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新时期我国的大学职能

略论新时期我国的大学职能

贺燕丽[1]2003年在《略论新时期我国的大学职能》文中研究表明大学职能是大学的职与能,即大学的社会赋予与其自身能力的有机结合。它涉及大学应该做什么和能够做什么的问题,是关系到大学自身发展与改革的根本问题。大学职能历来是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国目前大学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两大问题:一是社会条件的急剧变化要求大学承担新的使命,二是由于缺乏对大学职能的正确认识从而导致大学发展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因此,新时期研究我国的大学职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由于“教育是一种实践性的艺术,它无法按哲学家规定的意见设计教育理论、政策和实践。”因而,本文将研究大学职能的立论基础建立在对大学职能历史特征的分析之上,并结合新时期国际、国内形势的主要变化,对新时期我国大学职能的突出表现进行研究,做到历史与现实、内在与外在的有机结合。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大学职能的界定。文章在对“职能”、“大学”的含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大学职能是指大学作为以实施高等教育为主要任务的机构在社会发展中所应该并能够发挥的作用,是社会对大学的需求、大学的外部赋予与大学自身能力的有机结合。为进一步澄清职能的概念,文章还对功能和职能的含义作了区分。 第二部分:大学职能的历史特征是研究新时期大学职能的出发点。文章通过对西方自中世纪以来近代大学职能发展的叁个阶段的历史特征的分析指出,大学职能是个动态发展过程,其特征体现在:大学职能与社会生产力紧密结合;大学职能的内涵处于不断发展中;大学职能的发展伴随着大学逐步社会化;大学职能以“高深知识”为中心;大学职能与传统文化相互制约。与我国相比,西方大学职能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完整的时期。因此,研究西方大学职能的历史特性,可以作为研究大学职能的出发点和历史依据。 第叁部分:大学职能的外部环境是确立新时期大学职能的现实依据。从大学职能的发展来看,大学职能更多时候是大学对外部环境所做出的反应。当前我国大学的外部环境突出表现在:以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为特征的国际环境;以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重要历史使命的国内环境。大学应该对这种环境作相应的回应。 第四部分:新时期我国大学职能的突出表现。大学为适应社会变化,其职能应进行相应变化,具体表现在:原有职能即人才培养、进行科研、服务社会在内容上的变化以及新职能的产生。文章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1、培养创新人才是新时期我国大学的根本职能。2、强化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的有机结合是新时期对我国大学科研职能的突出要求。3、全方位为社会服务是新时期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新特点。4、进行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新时期大学逐渐衍生的新职能。大学为更好履行上述职能,应处理好几大矛盾关系,即创新的层次性之间的关系,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大学与企业的关系,教育的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关系等等。对于每一项职能,文章都从其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状况,出现的原因,及履行这一职能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分析。

侯长林[2]2013年在《高校校园文化基本理论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大学逐步由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尤其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深刻变革和高校校园文化的自身发展,迫切需要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基本理论研究。本研究采取系统研究法、多学科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对高校校园文化本质、结构、价值、发展、建设五大基本理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解决了其中一些关键性问题,构建了高校校园文化基本理论体系。本研究从时代背景出发提出问题后,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框架与思路,以及研究方法,尤其是对高校校园文化基本理论的内涵及其研究的依据进行了讨论,理清了五大基本理论之间的内部联系。要认识高校校园文化本质,得从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谈起,然后从高校校园文化自身的本质特征和本质属性,以及高校校园文化与人的关系等方面入手,对高校校园文化本质进行研究,得出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是“化人”即促进青年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观点。高校校园文化的结构方式主要有主体结构、层次结构、状态结构等。本研究在分析高校校园文化价值时,首次将高校校园文化功能和高校校园文化文化力作为高校校园文化两种价值表现形式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认为高校校园文化功能是高校校园文化潜价值,高校校园文化力是高校校园文化显价值,功能与文化力的关系,就是潜价值与显价值的关系。本研究既讨论了高校校园文化的起源、变迁,也阐释了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动力,从发生学的角度认为西方大学校园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属于“内生型”,中国大学校园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属于“外生型”,高校校园文化基本矛盾是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本研究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逻辑辩证关系进行了梳理,分析了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重点对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方案,主要包括:一是进行总体规划,增强高校校园文化的理性自觉;二是丰富校园心灵结构,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全面发展;叁是引入生态化理念,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和谐发展;四是实施社会控制,引导高校校园文化健康发展;五是建设创新文化,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发展水平;六是打造文化特色,提升高校校园文化竞争力。

