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气象信息网站开发建设及应用技术综述

黔东南气象信息网站开发建设及应用技术综述

一、黔东南气象信息网站开发、建设与应用技术总结(论文文献综述)

孙若晨[1](2021)在《喀斯特农村太阳能资源评估与优化调控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南方石漠化治理取得阶段成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喀斯特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是石漠化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对实现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以及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地理学、环境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3E系统等理论,针对喀斯特农村太阳能利用可行性分析指标匮乏和利用技术单一且效率低的科技问题。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和石漠化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施秉喀斯特、毕节撒拉溪和贞丰-关岭花江为研究示范区,2018-2021年通过对研究区23个村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气象监测数据收集,运用调查分析法、气候学计算法、参与式农村评估等方法,围绕农村太阳能资源评估与优化调控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喀斯特农村太阳能资源潜力评估,重点阐明不同石漠化等级太阳能利用的可行性,集成太阳能利用关键技术并进行应用示范与验证,为国家石漠化治理农村能源结构优化和低碳社区建设提供科技参考。(1)喀斯特农村太阳总辐射和日照时数时空分布不均,夏季最丰富。从年均太阳总辐射和年平均日照时数空间分布来看,呈现出从西向东逐渐减小的趋势,表现为贞丰-关岭花江研究区最大,毕节撒拉溪研究区次之,施秉喀斯特研究区最小;从太阳总辐射月变化来看,三个研究区太阳总辐射变化呈现出单峰型,1月最小,7、8月最大;夏季总辐射最高,春季次之,秋冬最小。从年变化来看,施秉喀斯特研究区总辐射在2017年最低,随后逐渐增高;毕节撒拉溪和贞丰-关岭花江研究区太阳总辐射年变化趋势呈现出“W”型。三个研究区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的月变化趋势相同,7、8月达到最大值,1月值最低,呈现出单峰型的特点;春夏最高,秋冬最小;年日照时数和年日照百分率的变化趋势与年太阳总辐射变化趋势大体相同。(2)喀斯特农村太阳能资源总体属于等级一般区,夏季利用潜力大。贞丰-关岭花江太阳能资源等级为丰富区,且较为稳定,利用潜力最高,最适宜利用月份主要在4-8月;毕节撒拉溪和施秉喀斯特为资源一般等级,太阳能资源不稳定,夏季利用潜力最大。(3)喀斯特农村太阳能资源利用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三个研究区在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能源利用结构以及环境现状等方面可选择不同的太阳能利用方式。贞丰-关岭花江研究区适宜发展大型光伏发电站和户用光伏屋顶,构建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毕节撒拉溪研究区在发展小型太阳能设备,冬季结合煤炭利用的方式具有可行性;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利用小型太阳能设备,构建风光互补或光沼互补利用模式,并且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太阳能路灯、景观式杀蚊灯等产品。(4)集成喀斯特农村太阳能光热利用、光电利用、太阳能热水器防堵装置和污垢处理方法以及综合利用能源体系等技术体系。通过对太阳能资源情况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的研究,发现太阳能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系统总结了喀斯特农村现有成熟的光电技术、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技术、光热技术,集成了喀斯特农村太阳能光热利用、太阳能光电利用、太阳能热水器防堵装置和污垢处理方法以及综合利用能源体系等技术体系。在施秉喀斯特无-潜在石漠化示范点选择光电两用太阳能热水器、景观式太阳能杀蚊灯,辅以沼气发酵技术;在毕节撒拉溪潜在-轻度石漠化示范点选择太阳能热水器、庭院式照明灯、节煤回风炉灶;在贞丰-关岭花江中-强度石漠化地示范点太阳能资源丰富,构建以光伏屋顶、太阳能热水器、庭院式照明灯、太阳能路灯为主体的太阳能综合利用体系进行示范。示范后,室内环境明显改善,对CO2和SO2的起到了减排效果,节省了能源开支。论文对太阳能利用技术研究主要从生活能源角度出发,未来研究可以把太阳能与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并应用到石漠化治理中,实现喀斯特农村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是需解决的问题。

江丽[2](2021)在《气候变化下水资源脆弱性的评价分析 ——以贵州省为例》文中指出水是生命的起源,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都离不开水资源,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水循环系统将受到影响,因此,水资源脆弱性问题已成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亟需解决的问题,对贵州省气候时空变化下引起区域水资源脆弱性的评价分析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喀斯特地区贵州省为研究对象,利用威宁、贵阳等31个站点2001—2018年气象日值数据,基于气候倾向率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和累积距平法,对2001—2018年平均降雨、气温、水资源量的趋势变化和突变点进行分析。通过熵权法对贵州省水资源脆弱性进行评价并分级,再对水资源脆弱性结果进行多方面研究分析,以期为生态治理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参考意义。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2001—2018年贵州省的年平均降雨量为1167.52mm,总体呈上升趋势,上升倾向率为66.52mm·(10a)-1,降雨量在2013年发生突变;年平均气温为15.82℃,呈上升趋势,上升倾向率0.1450.145℃·(10a)-1,气温突变年份为2014年;水资源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上升倾向率为40.661亿m3·(10a)-1,水资源量在2013年发生突变。(2)对贵州省2001—2018年的气温、降雨与水资源量做空间分析,贵州省年均降雨量自西北向东南递增,低降雨量区域从西北部向东南扩散;气温表现为自北方向南方递增,自西部向东部递增,全省高温部分区域逐渐增加,低温区域逐渐减少;近18年来水资源量少的区域逐渐减少,水资源量多的区域逐渐增大。(3)贵州省2001—2018水资源脆弱性在0.35—0.44之间变化,近18年水资源脆弱性的平均值为0.43,总体来说属于轻度脆弱,2001—2018年贵阳市、黔南州、黔东南州、铜仁市和毕节市的水资源脆弱性呈下降趋势,而遵义市、安顺市、六盘水市的水资源脆弱性呈增加趋势。贵州省的水资源脆弱性在空间分布上不均匀,表现为北高南低,遵义市、铜仁市、六盘水市和黔西南州的脆弱度等级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通过分析气候变化与水资源脆弱性的相关性空间分布可得,贵州省降雨与水资源脆弱性主要呈负相关,气温在六盘水市-安顺市-贵阳市-遵义市以西呈正相关,以东呈负相关。(4)贵州省水资源脆弱性问题是由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可以通过以下对策建议高效缓解这个问题,一是通过采取措施来平衡供需关系,整合多种管理手段,进行供水与需水管理;二是根据脆弱性分区针对性治理;三是增强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四是强化污水处理与水资源循环再利用。

