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新形势室外供热管网工程设计的注意事项论文_段焕林,陈爱东

阐述新形势室外供热管网工程设计的注意事项论文_段焕林,陈爱东

河南工程学院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摘要:随着我国各大城市的发展,对工程等施工质量方面也逐渐有了高的标准。在供热管网施工方面的相关技术及操作手法逐渐娴熟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将关注目光放在了室外供热管网施工上。短周期、维护手法简单易操作和低投资高寿命等都是室外供热管网的优势,因此在各个城市中的室外供热管网被宽泛的普及运用。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标准施工,加强过程监督与质量管理,出现问题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解决,确保供热系统稳定、高效运行。为确保室外供热管网供热性能达标,工程整体规划中将设计范围内的热用户供热质量达标后,确定集中供热的热源最佳经济供热范围,集中针对供热住宅小区的冬季供热问题,完善室外供热管网设计,以提高热质量。

关键词:室外供热管网;工程设计;注意事项

室外供热管网设计水平取决于投资资金多少、热能输送的能量损耗、运行稳定性等等综合评价标准的衡量结果。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我国基本都是采用集中供热方式,通过城市集中锅炉房提供的高温热水,通过一级供热管网输送到各个小区换热站中,转变为低温热水后,再由室外二级供热管输送至各个热用户。所以,供热系统的设计与计算,须满足国家标准。在供热管网正常运行前提下,依据用户需求以及住宅小区换热站标准,确定好供热管网的负荷与管径、敷设方式以及管网水力平衡点。因而设计中,要体现集中供热的优越性,协调好技术与经济问题,保证管网图纸设计无误。

一、室外供热管道设计内容

(一)热负荷的确定

住宅小区设计供热管网的首要事情就是考虑热负荷,因为热负荷是供热管道设计时的基本参数。在统计热负荷热负荷过程中,需要考虑的环节众多,最重要的标准是住宅小区用户的实际热量分配。每个管网的热负荷都是经过房屋建筑里面的施工图纸确定的,设计图纸时需要小区用户提供相应资料,并进行单一的供热管网设计。部分建筑单体在进行图纸设计时,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提供的资料信息需要结合实际的工程项目,一起识别热负荷的具体信息。一个工程项目的具体设计需要注意许多因素,比如一些建筑物体会出现不对流现象,需要工作人员设计管网时特别注意。

(二)管径的确认

当计算出管道的直径时,需要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反复确认,其中一般供水管径可以根据管道内热介质的流量和管道的比摩阻准确计算出,而本身供水管道的管径就存在一些误差。一些靠近热源的用户,选择支线长度和支管长度的时候可以根据管网的实际布局延长,或者根据小于最大流速的支流速度来扩展,而管径大小也可以减少。

二、外供热管网热负荷以及管径计算注意事项

(一)热负荷计算

供热管道热负荷的计算,是供热设计的最基本数据,计算中要遵从两个原则,一是确定建筑物热用户热负荷时,要么根据单体建筑施工图纸的热负荷资料计算,要么在无热负荷材料下依据建筑类别以及地理位置、建筑属性等,采用Q=q×A公式估算,以获取有效的热符合数据;二是主干线与支干线、支线的热负荷承担比例,应以单体热负荷依次叠加的计算原理确定,不能盲目划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景观图参照

在景观图设计专业管道平面尺寸时,要突破传统以局部断面图为准的设计原则,需综合考虑热用户住宅的环境,依据景观尺寸优化综合供热管网设计图纸,协调好供热管网与景观道路、绿化的位置,确保混凝土下有平行管道,井位置合理划分,从而确保实际施工与景观之间互不冲突,做到合理有效的规划。很多项目设计中,图纸上是不存在间距问题的,可实际施工与景观之间相互冲突,例如道路、台阶上有井,供水要在路面上,其他管道可灵活调动位置,所以一旦管道出现问题,维修就难上加难。所以,图纸设计中要需综合考虑到整个施工过程,开辟好管道道路以及增加防护设施,采用景观铺贴图纸设计好各个管道的尺寸,用景观地形图作为管网设计图的参照物,依据最理想的状态———管道在绿化下,井避开台阶、景观亭,参照景观图尽可能地布置好管道与工井。

(三)供热管网管径与保温层确定

供热管网工程除却满足设计标准的注意事项以外,还要满足经济、稳定性的要求,协调好经济与技术的关系,是室外供热管网工程的重点。热能输送中的衡量指标为能量损失,其中最显著地为压力损失与散热损失,这两种缺失主要由供热管网的经济管径以及经济保温层确定。第一,要减少压力损失,就要增加供热管径,则会增加经济压力;第二,要降低散热损失,需增厚保温层,亦会增加经济负担;第三,若要同时降低散热损失以及压力损失,既要增加保温层,又要调整供热管径,必定要增加资金投入。因而,应在热网规划设计中优化参数,综合考虑管径与保温层,从热网资金投入与热能运输损耗协调视角,科学确定经济管径与经济保温层,尽可能地降低经济投入,实现供熱效益的最大化。

(四)确定水力运行与平衡标准

供热管网水力运行稳定性与平衡点标准规划,需在满足热用户供热质量标准前提下,确保热用户之间的热能相互影响控制在最低水平,才能实现高水平的热网水力运行稳定性。供热管网中载体具有较多的供和回的分汇点,所以在满足热用户供热质量标准前提下,先要处理好热网分汇点水力平衡问题。一是在各个分汇点进行水力平衡计算,调整好管径;二是依据《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控制好分汇点水力差,确保能达到设计标准下的理想状态;三是要避免热网水力运行失调,故而管网管径设计中要尽量选大一点的,协调处理好热网水力运行稳定性与水力平衡点对管径的要求。

(五)标高管道交叉点

在室外供热管网工程设计中最难的就是确定标高,雨污水管道以及井底位置设计都比较详细,但必须要与现场实际标高相符,所以雨污水管道坡度以及井底标高设计中,需依据设计覆土深度把握好标高与坡度,从而实现主、支管道布置合理。管道交叉时需遵从,有压让无压,小管让大管,在柔性材料管道让刚性材料管道。此外,设计还要注意支管与主管大连接方式,依据实际情况选择管顶平接,水面平接以及管中平接等等方式,设计中出现交叉管道,需标注好下层管道的顶标高以及上层管道的底标高,便于由于施工以及图纸复核管道碰撞等情况。标高的调整不同是图纸设计中最需要注意的地方,牵一发而动全身,设计中一旦出现要调整标高的情况,必须从全局角度进行复核,以确保其它管道标高无误。

三、结束语

供热管网工程设计过程复杂,涉及到建筑建设的各个方面,新形势下我国生活质量逐渐提升,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故而室外供热管网工程在设计中就要考虑到各方面。因而,室外供热管网设计先要确保热用户供热质量达标,再根据投入资金、热能输送损失、运行稳定性等衡量好室外管网供热工程设计水平。新形势下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热用户的供热标准以及质量标准发生变化。阐述新形势室外供热管网工程设计的注意事项,可为设计者提供相应的参考,在今后设计中可协调处理好设计与施工、经济存在的矛盾,确保设计的精准性与适用性,满足新形势下热用户对供热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吉平.住宅小区室外供热管网设计要点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5(11):55-57.

[2]刘立庆.室外供热管网合理设计之我见[J].吉林农业,2014(23):88.

论文作者:段焕林,陈爱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2

标签:;  ;  ;  ;  ;  ;  ;  ;  

阐述新形势室外供热管网工程设计的注意事项论文_段焕林,陈爱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