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变电运维是电网运行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新时期针对变电站的运行和维护,变电运维班组是直接的执行者,针对变电运维班组的管理必须要进行革新,本文基于当前的时代背景,简单分析了变电运维班组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并由此探索了新时期变电运维班组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仅供参考。
关键词:变电运维班组;管理;运维一体化
当前随着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电源更加多元化,电网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为保证为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清洁稳定的能源,提高电网运维管理水平是关键。而随着国家电网公司改革进程的深入,变电运维作为电网运维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要保证效率,关键的地方在于基层班组的管理问题。
一、关于新时期变电运维班组管理的新问题、新情况分析
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电网负荷越来越高,自然灾害问题多发频发等等对电网运维管理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基层变电运维班组是直接应对电网问题的执行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这种背景下,基层变电运维班组的管理方面面临着全新的问题与挑战,由于国家电网公司改革进程的加深,管理层级压缩、变电运维班组的管理模式必须要适应新的形势。目前主要的改变是采用三班倒的轮流值班模式或2+N的值班模式,前者每班一名班长、两名副班长(一名安全员,一名专业工程师)其中班长为主要负责人,对站内运维管理与生产工作进行直接管理,并协调当值人员完成主要的工作任务,包括设备定期检修维护、安全工作资料收集、接受与执行调度台调度指令、审查工作票和操作票、风险评估与预防、日常维护设备运行、正确交接班、响应公司安全活动与培训工作、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后者即要求至少有2名24H值班人员在岗,扶着值班期间的应急工作,两名值班员轮流换班,常被N名常白班人员,负责巡视、操作和维护工作,并有应急留守班随叫随到。
而在具体改革过程当中,基层的运维班组在管理上存在较大的问题,普遍存在不积极的思想,总是在等待上级下发文件,然后执行,上级没有文件则不了了之。按照改革的要求,变电运维班组需要自行安排运维计划,并做好设备巡视维护以及检修工作,工作难度较大,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特别是随着新值班模式的实施,不管是三班轮流值班还是2+N值班或是其他值班模式,都要求24H有人值班运维,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工作强度非常大,这对于人员队伍的稳定性,以及电力优质服务和电网安全运行是一个挑战。
二、变电运维班组管理
国家电网公司的改革成效是显著的,在变电运维管理方面,已经形成专门的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在具体变电运维班组管理当中,笔者针对目前的状况探讨一些实践的经验。
(一)不同电压等级运维班组的融合
随着改革程度嘉盛,整个电力公司从上到下的管理模式都在发生变化,对于基层变电运维班组人员来说,变化是最大的。由于管理层级压缩,作业流程再造优化,必须要重新构建出一套变电运维工作模式,同时由于公司体制改革,省电力公司,组建调度监控中心,状态运行中以及省运维检修部,专门负责变电检修中心和运维中心,形成了统一管理机制,并向下管理地市级运维检修部门、县级运维检修部门,而县级的变电运维班组成为最基层的班组,在运维工作中要求按照电压等级和电网中的重要性,将变电站分为四级进行差异化运检,并执行分级管理,省级运检部门即各级运维单位负责除一类变电站外的其他类别变电站的运维工作。由于部门之间的统合,就要求变电运维班组必须要适应这种形式,为此则可以将不同电压等级的运维班组进行融合,例如将500kV和220kV运行人员融合,重新排班,在变电站驻地,采用三班倒值班,24h不间断的接收来自各级的调度指令以及省调监控中心的通知。然后将各个班组按照优先级分成多个运维小组,采取固定的周期进行轮换。在常规的运维工作当中,工作日按照优先级顺序针对管辖区域内的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工作。同时在驻地值班的班组并非固定在变电站职守,而是作为机动组存在,若有紧急情况可随时出动解决问题。而一般日常会在驻地中做台账分类整理、技术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运维一体化建设
针对上述工作模式的变化,研究出了运维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是目前比较认可的一种变电运维班组管理的模式。而要实施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实施的细则是关键,包括科学的人员培训方案,维护检修方案(含工作内容),并且要有恰当的奖惩机制。
1、科学的培养体系建设
变电运维班组的管理,一般采用运维一体化模式,而想要做好,首先要求一线工作人员不仅要动输变电设备检修与维护,还要能按照调度指令进行正确的相关操作。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需要不断的提升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抓培训是为运维一体化打基础的关键,所以建立科学的培养体系非常关键,为此在具体的工作中强调现场培训和实操考核。检修人员和运维人员协同工作并且互相学习,由专业检修人员在现场组织实操培训,提高运维人员的不停电检修工作的水平,一般来说,可以将一些安全风险小的维护性检修工作传授给运维人员,如变电设备接地导通测量、电压互感熔丝更换等等。同时要发挥骨干的作用,通过定期的公司内部培训,组织班组骨干进修,提升骨干能力的同时,使其带动运维班组成员提升能力。
2、制度与作业流程改革
早期的电网运行检修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是独立的,在电网运行状态变更时,双方之间会形成相互监督的关系,对于现场的安全生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随着部门统合,安全质量监督中心的组建,运维班组的工作流程发生变化,一线检修人员和运行人员的职能相互融合,如何保证安全生产的可控性和能控性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为此在制度与作业流程改革当中要重点把握住安全生产这一重点内容,为此应重点完善监督手段,制定并贯彻落实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建立相关的可靠性等级评估模型,实施不同区域的差异化管理。同时制定完善的考核方法、安全生产技术指标与规程。
3、强化在线监测体系建设
随着电网改造不断深入,智能电网建设加快,目前很多电力公司下无人值守变电站成为主流。而无人值守变电站对于运维工作有一定的挑战性,毕竟相比有人值守的变电站,当无人值守变电站发生紧急情况如火灾、事故等,运维人员处理的实效性显然要弱得多。而随着改革的深入,运维人员会更加专业化,但人才队伍会精简,而要在人力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保证运维班组顺利高效的展开变电运维工作,强化在线监测体系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措施,为此要以省级调度监控中心为主,构建高覆盖率的在线监测系统体系,建议将工业级高清监控设备密度增加,增强可视化观测能力,通过实施在线监测,提高运维班组的高效性。但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运维班组必须要听指挥,能够快速机动,且要有完善的事故抢险应急能力。
4、强化运维班组员工思想建设
新时期,运维班组接触新潮流、新思想的途径非常多,这带来了员工思想的不稳定性,而随着改革进程加深,可能直接涉及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这些人员是变电运维改革的主要实践者,也是改革成果的承担者,在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当中必定产生一些负能量,思想上产生波动是非常正常的问题,而要保证大检修背景下变电运维工作的顺利展开,在班组管理中要重点抓好员工的思想建设工作,通过思想文化宣传工作,稳定员工思想,维持稳定的同时,坚定员工信息,顺利推动运维一体化建设。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层的运维人员是变电运维管理体系改革的直接承担者与受益人,但改革必定会产生阵痛,如何保证变电运维工作的顺利高效展开,针对变电运维班组管理进行革新非常有必要。本文则基于实践中的经验,建议采取运维一体化策略,在实践当中这种策略已经取得一定成果,有着非常高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海静,. 基于人员信息共享的变电运维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J]. 电工技术,2016,(3).
[2]刘大志,马雪松,. 浅论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运维管理技术[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2).
[3]石桂霞,. 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探讨[J]. 科技与企业,2013,(22).
论文作者:严轩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班组论文; 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电网论文; 变电站论文; 在线论文; 模式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