龙薪宇[3](2020)在《红色文化在民族地区本土高校的传播研究 ——以凯里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艰苦奋斗所形成与发展的红色文化,是我们后人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的这一背景前提下,学习红色历史、继承和发扬优良红色精神,用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启发我们自律自强、不畏艰苦的精神品质,让红色文化成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特别是对处于少数民族众多民风民俗复杂且红色文化资源丰厚的民族地区来说,红色文化的特殊意义更是不言而喻。通过研究红色文化在民族地区本土高校的传播现状以及在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策略思考,为丰富红色文化关于民族地区的研究理论以及完善红色文化在民族地区的传播提供些许有价值的建议。同时,研究红色文化在民族地区本土高校的传播,对于民族地区本土高校大学生提升红色文化的认知、促进红色文化在民族地区本土高校的传播、促进民族地区民族团结的进一步加固、促进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跟好的助力脱贫攻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时下,红色文化在民族地区本土高校已得到更多的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播也相对的有所增强,可以看出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可以看到存在诸多的不足,亟需重视和加强。论文以红色文化在民族地区本土高校的传播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了极具代表性的位于民族地区且革命历史浓厚具备丰裕红色文化资源的黔东南州的凯里学院进行调查。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科学方法作为指导的前提下,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重要依托,综合运用传播学、社会学、统计学等相关的知识和方法,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红色文化在民族地区本土高校传播的相关概述。首先是红色文化的形成渊源和红色文化与民族地区的联系,以及红色文化在民族地区的形态及特点的论述。其形成渊源包括红色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家国情感及指导理论;红色文化与民族地区的联系主要是数不完的红色足迹和道不完的军民深情;红色文化在民族地区的形态主要表现为有形的物质形态和无形的精神形态;红色文化在民族地区具有文化形态多样、地域性显着、精神内涵丰厚、时空延续较强等特点。其次是根据其内容和特点展开论述,探讨红色文化在本土高校传播对于大学生和高校教学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二章,红色文化在民族地区本土高校的传播现状调查。主要是调查问卷的选取与发放,以及问卷调查的可行性与科学性的论述;再根据调查数据的梳理和分析,总结出红色文化在民族地区本土高校传播所取得的成效和所存在的问题。其成效包括学生对红色文化具备基本认知、学生对红色文化价值普遍认同、本土高校对红色文化多加重视、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红色文化在民族地区本土高校的传播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效果不佳、红色文化传播的意识较弱、红色文化传播的内容困乏、红色文化传播的渠道滞后、传播覆盖不全这几个方面。第三章,红色文化在民族地区本土高校传播存在问题的原因。依据上一章节所总结出的红色文化在民族地区本土高校传播存在的问题,分析出影响民族地区红色文化在本土高校传播的原因。主要有红色文化传播不深入且不全面,对红色文化传播的认识狭隘、对本土资源挖掘和利用不够、传播渠道略传统且存在局限、传播主体数量少且缺乏合力这几个方面。第四章,红色文化在民在地区本土高校传播的对策思考。根据第三章的原因分析,对于做好红色文化在民族地区本土高校的传播分别从加大传播力度、增强传播意识、丰富传播内容、改进传播渠道、打造传播队伍这五个方面入手,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实践举措。

张紫莹[4](2020)在《台江姊妹节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姊妹节”,台江县苗语“Nongx Gad Liangl”,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一带苗族传统的民族节庆活动。我国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民族文化作为一种资源逐步为人们所认识,并得到发展、保护及利用。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文化产业概念被第一次正式提出之后,党中央、国务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苗族是贵州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中部方言的集中分布地区。而台江县是苗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份,苗族传统文化保存完好,具有进行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近年来,台江县重视民族文化产业发展,通过对苗族传统节日文化“姊妹节”“龙舟节”“苗年”等的民族文化进行产业发展实践,已经逐渐走上文化产业发展的轨道。贵州省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历程中,大多以农业为主,台江县作为苗族聚居程度最高的县份,民族文化产业的实践具有典型意义和示范效应。认真考察和分析研究台江县姊妹节文化产业发展实践路径,总结其宝贵经验,发现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和面临的问题,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做好姊妹节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推动其发展,不仅有利于推动台江县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对于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和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从学术角度而言,对台江苗族姊妹节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和思考,可以为我国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提供新的案例和理论信息,从而为民族学、民族文化产业理论建设作出积极贡献。本文由绪论、四个章节和结语构成,依次摘要如下:绪论:包括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台江姊妹节情况介绍、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支撑、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田野点概况等内容。第一章:从传统民族文化到民族文化产业。本章主要分析、归纳和描述台江姊妹节在近年来产业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与传统姊妹节文化的比较及其动因。第二章:台江姊妹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本章分析论述了台江苗族姊妹节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表现出来的文化产业特征,各个方面行动者们在当中的表现。第三章:本章讲调查和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行概括和分析。作者认为,台江姊妹节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和面临的问题主要有:接待能力不匹配、“决策者”效忠对象不明确、知识产权意识模糊、人才资源匮乏等,需进行调整。第四章:台江姊妹节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本章针对台江姊妹节文化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姊妹节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作者认为,首先是随着文化产业发展,台江姊妹节的知名度、影响力逐步扩大,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去匹配、增强接待能力。其次,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在开发初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文化产业形成一定规模后应让市场规律发挥作用,而姊妹节本来就是民族民间节庆活动,也应逐渐回归到民间。针对开发过程中在处理传承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方面存在和面临的文化传承危机问题,提出了在产业发展中传承文化的对策,一方面要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二是要加强人才培养和特殊人才引进等。结语:全文收束,概括、归纳对本课题的一些思考和结论。

黄郎[5](2020)在《贵州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分布格局及其城市应用区域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贵州省拥有极为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但目前对于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研究较为薄弱。为掌握贵州省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的种类组成、观赏特性、生态地理分布和蕴藏量,摸清其物种格局并分析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对贵州城市绿化树种影响的差异性,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以定性结合定量的方法筛选出开发利用潜力较大的种类,并基于Arc GIS软件对其进行园林绿化区域规划。研究结果表明:(1)贵州省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野生维管木本植物797种,占贵州省维管束植物科的9.95%,隶属于106科288属,科属数量分别占贵州维管束植物总科属数量的42.06%与16.17%;优势科有23科,优势属有10属,其中裸子植物8科17属30种,双子叶植物94科257属736种,单子叶植物4科14属31种,并涵盖了乔灌藤三类生活型的植物,以乔木型居多,灌木次之,木质藤本最少。观赏用途上48.06%的物种可以用于观花,且观花特性多样,以白色系为主,红色系及黄色系次之,最少的为蓝紫色系花卉;观花期主要集中在春季;花径在1-3cm的观花植物居多,其次是3-5cm、>5cm两类,花相类型以星散花相、团簇花相与线条花相较为主。观叶植物相对观花类较少,观形植物与攀援植物为包含物种数最少的类型,竹类共有18种。从园林用途上看,最丰富的的一类为花灌木类,其次为独赏树、庭荫树类,盆栽及造型类、行道树、防护树、木质藤本类、植篱类相对较少,最少的为地被类与室内装饰类。(2)在水平分布上,贵阳市、黔南州以及铜仁印江、江口等地所含野生木本观赏植物最多,其次为黔东南州南部、黔西南州南部、遵义西北部等地区;物种丰富度较低的地方如六枝特区、普安、晴隆、镇远、三穗等地,仅有不到60种;主要表现为在原生性较好的区域以及保护区所在区域物种丰富度较高。基于海拔尺度的垂直分布上,物种丰富度增长趋势呈现为单峰状态,在海拔500~1500m区间段内物种丰富度最高。总的来看,基于海拔尺度的垂直分布上呈现出垂直差异高于水平差异的特点,以及喜热物种偏南和耐寒物种偏北的变化趋势。(3)本着遵循自然规律、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相结合、以城市绿化建设为导向、综合性和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以1月平均气温及行政区划为Ⅰ级指标,年平均气温、1月平均最低温、7月平均气温作为辅助指标;降雨量、1月极端低温、7月平均最高温、日平均气温≥10℃的日数、日平均气温≥10℃期间的积温以及贵州省植被区划作为Ⅱ级指标,以基于DEM的多元线性回归+残差内插法为操作方法,Arc GIS软件为制图基础,将贵州省园林绿化区域划分为8个区,分别为:黔西南、黔南温热极湿润园林绿化区(Ⅰ区)、赤水温热湿润园林绿化区(Ⅱ区)、黔南、黔东南温暖极湿润园林绿化区(Ⅲ区)、黔西南温暖极湿润园林绿化区(Ⅳ区)、黔东、黔东南温和极湿润园林绿化区(Ⅴ区)、黔中、黔北温和湿润园林绿化区(Ⅵ区)、黔西温凉湿润园林绿化区(Ⅶ区)、威宁、赫章寒冷湿润园林绿化区(Ⅷ区)。(4)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对797种贵州省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综合评价并进行分级,得出观赏价值较高、抗性较好的一级观赏植物(>4)有28种;二级观赏植物(3.6~4)122种,综合价值稍低于一级但可作为资源开发的坚实后备资源;三级(3.2~3.6)、四级(<3.2)各有398种、249种,部分物种虽具有较高观赏价值,但因资源少或适应性较差等问题而列入此类,不建议大规模开发。根据所有植物的综合得分情况,将开发应用潜力评价等级为一级与二级(评分>3.6)的植物列为开发潜力较大的对象,并将其进行城市应用区域规划得出:园林绿化区Ⅲ区与Ⅵ区观赏植物数量为最丰富的地区,高达129种与127种,其次为Ⅰ区、Ⅴ区、Ⅶ区,各有109种、96种、82种,最少的区域为Ⅳ区、Ⅱ区、Ⅷ区,分别有44种、40种、28种;总的表现为Ⅲ区>Ⅵ区>Ⅰ区>Ⅴ区>Ⅶ区>Ⅳ区>Ⅱ区>Ⅷ区。

