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对会计的挑战_知识经济论文

知识经济对会计的挑战_知识经济论文

知识经济对会计的挑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经济论文,会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纪之交,当我们伫立于历史长河中眺望未来时,我们清晰地看到:信息化与全球化的滚滚浪潮正以无比巨大的力量将人类带进辉煌的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我们的生存方式和交往方式恐怕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受时代的影响。本文试图对知识经济时代会计面临的挑战进行探索性考察。

知识经济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是当今世界的一种新的经济类型,是富有生命力的经济。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经合组织(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其中对其内涵进行了界定: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报告把人类迄今创造的所有知识分为四大形态:即事实知识( Know —what)、原理知识(Know—why)、技能知识(Know—how)和人力知识(Know—who)。据估计, 经合组织主要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50%以上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在《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报告》中,总结90年代以来经合组织国家经济发展的轨迹与趋势,提出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及其作用地位,用统计数字具体说明了知识经济体系中的重大要素,包括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开发,信息和通信技术,服务行业的就业人数与构成,以及劳动力的技能素质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美日等发达国家和亚洲新型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来看,知识经济对整个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产业在GNP 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微软的崛起,对美国的经济乃至全球经济都发生了革命性的推动作用。若把微软作为一个国家看待,其总市值目前在全球经济中排第九位,超过新加坡的国内生产总值,其革命性的影响可见一斑。

OECD认为,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1.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在1993年,全部OECD国家的工商业科研开发有将近2/3的经费是用在高科技产业上。高科技产业也占据了工商业R&D投入的大多数经费。在那些对高技术的高风险投资小心行事的国家,自80年代后期以来也把服务业研究经费的1/4或更多的比例花在高技术的R&D上。

2.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信息和通信设备部门与行业的投资中,金融、长途电信及零售业等方面的服务业占了巨大的比例,在美英高达75%以上。

3.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80年代,OECD净增6500万个工作岗位中,95%是由服务业提供的。由于高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新型产业群,如电脑、通信、航空航天等产业迅速崛起,带动了相关服务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4.人力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由于所有的经济部门都变成了以知识为基础,并以知识为增长驱动力,以先进技术和最新知识武装起来的劳动力就成了决定性的要素。

知识经济不但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而且也使人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不但渗透到自然科学中,而且也渗透到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中。会计作为人类把握社会经济信息、了解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门应用学科在当代也面临着知识经济的挑战。具体来说,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无形资产成为会计核算的核心内容。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重,尤其在高新技术领域,衡量企业价值的主要标志不以物质资源为主,而是以无形资产为主。世界著名的大公司,其品牌的无形资产往往大的惊人,如美国可口可乐商标价值为359.5亿美元,柯达为100.2亿美元,万宝路的老板曾声称,如果其公司遭受火灾,凭借其巨大的品牌无形资产就可再建一个万宝路。在这样的情形下,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如专利权、版权、商标权、专营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都将正式纳入会计系统进行管理和核算。传统会计系统中确认的无形资产有两类,一是外购无形资产,自创无形资产不作为资产在帐面上反映,二是特定类型的无形资产,如专利权、著作权、特许经营权、土地使用权、外购商誉等,而像商标权、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通常不作反映。这样一方面使企业的无形资产不能得到全面的体现,另一方面财务报表中没有无形资产的详细项目,既不利于全面衡量企业的真正价值,又不利于投资人了解无形资产的构成以及科研投入和技术含量。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全面来临,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总值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企业自创的无形资产将会正式纳入财务报表。特别是为盘活存量资源,企业间将会产生重组、购并,如何科学地客观地评价企业的全部资产,编制出合理的财务报表,对传统会计是一个挑战。

2.知识会计将成为会计中的新兴课题。人力的技能和素质是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由此可见知识经济时代最大的特点是以人为本,人力资源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要素,对企业的发展和成长以及价值增加的贡献已有目共睹。客观上,这也为会计注入了新鲜血液。在以知识为基础,以智力为资源的经济社会里,人才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人才智力资源的成本、价值的确认、计量和记录,以收益和权益的分配为主要内容的人力资源会计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和研究,初步形成了包括人力资源成本和人力资源价值的两大人力资源会计模式。但是从目前的实践来看,人力资源会计仍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人是一切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科技的进步源于人的智慧和创新,但是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未能反映出人的智慧与创新能力和产出价值的计价等问题;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虽然充分计量了人力资源的价值,避免了人们低估企业价值的不足,但由于没有以实际成本为基础,因而无法与传统的财务会计融为一体,而只能作为管理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两种会计模式都无法从根本上调动作为知识载体的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当然不是单凭会计变革所能完成的任务,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变革的核心问题是人才智力资源的产权归属和界定,但是会计在这场变革中应主动适应,积极参与。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会计理论应突破传统的理论和方法,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探索建立以智力资本为中心的知识会计。目前我们也说不上究竟包括哪些内容,但至少是会计理论和方法的革新,是人力资源成本和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结合,是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

知识经济对会计的挑战还包括对财会人员的挑战。传统意义上财务人员就是帐房先生,管好收支,平衡了帐目就是称职的工作人员。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我国会计体制提出全新的挑战,财会人员的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除了要有专业知识、电算会计知识等必备的专业知识外,我们认为尚需强化以下几种意识。

1.全球意识。知识经济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全球化。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已大大缩短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时空,信息产业是促使世界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先导产业和主导产业。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全球卫星通讯的实现和互联网的建成,对以人工系统为基础而构筑起来的现有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将是一次洗礼。信息技术催化了财务会计的创新,因此财务人员要具有胸怀自己的职业,放眼世界各地的全球意识。

2.创新意识。现代高科技与社会的互动促成了人类交往方式的革命性变化,作为记载经济活动过程信息流的财会人员要及时捕捉瞬息万变社会中的新现象,准确反映其成本与价值,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效率,因此要有创新意识。

3.通才意识。社会是复杂多变的。随着分工越来越细化,交易品种越来越多,一些原本是属于一个会计科目的内容可能分裂为两个乃至多个,一些原本不计成本没有确认价值的东西现在发生了变化。而且企业的兼并、重组,破产实施过程中的成本计量、价值测定,尤其是收购过程中被收购方的反收购行为隐藏的信息风险、市场风险、高估无形资产价值等,不但要求有足够的专业知识,还要求有相关知识,因此财务人员要树立通才意识。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加入WTO,走出家门,就进入国际市场, 市场风险更大,一个企业(公司)的存亡盛衰与其财务人员素质的高低成正相关关系,因此,财务人员要时刻树立全球意识、创新意识和发展意识。

标签:;  ;  ;  ;  ;  ;  ;  

知识经济对会计的挑战_知识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