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进度控制与管理研究论文_李敏

工程项目进度控制与管理研究论文_李敏

李敏

广州市重点公共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 510006

摘要: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是工程实施过程中一项复杂的过程。施工项目进度控制与投资控制和质量控制一样,是项目施工中的重点控制之一。它是保证施工项目按期完成,合理安排资源供应、节约工程成本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对工程项目进度的控制与管理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工程进度;控制;管理措施

一、项目进度控制概况

1、进度控制方法。通常来讲,我们无法确保项目的实施会根据设定好的进度计划来发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其实际进度往往会跟原定进度计划发生偏离。因此要对项目进度进行监控,一旦项目实际进度相对滞后于计划进度时,应该通过一定的措施和手段进行纠偏,保证项目的按期进行。时刻对项目的实施进度进行监控,一旦发现偏差就该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控手段和措施。

2、项目进度动态监测。所谓项目进度动态监测,指的是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收集跟项目进度相关的实际状况信息,并与计划进度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比较,了解项目进展动态情况。通常包括三种方法:

第一,日常观测。随着项目的不断深入,不断地观测和记录进度计划中所涵盖的所有工作的事实发生、持续、完成时间,并记录各个时段的状态,以此作为进度控制的根据。

第二,定期观测。定期观测即是定期对项目的进度计划的开展情况实施一次全面的观测和检查。观测间隔的时间可以根据项目自身的特点进行灵活的设置。定期观测的内容主要包括:关键工作的进度和关键线路的相关变化情况,方便采用相应措施进行对应的调整;对非关键工作的进度进行观测,从而调整或优化相关的资源,确保关键工作能够根据计划来展开。

第三,项目进度报告。所谓项目进度报告即是把记录观测检查的结果、项目进度情况和发展趋势等各类相关内容通过书面报告的形式向有关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报告。

二、关于工程进度管理

管理就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定期对实际进度进行跟踪、记录,并与目标计划进行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偏差,通过采取针对性措施调整实际进度,使之趋近于目标计划,直至项目结束,由此形成的一个周期性的循环过程。进度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在预定的时间段内完成约定范围的项目工期目标。进度管理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制定进度计划。项目实施前要根据里程碑计划和现场实际,编制出三级和四级进度计划。这是一个“自上而下分解细化”和“自下而上汇总协调”的过程。通过对各个项目和作业在时间、成本和资源的平衡和协调,以实现进度计划的合理化和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最后将这个计划作为目标进度计划。

2、进度计划的实施与跟踪控制。计划实施过程主要有:下达施工计划;实施;检查和监督。进度监控则是统计实际进度,对影响进度的因素进行监测控制,分析或预测结果,并提出改进措施。这就需要对进度计划进行及时更新和调整。

3、与各方保持密切的沟通,定期通报工程进展。与各方的良好沟通与合作是顺利实施进度计划的一个重要条件。

4、做好内部沟通与协调。监督各分包商或专业的工作,及时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协调内部工作安排,减少相互影响和制约。

三、项目工程进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1、影响工程施工进度的因素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长期以来,我们把影响项目施工进度的原因主要归结与施工单位的施工快慢。殊不知建筑工程是个系统工程,凡直接或间接参与到项目中的单位和组织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工程的进度。有时候突然的原因都会对工程进度造成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对进度控制有充分的考虑。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参与工程建设的各单位。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单位不只是施工承包单位,事实上,只要是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单位(如政府有关部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物资供应单位、资金贷款单位,以及运输、通讯、供电等部门),其工作进度的拖后必将对施工进度产生影响。因此控制施工进度仅仅考虑施工承包单位是不够的,必须充分认识到各个单位对进度影响的程度。从而全面考虑在进度计划的安排中应留有足够的机动时间。

(2)施工资源。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的建设资金的落实,材料、构配件、机具、设备和人工等如果不能按照规定时间进入施工现场或者材料运抵施工现场后发现其质量不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都会影响施工进度。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应严格把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好施工资源供应进度。

(3)自然环境因素。在施工过程中一旦遇到气候、水文、地质及周围环境等方面的不利因素时,必然会影响到施工进度。此时,承包单位应利用自身的技术组织能力予以克服。监理工程师应积极协助疏通关系,帮助承包单位解决那些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尽量减少由于环境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

(4)施工单位自身技术和管理。施工现场的情况千变万化,并且施工队的水平参差不齐,如果项目部的施工方案不当,计划不周,管理不善,解决问题不及时等,都会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

2、工程施工进度控制措施

(1)正确选择项目领导班子。选配项目班子,明确责任目标是一个项目能否顺利实施,能否实现预定的工期、质量、安全及成本控制目标,与是否有一个强有力的项目管理班子密不可分。而在项目管理班子中,项目经理的作用又十分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选对一个项目经理,意味着项目成功了一半。因此组建项目部应坚持结构合理、素质精干、团结高效的原则,同时应及时与项目部签订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明确项目部责、权、利。根据项目施工的自身特点,项目部应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分工与职责,落实各自的任务与目标。要对总目标进行分解,确定各个分部,各个阶段的进度控制目标,并明确责任人。要加强信息沟通,坚持进度协调例会制度,定期开好现场调度会议。要建立进度目标奖惩制度,对重要节点工期进行奖罚。

(2)编制现场施工计划。细化实施计划,合理配置资源进入实施阶段后,必须对进度计划进行细化、调整、补充和完善,编制现场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现场施工进度计划应考虑下列因素:

①合同工期的约束;

②劳动力数量、素质及工效;

③周转材料、主材、半成品供应能力;

④机械设备调度时间及完好状况;

⑤地质条件、天气趋势;

⑥现场可能出现的干扰等。

只有全面考虑了上述因素叠加的影响,编制的进度计划才会切实、可行。编制进度计划,应尽量采用工程网络计划技术,它既能反映工序的逻辑关系,又能突出关键线路,还可对工期、资源、费用进行优化,并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进度计划实施全程动态调控。依据现场施工进度计划,应合理配置和调整资源。在满足进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峰期劳动力和机械数量,减少混凝土生产系统、运输系统等的规模,应是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合理配置资源的一项重要原则。

(3)优化方案,互通信息。优化技术方案,注重信息沟通,使施工进度计划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准确性和先进性,首先要把好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其次要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方案,对诸如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土方开挖调配平衡,基础处理施工顺序以及预制与吊装等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要认真细化和优化,尽量减少重复无效施工和窝工、浪工、等工现象。第三要大力采用成熟、可行的新工艺和新技术,用先进装备取代落后的装备。只有积极主动与外部各方保持联系,互通信息,才能取得他们的理解、支持与合作,才能最大程度地排除干扰,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必不可少的外部保障。

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发育和完善,要求项目管理者打破传统观念束缚、健全和完善项目监督管理体制,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监督和进度控制监督,从技术上最大限度保证建筑物的工程质量,减少或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同时也由于事前做足一切施工的周详计划,保证了项目进度,并使得工期得到合理的提前。

参考文献:

[1] 刘克非.浅谈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J].轻金属,2006(12).

[2] 李明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 彭尚银.工程项目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论文作者:李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3

标签:;  ;  ;  ;  ;  ;  ;  ;  

工程项目进度控制与管理研究论文_李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