笪玲[6](2020)在《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文中认为脱贫攻坚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地区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决战区,贫困人口分布的新格局使得扶贫开发工作必须下沉到村、扶持到户。传统的扶贫思路缺乏对贫困社会复杂性的充分认识,破解贫困的过程中脆弱性、无力感及排斥等社会问题严重。村寨旅游扶贫过程中暴露的种种问题正在消弭扶贫成效,迫切需要重新审视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轨迹,科学分析其内生的减贫因子,探索新时期让经济增长成果精准“滴落”到贫困阶层的可持续途径。贵州村寨旅游扶贫经过40余年的发展,在探索减贫道路、培育乡村业态、弘扬民族文化、保护传统村落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全国性经验。梳理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历程及经验,探索村寨旅游扶贫在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和新命题并有效激活其创新发展的动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研究整合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地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按照“背景思考—文献梳理—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咨询交流—专题研究—重点突破”的程序,形成“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研究思路。首先,分析村寨旅游扶贫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锁定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的核心命题,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技术路线,整合研究方法,明确论文创新,形成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第二,厘清相关概念及理论,对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及特点、可行性及局限性等要素进行系统辨识,为后续研究搭建平台;第三,选择贵州这个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最为典型的省份为研究对象,分析发展村寨旅游扶贫的现实选择及主要阶段;第四,依托“省级层面的整体效果-特定区域的扶贫绩效-样本村的福利感知”搭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评价体系,运用统计描述、扶贫绩效(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福利评估等要素,对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效果进行科学、全面的量化评估;第五,系统总结贵州村寨旅游扶贫中政府主导、国际合作、生态补偿、管护机制、文旅融合、村民主体等成功做法,生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经验。辨析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乡村异化、机会萎缩、贫富差距、公地悲剧、文化消弭等现实挑战,洞悉深层次的约束缺陷;第六,以贵州传统村寨旅游扶贫模式中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对资源、资金、技术等影响旅游扶贫的常规因子进行分析,把基层治理、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文化资本、政策整合、产业融合等纳入分析框架,锁定“乡村治理”、“土地产权(产业发展)”、“文化增值”三个视角,分别选择典型的案例村寨,探索提升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的科学路径;第七,在理论研究、数据分析及案例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未来减贫的任务及特点,形成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体系、创新模式、差异化路径及文化价值实现机制。研究方法依托文献收集与综合集成有机结合、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综合运用、案例研究及统计分析法系统集成等思路。质性研究,采用多案例研究的视角,锁定深度田野调查村寨三个,通过“案内分析”及“案间较差”的程序,提高案例研究的有效性;定量研究,设计三个研究层面:(1)全省范围内的统计描述。刻画民族村寨旅游对贫困减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生态优化等方面的贡献;(2)典型区域的计量分析。选取典型样本(黔东南州),构建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对扶贫绩效进行科学评估;(3)问卷统计及分析。通过问卷跟踪及田野调查,运用重要度-满意度(Importance-Satisfaction Analysis,IPA)分析模型进行村寨旅游扶贫的福利效应评价。随着绝对贫困的消除,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进入由单维走向多维、由非均衡走向均衡、由效率走向共享、由产业单一走向产业协同的重要时期,理顺乡村治理夯实减贫基础、释放资源能量推动产业发、依托地方基因推动文化振兴,是提升村寨旅游扶贫质量、实现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研究获得以下结论:第一,村寨旅游扶贫是民族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创造,这一扶贫模式在民族地区具有可行性,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二,村寨旅游扶贫是贵州的重要选择,是民族地区减贫的重要经验;第三,将基层政府的公共性扎根于乡村社会是推动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重要基础;第四,土地是重要的减贫资本,产权制度改革是实现产业融合的重要力量;第五,文化资本是内生的减贫资本,旅游是促进文化资本增值并减缓贫困的重要动力;第六,我国未来的减贫特征,决定贵州村寨旅游扶贫必须形成以巩固主体多元的减贫格局、构建资源联动的减贫体系、撬动资金整合的投资机制、落实“益贫”的制度安排、建立公平发展的产业格局及激活贫困人口的生计资源为核心质量提升战略,落实创新多元化的村寨旅游扶贫模式、探索差异化的村寨旅游扶贫路径、推动市场化的文化价值实现机制等质量提升举措。

李义平[7](2020)在《基于地表覆被变化的黔东南碳储量时空动态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活动通过改变土地利用/地表覆被状况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储存与碳释放,被认为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并且造成大量碳释放到大气中,对全球气候环境造成重要影响。黔东南州作为国家重点林区,在拥有丰厚林业资源的同时也拥有生态脆弱的喀斯特地貌环境,因此,基于土地利用/地表覆被变化的碳储量动态评估显得尤为重要,能够为该区域碳源和碳汇管理及“大生态”发展目标的实施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本文结合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与方法,提取黔东南地区2005、2010、2015年土地利用/地表覆被数据,从时空动态角度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地表覆被变化过程,并采用In VEST模型对土地利用/地表覆被变化引起的碳储量变化进行定量表达与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耦合CA-Markov模型对研究区未来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潜力进行预测,得到的相关成果如下:(1)研究区土地利用/地表覆被时空变化显着。黔东南地区地表景观主要以林地、耕地、草地为主,并且面积占比差异极大,其中林地面积最大,超过研究区总面积的60%;耕地次之,占研究区面积的20%以上;草地、水体、建设用地、未利用地面占比积依次减小。2005-2015年间,耕地和建设用地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并且耕地的空间变化主要表现为研究区西北部喀斯特区域的减少和研究区南部、东南部非喀斯特区域的增多;林地、草地面积减少明显,分别下降4.77%和23.6%,其减少的面积主要用于耕地的扩张;水体和未利用地在研究区占比极小,变化程度不明显。(2)研究区2005-2015年土地利用/地表覆被变化导致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呈减少趋势。黔东南地区在2005年、2010年、2015年陆地生态系统碳平均碳密度分别为203.09t/hm2、200.51t/hm2、199.61t/hm2,总体碳储量呈现下降趋势,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有所降低;2005-2015年总共释放10532876.54t碳,其中2010-2015的碳释放速率明显低于前一阶段,说明黔东南地区的总体碳储量在下降,但下降的速率正逐步放缓;碳源、碳汇的空间变化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相互转换有关,林地的大面积转出是研究区碳储量流失的主要原因。(3)研究区2025年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格局差异明显。在自然发展情景下,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延续2005-2015年发展趋势,耕地增加明显;在生态保护情景下,林地面积扭转减少态势,表现为小幅增加。生态保护情景下的黔东南地区土地利用发展模式比自然发展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发展模式更具有林地优势,能够有效减缓当前研究区林业资源因地表覆被方式改变而引起的流失,更加符合当前国家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更加契合黔东南地区重点林区的特殊身份。(4)研究区2015-2025年固碳潜力依旧呈现下降趋势。黔东南地区2025年自然发展情景下的平均碳密度为198.62t/hm2,生态保护情景下的平均碳密度为199.55t/hm2,与2015年相比,研究区固碳能力在两种情景下均呈现减弱态势。通过对两种不同情境下的固碳能力进行比较发现,生态保护情景所拥有的固碳潜力远远大于自然发展情景,能够有效地改善研究区因林地面积减少而带来的碳储量流失状况,使得碳储量的降幅缩小到了0.03%。林地在喀斯特地区增加的面积所带来的碳储量增加并不能阻止在其它非喀斯特地区相应面积减少所带来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流失,说明不仅要关注脆弱的喀斯特区域地表覆被变化所带来的碳储量变化,更要注意非喀斯特区域特别是研究区低海拔区域的耕地扩张所带来的碳储量流失。