任燕红[3]2012年在《大学功能的整体性及其重建》文中研究说明大学是承担一定功能的社会机构。大学功能既是大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大学实践的出发点。当大学出现时,大学功能的问题便被提出来了。在大学诞生以后的数百年中,大学一直是培养人才、传授知识的场所。第一次科技革命后,科学研究的任务进入大学,大学开始发挥科学创造的功能,大学科学研究的功能被放大。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家战略需求的满足寄望于大学,社会服务功能便注入了大学。在经济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文化传承创新无疑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传承创新过程即人格不断完善,对人类真善美不断地向往与追求,促进人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功能被正式确立。大学功能是大学与社会关系的集中反映,在大学这个有机体中,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是一切大学均具有的功能特性。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大学办学实力相对较弱。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大学功能不再局限于传播知识、培养人才,而是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将产学研有机结合,大学呈现出多样化功能的特点。当前,我国大学正面临着由社会转型而引发的巨大变革,大学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使大学系统本身出现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本质上是因为大学没有肩负起应有的使命,大学偏离、遮蔽和弱化了其本体功能。问题的解决需要明确大学各功能之间的关系。大学功能体系作用的发挥是以人才培养为主的一体化过程,大学的四个功能不是并列的,也不是相互独立的,从大学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来看,它们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相互交叉、相互融合,而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归根到底要服务于大学为满足一定社会发展需要而培养人才这一本体功能。大学之为大学,本体功能就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都是本体功能的衍生与细化,这些功能是为了使本体功能更充分地实现而存在的。现代大学的功能具有综合化的特征,它们以人才培养为落脚点,在具体实践中大学通过科技发展、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知识传授来培养人才。因此,本文紧紧围绕“大学各功能间的关系”这一主题,沿着基础理论探讨——历史演变与内在逻辑——现实分析——功能整体性的重塑这一研究思路,通过大学各功能关系的厘清进而推动大学功能整体性的有效发挥。本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本研究的选题目的、意义、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第二部分辨析本研究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着重界定大学功能与大学职能的区别与联系,并论述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即结构主义理论、功能主义理论和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第叁部分考察大学功能演变的历史,依据大学历史演变的自然秩序,我们看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大学的功能取向均具有不同的特征。同时梳理大学功能的逻辑关系,意在指明大学功能的不同地位和作用。本体功能即人才培养功能,衍生功能即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功能,本体功能对衍生功能具有决定性,衍生功能对本体功能起辅助作用。对大学来说,不同的功能之间是彼此关紧密关联的有机整体。大学功能的整体性即大学作为一种社会机构对人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的整体功效以及实际发挥这种整体功效的能力,也就是大学对人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实际发挥的功效不是从功能的单一层面去考察,而应从大学多方面的功能属性予以整体把握。第四部分直面大学功能整体性割裂的现实境遇,分别从大学功能系统失衡与大学功能整体性割裂的原因这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大学功能整体性割裂的危害。第五部分阐明重塑大学功能整体性的价值,并提出重塑大学功能整体性的方略。第六部分得出本研究的结论,并反思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存在的不足。

