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论文_刁雪,刘泽江,郭琴,黄敏,宋旭辉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论文_刁雪,刘泽江,郭琴,黄敏,宋旭辉

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资阳 641300

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于临床研究的18例肺癌患者是由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内收治的,将其纳为观察组,另将同期收治的18例肺部存在良性病变的患者纳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进行五项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5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5种血清标志物联合对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均高于各单项检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较肺癌良性疾病患者有明显升高,可用于肺癌的诊断与治疗,特别是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获得较好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在肺癌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肺癌诊断;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临床意义

肺癌为肺原发性恶性肿瘤,发病根源在支气管黏膜上皮,临床诊断中发现肺癌时病情都已经发展到晚期,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1]。所以,肺癌早发现早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应用肿瘤标志物检测作为肺癌辅助诊断方法,对于肺癌患者治疗和预后有很大作用[2]。为了研究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现将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内收治的18例肺癌患者纳为观察组,另将同期收治的18例肺部存在良性病变的患者纳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进行五项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用于临床研究的18例肺癌患者是由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内收治的,将其纳为观察组,另将同期收治的18例肺部存在良性病变的患者纳为对照组。观察组的1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2例、女性患者有6例,各占总数的66.7%、33.3%;年龄在22-74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57±5.3)岁。对照组的1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1例、女性患者有7例,各占总数的61.1%、38.9%;年龄在24-71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55±5.1)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所有受检患者均在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5mL静脉血,对所抽取的血液进行离心处理,然后将处理后所得到的血清于试管中密封并置于零下20℃温度中冷藏保存,检测前5分钟再取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检测时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癌胚抗原(CEA)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糖类抗癌原199(CA19-9)、糖类癌抗原125(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等水平[3]。

1.3 观察指标

详细观察和记录所有患者经五项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及各项单个项目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5]。采用X2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五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中癌胚抗原(CEA)、糖类癌抗原125(CA125)及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三项水平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类抗癌原199(CA19-9)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两项水平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个项目检测发现糖类抗癌原199(CA19-9)的特异度最高、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的敏感度和准确度最高;五项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2.6%、73.5%、87.4%。

3 讨论

肺癌是当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临床上的死亡率是所有癌症中最高的恶性肿瘤。肺癌患者死亡率高的原因之一,就是患者的早期诊断率低,患者往往在癌症症状较为明显时才被确诊[4]。患者确诊时大多已经进入中晚期,无法通过单纯的手术治疗,或同时采用放化疗,患者的治疗效果均不太理想,使患者的死亡率居高不下[5]。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结果显示,肺癌早期,即肺癌Ⅰ期的患者的确诊率仅为癌症确诊患者总数的8%左右,从而导致患者错过有效治疗时机,患者的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对患者进行早期肺癌诊断或提示性诊断,可以延长肺癌患者的生存期。肿瘤标志物是肿瘤在发生与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所分泌和释放到血液中的一种物质,通过对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能够有效定位肿瘤细胞、确诊癌变症状。不过,单个项目的检测往往诊断准确度不高,而采用五项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所得到的结果更加准确。

根据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五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中癌胚抗原(CEA)、糖类癌抗原125(CA125)及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三项水平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类抗癌原199(CA19-9)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两项水平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个项目检测发现糖类抗癌原199(CA19-9)的特异度最高、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的敏感度和准确度最高;五项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2.6%、73.5%、87.4%。因此可以得出结论:采用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进行肺癌诊断能够有效提高诊断准确度,值得广大相关医护人员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杜淑英.血清5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J].北方药学,2014,11(9):85-86.

[2]李媛媛.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5,12:5-7.

[3]姜晓明,陈爽,杜晓艳,鞠晓红.5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3,02:81-84.

[4]曾聪,全国莉,王春莲.联合检测6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J].广东医学,2012,33(6):808-810.

[5]李娜,李国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16):2171-2173.

论文作者:刁雪,刘泽江,郭琴,黄敏,宋旭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  ;  ;  ;  ;  ;  ;  ;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论文_刁雪,刘泽江,郭琴,黄敏,宋旭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