艾林[8](2020)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传统村落拟态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苗族传统村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宝贵结晶,不仅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民族文明、建造技艺等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亦是当今世界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面对快速城镇化、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现实问题,苗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因此本文从村落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出发,希望通过对黔东南苗族传统村落拟态性的研究,探索出一套适合于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村落的拟态性是村落对周边自然环境自适应、相拟合的过程。目前,村落拟态性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论文综合建筑、规划和景观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构建了一套适应于苗族传统村落拟态性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定量研究的方法揭示其拟态性特征,最后结合其影响因素提出具体的拟态性发展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黔东南苗族传统村落整体具有一定拟态性,不同类型的村落皆与周边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村落整体风貌保护较好。(2)间隙度指数、容量维数、中心趋势、离散度以及拟态系数这一系列量化指标能够对苗族传统村落的拟态性特征进行科学表征。三个样本村落在肌理、竖向布局、色彩、空间格局四个方面均呈现明显的拟态性。(3)通过计算得到黔东南苗族传统村落肌理的容量维数大体都在1.4—1.5左右,说明村落整体平面形态趋于复杂;分析其间隙度指数得出村落整体呈随机分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融。(4)将自然地形地貌数据与样本村落实测剖面图进行对比,可知苗族传统村落在竖向上与自然地形结合较好,鲜有对山体进行大面积破坏的现象,竖向布局拟态性显着。(5)对苗族传统村落及周边自然环境的色彩特征进行中心趋势和离散度分析得到,苗族传统村落离散度较低,中心趋势明显,大都以蓝紫(PB)、黄绿(GY)、无彩(N)色系为主。色彩总体呈中明度、低彩度,冷色趋势的特点,村落色彩与自然环境色彩和谐相融,拟态性明显。(6)苗族传统村落在空间格局上与周边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的拟态性。其中村落与森林的拟态系数要高于村落与农田的拟态系数,说明村落与森林的拟合程度更好。(7)苗族传统村落拟态性特征的影响因素分为两级:一级影响因素共四个,其中人文历史因素权重最大,社会生产、经济政策次之,自然环境因素权重最小。二级影响因素共三十二个,其中价值观念权重最大,其次是风水观念、民族风俗、宗法伦理,以上均属于人文心理的范畴;规划建设排在第五,属于政策经济层面。(8)综合黔东南苗族传统村落的拟态性特征及影响因素权重分析结果,提出关于肌理、竖向、色彩和空间格局方面的多维协调策略,以及从政府、村民、投资商的心理角度出发的多级提升策略。

邹燕妮[9](2020)在《基于苗族地域文化的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以贵州黔东南为例》文中提出在我国众多少数民族中,苗族是一个富有古老文明的民族,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炎黄传说时代,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保存,为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宝贵资源。贵州黔东南是苗族人民最聚集的地方,近十几年在国家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政策下,贵州黔东南被更多外界人士知晓,丰富的苗族地域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文化创意产品是指文化与创意结合创作出来的载体形式之一,在当今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下,文化创意产品有着良好的发展市场,是传播民族文化重要的途径。本论文以贵州黔东南苗族地域文化为研究背景,进行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研究。首先对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方向和内容进行了论述,论文的研究方法上运用了文献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田野调查法、市场分析法,同时对贵州黔东南市场用swot法分析了苗族文化创意产品的市场开发前景,同时对消费者进行了问卷调查。整理和提取出贵州黔东南苗族地域文化符号的内容,根据本论文中所阐述的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开发,结合消费者的喜爱与需求,开发设计出基于苗族地域文化符号的创意产品。

