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预测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基础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有两句古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充分说明要重视预测在社会活动中的作用。预测是根据事物过去和现在的发展和状态,寻求事物发展所遵循的规律性,并借此预先推测事物未来发展和状态的一种科学认识活动。“预测的目的在于认识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以及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各种规律的相互作用,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分析事物发展的途径和条件,使人们尽早预知未来的状况和将要发生的事情,并能动地控制其发展,使其为人类和社会进步服务。”[1](P24)预测方法在本质上属于科学认识的方法,它常常被应用于社会各方面的活动中,当然也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工作中。
“思想预测即以思想为对象的预测,是运用预测学的基本原理,根据人的思想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和政治经济形势及生活方式等即将发生的变化,对人的思想在未来的发展态势、动向和结果以及对社会的影响进行预料和推测。也就是说,它是通过分析和掌握人的思想变化的规律及特点,借助于大量的思想信息资料,结合在实践中已获得的经验教训,进行科学分析和逻辑推理,从而预测到某个人或某个群体将会出现的主要思想问题。”[2]思想预测是思想政治教育认识方法之一,是获取尚未产生而将要出现的思想信息,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需要。“只有回答了关于未来的问题,才能证明科学知识的形成已到了完成阶段。”[3](P17)思想政治教育学必须增强理论的前瞻性,才能以科学的理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思想预测就是要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化来科学地估计人们将会产生的主要思想问题,进而去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的计划,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针对性、及时性,以避免矛盾激化,使人们的思想及时适应变化发展了的形势和要求。“社会的发展要求进行正确的思想预测,正确的预测则是为了在预见的前景的后果面前,采取正确的决策和合理的措施,一句话,就是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4](P77)
一、思想预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预测能否实现,取决于事物是否存在客观规律。人们能否通过预测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这是预测的前提。思想预测作为一种认识活动,之所以是可能的,因为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世界总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世间没有绝对孤立、静止和永远不变的事物。预测活动既然是预见事物未来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态势的活动,那么它就必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之上,才能真正达到预见的目的。
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原理是进行思想预测最基本的哲学理论基础。虽然人的思想变化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因而常常表现出偶然性。但是,“历史事件似乎总的说来同样是由偶然性支配着的。在表面上是偶然性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5](P242)。人们能够认识和掌握思想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也就可以对思想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并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这是思想预测能够实现的理论根据。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唯物辩证法从方法论方面为思想预测奠定了三块基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辩证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为我们分析、研究和预测人们思想的变化确立了几条重要的原则:1.人们思想未来的发展变化,根本原因在于它内部的对立统一运动,这种运动是未来发展变化的根据,第二位原因是它和其他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这种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是事物未来发展变化的条件。2.所有人的思想发展过程,都是对立统一运动的过程,每一对象的发展过程存在着自始至终的对立统一过程。3.不同人的思想由于各自具有对立统一运动的特殊性,因而有不同的预测特点;同一个人的思想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由于对立统一的两方面及相互关系不同,也具有不同的预测特点。4.要了解人们思想未来发展变化,必须发现该对象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每一个人的思想内部不但包含了对立统一的特殊性,也包含着普遍性,两者相互联系,辩证统一。5.人们思想内部的主要对立统一过程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起领导和决定作用。6.人们思想内部对立统一的主要方面决定了它未来发展变化的性质。7.人们思想内部对立统一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相互转化过程,是该对象由旧事物转化为新事物的发展过程。人们思想内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的转化,标志着它的性质的转化。8.人们思想未来发展变化中的主要趋势与其内部对立统一的主要过程和过程的主要方面紧密联系,而非主要趋势则与非主要过程和非主要方面紧密联系。
质量互变规律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存在一个量和质的互相转化过程,总是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这条规律对我们认识思想预测对象未来的发展变化,搞好思想预测工作,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质量互变规律存在于所有人的思想变化发展过程中,它为分析人们思想发展变化提供了极其有效的工具。这条规律表明,人们思想未来的发展变化,和它的量和质互相转化的过程有密切的联系。人们思想在数量方面的变化,预示着它到一定限度就要由量变到质变,并引发新的量变。质量互变规律还奠定了定量分析在思想预测中的方法论基础。它强调了对人们思想进行定量分析的重要性。有了定量分析,思想预测者就可以通过分析研究对象在数量上的变化,来预测该对象是否已经开始了质变和新的量变。质量互变规律还在思想预测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之间架起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桥梁,使这两种分析科学地结合在一起。它有力地证明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就是针对思想预测对象未来的发展变化运动的两种状态所作的分析,是了解思想预测对象未来趋势的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
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事物不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发展过程,揭示了新事物必然代替和否定旧事物的道理。人们的思想作为思想预测对象,是不能不受否定之否定规律支配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为思想预测活动指出了如下的分析法则:1.人们的思想在一定的条件下,将要向它的反面转化,即“物极必反”,“极”就是指一定的条件,“反”就是转化为对立面。2.现存的肯定的人们思想中都包含着否定自身的因素。3.思想预测对象由旧变新的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即克服原先被肯定的思想中的消极因素,同时又保存其中的积极因素。4.对人们思想的否定采取何种形式,取决于该对象发展过程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
