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形势调查报告_农业论文

美国农业形势调查报告_农业论文

美国农业情况考察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情况论文,考察报告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近,我随省农业厅组织的山东省农业信息管理与服务培训团,对美国的农业特别是农业信息管理与服务情况进行了考察。考察发现,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现代化国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高度重视农业信息管理与服务,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高科技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同时制定了新的农业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使美国农业正在发生一次新的革命性变化。我认为,我国与美国虽然制度不同,但有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一、美国农业的几个特点

1.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且专业化程度高。农场是美国农业的基本生产单位,90%左右是家庭农场。其余是合作农场、公司农场。所谓公司农场,就是股东在10人以上的股分制农场,这是本世纪80年代才出现的。由投资者、经营者、生产者三个层次组成,以经营者为中心。经营者必须善于农业经营。投资者向公司农场投资,坐收利润,年回报率一般为8%。生产者一般是若干个资金短缺、经营能力不强的家庭农场,他们按公司的计划生产,公司向他们提供生产资料,产品全部交公司统一经销。按照合同规定,完成任务的农场,公司给一定的报酬,完不成任务的,自己承担经济损失。农场基本上都是专业农场,有的是专门种植大田作物,有的是专门种植蔬菜或水果,有的专门饲养牲畜或家禽。种植业农场的规模大小不等。新泽西州是全美人口密度最大的州,每个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大都在75-100英亩(1英亩=6.07亩)。据介绍,全国最大的农场经营规模达2万多亩。在纽约长岛地区我们参观了一个家庭农场,农场主是广东人,57岁,大学生,学的是无土栽培。农场土地面积60英亩(近400亩),由他夫妻二人经营,农忙时雇五、六个工人。因靠纽约比较近,所以主要是种植蔬菜,他种了68种菜,酸甜苦辣咸都有。他家中住一座二层小楼。我们在纽约近郊一农贸市场考察时,对一摊位进行了重点调查,这位农场主经营160英亩土地,专种蔬菜,大椒有26种,西红柿有65种,还有各类瓜菜。蔬菜价格一般是:大西红柿每磅(454克)1.60-2.00美元,小西红柿每磅3-8美元,大椒每磅6-8美元,土豆每磅2美元,生菜每棵1.60美元,马扎菜每磅4美元,人生菜每磅8美元。

2.是一个高效益的产业。美国从事农业经济活动的人占整个经济活动人口的比重为2.1%,他们创造的产值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这充分证明,农业所创造的效益和作用是巨大的。从就业状况看,目前美国农业劳动力约330万人,产前和产后部门就业人数分别约为250万和1780万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就业人数占美国劳动力总数的25%左右,农业资产超万亿美元。一个农民生产的产品可供养的人数超过100人,而1950年仅能供养15.5人。

3.成为美国强大的出口创汇产业。据介绍,美国1994年10月至1995年9月,农业出口值为541.6亿美元,同期农业进口值为295.3亿美元,分别占全国出口、进口总量的11.3%和4.2%。农业贸易顺差为246.3亿美元,而同期非农业贸易逆差达2213.6亿美元。据资料介绍,1996年美国农产品出口创历史新高,约600亿美元。农业成为美国强大的出口创汇产业。

4.农业信息管理与服务网络化程度高。考察中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信息管理与服务对促进农业发展的作用显得愈来愈重要。美国农民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有两条:一条是来源于大学,这也是最主要的渠道。每个县都有一个农技推广站,一般是由3-6位技术人员组成。县推广站是一个中介组织,既帮助大学推广技术,又帮助农民提供技术和市场信息,还进行农业管理。县站工作人员的工资,大学负责1/3,州农业部负责1/3,县政府负责1/3。农民种地碰到问题,可通过电话或传真反应到县站,县站转告大学,大学得到信息后,首先看已研究的成果能否解决农民的问题,能解决的话就马上通过县站转告农民。如果有新问题,大学就立即组织专家进行研究。大学的研究经费来源主要是靠政府拨付。新泽西州州立大学农学院研究经费,联邦政府拨40%,州政府拨40%,学费占20%。现在他们研究的重点之一是如何帮助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另一条渠道是来源于因特网。美国目前农民入网的占60%,五年前还没有。以因特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农业,使农业生产与整个社会联系的更加紧密了,更加近了,可以利用社会信息资源解决农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中的困难,使农业生产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计算机里面贮存了近五年来农业方面的各种资料。农民碰到困难,一方面是自己上网查找,另一个是告诉县站,由县站告诉在哪里查找。另外,过去联邦政府农业部的统计资料也是信息来源的一条渠道。

5.农业科学技术发达。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在农业上的应用就是最好的证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通过地面接收装置,接收卫星信号,来确定地面方位的设备。这项技术是美国打击伊拉克时才运用于军事的一项高新技术,目前已有15%的农户应用在农业生产中。考察中,我们在大学参观了全球卫星定位仪,教授给我们做了演练。卫星定位系统可以把测得某一方面的有关数据,如土壤的含水量,土壤养分情况等,传输到计算机里。到农业机械来操作时,用卫星定位仪再从计算机里把有关数据调出来,可以“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施肥、浇水,大大提高了整片土地的生产率。为我们操作这项技术的教授说,这项技术水平很高,设备复杂,但操作简便。他说,还能很容易地测出某块地的面积、产量、产品质量好坏及主要原因。在大学研究中,可通过4个卫星定位仪制作地图进行研究,可通过卫星遥感技术为农民提供资料。还可测出某块地有多大面积,农民是自己种,还是租给别人种,还是没有种。目前美国东北就干旱,他们每个星期测两次土壤含水量,提供给农民。他们还介绍,用一个小的照相机和卫星定位系统相连接,在飞机上进行航拍,所得资料就能直接进入计算机数据库,随时可供卫星定位仪调出使用。

二、几点建议

近年来,我国各种农产品大量增加,农产品市场供求平衡,某些农产品相对过剩,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为了适应这个新阶段、新变化的要求,借鉴美国政府支持保护农业的做法,我认为除进一步稳定农业经营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进一步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外,目前还应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推进农业技术创新步伐。近年来,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革命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和以全球定位系统为代表的高科技设备被运用于农业领域,使农业的自然再生产越来越多的受到人类的直接控制,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21世纪农业的竞争,说到底是农业科技尤其是高科技的竞争。为适应新世纪农业发展的要求,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我们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进农业技术创新步伐。建议尽快改革目前我省农业科研与推广相脱节的体制和机制,积极创新,实行农科教紧密结合,产学研一体化,逐步建立起集科研、开发、示范、推广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科研与推广体系。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引进和研究开发一些高科技设备应用于农业。

(二)切实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从美国农业信息设施快速发展的情况看,目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准确、灵敏、高效的信息对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显得愈来愈重要。因此,我们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时,不仅要注重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且要注重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建议各级政府要提高认识,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可以有线电视网络为基础,尽快建立起上下畅通、灵敏快捷的信息网络体系。同时,要全方位开发利用国内外信息资源。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加入因特网,加快以因特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农业的步伐,让农民通过因特网充分利用社会信息资源,解决自己在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推动农业再上新水平。

(三)尽快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从美国等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通过实行农业保险制度,规避农业风险非常必要。这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对农业支持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建议省里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产品收购价保护制度、粮食储备制度、农产品风险基金制度的同时,要下大气力尽快把农业保险体系建立和完善起来。可借鉴国外经验,由政府对农业保险进行多种形式的补贴,使农业保险成为有别于一般商业保险的政策性保险。目前可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实行农业保险制度的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依法促进农业保险事业的发展。

标签:;  ;  ;  ;  ;  ;  

美国农业形势调查报告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