于菁竹[10](2020)在《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苗族是诞生于中国大地上的古老民族,苗族先民是中华早期文明的重要建构者,在长途迁徙、地理隔绝的分散发展中,形成了肇始悠远、同源殊貌的支系文化,也育成了枝脉宏繁、造诣精湛的染织服饰体系。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集体创作、综合功能、稳定传承的传统村落生态中,沉淀着中国造型艺术滥觞时期的吉光片羽,也凝缩着苗族人民的历史记忆、世界认知、情感希冀,其传统纹样符号既是管窥苗族精神世界的窗口,也是蠡测中国早期文化的活态样本。同时,两地蜡染艺术以蓝白画缋的灵活性、物质工艺的可塑性、文化反馈的快捷性,不仅成为苗族人生活情境、艺术思维、审美心理变迁的显像板;在民族村落旅游化、文化遗产资源化、东方文化自信心提升的时代场景下,也成为各界话语、观念纠缠发酵的折射镜。而就其艺术本体而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拥有丰富的纹样、独特的风格与强烈的感染力,在艺术品收藏、商品化转型、产业化开发方面是黔东南乃至贵州蜡染界的典型,就其艺术、审美特征进行深描对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研究的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风格类型归纳为前提、以图像学分析为主线,结合田野、文献资料,借助美术学、人类学、考古学的理论及成果,对两地苗族蜡染风格形成的历史文化契机与创作思维进行推溯;在此基础上使用美学、审美人类学方法,对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传统风格进行审美分析。以现存蜡染资料中不同风格出现的时间顺序为线索,将两地苗族蜡染的风格嬗变置于原始符号、巫术艺术、古典艺术、现代设计的演化场域中,展现出蜡染纹样从记事性、象征性、装饰性到再现性、表现性、叙事性的发展进程,也展示出其创作方法从集体传承到个体创新、审美意识从朦胧混一到清晰独立、造物理念从权宜谋生到追求品质、民族特征表达从模糊懵懂到积极强化的发展轨迹。首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抽象几何纹样共同拥有单元拼合、相似互渗的造型方式,以及记事符号与装饰艺术、表意功能与审美功能混沌合一的特征,体现出人类艺术幼年时期的创作思维。二者拥有的一系列固定符号、纹样,如榕江蜡染中的太阳纹、卍字纹、正交布局、四鸟朝日,以及丹寨蜡染中的“窝妥纹”、“归宗纹样”,都与中国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的太阳崇拜符号、时空概念、历法图式具有造型上的连续性。而在苗族文化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这些图式的原意逐渐被替换成与苗族祖先情感、迁徙记忆、宗教信仰、现世民俗相关的内容,古人在观察自然中形成的记录时空规律、生存智慧的几何图式也沉淀为装饰纹样的基本构图规律和风格定式,使由太阳形象带来的光华烨烨的线条成为榕江蜡染的基本装饰,而精密严谨的螺旋纹也是丹寨蜡染中的永恒主题。就两地蜡染的具象部分来看,榕江蜡染以古拙的动物纹见长,其中摆贝型苗族的蜡染纹样中保存着大量我国先秦时期动物纹的造型方式,不仅龙、鸟纹的造型与商周时期的青铜纹饰惊人地吻合,蛙虫纹的造型思维也与古黾字的概念高度相似。作为中国初民艺术大传统的遗存或后裔,这种时空遥远的风格给人以荒远、古怪、陌生的审美印象。同时,苗族原始巫术思维中敬畏合一的心理,使之对神圣动物抱有崇高和恐惧一体两面的情感,使动物纹的塑造呈现狰狞、诡谲的“原始丑”特征,流露出狞厉的丑美。此外,作为鼓藏节祭祖仪仗的蜡染幡旗是摆贝型苗族蜡染中最为精彩的类型,而祭祀仪式神圣、雄壮、肃穆的氛围也造就了摆贝型蜡染独特的审美场域和文化价值。然而,厚重的文化背景、狞厉的视觉体验也使摆贝型蜡染的审美特征趋于深邃、艰奥,与现代人的日常审美习惯相去甚远,以至于难以在现代的苗族村落生活中继续存续,在民间创作喜好日趋纤柔、世俗化的当下,摆贝型蜡染的传统风格正面临消散的危险。与正在淡出民间的摆贝型传统风格相比,丹寨蜡染中丰富的花鸟纹饰是生命力旺盛的后起之秀,其出现得益于白领苗对汉族古典花鸟艺术以及近现代染织品纹样的学习与本土化改造,呈现出鲜明的早、中、后三期阶段性风格。丹寨蜡染中最古老的鸟纹和植物纹带有与榕江蜡染相似的原始风格,清代黔东南生苗区开辟之后,以汉族服饰及蓝印花布为载体的汉族花鸟纹样传入苗疆,使白领苗习得了花鸟纹样并作为日用传统;而至近现代染织设计中的花草纹样被白领苗接受之时,丹寨花鸟蜡染已基本完成了从图案性到绘画性转型。与此相伴,白领苗的审美思维跳出了巫术性、功能性的局限,而转向对日常生活、优美事物的欣赏;丹寨蜡染的艺术语言中也出现了写实性的再现方式、模仿软笔绘画的自律线条,以及景、境的物象组织意识。这种效仿专业艺术、跟随流行趋势、接近大众审美的风格在当前拥有巨大的民间创作热情,也奠定了丹寨蜡染在产业化转型过程中较高的艺术起点。改革开放以来,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走上了商品化、产业化的道路,两地蜡染纹样的先天禀赋及两县产业环境的后天资源也使两地蜡染风格的发展、存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丹寨蜡染产业起步早、影响大,借助邻近行政中心的地理优势,吸引了高水平的外来资本、设计人才及合作机会,颇具规模的地区产业集群不仅使丹寨本土的传统蜡染纹样良好地传承、衍生,也使丹寨成为各地蜡染风格的熔炉,并大量吸纳了榕江蜡染风格为己用。而榕江县的本地蜡染产业薄弱,因此对传统蜡染风格进行了简易化、情景化的改造,并随着蜡娘外出打工、产品异地销售形成了在黔东南地区广泛传播并被大量模仿的“普世风格”。在黔东南区域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形成了水乳交融的连理整体,共同以苗族文化、传统工艺的身份面对着外部世界的价值赋义。当前,蜡染产品涵盖了艺术品、服装、软装、文创产品等多种形态,民族旅游和休闲体验则形成了苗族蜡染文化叙事的两条基本脉络:一方面,在民族旅游的凝视下,苗族传统文化中乡村性、原始性、异质性的部分被提炼成一系列特定的视觉符号,如盛装人物、民俗场景、铜鼓、牛角、蝴蝶妈妈、锦鸡舞之类,成为丹寨、榕江蜡染绘画的新题材,也催生了蜡染创作中叙事化、奇观化、浪漫化的手法。另一方面,作为拥有丰富内在结构的物质文化门类,丹寨、榕江的蜡染艺术不再仅仅作为苗族文化的子集,而是以独立的姿态,在后现代生活美学、自然美学以及东方休闲美学、造物伦理、社会效应的视角下,令物质材料、工艺流程、生活方式、创作主体等每一个侧面都获得审美意义,使蜡染艺术的审美范围从对纹样的欣赏扩展到了对整个文化生态的理解与崇尚。

二、黔东南气象信息网站开发、建设与应用技术总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黔东南气象信息网站开发、建设与应用技术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喀斯特农村太阳能资源评估与优化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太阳能资源与优化调控
    (二)喀斯特地区太阳能资源与优化调控
    (三)太阳能资源评估与技术利用研究进展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四)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 喀斯特地区太阳能资源评估
    (一)太阳能资源
        1 太阳总辐射
        2 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
    (二)太阳能资源评估
        1 丰富度评估
        2 稳定度评估
        3 利用价值评估
        4 并网发电适宜程度评估
四 喀斯特农村太阳能资源利用可行性分析
    (一)自然与资源因素分析
        1 太阳能资源可利用量
        2 石漠化等级
    (二)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1 政策因素
        2 家庭基本特征
        3 居民使用意愿
        4 能源基础设施
    (三)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分析
        1 能源用户结构
        2 能源消费量结构
        3 能源消费的主要途径
    (四)环境因素分析
        1 大气环境
        2 生活环境
    (五)太阳能赋存与差异化利用策略
        1 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区(施秉喀斯特)
        2 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区(毕节撒拉溪)
        3 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区(贞丰-关岭花江)
五 喀斯特农村太阳能资源优化调控与应用示范验证
    (一)喀斯特农村现有成熟技术
        1 光电转换技术
        2 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技术
        3 光热转换技术
    (二)喀斯特农村太阳能资源利用关键技术研发
        1 太阳能数据监测
        2 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
        3 太阳能光电利用技术
        4 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
    (三)喀斯特农村太阳能利用技术应用示范与验证
        1 示范点的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任建设内容
        3 太阳能利用现状评价与措施布局
        4 太阳能利用措施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5 太阳能利用示范点建设成效与验证分析
六 结论与讨论
    1 主要结论
    2 主要创新点
    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2)气候变化下水资源脆弱性的评价分析 ——以贵州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支撑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气候变化的研究进展
        1.2.2 水资源脆弱性研究进展
        1.2.3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范围
        2.1.2 自然概况
        2.1.3 社会经济状况
        2.1.4 水资源现状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3 气候与水资源量的变化特征及空间分析
    3.1 气候与水资源量趋势变化分析
        3.1.1 降雨的趋势分析
        3.1.2 气温的趋势分析
        3.1.3 水资源量的趋势分析
    3.2 气候与水资源量的突变分析
        3.2.1 降雨的突变分析
        3.2.2 气温的突变分析
        3.2.3 水资源量的突变分析
    3.3 气候与水资源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3.3.1 降雨的空间分布特征
        3.3.2 气温的空间分布特征
        3.3.3 水资源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3.4 气候变化与水资源量的相关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贵州省水资源脆弱性评价分析
    4.1 喀斯特区域水资源脆弱性的特性
    4.2 指标体系的选取的原则
    4.3 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1 评价指标的选取
        4.3.2 指标权重确定
    4.4 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结果分析
        4.4.1 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的等级划分
        4.4.2 水资源脆弱性的时间变化特征
        4.4.3 水资源脆弱性的空间变化
        4.4.4 不同分区脆弱性构成
    4.5 气候与水资源脆弱性的相关性分析
        4.5.1 降雨与水资源脆弱性的相关性分析
        4.5.2 气温与水资源脆弱性的相关性分析
        4.5.3 气候突变年份水资源脆弱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缓解水资源脆弱性的对策建议
    5.1 缓解不同区域水资源脆弱性的策略分析
    5.2 缓解水资源脆弱性的对策建议
        5.2.1 应对气候变化下水资源脆弱性管理对策
        5.2.2 根据脆弱性分区针对性治理
        5.2.3 增强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5.2.4 强化污水处理与水资源循环再利用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3)红色文化在民族地区本土高校的传播研究 ——以凯里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1.红色文化的传播研究
        2.红色文化在高校的传播研究
        3.红色文化在民族地区本土高校的传播研究
        (二)国外的研究现状
        1.外国学者对我国红色文化的直接描述
        2.国外与红色文化相似的民族文化传播
    三、研究目标和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红色文化在民族地区本土高校传播的相关概述
    第一节 红色文化的形成及在民族地区的特点
        一、红色文化的形成渊源
        (一)厚重的历史背景: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现状
        (二)浓重的家国情感:革命热情与民族情怀
        (三)科学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红色文化与民族地区的关联
        (一)数不完的红色足迹
        (二) 道不尽的军民深情
        三、红色文化在民族地区的形态
        (一)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是基础
        (二)精神形态的红色文化是核心
        四、红色文化在民族地区的特点
        (一)文化形态多样
        (二)地域特征显着
        (三)精神内涵深厚
        (四)时空延续较强
    第二节 红色文化在民族地区本土高校传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红色文化在民族地区本土高校传播的必要性
        (一)塑造大学生崇高理想信念的必然要求
        (二)培养大学生文化认同感的内在需要
        (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举措
        (四)顺应教学建设规律的发展趋势
        二、红色文化在民族地区本土高校传播的可行性
        (一)优秀精神品质为民族地区的大学生提供精神食粮
        (二)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在民族地区优渥且极具感染力
        (三)传播媒介的多样发展丰富了红色文化的传播途径
第二章 红色文化在民族地区本土高校的传播现状调查
    第一节 调查情况说明
        一、调查研究的目的
        二、调查研究的内容
        三、调查问卷的概况
    第二节 红色文化在民族地区本土高校的传播成效
        一、学生对红色文化具备基本认知
        二、学生对红色文化价值普遍认同
        三、本土高校对红色文化比较重视
        四、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第三节 红色文化在民族地区本土高校的传播问题
        一、传播意识较弱:落后的传播观
        二、传播内容困乏:资源取材局限
        三、传播渠道滞后:手段单一陈旧
        四、传播覆盖不全:传播受众局限
        五、传播成效不佳:内涵把握不深
第三章 红色文化在民族地区本土高校传播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一节 对红色文化传播的认识狭隘
        一、僵化静止的传播,形成刻板印象
        二、注重效益,传播变“庸俗化”
    第二节 本土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不够
        一、传播空壳化,缺乏生动性资源
        二、传统理论说教,缺乏“共情”
    第三节 传播渠道略传统且存在局限
        一、传播手段有限,没有完善的传播系统
        二、科技应用少,感受缺乏“魅力”
    第四节 传播主体数量少且缺乏合力
        一、传播主体较少,力量薄弱
        二、缺乏合作,传播主体“独立化”
    第五节 红文化传播无特点且不全面
        一、忽视特殊性,雷同度高
        二、信息凌乱,传播“碎片化”
第四章 红色文化在民族地区本土高校传播的对策思考
    第一节 增强传播意识
        一、加深红色文化认同感
        二、培育客观的传播意识
    第二节 丰富传播内容
        一、强化红色文化有民族的联系
        二、创新其红色文化的传播题材
    第三节 改进传播方式
        一、制作VR、H5新型体验
        二、注重传播流量的疏导
    弟四节 打造传播队伍
        一、增加传播主体数量
        二、提升传播主体素质
    第五节 加大传播力度
        一、扩大红色文化传播的覆盖
        二、优化红色文化传播的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台江姊妹节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四、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支撑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六、田野点概况
第一章 台江姊妹节从传统民族文化到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动因分析
    一、台江姊妹节从传统民族文化到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台江姊妹节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因分析
第二章 台江姊妹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台江姊妹节文化产业发展的特征
    二、台江姊妹节文化产业发展的行动者表现
第三章 台江姊妹节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
    一、接待能力不足
    二、“决策者”向谁效忠的问题不明确
    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模糊护
    四、人才资源缺乏
第四章 台江姊妹节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补短板、挖潜力,提高接待能力
    二、坚持政府引导,将“决策者”身份归还民众、市场
    三、加强文化产品研发和品牌打造,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四、重视培养、引进人才资源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专着类
    二、期刊类
    三、论文类
    四、电子文献
    五、未分类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一、个人简介
    二、获奖情况
    三、科研成果
    四、发表论文
附录一 部分田野调查图片
附录二 部分田野访谈整理
附录三 台江姊妹节相关访谈备忘录(部分)

