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项目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俞冰

武术项目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俞冰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浙江 金华 321000)

摘要:如何使武术在高校体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通过调查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分析武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改进高校武术教学的建议。

武术项目在普通高校中已普遍开展。从目前高校武术项目开展的情况来看,仍存在着许多不足。这一状况对武术的发展十分不利。如何使武术在高校体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思考重要的问题。通过调查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分析武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改进高校武术教学的建议。以更好的提高普通高校的教学水平,推动中国武术运动的发展。对于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是实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及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中国武术的意义

中国武术是一种中国特色的文化。当然,它首先应该是一种格斗术。武术起源和流传的意义都在于它的格斗价值,但与泰拳,跆拳道,拳击,格罗西柔术不一样,它除了格斗部分外还融入了医学与哲学的成分。因此不能把武术与格斗技击划等号。我们知道,传统武学各个流派都有自己的疗伤方法和心法。摒弃其中虚无缥缈怪力乱神的成分,必须承认,武术界对骨伤和外创的处理是有其合理之处的,而武术界流传的拳谚剑诀其中也包含了太多的哲学道理。中国武术与古典文学,是同根同源的共生关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双碧,堪称双子星座,同样辉煌,同样灿烂。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中国武术的滥觞,正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发轫;文事与武备至少在两三千年以前,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携手而行;舞枪弄棒与吟诗作赋,很早就是被我们先民所看重的文化修养的两个方面。历史中,有无数的武术家本身就是文学家,而许许多多文学作品中也洋溢着武术的风采。这在世界文化史上尚无先例,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现象

二、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状况分析

现代大学生对于武术总体上比较喜欢,但是大部分学生不喜欢武术课,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学生认为现代武术教学“技术动作复杂,难以掌握”, 确实武术相对于其它运动项目来说,动作较为复杂,特别是学练一个动作时,由于上、下肢动作的不同,运动路线、方向变化较多,若体育基础能力较差,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或教师的教法不当,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练的兴趣和积极性,造成选择人数下降。同时现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已经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其吃苦精神也不如以前,在这样的现实下教授武术规定套路,学生不喜欢武术课是无可厚非的。武术套路的学习及技击、表现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一、两个学期的武术教学中要想达到上述目的,显然不是一件易事,而学生在教学中看不到自己能力的提高自然也会对武术课失去兴趣。长此以往,自然也会影响武术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对武术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各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引导,明确其武术特有健身价值,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这个项目学习中来。

三、现行的武术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分析

1.教学方式不适应武术教学的要求。武术教学一般离不开套路教学,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武术课也都是以套路教学为主。套路虽然具有丰富的技击性与很高的健身价值,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未将这些优点分析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了解套路动作的技击性以及套路的锻炼价值。在调查中发现有17.46%的学生在学完一个套路后对套路中动作的技击作用完全不了解。这与目前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不适应当前的教学要求是分不开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高校中的教学过程呈两种现象:一是重视动作质量型,即从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开始,先把手型、步型、直摆性腿法、伸曲性腿法等基本功和套路中的难度动作进行教学,然后再学习套路。可是由于公选课的课时短根本无法完成教学计划中的整套动作。二是完成任务型,先把一些有关的基本功基本动作大致介绍一遍,即开始套路教学,虽然学生能勉强学完整套动作,但动作的正确性、规范性却明显不理想,这两种过程有利有弊,但结果都不能令人满意。教学的重点一般只强调动作的外形,注重动作的过程和路线,而对于套路中动作的技击作用讲解得很少。[8]让学生觉得武术动作有名无实,是“花架子”、“花拳绣腿”这是学生对武术教学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能适应当前套路教学要求。目前高校的武术教学基本上采用了单一的模仿教师的动作,学生自己练习的方法和手段,很少采用其他如娱乐性、对抗性、电化教学等手段和方法,使学生感到教学课非常单调乏味。根本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发学生愉悦的情绪体验。从运动心理学的观点看练习方式要多样化。多样化的练习不但能够激起学生练习的兴趣,保持注意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如能结合运用录相教学、观摩教学等教学手段能明显提高动作的正确性、规范性,教学中利用沙袋、护具等器材实施对抗教学有助于学生领会动作,并加深对动作的记忆和提高对武术的兴趣。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教学场地差、教学器材不足影响武术教学效果。场地、器械的缺乏也是影响武术教学的一大因素。高校武术选项课的教学大部分是在室外进行, 如遇雨天就难以保障教学计划的正常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缺乏应有的武术环境。普通高校的武术氛围严重匮乏, 各高校内经常有篮球、排球、足球等联赛, 但武术比赛、武术交流活动很少, 甚至可以说是没有, 高校的武术竞赛也很少, 这也是武术之花在大学校园不能夺目开放的一个原因。因此, 在高校如何发展与繁荣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是值得关注的话题。

四、结论与建议

普通高校均将武术作为选项课内容进行教学,其中有所高校一年级第一学期就开始选项,高校第一学期开始选项。高校成立了校武术协会,高校组建了校武术队。武术教学总体情况不容乐观。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内容陈旧缺乏,现代气息激不起学生学习兴趣。武术教学时数少,学生所学内容不全面,理论教学明显滞后,忽视或不重视武德的培养,教学方式和方法不适应现代武术教学的需要。更新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编写系统的武术教材。建立合理的课程设置,根据要求,结合各高校的具体条件和师资力量,结合武术自身的特点挖掘武术运动的功能,采用多样化的,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习武的自觉性和兴趣,从而提高武术课的教学质量。通过各种渠道、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加快场馆、器材、设施建设。加强师资的培养与培训工作,加快武术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宣传力度,为高校武术运动开展创造良好的氛围,改善教学条件和武术锻炼环境,支持和扶持走入低谷的高校武术运动识。

参考文献

[1]陈满平;关于高校武术教学功能与作用的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年09期

[2]徐现峰;浅谈高校武术教学方法和评价[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3]郭长忱;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作者简介:俞冰,男,浙江师范大学本科,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论文作者:俞冰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  ;  ;  ;  ;  ;  ;  ;  

武术项目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俞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