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淮河临淮岗复线船闸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文_蒙诗毅

浅谈淮河临淮岗复线船闸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文_蒙诗毅

(安徽省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管理局,安徽省 合肥市 230088)

摘要:船闸是在河流水位集中跌落的情况下,用以保证通航的水利工程建筑物。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初步分析了建设淮河临淮岗复线船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临淮岗;船闸;必要;可行

1前言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位于淮河干流中游,集水面积4.22万km2,为Ⅰ等大(1)型工程,是一座具有防洪、除涝、灌溉、供水、航运、生态保护等效益的的综合性枢纽工程。临淮岗船闸是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沟通淮河上下游航运的通航建筑物,始2006年建成投入使用,航道等级为Ⅳ级,500t级,航道等级为Ⅳ级,闸室长130m、净宽12m,闸室底高程14.90m,年设计通航能力为850万吨。工程投入使用以来,在淮河水运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临淮岗复线船闸建设的必要性

2.1现有船闸规模不满足航运需求

现有的临淮岗船闸是依据老的船闸设计规范设计和兴建的,闸室尺度(长×宽)130m×12m,年设计同行能力850万吨/年,设计尺度偏小,无法满足1000t级Ⅲ级船闸标准。临淮岗船闸常态水位能够通航1000吨级货船,下闸首底坎略低于下游航道设计河底高程,加上目前下游航道等级较低(现状Ⅴ级),在枯水季出现短时水深不足,对船舶通行有所影响。近年来,淮河水系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多为1000t级以上的船舶。临淮岗船闸2006年起运行至今,2007-2013年年均货运量约320万吨,2014年~2017年分别为773吨、960吨、715吨、920吨,由于过闸货运量迅速增长,每年6至8月份繁忙季节船舶数量多且集中,出现短期船舶滞留现象,临淮岗船闸的通航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

2.2国家和安徽省航运发展规划需求

内河水运是综合运输体系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积极发展内河水运,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在内河航运方面,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全国内河航道和港口布局规划》等一系列政策,顶层设计已形成;安徽省也相应制定了《安徽省高等级航道发展规划》、《安徽省水运“十三五”发展规划》,近期和远期相结合,全面推进港航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水运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淮河是国家高等级航道,临淮岗复线船闸是安徽省“十三五”发展规划和省级航运规划内的一个重要项目,建设临淮岗复线船闸意义重大。

2.3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对航运需求增加

党的“十八大”以来,淮河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迅速,2016年,安徽省全年生产总值达24118亿元,上游河南省生产总值更是高达4.02万亿元。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助推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安徽的阜阳、六安、淮南、蚌埠及河南的信阳等沿淮城市,淮河水系港口发展较为迅猛,吞吐量大增,煤炭、矿石、砂石、建材、对航等航运需求不断增加。近年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皖江经济带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城乡一体化、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内河水运业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安徽省淮河水系港口设计通过能力达9212万吨/年。从调查反映的情况来看,淮河上游各级地方政府和群众对改善淮河干流航运条件要求迫切,期望值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淮河临淮岗复线船闸建设的可行性

3.1水文地质条件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淮河以北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以南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六安市多年平均风速2.5m/s,最大风速20m/s。工程区域地质构造属于稳定区,地貌类型属于淮北冲积平原,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勘区内地下水属于Ⅱ类环境A型(河水)或B型(地下水)。临淮岗船闸所在区域地质构造稳定,地貌类型属于淮北冲积平原,闸址位于二级阶地地貌单元,主持力层为重粉质壤土和中轻粉质壤土,总体地质条件基本良好,承载力高。工程区水文地质条件总体良好,满足规范要求。

3.2节能和环境保护

临淮岗复线船闸工程能耗主要是水、电,是船闸运行、管理过程中所需的能耗,可以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控制能耗,步测算工程综合总能耗仅为154.7t标准煤,能耗指标很低。工程区近年大气环境质量为二级标准,水环境质量为Ⅲ类标准,声环境质量满足4a类标准。对环境产生污染的主要是施工期的尘土、噪声、施工及生物污水、固体废弃物等,以及运行期车船尾气、噪声和人机污水排放等。将从人、料、机、环境等方面,采取设备管护、场地洒水、污水处理、垃圾分类回收等保护措施,落实防治责任范围,加强监测,减少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并通过提高工程区植被绿化率,美化环境。

3.3安全及危险因素

工程的安全及危险因素一方面是受到自然环境如水文气象、地质等影响,另一方面是工程施工和运行期设备设施、用火、用电、高空作业和交通安全等,有人和物的安全及风险因素。为有效控制危险因素,要多措并举,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和“三同时”规定,按照有关规范规定和强制性标准进行船闸设计,施工过程严把质量安全关口,落实人员和责任,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自然灾害的预警和防范,从人、机、环境等进行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确保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安全无事故。

3.4经济社会影响评价

依据《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水运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财务有关规定规定。经济评价主要包括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分析、项目效益分析、不确定性分析等。社会影响主要是项目对社会经济、治安环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本工程可采取合理的措施降低和控制不利影响,并充分发挥工程对社会经济的积极作用,这样既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安徽省高等级航道网,改善淮河中上游通航条件,满足航运发展需求,有效降低运输成本,也有利于改善周围生态环境,促进地方物流、旅游的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

4复线船闸规模及选址

根据国家和安徽省有关政策规定,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航运需求,初步分析,临淮岗以下河段航道等级提高到Ⅱ级、以上河段提高到Ⅲ级,临淮岗复线船闸设计为Ⅱ级,2000t级,闸室规模采用240m×28m×5.2m,建筑物级别为1级建筑物,防洪标准与临淮岗工程保持一致,100年一遇设计、1000年一遇校核。结合现状条件,复线船闸闸址选择初步有两个备选方案,第一方案是在原临淮岗船闸和城西湖船闸之间新建复线船闸,第二方案是考虑到城西湖船闸多年未运行,沿岗河暂无较大通航需求,地方对城西湖船闸有新的规划意向,将城西湖船闸拆除,原址新建临淮岗复线船闸。

4结束语

十年来,临淮岗船闸运行效益显著,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船舶呈现大型化趋势,过闸量逐年增加,船闸已不能满足新时期航运发展需求。综合分析,为进一步发挥淮河中上游水运资源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施临淮岗复线船闸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淮河航道临淮岗复线船闸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2017.10

[2]关于开展临淮岗复线船闸前期工作有关问题的批复.安徽省水利厅,2015.8

[3]临淮岗船闸市场运量调查报告.安徽省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管理局,2014.6

论文作者:蒙诗毅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5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8

标签:;  ;  ;  ;  ;  ;  ;  ;  

浅谈淮河临淮岗复线船闸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文_蒙诗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