吴舸[4]2010年在《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教育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龙头,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崇高的使命。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打破了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发展模式而驶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据《光明日报》显示,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研究生比上年增加6.45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高职(专科)全日制在校生平均规模为9086人,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979万人,成为无可争议的世界高等教育大国。毫无疑问,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一个大改革、大动荡、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校园不断增扩,办学规模持续膨胀,教学改革此起彼伏,校园内彩旗招展、横幅飘扬。然而,大学校园欢歌笑语的表面下却隐藏着严重的危机:国家财政投入比例持续锐减、学校贷款居高不下、办学层次盲目攀升、教育质量明显下降、就业前景日趋严峻、学校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权力弱化等。2010年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出台,其重要内容之一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有鉴于此,必须以高等教育管理的改革为突破口,以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为核心要点,进而促进我国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蔡元培是我国资产阶级改革封建教育的杰出代表,是我国资产阶级新教育体制的奠基人,是我国近代大学教育的开拓者。蔡元培在出长北京大学期间,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使其成为当时全国的一流学府。蔡元培博大精深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不仅在当时领先于世界,而且对今天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本研究共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明确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对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进行比较全面的、系统的梳理与分析,对蔡元培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体系进行相对完整的介绍,以纠正和避免在缺乏对人物整体把握的情况下造成的或将会造成的对人物思想的“误读”,从而,藉此完善与丰富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尤其是有关高教管理方面的内容。并且,从历史发展的视域,比较系统、全面地分析蔡元培以北京大学为试点淋漓尽致地展示其高等教育管理思想,为此,总结出对现在我国大学改革的启迪与昭示,为我们今天的高等院校管理提供良好的范例与借鉴。第二部分为本研究的主体,包括五章内容。第一章为蔡元培的教育人生,对蔡元培的成长历程进行了比较深入细致的介绍。从清末名翰林到新教育创办者,可以看出得志于科场的蔡元培无心于官宦仕途而矢志于革新思想的新教育。他长期游学欧洲,广泛吸取世界高等教育的成功之道,为其日后的教育改革在理论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首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至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再到担任大学院院长和中央研究院院长是蔡元培把其教育理念付诸现实的具体过程,尤其是他在北京大学的改革经验可以说为以后的大学管理提供了一面镜子。第二章为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渊源。通过研究,本文认为蔡元培先生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来源于叁个方面,其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其二是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熏陶,其叁是受清末民初严复、胡适、王国维等进步知识分子的影响。第叁章为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哲学基础。本文通过对蔡元培教育思想形成的追溯以及对其教育实践活动的剖析认为蔡元培内容丰赡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哲学基础是:二元论的世界观、“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价值取向以及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第四章为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的主要内容。通过研究,本文认为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的办学理念:兼容并包;大学的办学目标:五育并举;大学的管理体制:教授治校;大学的职能:研究高深学问;大学办学的保障:教育独立。第五章为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现代意义,即对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所出现问题的矫治与启示。第叁部分为结语。该部分总结了蔡元培先生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在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进入高等教育强国、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过程中的助益:为当代大学正确合理定位提供理论依据,对现代大学的民主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提供理论支撑,对现代大学理念进一步廓清,对遏制教育行政权力泛化、提升现代大学学术权力,对培养现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等的启示。

陈金凤[5]2010年在《当代大学教师学术人格探论》文中认为存在即合理,大学的存在自有其客观依据。大学的逻辑,即大学存在与发展的合理性在于大学的社会价值。大学教师的逻辑取决于大学的逻辑,当代大学的社会价值决定了大学的使命,从而亦决定了大学教师的社会使命——学术使命(大学教师的核心使命)与服务使命(大学教师的派生使命)。自中世纪以来,大学使命经历了从单一发展到多重的过程,相应地,大学教师的社会使命也由一元发展到多元,从而为当代大学教师的学术人格注入了传统性与现代性。学术人格是大学教师承载社会使命的唯一内在凭据,理想的学术人格是大学教师有效承载社会使命的基石。以学术道德为轴心,以学术魅力与人格魅力融合统一为内涵,以经典性与时代性相统一、适应与超越相统一、出世精神与入世精神相统一、价值性与工具性相统一、非功利性与革命功利性相统一、学术性与服务性相统一为导向的学术人格,是本研究希图构建的当代大学教师理想的学术人格。学术或高深学问是大学的本质,高尚的学术人格是大学教师的职业精神特质。然而,近年来大学屡生学术腐败、学术不端与学术失范现象,部分大学教师狭隘功利主义严重,表明如今大学教师“知识分子”精神式微、学术人格低下之势正在蔓延中,并非无病呻吟,这是现代大学精神失落的一个重要侧面。“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振兴大学的希望在重塑当代大学教师的学术人格。本研究基于当代大学教师社会使命的视角,试图从中国古代传统教师学术人格内涵的生成与近现代西方国家大学教师学术人格思想中吸取养料,对当代我国大学教师学术人格的应然之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并由此得出核心结论——当代大学教师学术人格的基本要义:学术魅力与人格魅力的融合统一;对当代大学教师学术人格的“异化”与“所谓的异化”现象进行理性分析,为重塑当代大学教师理想学术人格提供问题导向与实践依据;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超越认识论、政治论与生命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基于“人·大学·社会系统和谐共生”的逻辑起点,提出了建构和谐论高等教育哲学的时代课题,并以此为引领,以重塑当代大学教师理想学术人格为旨归,突出现代性与中国特色,立足出世精神与入世精神兼及、学术魅力与人格魅力统合、内在生成与外在维护并重的思想,提出了重塑当代大学教师学术人格的若干策略。

