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继续教育核心素养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论文

新时代继续教育核心素养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论文

新时代继续教育核心素养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

刘玉莲,马永兴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 绵阳)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讲话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培育高素质教师队伍。完善继续教育,强化学习型社会建设,着力提升国民素质,在提高就业质量基础上,创建优质的职业技能培训,着手于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因此,高校创建的继续教育核心素养质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 素质教育;继续教育;核心素养;发展问题;策略

党的十九大指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起到了引领作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讲话中明确指出了我国在教育事业上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在教学中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融入其中。随之,人们的教育意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而提高,人们把关注点放在了继续教育核心素养培养和提高上。因此,我们应该积极迎合新时代的发展需要,以提升自身的综合核心素质为前提,为继续教育核心素养的高质量提升提供坚实的基础。

一 新时代继续教育核心素养培养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继续教育核心素养本位缺失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

对核心素养进行重点明确。第一,能够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引导。对当前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的问题进行重点解决。第二,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要求学生拥有一个明确的发展目标。在当前,很多高校开展了继续教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经济问题会对继续教育的质量产生制约。最终,使得继续教育核心素养能够得到保护[1]

(二) 没有充分遵循开展核心素养研究基本原则

第一,展现科学性。要从立德树人原则出发,遵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研究工作开展之中,能够渗透科学的方法和理念。通过理论和现实的支撑,使得研究更加真实和紧密。第二,拥有时代性。这主要是源于新时期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教学中要使得研究成果具有时代性,展现出一定的前瞻性。第三,着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把核心素养研究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土壤,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同时,突出强调社会责任和国家认同,充分体现民族特点,确保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2]

(三) 对于核心素养思想认识不足,定位不明确

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价值定位方面,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可以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

合理的核心素养学习就必须以学习革命推进课堂革命。第一,关注学习目标,学生学习要以发现为基础,并做为前提。第二,完善学习路径,保证学生学习朝着多样化方向前进,其中涉及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第三,对学习结果检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第四,对学习进行扩宽,让学生学习展现出持续性。无论如何,要实现跨学科形式,让核心素养得到强化和升级。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完善课程设计,使得核心素养教学在新课程教育改革中得到整合。教师从三维目标、学科素养、学科方法三个层面出发,理清其中存在的联系。让核心素养与其存在密切的联系。

1.1 对象 选择NICU在2009年7月1日—12月31日和2010年7月1日—12月31日进行机械通气的新生儿。采用回顾性分析,将2009年的105例患儿作为对照组,男64例,女41例;2010年的167例患儿作为观察组,男103例,女64例。剔除标准:①入院时日龄已超过28 d,②入院时即为肺炎、肺不张、感染、临床败血症及已知痰培养有阳性菌者。两组患儿原发病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该梁桥长期承受较大的车辆荷载,同时由于混凝土收缩徐变和预应力筋的施工放张工艺等的影响,桥梁铰缝处破坏严重,梁体跨中附近出现横向裂缝,间距约30~50cm,最大裂缝宽度0.08mm。该桥评定为危桥,进行拆除处理。为研究既有板梁的力学性能及预应力钢丝绳的加固效果,在对原桥进行拆除时,从中选取1片中部位置的空心板进行荷载试验。该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跨径为19.94m,梁体为工厂预制生产,混凝土及钢筋材料特性见表1。试验板计算跨径为19.28m,横截面宽1.24m、高0.9m。内部预应力钢绞线7束φ15.2mm,采用后张法施工,锚具为OVM15-7。试验梁的详细尺寸见图1。

几天后,江帆买了一大束鲜嫩欲滴的玫瑰花就上了楼。在电梯里遇见刘珊珊隔壁的邻居他也友好地与他们攀谈起来。他不怕大家看到,他就想让李辉早点知道,有人在追求他的妻子。这次,他还带来了一个U盘,上面是李辉与吴霞的聊天记录。

