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高频电切与微波治疗胃息肉180例临床价值体会论文_梁晶,原晓勇

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 266700

摘要:目的:总结内镜下高频电切术、微波技术在胃息肉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180例胃息肉患者分为90例/组。对照组实施内镜下微波治疗,观察组采取内镜下高频电切治疗。对比术后VAS评分、手术用时以及各种类型息肉一次性摘除成功率。结果:对照组术后VAS评分更低,观察组手术用时更短,对照组炎症性息肉一次摘除成功率(97.78%)更高(p值<0.05),2组腺瘤性、增生性息肉一次摘除成功率都较高,且观察组均为100%(p值>0.05)。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切、微波治疗胃息肉各有优劣,需结合息肉类型等因素慎重选择。

关键词:胃息肉;内镜;高频电切;微波

前言:胃黏膜向内腔凸起形成隆起病变的情况称为“胃息肉”,属于良性病变,有癌变的风险,但概率不是很高[1],早期发现并予以治疗是防止恶变的主要手段之一。物理治疗、手术治疗都在临床中有所应用,本文旨在总结内镜下高频电切术、微波技术在胃息肉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选择患者共180例,详细内容见正文部分。

1 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

从本院收治的胃息肉患者当中选出180例(时间:2016.03月-2018.01月)。[纳入标准]:(1)有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并确诊;(2)胃黏膜清晰;(3)知情此次研究内容并同意参与其中;[排除标准]:(1)以往胃部实施过手术;(2)胃内准备未达到手术要求;(3)伴发炎症性肠病。

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180例患者分为90例/组。

观察组(男:女=46:44)--年龄:22-74(45.26±3.36)周岁;分布:胃窦部、胃体部、胃底分别有45例、25例、20例;类型:炎症性、增生性、腺瘤性分别有90例、45例、22例。

对照组(男:女=48:42)--年龄:23-75(45.15±3.27)周岁;分布:胃窦部、胃体部、胃底分别有46例、26例、18例;类型:炎症性、增生性、腺瘤性分别有90例、46例、24例。

组间资料对比,p值>0.05。

1.2 方法

[对照组]--内镜下微波治疗。插入胃镜,确定息肉位置,观察其形态与大小,病灶用生理盐水多次冲洗,充分暴露息肉,选择顶部熨烙法、点灼法处理无蒂息肉,基底部点灼切割法处理长蒂和短蒂息肉,灼烧时间3s-6s/次,6次-10次/蒂。

[观察组]--内镜下高频电切术。病灶预处理方式与对照组相同,无蒂息肉,先牵拉处理,形成假蒂后,在长蒂、短蒂息肉的头蒂交界位置放置圈套提拉,一般情况下先电凝,再电切,小息肉直接电凝即可,观察到基底部发白,再次电切1到3秒钟,无出血则术毕。

1.3 观察指标

用《VAS评估法》[2]评估术后疼痛强度,0-10分,得分低表示疼痛轻,记录手术用时。

比较2组各种类型息肉一次摘除成功率。

1.4 统计学

文中计数(卡方检验)、计量(t检验)资料用SPSS17.0 for windows软件处理,P<0.05表示对比数据有很大差别。

2 结果

2.1 VAS评分与手术用时

如表1所示,观察组术后VAS评分更高,但手术用时更短,得出p值均<0.05。

注:2组对比结果,*p<0.05。

3 讨论

息肉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良性病变,如胃息肉,临床发现率较高,其初始形态是胃黏膜细胞,聚集性生长,向腔内隆起[3],无典型表现,一般在胃镜检查过程中被发现,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常见的炎症性、增生性等,大部分都表现为表面光滑样,和周围黏膜组织颜色靠近,即充血状红色、淡红色,无蒂息肉较多。

外科手术治疗虽然能完全切除息肉,根治性强[4],但是创伤很大,对术后恢复不利,内镜下治疗属于微创疗法,容易操作并且创伤小[5]。本次将180例胃息肉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内镜下微波治疗属于物理治疗技术,结果部分数据显示,对照组术后的VAS评分更低,说明患者疼痛更轻,两组对比手术用时,观察组短于对照组,提示微波治疗耗时长,容易给患者增加心理压力。对比各种息肉一次摘除成功率发现,观察组处理腺瘤性和增生性息肉一次摘除成功率都高达100%,对照组虽然不及100%,但也在95%以上,并且对照组处理炎症性息肉一次摘除成功率明显要高于观察组,为97.78%,可见两种治疗技术针对不同息肉各有优势。

此次研究说明,胃息肉实施内镜下治疗方式比较可靠,相对而言,微波治疗对减轻术后疼痛更有优势,但是过长的治疗时间容易给患者增加心理负担,有可能影响到治疗效果,高频电切术治疗时间短,可有效处理增生性和腺瘤性息肉,但在炎症性息肉方面效果较差,总之,内镜下微波治疗和高频电切治疗各有优势,需结合实际情况选择。

参考文献:

[1]韦舒静.内镜下高频电切与微波治疗胃息肉186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4):65-67.

[2]陈建伟.内镜下高频电切与微波治疗胃息肉100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8,5(43):74-74.

[3]孔凡荣.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和微波切除胃十二指肠息肉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18):21-23.

[4]罗咏萍,刘毅,杨丽莎.98例胃息肉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20(6):569-572.

[5]薛海荣.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在胃息肉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1):54-55.

论文作者:梁晶,原晓勇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  ;  ;  ;  ;  ;  ;  ;  

内镜下高频电切与微波治疗胃息肉180例临床价值体会论文_梁晶,原晓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