(5)贵州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分布格局及其城市应用区域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立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研究进展
        1.2.2 园林植物区域规划研究进展
    1.3 目的意义
    1.4 研究区概况
        1.4.1 地理位置
        1.4.2 气候条件
第2章 物种多样性与分布格局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2.1.1 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名录的确定
        2.1.2 多样性格局的构建
    2.2 物种组成多样性
        2.2.1 物种组成概况
        2.2.2 生活型分析
        2.2.3 科属区系成分分析
    2.3 分布格局多样性
        2.3.1 水平分布格局
        2.3.2 垂直分布格局
    2.4 观赏特性多样性
        2.4.1 观赏用途多样性
        2.4.2 木本花卉多样性
    2.5 园林用途多样性
第3章 资源开发应用潜力评价
    3.1 开发利用潜力评价体系的建立
        3.1.1 构建综合评价体系
        3.1.2 评分标准
    3.2 评价结果
        3.2.1 各指标总权重值确定
        3.2.2 综合评分及等级划分
        3.2.3 综合评价结果
第4章 基于气候因子的贵州省园林植物应用区域规划
    4.1 区划原则
        4.1.1 遵循自然规律、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相结合的原则
        4.1.2 以城市绿化建设为导向
        4.1.3 综合性和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4.2 区划指标
        4.2.1 绿化区划分指标
        4.2.2 温度带划分指标
        4.2.3 干湿区划分指标
    4.3 区划方法
        4.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4.3.2 基于DEM的多元线性回归+残差内插法(混合插值法)
    4.4 区划结果
        4.4.1 气候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特征
        4.4.2 温度带区划
        4.4.3 干湿区区划
        4.4.4 绿化区划
    4.5 园林绿化区物种组成及开发利用分析
        4.5.1 总体物种组成
        4.5.2 可优先开发利用物种组成
        4.5.3 各区物种组成及开发利用分析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
    5.2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研究生期间科研情况
附录 Ⅱ 贵州省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名录
附录 Ⅲ 贵州省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评价分值统计表
附录 Ⅳ 贵州省部分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图片赏析