申晓辉[6]2013年在《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方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炽热的思想感情和独特的人文情结,也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其很高的现代价值。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提,是要充分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是要对我国丰厚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科学梳理,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在实践中大力发展。地方高校是区域文化中心,也是地方教育机构。地方高校不仅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更要承担起引领地方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任,这是时代赋予地方高校的新的历史使命。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地方高校聚集了地方大批的知识精英和文化精英,在对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中,既传承和创新弘扬传统文化,又加强了地方高等学校自身的文化建设,从而更好发挥地方高校的文化功能;既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又有在文化强国战略中的文化担当。开展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既是国际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又是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发挥文化功能的主观诉求。本研究以文化强国战略为研究背景,以高等教育功能理论、高等学校职能理论以及文化强国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选取河南省处于叁个不同地方传统文化类型的叁所地方高校,洛阳师院与河洛文化、安阳师院与殷墟文化和焦作师专与覃怀文化为研究对象,以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效和策略为导向,通过对案例学校整体基本情况和所在地区传统文化资源情况的概述,考量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为我们分析评价其弘扬的策略、路径和成效、困境提供了基本参照。本研究从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叁个维度进行分析,总结案例学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经验,探寻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面临的共同困境,探索解决困境的对策,以期实现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地方传统文化是形成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文化资源,也是地方高校自身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地方高校要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绝对不能功利化地按需研究,这样会破坏地方传统文化的有机整体性,也不能一味迎合某些企业或地方一时的经济利益而精华糟粕照单全收,而应有所选择,有所批判。充分发挥地方高校文化引领优势,给予社会对待传统文化认识和继承的正能量,能够树立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创新的正识见,造福一方百姓,惠泽当代文化建设。因此,本课题要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叁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的理论问题;二是有关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的现实问题;叁是有关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优化和策略保障问题。本研究以洛阳师院与河洛文化、安阳师院与殷墟文化以及焦作师专与覃怀文化为例,从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路径、成效和困境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求演绎出规律性的经验和普遍性的策略思考。本文论述了正确处理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的关系、地方传统文化与地方现代文化的关系、地方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地方传统文化与大学文化的关系、地方传统文化与地方高校课程文化的关系,然后从理论认识缺乏高度、实践操作存在难度和配套政策缺少力度叁个方面,探究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共同瓶颈,并对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进行前瞻性思考并提出策略措施。通过研究,我们认为非省会、非中心城市的地方高校是所在地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地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策源地,它肩负着知识传播、文化引领和科技创新,推动地区的经济文化转型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要肩负起引领地方文化的责任,从客观上讲,地方高校还面临着许多不足,担负起这个神圣而光荣的使命仍心有余而力不及。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地方高校立足自身,苦练内功,充分结合地方传统文化的特色和优势,提炼自己的文化精神;融入地方传统文化的先进元素,规范自己的行为文化;改善自己的环境文化,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其次,地方高校必须找到与地方社会的最佳结合点。搞好供需对接,引领地方传统文化就有可能,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才能可持续性发展。古往今来、古今中外,阐释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成功路径既有不可复制的独特性,也有带来启迪的规律性。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一个最高原则就是因地制宜,办出特色。因此如何走出自己的路子,也是我们评价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成效的一个主要指标。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共同困境首先是理论认识的欠缺,主要反映在文化引领的自觉意识淡薄和服务地方的理念滞后两个层面。其次是实践操作的困难,主要体现为难以形成普遍的价值认同、难以制定可行的建设目标、难以构建有序的运行机制和难以凝聚强劲的文化动力等四个方面。第叁是配套政策的不足,主要包括地方高校办学经费保障不到位、地方高校人事政策和人事制度尚不完善两大亟待解决的问题。地方高校必须站在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高度,深刻认识地方高校对地方文化的引领作用,更新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理念。在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操作策略上,地方高校和地方政府双管齐下,增强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初步实现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的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形成以地方政府保护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制度保障体系,使保护和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地方各级政府和地方高校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在多元和谐互促的健康文化环境里,吸取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实现文化强市、文化强省、文化强国的中国梦。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是一个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需要地方政府、社会、地方高校师生等多主体的协调配合、共同努力来完成。