二 新时代继续教育核心素养高质量培养发展策略

(一) 创新管理模式

在新时代背景下,想要形成高质量的核心素养继续教育,则应该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升级,重视学校管理,学校内部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则不能吸引更多的社会人员参与继续教育[3]。学校是一个致力于激发和促成“境脉学习”的学习时空,保证管理的科学性。继续教育管理主要涵盖了开发管理、过程管理和评估管理,在这些管理运行的过程中,形成动态性的连接,各个管理模块之间更好的进行补充和升级。开发管理主要是以相关责任部门为基础,在实际运行的时候,需要以培训相关人员为重要支撑。专业院校进行充分的调查和了解之后,整合分析人们对继续教育的看法,为继续教育的可行性提供准备。过程管理模式,主要由专职人员开展,制定管理制度,使管理制度合理的运用到继续教育实施过程中。评估管理主要是对一些资料进行整理,通过监督的形式对其进行评估和分析,实际情况以具体的管理模式为依托。

核心素养实际上是关乎人性、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素养,从“双基”到三维目标,一是会生存,二是会生活,三是会创造。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就是围绕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这三个方面真正理解、践行。我们必须聚焦学生的学习,不断持续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学校要基于核心素养重构课程体系。

(二) 合理的核心素养学习顶层设计

不同融资渠道分别可以用于建设、运营、规划,且彼此不能混同。对于特定融资渠道用于再生水项目的融资份额一般也规定上限。对于基金的资金回收和持续运行实行谨慎的管理,对于各类融资适用于再生水项目的条件、申请程序等都有严格的法律规定。

(三) 在教育实践中充分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从本质上说,核心素养要展现出良好的外在组织形式,这成为了合作学习的重要代表。在合作学习开展的过程中,要展现出倾听、沟通、包容和沟通。从整体层面出发,要让教育的多个环节朝着良好方向发展,让学生的实际发展成为重要核心内容,并衍生出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通过课程改革、教学实践和教育评价落实核心素养,加强各学科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改变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现象。课堂学习目标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且重视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方向转型。这两个方面涵盖的最核心部分是学习素养和关系素养;课堂教学方式向情境式、学科活动式的教学方式转型;学生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型向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转型;课堂教学评价向培养人的核心素养的评价角度不断拓展。

(四) 优化继续教育发展形式,整合合作方式

高校继续核心素养教育想要拥有较高的质量,则应该对以往的发展模式进行突破。要以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学习对象提供针对性和专业化的培训,加强学习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技能。同时还可以形成自主式和互动型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空间,结合学习内容开展探究性内容。该教学形式的运用使得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得到更好的激发,最终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高校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形式则是校企合作。需要把市场和社会作为重要的导向。学校和企业在人才的培养上,会决定其合作的形式,合作形式会大大影响着校企合作的效果和质量,这可以十分清晰的看到校企合作的重要价值。因此,在今后开展继续教育的时候,应该运用多样化的合作形式,让校企合作充满力量和活力。学校给予理论指导,企业给予实践指导,两者紧密结合,让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三 结论

综上所述,新时代的人们的意识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人们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高校应该对继续教育核心素养的质量进行提升,更好的为人们提供终身教育。要形成高质量的核心素养继续教育,则要从多个层面出发,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升级。同时,市场还应该得到创新和开发,对高校的核心素养继续教育形式进行优化和发展。最终,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为高校继续教育核心素养质量提升提供良好的准备。目前,课程、教学、评价、教研、管理等方面专家对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衔接转化的研究已经展开,重点基于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核心素养在课程标准中落实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 严继昌.更加公平,更高质量——问题导向下的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思考[J].开放学习研究,2018,23(04):1-5.

[2] 汪瑞林杜悦.《中国教育报》2016年9月14日第1版.

[3] 李玲.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问题及改革思路[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39(01):67-72.

本文引用格式: 刘玉莲 等.新时代继续教育核心素养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9,6(19):185-186.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19.078

作者简介: 刘玉莲,女,汉族,四川青神人,西南科技大学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继续教育;马永兴,男,汉族,四川射洪人,西南科技大学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学院自学考试办公室,副研究员,本科学历,研究方向:继续教育。

标签:;  ;  ;  ;  ;  ;  

新时代继续教育核心素养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