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工程耐久性探讨论文_姜云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工程耐久性探讨论文_姜云

江苏祥宏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省溧阳市 213300

摘要: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抵抗因服役环境外部因素和材料内部原因造成的侵蚀和破坏,而保持其原有性能不变的能力。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对于保证混凝土构筑物运行的安全性、延长混凝土构筑物的服役寿命、节约混凝土构筑物维护成本、节约自然资源、减少消耗、改善人类居住的环境条件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因素及其破坏机理,介绍了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耐久性。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现如今,钢筋混凝土结构已经在大部分的建工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混凝土作为主要的施工材料,由于其自身具备的众多优点,深受施工企业的青睐。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对于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及耐久性方面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这是因为目前很多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频频发生开裂,脱落的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可靠性,还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一、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因素及其破坏机理

1.混凝土的碳化。混凝土碳化是影响到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又被称之为中性化。简单来说,当碱性物质与空气碳分子气体发生反映下,混凝土的性能也会随之产生改变,最终降低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稳定性。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充分考虑到混凝土碳化问题,否则就会导致原本对钢筋进行保护的混凝土出现脱落的现象,这也是引发钢筋锈蚀的主要原因。并且,在碳化过程中,当混凝土发生剧烈的收缩时,其中产生的拉应力也会促使钢筋混凝土内部开裂,无法再继续正常使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碳化对于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程度非常大,必须引起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

2.混凝土的冻融破坏。一般来说,大部分的施工单位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异性,通常都会增加拌合水的用量,而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得部分多余的水体流入到混凝土细小的微孔中,一旦环境处于低温条件下,就会迅速结冰,导致混凝土体积膨胀,近而造成了混凝土结构内部损坏。其次,我国现行的施工技术水平有限,还无法对腐蚀性介质进行很好的控制,而这一因素也恰恰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常见问题,只要混凝土结构外部环境中存在着腐蚀性介质,就势必会受到水平侵蚀,降低了钢筋混凝土的强度。

3.腐蚀性介质的侵蚀。在当前的施工技术水平之下,腐蚀性介质侵蚀同样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外部环境中还有腐蚀性介质的时候,混凝土外部必然受到相当水平的侵蚀,这将直接导致其耐久性的下降。

4.碱集料反应。通常情况下,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混凝土构件的强度,往往会添加超过设计水平的水泥,这种情况下,由于混凝土中的总碱含量的增加,会和骨料水化析出的KOH产生化学反应,从而导致混凝土内部结构的破坏。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何种因素的影响,都是通过对混凝土内部侵入水分和有害物质的途径实现的。

二、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耐久性

影响混凝土结构工程耐久性的因素分析,我们发现与工程现场施工存在直接联系的主要在于混凝土的自身质量问题和施工的相应措施。因此为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应从其自身因素及施工措施人手,加强管理。

1.加强配比的准确性。混凝土的材料配比合理与准确性,是其自身质量影响的主要内在因素。比如掺人硅粉的含量最好控制在5%以上;磨细粉的要尽量的高,颗粒要呈现出级配的水平,也就是要达到粗中有细的效果;减水剂要使用高效的;水灰的比例适当降低,使一部分水泥或超细矿粉没有完全水化,可以有效降低自缩现象的发生;适当选用微膨胀水泥,或者是在水泥中掺人膨胀剂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加强钢筋施工的质量控制。通常建筑施工单位更多地把目光集中在钢筋数量、型号、构造等方面来进行施工质量的控制,却单单忽视了施工过程中的细节问题。比如,墙体或柱体中的纵向钢筋易在施工浇筑后出现位移现象,而施工单位大多以保证柱体位置为前提,而将保护层的施工草草了之,造成混凝土质量低劣,表面易开裂使钢筋直接暴露于空气中,形成氧化或锈蚀。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对设计执行力的控制,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完成钢筋的位置固定,加强管理,于现场切实地进行各项工序的预置与检查,并把钢筋位置和质量差异作为重点项目。一般来说,对于钢筋保护层的检查划分为两大步骤:第一,是检查主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是否符合标准;第二,是检查特殊质料如超常规直径的箍筋是否按设计执行操作。

3.垫块的设置不容忽视。垫块设置是工程施工中一个相对较小较细节的环节,因此很多施工单位将这些小事交由承包劳务的工程队进行操作。因为辅料重视程度轻、影响面小,质量控制问题也受到了牵制与影响,甚至一些劳务输出的工程队为降低成本,直接使用质量较差的塑料材质的垫块进行施工。塑料垫块因其承重力、耐磨力等都具有局限性,在实际使用中会因为钢筋与模板之间的挤压或摩擦,而产生变形甚至是起不到垫块作用,严重影响工程整体质量。垫块的不合格直接体现在工程表面的就是当混凝土成型后,其表面有易见的钢筋纹路存在。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细节化操作的管理,关注物料采购,选择质量较好的细节材料应入,并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行安装和填埋,以保证工程质量。

4.注意浇筑也讲究时机。别看浇筑似乎是件容易的事,但其中学问巨大。不同时间段进行的浇筑,可能只相差几秒钟,工程完工后的效果却有着天壤之别。浇筑时机的把握对于板构件表面出现裂缝的情况控制最为显著,最好选择在低温、阴天的时候进行浇筑。因高温天气易发生混凝土内部尚未凝固、而表面却已经失水变形的问题,还需增加工序进行相应的修复,如此建筑物的整体性能还是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5.加强保养和护理。目前很多施工单位由于成本或利润的影响,尽可能的缩短工期加快进度,也正因为此,很多施工方忽视了混凝土的养护工作,而把这一部分时间排挤在施工计划之外,这也导致大量的混凝土工程都无法达到规范化的水平。应该严格地将养护时间规划在工程计划时间表之内,并按照既定进度进行施工,以保证混凝土具有充分的质量保障。

6.加强对钢筋受腐的保护。钢筋因多种原因受到侵腐,成为混凝土耐久性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实际上在钢筋发生锈蚀的过程中,因其多被埋天混凝土内部,我们是无法察觉到的。因此,保证钢筋不被侵蚀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加强工艺过程的管理,强化施工现场钢筋材料堆放的安全性和保养性,防止受雨或化学物质侵害;一旦发现有违反规范的遭侵蚀钢筋,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分类处理。为节约成本减少浪费,从钢筋采购入场的时候起,就应该加强对施工材料的保护与管理工作,从而保障施工过程中钢筋的完好性,强化工程质量。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实质上是混凝土抵抗各种环境因素劣化作用的能力。我们应该在导致混凝土性能劣化的环境侵蚀性介质侵入、物理和化学反应等方面加强分析研究,从克服环境、材料、设计、施工等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诸多要件人手,以保证和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才屏.提高混凝土耐久性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2):67-68.

[2]贺忠,鲁志涛浅谈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及防腐措施[J]林业科技情报,2012(3).

[3]王旭.保持混凝土含气量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试验研究[J]水利技术监督,2012(5).

论文作者:姜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0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工程耐久性探讨论文_姜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