因素具有中期影响;(3)人力资源开发(变革因素)具有长远影响。种种迹象表明,人力资源开发在国际竞争力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一个国家未来的竞争力如何,将取决于在人力资源方面所拥有的优势。国际竞争力评价中的科学环境子要素充分地反映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科技后备大军的培养环境和状况,反映了一国国际竞争力提高的长远利益。

正因为如此,IMD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中有一条重要的评价原则是:“用于基础研究和创新活动的投资所带来的知识增长是一国经济发展进入崭新阶段的决定因素”(注:IMD,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1997,(ISB 2-9700121-1-1,ISSN 1026-2628),P.43.Larsanne,S-witzerland,June,1997。)。可见,一国国际竞争力要谋求实质性的发展而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必须致力于科学环境的改进,这是国际竞争力长期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三、中国科学环境的国际比较分析

1.快速提升的中国科学环境竞争力排名。科学环境(Scientific Environment)是IMD在1997年的世界竞争力评价报告中第一次设置的,属于八大要素之一的科学技术要素(Factor)之下,与R&D支出额、R&D人员数、技术管理和知识产权等并列构成科学技术要素的五个子要素。表1的数据显示,中国科学环境的排名从1997年的第29位上升到1998年的第17位,名次得以快速提升。构成科学环境子要素的四个评价指标中,除了诺贝尔奖数一项保持不变外,其余三项均有上升,其中青年人对科技的兴趣一项名次从1997年的第37位上升为1998年的第20位,名次提升了17位,可谓大幅上升。表1的数据还显示,从1997年到1998年,我国国际竞争力总排名在世界46个主要国家和地区中排列第24位,较之1997年的第27位提高了3位,科学技术要素排名第13位,较之1997年的第20位上升了7位;中国科学环境及其构成指标在世界排名的位次提升幅度均明显大于科学技术和国际竞争力总体位次的提升。

科学环境在世界评价位次的迅速提升,说明我国近年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进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社会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环境的影响已起到了明显的实际效果。特别是科学教育和青年人对科技的兴趣两项,排名分别从1997年的第34位迅速上升到1998年的第25位和第20位,说明在知识经济迅速向我们逼近的时代,我国社会价值观念正在向有利于教育和科学的方向发展。

2.国际比较中的中国科学环境评价指标。表2中依据IMD1998年的世界竞争力评价报告,对我国科学环境诸构成指标的具体评价得分与排名进行了国际比较。我国科学环境的状况除了诺贝尔奖数一项外,其他三项指标的情况还是比较好的。诺贝尔奖获奖数目最多的为美国,截至1997年底达到184项,我国仍然为0,与巴西、智利等24国并列第22位。基础研究状况最好的是美国;得7.13分,最差的是委内瑞拉,得2.60分;我国排名为第10位,得分为最高值的84%。科学教育状况最好的新加坡,得8.16分,最差的是南非,得2.81分;我国排名为第25位,得分为最高值的61%。青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一项状况最好的是中国台湾,得7.60分,最差的是南非,得3.80分;我国排名为第20位,得分为最高值的74%。

在科学环境的诸指标中,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是“基础研究”指标,1998年排名世界第10位。说明我国具有较为雄厚的基础科学研究队伍和研究能力。但我国科学研究至今还缺少世界顶尖级的科学家和科研成果,所以至今还没有诺贝尔奖获奖成果。我国经济社会体制和科研开发机制的缺陷所造成的从“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应用开发→生产推广”链条不能迅速有效转化的问题依然存在,仍有许多高水平科研成果不能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科学环境既是国际竞争力中科学技术要素的直接构成因子,也是科学技术要素中其他子要素的环境和条件。改善我国的科学环境,创造尊师重教、热爱科学的良好社会文化氛围,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的效率和质量,是我国21世纪实现社会经济全面腾飞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关于科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及其量化指标、科学环境对科学技术和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机理以及改善科学环境因素的途径等问题的探讨都是初步的。这一问题还有待于进行更为系统、全面的研究。

四、中国科学技术国际竞争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来看,中国科学技术的国际竞争力近年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名次从1996年的第28位提高到1997年的第20位,1998年又提高到第13位。从这一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科学技术国际竞争力的喜人景象。表3显示,在科学技术要素中,除了知识产权保护这一子要素外,其余四个子要素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技术管理和科学环境两个子要素排名提高较为明显。

虽然中国科学技术及其一些子要素的国际竞争力排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反映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长足进步,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程度,也不表明我国的科学技术能够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果我们在更广阔的背景范围内作进一步深入的分析,就会发现我国科学技术中一些与经济社会体制、科学技术体制改革有关的固有的、根本性的问题依然存在,有些问题还是很严重的。

1.庞大的科技队伍,低下的产出效率,不良的人才素质,扭曲的布局结构。在科技活动中,R&D活动处于最基本、最核心的位置,R&D投入及产出是国际上通行的评价国家科技活动的标准。我国R&D的人力投入在1998年的IMD世界竞争力评价报告中排名世界第一,达到1667.7千人日,多出在这一指标上位居第二名和第三名的俄罗斯和美国分别达68%和73%,由此带来我国在R&D人员这一子要素排名第2位。我国的R&D人力投入上的绝对优势对1998年中国科学技术竞争力总体排名的提高起了很大作用。

