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探讨及应对措施论文_梁任 李光庭 符小芳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探讨及应对措施论文_梁任 李光庭 符小芳

摘要:分析和探讨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情况。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临床医学检验的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出现检验质量问题原因及质量影响因素。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发现,在500例患者1020例次检验中,失误为81例,占比7.94%,且在准备阶段失误或误差概率最高,与其他阶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本院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因素较多,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临床检验阶段的控制,使临床医学检验质量得到不断提升。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应对措施

临床医学检验是对取自人体的样本进行生物学、遗传学等各方面的科学检验,从而判断人体的状况,为医疗诊断提供参考信息的工作。现代医学检验依靠各项专用的医疗设备,其质量与设备技术的高低、状态的好坏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检验器械不断提升更新,检验质量不断提高。但还存在一些因素会对检验质量产生影响,因此需要继续研究和探索,为医学检验的发展提供帮助。选取大量样本进行研究,分析可能对检验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详情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院进行临床医学检验的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97例,女203例,年龄6~67岁,平均年龄(39.8±8.9)岁。临床500例患者中,共计进行1020次临床检验,其中全血细胞分析428例,占比41.96%;生化检验412例,占比40.39%;尿常规检验102例,占比10.00%;便分析检验78例,占比7.64%。所有患者及临床检验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2.1检验前准备

常规生化血检:采血前1周戒烟戒酒,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并且在进行抽血之前应该吃流食,流食的具体种类需要根据整个检查项目来制定。在抽血之前的6h应该禁止进行剧烈的有氧运动,并且保持十分稳定的情绪。在抽血之前要保持空腹。采血前,护理人员应当向患者进行采血以及检验方法、目的的告知说明,并且将相关的注意内容向患者表达清楚,并且详细分析可能会在体内发生变化的药物种类和名称,患者需要深入了解。

2.2采集样本

医护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样本采集以及器械使用的相关规范标准执行。采集的时间必须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因为样本需要十分的准确以及有效,且采集方法应当正确,如进行分泌物采集应当使用棉球擦拭以便获取。对于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采集检验样本应当避开输液侧肢体,以保障安全。进行患者外周静脉血的采集,医护人员应该嘱咐患者采取平卧位或者端坐位,严禁使用站立位。

2.3针对性处理措施

成功采集样本之后应当按照相关规范做好保管,及时送检,处理标本也应当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流程。如果对检验样本有具体的、特殊性的要求,如光线、温度的相关要求等,应当严格遵守,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样本保护。

2.4检验应当遵守的规范

在医院现有条件基础上,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各类检验操作,且对于检验数据应当进行科学处理、统计、分析、整理。

3.检验结果

一旦出现异常,就需要检验人员针对具体的内容进行再次的检验。如果在一次的检验之后,证明之前的检验结果有失误,那么就应该将前一次失误的检验各方面情况详细进行登记,存档。若检验过程中出现样本丢失、污染、损坏等情况,均应当视为检验失误,并做好相应的记录。此外,其他任何导致需要进行重新检验的情况,且能够证明前次检验结果错误、无效的情况,均应当按照检验失误进行处理。

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所采集到的数据都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比对,分析所有数据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本次调查研究的500例患者的1020例次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出现检验误差的患者共计81例,占比7.94%,其中以患者未进行良好检验前准备为主要影响因素,与其他影响因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患者检验失误阶段与影响因素情况差异(n,%)

三:讨论

1.因素问题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中可以发现,影响检验质量控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按照检验的过程可以将其分为检验前的影响因素、样本采集时的因素和样本检验中的因素。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医院每日需要接受的患者数量庞大,使得临床检查的工作量不断增加。其中在检验的准备阶段和样本的采集阶段对检验质量影响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在以后的检验工作中,应当以这两个环节为重点开展改进工作。在完善规范制度的基础上,利用抽查的方式对其结果进行检查,避免主观判断的错误。另一方面,在样本的处理阶段,因为处理程序和设备的工作有其自定的模式,所以在以后的处理过程中,应当在保持规范化操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操作的程序和要求,并让医护人员严格执行。另外,医院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宣传工作,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患者留存的样本能够达到标准。由医院的相关人员对患者进行知识宣传,让患者知晓检验的注意事项,并对患者的疑问作出解答。

2.措施分析

2.1加强制度管理

根据质量检验过程,严格加强质量管控,切实发挥制度管理价值。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优化监测科工作体系,要求每个工作人员都明确工作责任,以及检测标准,确保医学检测正常展开。作为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检测要求加强监管,处理存在与潜在的医学问题。完善奖惩机制,提高其责任意识,确保医学检测高效性、准确性。加强对检测人员实践的全面监管,确保各操作步骤符合要求,确保医学检测的规范性。完善检验质控体系,转变相关人员职责理念,纠正敷衍了事的工作态度。优化质控管理流程,做到工作有据可依。加强各部门职责明确,实现各部门相互协调合作,通过上行下效方式,确保信息无障碍沟通。为了提高患者就医体验,积极听取意见,完善服务方式与技能水平,进一步提高医学诊断管控成效。

2.2加强人员培训

需要提高检验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医学检验是现代医院必不可缺的一个科室。因此在其中的检验人员应当有更好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要对自己的工作有足够的重视,并有责任心地对每一项检验工作保持细心认真的态度。能够与患者进行友善的沟通,向患者了解病情,并能够以自身的医学知识向患者对检验的结果作出解释。需要有足够的专业素养,能够在宣传工作中有效传达注意事项,并帮助患者消除对检查的不安心理。检验人员还应当与其他科室的医护人员建立起良好的沟通联系,及时地了解临床病情,对诊断进行验证。

2.3加强实验前的基本信息管控

医学检验前,做好受检人员信息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确保检验内容需求、资料整理方式,以及采集流程、抗凝剂应用符合标准。在受检人员等待检验,以及样本收集的过程中,要求附带医疗嘱托,与收件人员相关信息,在其基础上展开信息核心,确保检验流程的严谨性、精确性。发现患者信息有误的区域,及时更改并记录在单子档案。在整理受检人员信息资料时,要求严控操作规范、规程,减少信息失真的人为因素影响。运动后采集的标本,检验结果会出现不同程度偏差;对此,严格要求受检人员处于静止状态。采样结束后,第一时间送检,控制样本送检的时间与质量,避免样本变质,影响检验结果。

结束语:

通过对医学检测各个环节失误率的统计发现,前期失误率高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对血常规检测的要求不清楚,所以,针对此类现象,要加大相应科普宣传工作的力度,定期举办相应的讲解会,这样才能确保患者诊疗方案科学且准确,促进医疗工作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彩燕.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探讨及应对措施[J].当代医学,2016,22(30):94.

论文作者:梁任 李光庭 符小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  ;  ;  ;  ;  ;  ;  ;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探讨及应对措施论文_梁任 李光庭 符小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