二、思想预测的现代科学基础
思想预测不但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而且建立在现代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现代科学理论,特别是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大大丰富了思想预测的理论和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中,思想预测是一种难度较大的方法,它需要综合运用人类已经获得的各种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产物,是二十世纪新兴的三种科学理论,是总结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的三种科学的方法论。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在思想预测中的应用,一方面为思想预测提供了指导思想和理论根据,另一方面为思想预测方法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控制论是研究生物机体和人类组织等系统中的通讯和控制的共同规律和手段,把生物、技术、社会的控制和通讯系统作为考察对象。控制论从研究对象中抽象出来的共同规律,对预测和研究人们思想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要科学地预测和研究人们思想的发展,必须掌握思想变化发展的规律。人们思想的发展及其未来,是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的,思想预测的目的就在于确定人们思想发展的理想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合理或最佳途径,在选择人们思想的发展目标及设计和调整实现目标的方案和途径中,思想预测都起控制作用。从控制论的角度看,思想预测就是运用控制论的思想和理论来考察人们思想变化发展的机制和过程,把预测的目标信号传递给可影响和控制人们思想未来发展的人或其他因素,通过人的行为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达到调整和控制人们思想未来发展的目的。
信息论是控制论的基础。最初,信息论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研究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的共同规律,研究如何提高各种信息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现在它已发展成为用信息论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一切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在现代的思想预测活动中,信息论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它被用来解释人们思想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社会所具有的意义。预测科学认为,人类通过实践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和经验,虽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但显然是不够的。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发展变化的不断加剧,人类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问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如果只了解人们思想的过去和现状,只拥有有关人们思想的过去和现在的信息,是不能够处理和解决复杂的思想工作问题的。唯有了解人们思想的未来,了解人们思想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可能性的预测信息,才算具备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信息来源,才能为做好越来越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可靠的基础。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信息概念分析思想预测活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收集信息,输入信息,经过预测技术的处理、分析和加工,然后输出预测信息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有连续性的,没有事物的过去和现在,就没有事物的未来,也就是事物的连续性原理。正如恩格斯所说,“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6](P468)因此,要对事物的未来发展作出预测,就必须了解事物的历史和现在,即过去——现在——未来的公式。信息论的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但理解了人们思想信息的完整性所具有的重要意义,重视通过预测获得未来思想信息的工作,而且了解到要获得人们未来的思想信息,就必须注意人们思想从过去发展到未来的信息的连续性,并在有关人们思想的过去信息和现在信息的基础上进行预测。
思想预测的存在和发展,与系统论和系统方法的应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系统性原理要求把人们的思想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是一个从过去发展到现在,从现在再发展到未来的动态整体。首先,系统论强调,预测一个系统的未来,要先了解整个系统的过去和现在,了解整个系统的特征和运动规律;其次,它强调组成系统整体的各子系统之间和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对整个系统的未来发展所具有的意义。从系统论的综合性方面来说,系统性原理主要强调对思想预测对象的各个方面都应当进行综合地考察和分析,强调应综合地考察和分析思想预测对象系统和其他系统的关系。系统论的最佳化观点对思想预测具有突出的影响。由于人们思想的发展具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思想预测又是通过对各种可能性的分析,为提供各种各样的对策和可供选择的方案打下基础,所以思想预测——决策系统总是面临着方案优化和最佳化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决策需要的是最佳方案,这也是思想预测所要达到的目标。至于如何确定最佳方案,需要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以社会思想系统最佳为衡量标准。系统方法可以针对思想预测所提出的各种方案,进行定量分析,决定总体最佳方案。
三、思想预测的基本矛盾——思想信息的随机性和约束性
思想预测者从预测对象表现出来的复杂的实际现象中得到大量离散的或连续的思想信息。这些现象中每一个的出现完全是随机的,然而所有这些现象的出现同时又都受到一定的约束。约束性指的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不变性,是系统本质的必然表现。如何从大量离散的或连续的思想信息分析中找出思想运动、变化和发展所固有的稳定的本质属性,是思想预测方法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各种思想预测方法的实质就在于从大量随机现象(思想信息)中抓住思想系统(预测对象)变化所固有的、必然的、稳定的因素——思想内在的规律。如果没有思想信息的随机性和约束性的统一,思想预测就将是不可能的。
思想作为一个系统,具有稳定的结构,这是对思想进行预测的必要前提。如果思想系统的结构不稳定,就难以有效地找到预测事物的预测规律。例如,当思想系统的自适应、自控制能力不能克服突变因素的影响时,思想的未来就不会永远按照原来的关系发展下去,就会出现某种转折,即思想的突变。因此,思想预测科学不仅需要研究反映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的规律,而且要研究可能出现的转折点,把它控制在尽可能小的预测区内。所以思想预测的技巧主要是如何处理好思想预测的区间和思想转折点,使思想预测规律更好地反映思想演化的规律,以取得最佳的预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