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微信平台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进行延续护理观察其营养状况改善的研究论文_姚志翠 白建英 韩爱敏 蔡艳芳 李冬莉通讯作者

姚志翠 白建英 韩爱敏 蔡艳芳 李冬莉通讯作者

(河北中医学院;河北石家庄050200)

摘要:目的 探讨依托微信平台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进行延续护理,观察其营养状况改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2月在省医院住院并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已出院病人8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微信随访干预,在随访干预6个月后对两组病人营养状态进行评估。将所收集的全部数据进行整理,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随访6个月后微信组病人的营养状况各项指标、依从性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托微信平台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进行全面延续性护理可以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

关键词:微信延续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状况

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45岁以上的人群中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病率达11.5%[1],而目前在短期内尚无有效的治愈手段,自1943年第一台人工肾出现,作为终末期肾脏疾病替代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降低了终末期肾病病人的死亡率、延长了生存时间、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但随着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生存期的延长,透析所致的各种问题不断涌现,其中营养不良已经成为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死亡的主要因素,发生率高达23.00%~73.00% [2-3]。并且病人出院后,依从性会大大降低,情况会更加严重,因此,寻求对出院病人进行延续性护理的方法成为了目前临床研究的方向,本研究通过微信群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进行延续性护理并观察其营养状况改善的情况,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2月在省医院住院并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已出院病人80名,

入选标准:

①已确诊为终末期肾脏病病人;②稳定维持性血液透析时间﹥3个月;每周稳定透析2-3次;③年龄18-70岁,意识清楚,知情同意,有一定的文字阅读能力,愿意配合本次研究;④近一个月无特殊治疗者;⑤会或能学会使用智能手机者。

将入选的80名病人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为21~59(43.65±6.18)岁;实验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为20~59岁(44.45±6.72)岁,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病人出院后对对照组进行常规的电话随访。在出院前评估病人建立出随访档案,了解病人及家属的需求,将健康宣教手册交到病人或家属手中,将随访时间、医生的联系电话、日常注意事项等告知病人及家属。

1.2.2观察组

本组病人出院时在实施常规出院健康宣教基础之上,签署知情同意书,干预组成员通过微信随访的方式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延续护理。

具体方法:

1.2.2.1成立干预小组,组建微信群,建立微信平台:小组成员包括副主任医师1名,负责健康教育方案的制订;护士长1名,负责质量监督;主管护师6名,营养师1名,负责制订详细的营养摄入计划;与病人访谈后组建微信群,每人固定负责5~10名病人,为保护病人的隐私,所有成员签署了保密协议,病人均以群昵称入群,小组成员均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3年以上专科工作经验,交流沟通、组织协调能力较好,并能熟练使用微信。

1.2.2.2建立微信随访档案:在干预前根据病人的基本情况建立随访档案,要求将随访的情况及相关信息,都记录到档案里,在讨论及交流后,根据具体情况对指导内容进行调整及完善。

1.2.2.3交流互动:微信组为了避免打扰病人统一在晚上19:00~20:30将预先编辑好的内容发送到微信平台,形式包括文字、语音短信、录制的相关护理视频、图片等,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一对一解答。发送频率为1~3个月,2~4次/周,4~6个月,1~2次/周。随访期间随时收集病人的反馈信息,在病人同意后可将病人的康复心得发布在微信平台上,加强病人之间的交流、互动。

1.2.2.4推送内容:

①讲授原发疾病及MHD的相关知识,让病人了解自己患病情况,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提高病人治疗的依从性。②饮食营养:按照肾脏疾病病人营养摄入的原则对病人进行指导,并且营养师根据每位病人的具体情况制订针对性的饮食计划。③指导病人进行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以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并能进行自我检测。④鼓励病人根据自己的病情循序渐进的进行有氧运动,以放松心情。⑤功能锻炼:对于存在并发症的病人,指导其进行适宜的功能锻炼以延缓并发症带来的肢体功能的退化。

1.3评价方法及标准

本研究在随访前及随访后6个月分别对病人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

(1)《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表(中文改良版)》

该评定方法是于1987年由Detsky [5]等人提出的,研究者综合病史采集和体检的所有资料对病人的营养状况进行SGA分级:A级,营养正常;B级,中度的营养不良;C级,严重营养不良。

(2)主要的客观检测指标:包括TSF、AMC、BMI、ALB、Hb。

1.4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录入EXCEL数据库,经双人核对,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微信随访前后营养不良的评估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3.1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

MHD 病人体内的毒素和水分主要靠透析来清除,而与此同时也会造成营养物质的流失和分解代谢的加强,且在透析后常由于透析不充分、尿毒症等导致病人食欲降低及摄入营养不足,进而诱发营养不良的症状。因而科学合理的饮食尤其重要,本研究通过微信随访,专业的营养师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的方案,通过各种形式的宣教与督导,提高了病人的依从性。结果显示,实验组随访6个月后,判断营养状况敏感而可靠的人体测量指标BMI、TSF、AMC均有了明显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微信延续性护理教育的利弊

微信作为信息技术领域里一项新生事物,及时、灵活、更趋于个性化、操作便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微信随访是对“面对面”医疗服务的创新拓展,作为健康教育的一种新方式弥补了以往传统随访方式的缺陷,病人可通过手机等移动平台随时随地与医护人员进行“点对点”的交流,打破了医疗服务的时空限制[5],为病人提供了高效、优质医疗护理服务,满足了病人的需求,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微信平台在护理教育中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同时对健康教育者健康知识的掌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更加丰富、更加专业,与时俱进,而且也受周围环境有无互联网的限制及随着病人年龄的增大而出现的视力老花的影响。所以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Wang SF,Chen R,Liu Q,et al. Prevalence,awarenes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mong middle-aged and elderly:the 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J].Nephrology,2015,20(7):474-484.

[2]Hertzberg-Bigelman E,Barashi R, Levy R,et al.Down-regulation of cardiac erythropoietin receptor and its downstream activated signal transducer phosphor-STAT-5 in a rad model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J].Isr Med Assoc J,2016,18(6): 326-330.

[3]沈伟,杨婷.高通量透析治疗对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微炎症及营养不良的影响[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7,17(7): 423-426.

[4] DetskyAS,McLaughlin JR,et al.What is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 of nutritional status[J].JPEN J Parenter Enteral Nutr 1987,11:8~13.

[5]马尊重,谢晖.基于微信、微博等微媒体的医疗服务模式发展刍议[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31(3):238-239.

论文作者:姚志翠 白建英 韩爱敏 蔡艳芳 李冬莉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9

标签:;  ;  ;  ;  ;  ;  ;  ;  

依托微信平台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进行延续护理观察其营养状况改善的研究论文_姚志翠 白建英 韩爱敏 蔡艳芳 李冬莉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