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辰药理学在临床中的实际运用论文_屠徐佳

时辰药理学在临床中的实际运用论文_屠徐佳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上马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 无锡 214000)

【摘要】药物用于治疗时,为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将不良反应控制在最小范围,不仅要注意药物种类的选择和剂量大小,还要考虑时间因素即择时给药法。

【关键词】时辰药理学;运用;给药方法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5-0170-01

时辰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和生物周期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对于人体而言,广泛存在于机体的结构和功能中的机体的节律性便是生物周期的体现,也是生命最为基本的特征。不难理解,机体正常生理指标可有昼夜、年、月等节律性波动表现。事实上,机体在病理状态下亦存在节律性波动表现,甚至用药后以及被致病源生物所困时,机体仍存在节律性。简单而言,机体生物节律性指的是机体内部进行生理、生化、行为等现象调控时表现出的具有节奏性、规律性的生理机制。例如,人体肝脏一般在夜间进行胆固醇合成;胃酸的分泌有昼夜规律,分泌量低谷集中在上午5点至中午11点,高峰自下午2点持续至次日凌晨1点;分泌胰岛素的胰腺胰岛β细胞,高峰期自清晨持续至午后,而凌晨跌至低谷。可见,遵从机体节律性用药十分必要,且现实意义重大。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机体的生物钟与诸多药物的毒副作用、药效功能关系密切。举例而言,在不同时间给予同等剂量的同种药物亦可产生不同的作用和疗效,这便是时辰药理学的重点研究内容。药师结合机体的节律性调整给药方案,按时辰规律给予患者药物能够确保药物及时被输送至病灶,即同步给药时间及机体生物钟,如此便可有效提高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同时,科学给药能够确保疗效,继而促使患者尽快康复,有利于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1]。笔者认为时辰药理学的作用表现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1)按照机体生物钟用药,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抗病因素和免疫细胞活性,是顺应机体节律而为的必然结果;(2)提升药物生物利用度或增加血药浓度,从而实现强化药物功效的目的;(3)降低药物致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甚至是完全规避风险;(4)减少用药量,可减轻医疗负担、节约医药资源,减轻药物对机体的损害程度。(5)在疗效和舒适度得到提升的同时,患者遵医行为亦会有所改善。

1.治疗高血压

众所周知,人体动脉血压一般在上午9点至11点达到最大水平,自夜晚进入睡眠状态后便可逐步降低,达到低谷。因此,治疗高血压普通制剂通常仅需在白天服用,且为更好地控制血压,上午用药剂量相较于其他时段更大。治疗高血压的长效制剂只需上午服药1次,这样既可以平稳控制血压,又可避免夜间用药或多次用药而使血压下降速度过快、血压值过低导致更大范围的损害如诱发脑血栓[2]。研究表明,调控24h平均血压,于早晨或是夜间服用钙通道阻滞剂可收获同等效果,但是若想进一步降低夜间平均血压水平,转变非杓型血压,应于夜间用药。另外,全天任何时段服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均可平稳控制全天血压,但是夜间用药能够增大昼夜血压比值,有利于转变非杓型血压不良结局。因此,合理利用机体节律性调整降压药物用药时间,有利于平稳控制血压,纠正不良节律,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

2.他汀类调脂药

由于胆固醇主要在夜间合成,夜间服药比白天更加有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治疗糖尿病

凌晨4点是机体全天内对胰岛素最为敏感的时段,因此在该时段内即使给予少于常规用药剂量的胰岛素,也可达到满意效果。为顺应机体血糖浓度变化规律及降糖药物作用规律,应在上午8点服用强效且药效持久的降糖药物。磺脲类:格列本脲(优降糖)、甲苯磺丁脲、格列吡嗪等,降糖作用机制是强化胰岛细胞活性增加胰岛素分泌量,阻碍胰岛细胞分泌高血糖素过程。上述药物药效发挥需要时间,最佳服用时间为饭前半小时。双胍类降血糖药:苯乙双胍(降糖灵)、二甲双胍(苯甲福明),降糖机制增强外周组织如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度,尤其适用于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一般饭后半小时服用。阿卡波糖(拜唐苹)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通过抑制小肠内糖苷水解酶减少碳水化合物分解为葡萄糖,同时作用于小肠吸收葡萄糖环节,使其时间向后延展,使饭后血糖升高的幅度减少,因此,同餐服用可发挥药效[3]。

4.治疗缺血性心脏病

上午6点至12点为心肌缺血、室性心律失常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高峰期,上午10点至11点为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多发时段。缺血性心脏病临床常用药物阿司匹林宜在早晨服用,以确保上午血浆药物浓度。

5.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不适症以早晨最为明显,4点至5点使用激素药物可取得更好的效果。为确保疗效最佳化,毒副作用最小化,可将全天激素总用药量集中在4点至5点这一时段内一次性服用。

6.治疗心力衰竭

凌晨4点,含强心苷心衰治疗药物药效明显增强,为防止药物中毒,应减少此时段用药量。

7.抗癌治疗

上午使用免疫增强剂干扰素对抗癌症,药物毒副作用表现更为强烈,可更改用药时间为夜晚,且疗效不减。晚睡前服用止痛药可减轻疼痛感。

8.糖皮质激素

机体分泌糖皮质激素亦有昼夜节律,血药浓度峰值一般在清晨7~8时,谷值则在午夜0时。通常宜在每天上午7点至8点使用一次短效药物如氢化可的松、可的松等,宜间隔一日使用一次长效药物如泼尼松龙,给药时间与短效药物相同。

9.抗哮喘药

由于用药时间不同,哮喘患者呼吸道阻力增加,夜晚或清晨气道阻力增加时即可诱发哮喘。所以,β2受体激动剂给药应遵循生物钟,即特布他林早8时5mg,晚8时10mg;机体白日和夜间吸收茶碱类药物的速度不同,一般白天快、夜间慢,根据这一特点,也可采取日低夜高的给药剂量。氨茶碱常规用药量比较接近安全剂量高值,为降低药物毒性,应在上午7点用药。

总之,利用时辰药理指导合理用药,对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综合考量时间和用药剂量双重因素,即选择最佳的给药时间,以期把药物的疗效与毒性或副作用分开,使疗效最好而毒性或副作用最低,从而进一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

【参考文献】

[1]沈英范.依据时辰药理学选择口服药物给药时间[J].当代医学,2015,15(16):38-39.

[2]吴巧生.利用时辰药理指导合理用药[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8(9):709-710.

[3]汪宗俊.生物钟与最佳用药时间[J].家庭用药,2014,(5):52.

论文作者:屠徐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时辰药理学在临床中的实际运用论文_屠徐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