(6)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内容及思路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
    五、资料数据来源与田野调查
第一章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贫困
        二、民族村寨
        三、民族村寨旅游
        四、旅游扶贫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环境贫困理论
        二、资源诅咒理论
        三、精准扶贫理论
        四、乡村治理理论
        五、土地产权理论
        六、文化资本理论
    第三节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及特点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特点
    第四节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及局限性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可行性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现实选择及发展阶段
    第一节 贵州民族地区的贫困
        一、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
        二、贫困原因错综,贫困治理复杂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的主要特征
        一、是交融散布于崇山峻岭中的“活化石”
        二、拥有着适应山地自然环境的生存智慧
        三、凝固于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结构之中
        四、通过仪式性的活动确定社会结构关系
        五、风险依靠有限自我救助社会组织系统
    第三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条件
        一、资源禀赋
        二、脱贫攻坚
        三、市场驱动
    第四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阶段
        一、起步期(改革开放-1990年)
        二、成长期(1991年-2010年)
        三、成熟期(2011年-现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果评估
    第一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整体效果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大格局形成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推动经济发展
        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促进减贫增收
        四、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改善人居环境
        五、民族村寨旅游扶贫重构人地关系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以黔东南为样本
        一、绩效评价样本选择依据
        二、扶贫绩效计算
        三、绩效评价分析
    第三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
        一、福利的内涵及测量
        二、基于可行能力的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体系
        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
        四、福利改进方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经验及挑战
    第一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经验
        一、政府主导:贫困地区的合理逻辑
        二、搭建平台:高标准开展国际合作
        三、生态补偿:优化旅游及人居环境
        四、长效管护:乡村设施的投管机制
        五、文旅融合:以旅游激活文化传承
        六、村民主体: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挑战
        一、异化与重构:传统乡村社会的“脱嵌”
        二、机会与风险:产业机会的盲目与麻木
        三、能人与穷人:精英剥夺与贫富差距
        四、扶贫与养贫:难以避免的“公地悲剧”
        五、增长与消亡:贫困减缓中“无根的增长”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案例研究
    第一节 扶贫困境与乡村治理:来自肇兴侗寨的调查
        一、肇兴侗寨概况
        二、肇兴侗寨的传统社会组织及现代意义
        三、肇兴侗寨旅游扶贫历程
        四、旅游扶贫中基层行政与乡村社会的拉锯
        五、破局:村寨旅游扶贫权利的有序归位
    第二节 扶贫质量与土地产权:来自纳灰村的调查
        一、万峰林纳灰村概况
        二、布依族传统的农地习俗
        三、纳灰村旅游扶贫历程
        四、华冠背后:景区核心村寨的尴尬
        五、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提升村寨旅游脱贫质量
    第三节 扶贫创新与文化资本:来自岜沙苗寨的调查
        一、岜沙苗寨民族文化
        二、岜沙旅游扶贫推动民族文化资本化的过程
        三、岜沙旅游扶贫推动民族文化资本化的问题
        四、岜沙旅游扶贫创新激活民族文化资本价值
    第四节 案例思考: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方向
        一、重组乡村治理结构是破解村寨旅游扶贫困境的重要基础
        二、重赋乡村产业活力是提升村寨旅游扶贫质量的重要途径
        三、重构乡村文化价值是促进村寨旅游扶贫创新的重要依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及举措
    第一节 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
        一、调整贵州村寨旅游扶贫战略的依据
        二、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
    第二节 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举措
        一、创新多元化的村寨旅游扶贫模式
        二、探索差异化的村寨旅游扶贫路径
        三、推动市场化的文化价值实现机制
    本章小结
结论、不足及展望
    结论
    不足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调查问卷
    附录二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村民访谈提纲
    附录三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村组干部访谈提纲
    附录四 部门及案例点主要访谈人员基本信息
    附录五 “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附录六 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7)基于地表覆被变化的黔东南碳储量时空动态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土地利用/地表覆被变化与碳循环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1.3.2 土地利用/地表覆被变化碳效应方法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及自然资源
        2.1.4 社会经济概况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遥感影像预处理
        2.2.3 遥感影像分类
    2.3 研究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表覆被变化分析
    3.1 地表覆被时间变化特征
        3.1.1 地表覆被结构变化分析
        3.1.2 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3.1.3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
    3.2 地表覆被变化空间特征
        3.2.1 总体地表覆被格局
        3.2.2 主要地表覆被类型空间变化情况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碳储量估算及变化分析
    4.1 碳储量估算
        4.1.1 InVEST模型概述
        4.1.2 InVEST模型碳储量模块
        4.1.3 碳密度数据的确定
        4.1.4 碳密度数据的修正
    4.2 碳储量总量变化分析
    4.3 不同地类碳储量差异分析
    4.4 基于时间尺度的碳源、碳汇空间差异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表覆被模拟及固碳能力预测
    5.1 模型概述
        5.1.1 元胞自动机
        5.1.2 马尔科夫模型
        5.1.3 CA-Markov模型
    5.2 CA-Markov模型构建过程及精度检验
        5.2.1 CA-Markov模型构建思路
        5.2.2 参数设置
        5.2.3 模拟结果及精度检验
    5.3 2025年研究区地表覆被情景模拟
        5.3.1 自然发展情景
        5.3.2 生态保护情景
        5.3.3 情景模拟结果分析
    5.4 固碳能力预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8)贵州黔东南苗族传统村落拟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黔东南苗族
        1.2.2 传统村落
        1.2.3 拟态
        1.2.4 空间格局
    1.3 研究综述
        1.3.1 传统村落相关研究
        1.3.2 拟态性相关研究
    1.4 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技术路线
2 苗族传统村落的拟态性量化指标构建研究
    2.1 量化指标选取原则
    2.2 指标体系构建
    2.3 拟态性量化指标分析
    2.4 指标获取方法
        2.4.1 肌理拟态性
        2.4.2 竖向布局拟态性
        2.4.3 色彩拟态性
        2.4.4 空间格局拟态性
    2.5 小结
3 黔东南苗族传统村落的拟态性特征分析
    3.1 苗族传统村落肌理的拟态性特征分析
        3.1.1 苗族传统村落肌理复杂性分析
        3.1.2 苗族传统村落肌理聚集度分析
        3.1.3 苗族传统村落肌理的拟态性特征小结
    3.2 苗族传统村落竖向布局的拟态性特征分析
        3.2.1 上郎德村竖向布局的拟态性特征分析
        3.2.2 新桥村竖向布局的拟态性特征分析
        3.2.3 方召村竖向布局的拟态性特征分析
        3.2.4 苗族传统村落竖向布局拟态性特征小结
    3.3 苗族传统村落色彩的拟态性特征分析
        3.3.1 上郎德村色彩的拟态性特征分析
        3.3.2 新桥村色彩的拟态性特征分析
        3.3.3 方召村色彩的拟态性特征分析
        3.3.4 苗族传统村落色彩拟态性小结
    3.4 苗族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拟态性特征分析
        3.4.1 上郎德村的空间格局拟态性特征分析
        3.4.2 新桥村的空间格局拟态性特征分析
        3.4.3 方召村的空间格局拟态性特征分析
        3.4.4 苗族传统村落空间格局拟态性小结
    3.5 小结
4 苗族传统村落拟态性特征的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4.1 苗族传统村落拟态性特征的影响因素
    4.2 苗族传统村落拟态性特征的影响因素权重分析
        4.2.1 构建拟态性特征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模型
        4.2.2 计算方法
        4.2.3 指标权重计算
        4.2.4 结果分析
    4.3 小结
5 苗族传统村落的拟态性发展策略
    5.1 多维协调村落拟态性发展策略
        5.1.1 肌理拟态性策略
        5.1.2 色彩拟态性策略
        5.1.3 竖向布局拟态性策略
        5.1.4 空间格局拟态性策略
    5.2 多级提升村落主体人文观念策略
        5.2.1 提升决策理念
        5.2.2 加强保护意识
        5.2.3 转变发展思路
    5.3 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2.1 论文创新点
        6.2.2 存在的问题
        6.2.3 下一步的研究设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样本村落肌理拟态性计算栅格单元图
附录 B 样本村落肌理拟态性计算栅格单元数据统计
附录 C 色彩三要素等级划分详细规定
附录 D 样本村落整体色彩数据统计
附录 E 调查问卷(用于第4章层次分析法)

(9)基于苗族地域文化的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以贵州黔东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一、文献调查法
        二、案例分析法
        三、田野调查法
        四、市场分析法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1.6 创新点
第二章 地域性文化创意产品探究
    2.1 文化创意产品概述
        2.1.1 文化创意产品的概念
        2.1.2 文化创意产品的特征
        2.1.3 文化创意产品的功能
    2.2 地域文化符号理论
        2.2.1 文化符号的概念
        2.2.2 地域文化符号的基本内涵
    2.3 地域文化创意产品概念解析
        2.3.1 文化产品与文化创意产品
        2.3.2 地域文化与文化创意产品的关系
        2.3.3 地域文化对文化创意产品的影响
        2.3.4 地域文化对创意产品的现实意义
    2.4 文化创意产品国内外开发现状
        2.4.1 国外现状
        2.4.2 国内现状
    2.5 国内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方式
        2.5.1 文物复制品
        2.5.2 文化符号的平面运用
        2.5.3 文化符号的功能匹配
第三章 贵州黔东南苗族的地域文化分析
    3.1 贵州黔东南苗族的地域文化调研
    3.2 苗族地域文化符号的提取
        3.2.1 图形符号提取
        3.2.2 色彩符号提取
        3.2.3 意蕴符号提取
    3.3 贵州黔东南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现状
        3.3.1 贵州黔东南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种类
        3.3.2 贵州黔东南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缺陷
第四章 基于苗族地域文化的创意产品的设计路径
    4.1 苗族文化创意产品开发需求调研
        4.1.1 基于SWOT分析法的市场分析
        4.1.2 消费者调研
    4.2 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原则
    4.3 文化符号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方法
        4.3.1 文化创意产品“形”与“意”的表达
        4.3.2 文化符号“形”的应用
        4.3.3 文化符号“意”的应用
        4.3.4 文化符号“形”与“意”的交融
第五章 黔东南苗族地域文化符号在创意产品中的设计实践
    5.1 苗族文化创意产品的方案构思
    5.2 苗族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5.2.1 设计案例一:“苗家姑娘”系列
        5.2.2 设计案例二:“马赛克”系列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深圳大学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论文评语
深圳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致谢