但是我国R&D活动的产出效率并不高,有资料表明,我国R&D活动机构约有5000个,平均每个机构有科研人员125人。近一半的R&D机构一年竟然没有发表一篇论文;只有5%的R&D机构创造过国家级科研成果,只有15%的R&D机构创造过部级科研成果;R&D机构年平均只获得0.09项发明专利,97%的R&D机构其科技成果的应用每年不超过10项(注:《广东商报》,1998年5月12日。)。IMD1998年世界竞争力评价报告也显示,我国“平均每10万国民持有的有效专利件数”1995年只有2项,排名世界第36位,远远低于在这一指标上排名世界第一、第二和第三的瑞士1409项、瑞典1058项和加拿大1018项的水平。

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存在的另外两个突出问题是人才素质不良和布局结构不合理。IMD1998年世界竞争力评价报告显示,中国在“企业获取合格工程师的难易度”这一指标上排名很落后,居世界第36位。一方面中国拥有世界最庞大的科技人才队伍,另一方面企业却难以找到理想的工程师。中国科技队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能力却并不让人乐观。从人才分布结构来看,发达国家R&D人员主要集中在企业,1995年美国企业R&D人员占全部R&D人员的比重达83.2%,德国达61.9%,日本达61.1%,而我国只有39.1%(注:石庆焱、何平:《要科教兴国 先“国兴科教”》,《中国国情国力》,1998年第7期。)。我国大量的科技人才集中在科研院所和大学中,并且与企业间的协作与联系不够。这种科技人才布局是影响我国科技力量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重要障碍。

2.乏力的资金投入强度,落后的科技运作机制,高不起来的高技术产业。用世界公认的R&D资金投入占GDP的百分比来衡量科技资金投入强度,在1998年的IMD评价报告中我国排名世界第34位。1996年我国的这一指标只有0.482%,远远低于排名第一、第二和第三的瑞典3.59%、日本2.98%和韩国2.79%的水平。这一百分比的背景是,“八五”期间(1991-1995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1.6%,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7%,而科技活动经费筹集年均增长率只有6.9%,大大低于同期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这样,我国R&D资金投入占GDP的百分比近年来就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1992年为0.7%,1993年为0.62%,1994年为0.5%,1995年为0.49%,1996年则为0.48%。目前我国R&D资金投入强度只是略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0.45%),低于日本50年代末的水平(0.63%),韩国70年代末的水平(0.60%),相当于近年来发达国家的1/6至1/4。

与R&D人员布局结构扭曲相一致,我国R&D资金来源结构也是以政府财政支出为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企业科技投入主体格局和科技进步机制远未形成。1995年R&D资金支出中企业所占的比重韩国为73.1%,美国为71.8%,日本和德国均为66.1%,而中国只有31.9%。我国科技运作机制突出特点是科技活动国家化和行政化,企业R&D能力薄弱,技术创新意识差,科学技术竞争力发展主体缺位,科研、开发与生产的脱节,这是影响我国科学技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问题。

高技术产业是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代表。高技术产业的界定不应该以某些技术权威划定的行业范围为其藩篱。按照高技术产业的本来含义,这不仅仅是以技术上的高难度、高知识含量为标志,而应同时具备高R&D资金投入强度、高产品竞争力、高经济效益的特征。

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现状是R&D资金投入强度低,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企业经济效益不理想。许多发达国家在80年代中期高技术产业R&D资金投入强度已达到5%左右,有的甚至接近10%,明显高于全部制造业2%左右的水平。而我国高技术产业1995年只有1.40%,和全部制造业0.68%的平均水平没有大的差异(注:国家科委,《中国科学技术指标(1996)》。)。

国际贸易状况是衡量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指针。我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以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出口装配方式为主,1995年这两类贸易方式占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77.2%,且这一比例从动态来看是在逐年上升中。从1993年起,我国高技术产品的贸易逆差超过100亿美元,1997年高技术产品的出口贸易额只相当于美国的5.2%。这就意味着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

我国高技术产业经济效益不高的特点可从高技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资金利税率和产值利税率三项指标与全部制造业的比较中反映出来。1995年全部制造业的这三项指标分别为1.68万元/人、8.92%和9.84%,高技术产业分别为2.23万元/人、7.33%和6.74%(注:国家科委,《中国科学技术指标(1996)》。)。高技术产业的资金利税率和产值利税率甚至低于全部制造业的平均水平。

3.滞后的教育体制,薄弱的知识产权保护。教育体制改革滞后,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脱节,也是制约我国科技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问题。IMD世界竞争力报告中对我国“教育体制满足有竞争力经济体系的需要”一项指标的评价,1996年排名第39位,1997年下降为第40位,1998年排名有大幅度提高,但也只有第27位,得分仅为第一名爱尔兰的58%。高等教育中人浮于事的现象相当普遍,高校中教师占教职工的比重全国平均低于40%,平均每一个教师负担的学生人数不到7人,这在世界各国几乎是最低水平。中小学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严重影响了劳动力资源的素质。IMD世界竞争力报告中对我国“企业获得熟练劳动力的难易程度”一项指标的评价,1996年排名第35位,1997年为第33位,1998年排名有大幅度提高,但也只有第22位,位次与同样为人口大国的印度(排名第3位)差的很远。

作为促进科技进步的制度保证,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历来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而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并不让人乐观。IMD1998年的世界竞争力报告中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满意程度”一项指标的评价排名落后,只有第33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更深入地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和国民知识产权意识的提高,这一问题必将影响我国科学技术竞争力的发展。

标签:;  ;  ;  ;  ;  ;  

国际竞争力与中国的科技环境_国际竞争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