陈玉华[7]2004年在《略论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新时期,高职院校应将以人为本的基本办学理念具体化为“市场需求、产学结合、就业导向”,即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需求为原动力,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办让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

赵黄龙[8]1986年在《略论新时期的政府职能及其实现》文中认为我国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过程中,亦即经济体制从旧模式向新模式过渡的时期。经济基础的变化给上层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要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从集中型、控制型的部门行政管理转向调节型、服务型的社会协调管理。这是由社会经济运动规律的客观要求决定的。新时期的政府职能大致有两个方面的内容。政府的第一职能是行政领导即政治职能。我国的行政管理主要是通过各级人民政府进行的。各级人民政府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它是上层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要保证国家的集中领导。只有通过集中领导才能真正实现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人民政权为人民服务的目的。如果全社

李静[9]2016年在《现阶段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普通高中教育作为连接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后教育的纽带,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发展状况也是展现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和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普通高中教育普及程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同时高等教育也进入到了大众化教育的进程中。那么,普通高中教育功能究竟应如何定位及学校应如何发展,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课题。近年来,由于普通高中在校生规模呈上升趋势,学校平均规模在迅速地扩张,国家对创新型后备人才的殷切希望等一系列问题也接踵而出,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目前正面临着因社会和自身的双重转型而引发的各种困难。一方面,升学率成为衡量教育发展的重要指标。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将办学目标指向升学,忽略了学生健全人格和个性等各方面的发展。一些普通高中越来越追求规模化办学,在性质定位、办学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学生发展等内涵建设诸多方面,缺乏创新和突破。另一方面,政策引领滞后,制约学校教育的发展。纵观近二十年来我国教育政策的战略重点一直放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方面,而在众多教育政策中对于普通高中的教育却没有得到相应程度的重视。基于此,本研究以现阶段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功能存在的问题为研究焦点,分析并解决现阶段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深层次发展的困惑。首先,本研究以结构功能主义、人本主义和教育病理学作为理论分析框架,深入探究并构建了普通高中教育功能的理论基础。并从内外两方面分析了影响普通高中教育功能实现的因素。同时,回顾了中外普通高中的历史发展与现实定位,分析了普通高中教育功能的演变过程以及其社会制约性。其次,从新时期我国普通高中发展的办学定位、课程结构和高考改革叁个方面明晰了普通高中教育功能的应然选择,即:升学——作为个体终身学习与教育的枢纽;就业——为个体的职业生存与职业发展服务;育人——为个体个性发展与合格公民素养养成服务,进而得出了现阶段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主要功能,即体现"育人"的价值取向,回归教育的本质和原点。再次,本研究深入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功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既有国家制度、经济体系、社会保障、办学体制等深层次原因,也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高考模式等直接原因;既受文化传统、社会评价等外部因素影响,也受教育理念落后、学校管理水平低、资源配置不足等内部因素制约。最后,在上述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本研究达成了对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功能的发展策略。普通高中教育办学目标科学定位为既是基础教育的高级阶段,又是高等教育的准备阶段,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的教育承担着升学、就业和育人的选择定位,走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之路是实现普通高中发展战略转型最为可取的方式和途径。当然,普通高中教育功能的释放和多样化发展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教育模式、课程改革是其主体,同时也包含着考试、招生、评价、用人制度改革等各个方面。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本研究所提出的普通高中教育功能的达成策略,以期为现阶段我国普通高中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政策思路。