(10)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对象界定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概念界定
        二、以丹寨、榕江两地苗族蜡染艺术并列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苗族蜡染的研究历史与成果分布
        二、苗族服饰及传统纹样的辑录与研究
        三、与本文相关苗族历史、文化研究
        四、当前苗族蜡染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现有成果的不足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难点
        一、本文使用的理论方法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纹样的历时性归纳研究
        三、丹寨、榕江地区蜡染风格的空间比较及蜡染产业的发展研究
        四、田野调查与访谈经历
第一章 丹寨、榕江苗族传统文化与蜡染的乡村生态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阶段
        一、中华文明的孕育阶段:苗族艺术中原始特征的积累时期
        二、迁居西南的持守阶段:黔东南苗族地域文化特色的形成时期
        三、黔东南生苗区的开放阶段:苗族文化、艺术的快速变化时期
    第二节 丹寨、榕江苗族的村落生活环境与传统文化习俗
        一、自然地理环境与村寨的物质生活
        二、苗族传统村寨的社会组织、宗教文化
    第三节 丹寨、榕江苗族村落中的传统蜡染生态
        一、村落中的蜡染劳动环境
        二、蜡染材料与工具
        三、蜡染制作工艺
    第四节 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一、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人群:白领苗
        二、白领苗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第五节 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一、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摆贝型苗族与滚仲型苗族
        二、摆贝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三、滚仲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小结
第二章 法天怀故: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中的抽象纹样与几何规律
    第一节 榕江苗族蜡染中的太阳图式及其衍生的造型风格
        一、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纹的基本样式及流变
        二、卍字纹的变形与四叶旋转图形的具象化
        三、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鸟图式
        四、光体纹造型混融于动、植物纹样
    第二节 “窝妥纹”及四方八螺旋图式的分析
        一、当前关于“窝妥纹”的研究状况
        二、“窝妥纹”骨格结构蕴含的时空体系
        三、八螺旋象征四方八位之风气
    第三节 丹寨苗族蜡染中的“归宗纹样”
        一、保家纹
        二、马蹄纹
        三、锅圈纹
        四、归宗纹样的构图方式分析
        五、归宗纹样的“归宗”含义辨析
    小结
第三章 原始神圣: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动物纹样
    第一节 古老的造型程式: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样的原始性
        一、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动物性特征的原始性
        二、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的古老姿态造型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鸟纹、鸟龙及黾纹
        四、古怪、荒远: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直观审美印象
    第二节 恐惧与崇拜同在: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神秘属性与丑怪造型
        一、善厉一体:苗族原始观念中龙的复杂角色
        二、狰狞诡谲: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的夸张造型手法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丑怪风格与崇高审美特征
    第三节 摆贝型苗族鼓藏幡承载的神圣世界
        一、摆贝型苗族鼓藏幡的使用场合与功能
        二、苗族鼓藏节、鼓藏幡背后的综合性审美场域
    第四节 摆贝型苗族蜡染的风格变化与传统造型程式的消解
        一、摆贝型苗族传统蜡染审美特征之艰奥性
        二、传统仪礼的松散与传统图像的松动
        三、当前的经济、生活条件使蜡染创作逐渐退出摆贝型苗族的生活习惯
        四、摆贝型苗族自发的风格探索逐渐远离传统样式
    小结
第四章 优美包容:丹寨苗族蜡染中的花鸟纹样
    第一节 沿承与吸纳: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早期风格
        一、归宗纹样中蕴含的原始植物造型
        二、丹寨花鸟纹蜡染的早期风格
        三、丹寨蜡染中写实花鸟纹样的形成契机
    第二节 本土性的显现: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中期风格
        一、总体风格特征:蜡染作品的绘画性与个性趣味彰显
        二、植物纹样的变迁体现出苗族植物审美观念的改变
        三、现实性鸟类意象体现出日常、生动的本土气息
    第三节 绘画性提升: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后期风格
        一、被面大花:乡村生活与近现代专业图案设计的碰撞
        二、写意小景:丹寨蜡染模仿中国软笔绘画的过程
    小结
第五章 丹寨县、榕江县的蜡染商业化状态及传统纹样的生存状况
    第一节 丹寨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地区品牌、产业集群带动的良性循环
        一、丹寨县蜡染产业总体情况
        二、丹寨蜡染艺术在本地企业中的整合与提升
        三、丹寨蜡染的商业风格: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优化升级
    第二节 榕江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宝贵资源亟待地区凝聚力的形成
        一、榕江县蜡染产业的总体状况
        二、滚仲型苗族蜡染的商业风格:革新与危机共存的适应过程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商业前景:作为地区象征的潜质与当前仍面对的不足
    小结
第六章 旅游休闲文化赋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新传统与新价值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产业的一体多元局面
    第二节 民族旅游促成的苗族蜡染纹样新题材
        一、旅游凝视下的民族特色与异文化需求成为苗族蜡染新题材的创作动力
        二、民族身份的表达:人物、风俗与叙事场景
        三、象征苗族文化的新传统:铜鼓、牛角、百鸟、蝶母及幻想造型
    第三节 休闲文化与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价值诠释与审美扩展
        一、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产品结构扩展和审美要素转换
        二、蓝染概念以工艺为纽带对苗族蜡染设计思路的开拓
        三、中国古典文人造物对苗族蜡染产品设计理念的启发
        四、休闲语境下蜡染文化生态中的自然之美与自由之意
        五、寓于蜡染手工制作、朴素产品形态中的造物伦理之美
        六、蜡染产业体现的社会关怀之美
    小结
结论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承袭自中华初民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原始性艺术特征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与汉族古典艺术、现代生活方式的交流、互哺中体现出的风格变化、审美转型和时代价值
    三、现代社会转型带给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全局性变革与存续方式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四、黔东南气象信息网站开发、建设与应用技术总结(论文参考文献)

  • [1]喀斯特农村太阳能资源评估与优化调控技术研究[D]. 孙若晨.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气候变化下水资源脆弱性的评价分析 ——以贵州省为例[D]. 江丽.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3]红色文化在民族地区本土高校的传播研究 ——以凯里学院为例[D]. 龙薪宇.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4]台江姊妹节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 张紫莹. 贵州民族大学, 2020(07)
  • [5]贵州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分布格局及其城市应用区域规划研究[D]. 黄郎. 贵州大学, 2020(04)
  • [6]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D]. 笪玲. 西南民族大学, 2020(12)
  • [7]基于地表覆被变化的黔东南碳储量时空动态变化研究[D]. 李义平. 贵州大学, 2020(04)
  • [8]贵州黔东南苗族传统村落拟态性研究[D]. 艾林. 贵州大学, 2020(04)
  • [9]基于苗族地域文化的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以贵州黔东南为例[D]. 邹燕妮. 深圳大学, 2020(10)
  • [10]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D]. 于菁竹.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黔东南气象信息网站开发建设及应用技术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