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视角的空中乘务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论文_梁雅婷

基于建构主义视角的空中乘务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论文_梁雅婷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空中乘务专业的教育,也需要结合新的教学理论以及学生的新需求进行。在构建主义的视角下,空中乘务专业的学生需要接受更为丰富的理论知识指导,以及形式更为多样化的行为实践,拓展教学时间以及空间。在空中乘务专业教学中应用混合式的教学模式,能够满足与学生目前的学习需求,使得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得到提升。基于此,本文对构建主义的视角下,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的混合教学模式展开研究。

关键词:构建主义视角;空中乘务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

引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是在现有的信息社会背景下展开的。现代人通过对不同的信息内容接收以及信息内容的发送,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交流与沟通。因此,人们更为适应于通过读取屏幕信息的方式获取资讯,整理资讯形成认识。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信息资讯的读取以及整理过程。因此,在空中乘务专业的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的形式,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

一、构建主义视角下的混合教学模式

1、通过构建的方式获取知识

在构建主义的视角下,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是通过自己的参与行为,达成对知识的认同或者是思考,从而形成认识。这个认识与思考的过程,是在与他人的交流与探讨中完成的。因此,这种方式的知识获取与以往的教育形式有所区别,并非是学生直接的受到教师的指导而达成的知识认识。学生在构建一种意识与知识的行为中,其本身作为行为以及思考的主体。因此,知识的获取过程在学生的信息范围内,是清晰可见的。长此以往,学生将会逐渐的掌握知识构成的方式,并且形成适合于自己的行为思维方式,构成一种独立的思维系统与知识系统。

2、混合式教学中学生知识来源的丰富性

在混合式教学中,学生的认知来源范围得到拓展。其他的学生、科任教师之外的教师、网络环境等,都能够成为学生的信息来源途径。因此,在混合式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构建自我的知识认识或者知识体系,能够得到较多的信息来源支持。教师需要对混合式教学中,学生知识的来源进行有效的划分,并且明确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学生知识来源所具有的特点,引导空中乘务专业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习目的,构建知识体系。

二、空中乘务专业中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

在空中乘务专业中应用混合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线上教学的形式来实现的。一般的学校教育中,课堂教育是学生获取经验知识以及学习指导的唯一途径,在职业教育中这种形式的应用,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实践需求。因此,需要拓展学生的学习时间以及学习的空间,应用线上教育模式,展开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

1、构建混合式教学平台

信息网络以及信息设备的应用,是构建混合式教学平台的基础,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构建相应的教学系统。在线教育可以应用本校中的师资团队,也可以通过合作教学的模式应用其他学校中的优秀教学资源。稳定的校园网络信息覆盖,是实现混合式教学平台构建的初步策略。在教学的平台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提供线上教育的课程。需要对教学课程同步的网络课程进行制作,在设备与时间充裕的状况下,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班级展开相关的线上教育班级课程。在学生接受过班级课程的学习之后,需要在相应的复习周期内,应用网络课程。在混合式的教学平台中,学生的问题探讨以及对教师的提问功能的正常应用需要重视。课堂阶段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较为浅显,通过课后的学习之后,能够达成对课程内容的深刻认识,同时问题就会产生。问题可以在学生探讨组中进行探讨,在学生不能够解答问题的状况下,提交给教师。由于混合式教学的构建模式是开放式的,因此不仅是本校的空中乘务专业师生可以参与平台中的学习,其他合作学校也能够在局域网与互联网的共同支持下,参与到学习研讨中去[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教学资源在信息化之中包括很多内容,如网页链接、视频、文档、音乐、图片等,在设计资源包的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大致了解,通过大数据算法了解学生的需求,并且针对学生的需求做出资源包设计,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针对自己的不足,从而对自身进行有针对性的提升,并且教师能够在课程的设计中,将检测、情景等结合起来,对学生施行动态的监管,从而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并且对其中的优点进行发扬,不足进行纠正,让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达到彻底掌握的境界,让课程中的重难点全被学生消化吸收,转化为自己成长的养分。可以进行一些小程序开发,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与知识产生互动[2]。

2、平台中教师群体应用的探讨空间

线上教学模式的应用以及在构建主义视角下,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都是较新的尝试,因此教师并没有太多的教学经验。在交流的平台中,需要给予教师专用的探讨交流空间。为了能够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清晰的说明,教师的交流探讨空间也可以应用教师教学课堂的形式,由一名教师做主要的探讨者,其他教师在提问平台中评论或者提问。在线上空间不能够解决问题时,教师也需要结合线下活动的方式,召开教学研讨会,对于自己的意见以及观点进行陈述。教师需要积极的对其他学校空中乘务专业的教学模式展开观察,在整体上对本校的教学平台构成进行优化[3]。

3、针对性教学内容的构建

在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构建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学习需求进行。例如,在理论课程的讲解中,多数学生出现了对某一概念的认识不清,在接下来的线上课程录制中,教师就可以对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录制,提升学生对这一知识观点的认识程度。此外,在教学视频的制作上,为了防止学生对一个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接受不畅的状况,一种教学内容需要由多名教师进行讲课录制,至少不同的课程需要两名教师。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不适应,同时对学习兴趣较强、学习目标较高的学生来说,不同教师的教学能够为其带来更多学习内容[4]。

4、重视应用线上考核的方式

线上教育的模式所具有的主要不同,在于直播课程与录播的课程,在直播的课程中,学生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沟通的机会较多,教师能够在直播沟通中完成对学生的水平测试。直播课程也能够有效的扩大学生的容量,例如,可以应用优秀的教育资源,与本校进行合作,展开空中乘务专业知识的教学。这一教学的开展可以在多个学校的混合式教学平台中应用,学生应用平台与教师取得基本的沟通与联系。此外,在录播课程的学习中,也需要在课程的下方附有考核的内容,使得学生对自己学习的效果进行检测。同时,这部分的分数内容,也需要在学生的整体分数中占有一定的比例[5]。

结束语:

在空中乘务专业的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中,互联网与线上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重视校园中网络体系与混合教学平台应用的适应性。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扩大教学的资源,促进教育公平,为空中乘务专业的综合水平提升带来有益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梁炜彬. 基于建构主义视角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讨[J]. 中国培训,2018(04):77-78.

[2]贾超. 空乘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0):188+190.

[3]邵华.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本质属性的解构与重构[J]. 职业教育研究,2018(11):58-64.

[4]杜雨潇. 基于建构主义视角的空中乘务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 智库时代,2019(37):275-276.

[5]李广春. 我国高校空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讨[J].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3,24(03):34-37.

论文作者:梁雅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  ;  ;  ;  ;  ;  ;  ;  

基于建构主义视角的空中乘务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论文_梁雅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