陈达云[10]2014年在《民族院校学科建设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方针的提出,高等教育的使命备受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学科建设在高校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近十年来,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有效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高等学校普遍重视和加强学科建设。学科建设作为民族院校一项带有全局性的基本建设,对于实现民族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确保民族院校发展方向,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战略高度研究民族院校的学科建设,对于科学定位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民族院校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是党和国家执行民族政策,解决民族问题的产物。到目前为止,我国先后建立了16所民族院校。民族院校根据不同时期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需要,不断制定和调整办学方针、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方案,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民族院校的学科发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经历了准备、起步、曲折、稳步前进与改革发展的历程,学科建设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学科数量增加,学科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学科结构趋向合理;学科特色更加鲜明,已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家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也得到不断发展,民族地区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目前民族院校面向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学科数量偏少,学科水平偏低,所培养的人才社会竞争力不强,反映出民族院校学科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学科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学科发展目标定位不明确,学科结构失衡,学科建设忽视整体优化,学科建设水平偏低,学科团队建设乏力,学科环境建设未引起足够重视,学科建设资金不足。民族院校学科建设需要把握影响学科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冲突,并根据民族院校自身发展的目标定位,寻求协调关系、解决矛盾的对策。民族院校学科发展主要受到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社会需求与政府干预以及科学组织等因素的影响,从而面临满足市场需求与满足政府规划之间、满足人才培养需要与满足科学发展需要之间、满足科学内在逻辑的发展要求与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等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矛盾;优势先行与整体优化的矛盾;跟踪学科主流与确定学科主导方向的矛盾;学科带头人与学科创新团队的矛盾;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矛盾。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科学定位。民族院校学科建设要考虑作为大学应具有的职能、办学宗旨、实际现状及未来发展目标等因素的影响,针对当前学科建设定位存在的问题,确立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学科建设功能定位,加强民族类特色学科建设,大力发展应用学科,注重发展基础较好、积淀深厚的学科,并建立相应的保障措施。跨越式发展是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战略选择。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是办高水平民族大学的必然选择。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应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在特定阶段,通过制度和技术创新,实现快速发展。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在学科发展理念、政策、技术、制度、发展动力等方面具有后发优势,结合民族院校学科建设面临的机遇,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在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时,要注意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集群化发展战略、开放战略和创新战略。民族院校学科建设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应采取相应的战略措施。要调整学科布局与结构,塑造学科特色,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加强学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合作与交流。

参考文献:

[1]. 略论新时期我国的大学职能[D]. 贺燕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03

[2]. 高校校园文化基本理论研究[D]. 侯长林. 华中科技大学. 2013

[3]. 大学功能的整体性及其重建[D]. 任燕红. 西南大学. 2012

[4]. 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研究[D]. 吴舸. 西南大学. 2010

[5]. 当代大学教师学术人格探论[D]. 陈金凤. 西南大学. 2010

[6]. 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D]. 申晓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3

[7]. 略论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J]. 陈玉华. 中国高教研究. 2004

[8]. 略论新时期的政府职能及其实现[J]. 赵黄龙. 理论探索. 1986

[9]. 现阶段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功能研究[D]. 李静. 辽宁师范大学. 2016

[10].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战略研究[D]. 陈达云. 华中科技大学. 2014

标签:;  ;  ;  ;  ;  ;  ;  ;  ;  ;  ;  

略论新时期我国的大学职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