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制度改革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

宅基地制度改革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

宅基地制度改革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

石建辉SHI Jian-hui

(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昆明650100)

摘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旅游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宅基地制度改革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部分,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本文将阐述乡村旅游的作用、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前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限制条件,并探索宅基地制度改革下的对策。

关键词: 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宅基地制度改革

1 问题的提出

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明确指出“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不得违规违法买卖宅基地,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严格禁止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1]。虽然目前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国内旅游投资的最热门的领域之一,但其发展仍有不少限制因素,宅基地制度改革作为乡村振兴的组成部分,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探索对于发展乡村旅游十分有利,研究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困境及宅基地“三权分置”下的对策,希望能够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发挥作用,由于乡村旅游受多种因素影响,在此只分析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相关因素。

2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

乡村旅游是指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居民为目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2]。我国乡村旅游开始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二十世纪末为萌芽阶段,以农业采摘、农业观光为主,分布主要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1990 年后为发展阶段,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蔓延至各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进入2000 年后,为快速发展和规范化阶段,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多样化,并且进行规范化的经营[3]。201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1],标志着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并且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3 限制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原因

3.1 农村建设用地固化

农村宅基地具有社会保障和经济财产双重功能[4]。一方面,农村宅基地满足了农村居民最基本的住房需求,作为维持生存的底线,承载了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养老等保障功能;另一方面,宅基地的保障功能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体现了其社会公共价值[5],依托于宅基地的住房凝结了农村居民几十年的劳动,同样具有价值,在落实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背景下,宅基地的财产功能逐渐凸显。农村宅基地在“三权分置”提出之前,为充分实现其保障功能,宅基地的流转仅限于集体内部,大量宅基地属于闲置状态不能发挥其价值为农民带来收益,人为刻意的抑制宅基地向集体外流转,导致农村建设用地固化,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只能由当地居民小规模经营,集体外投资者难以以合法的方式获得农村建设用地,进而扩大乡村旅游规模,获得规模效益,乡村旅游呈现出小、弱、散、多的特点。

3.2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乡村旅游从开始对旅游资源的设计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到市场的拓展宣传、员工的培训,以及到后期的维护管理,资金的作用贯穿始终,资金投入不足,直接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然而,农村吸引投资的能力差,多数乡政府、村委会负担不起庞大的资金支出,农村居民更是几乎不可能承担起旅游资源开发的费用。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发展乡村旅游只能以小规模家庭经营,形式通常只是农家乐、采摘园,创新不足,模式单一。同时由于缺乏资金进行整体规划布局和市场宣传,导致这种模式下的乡村旅游季节性明显,采摘瓜果时节人流量大,其他时间人少甚至无人,难以维持稳定客源。

贴合不同阶层需求,加强筹款形式创新。为迎和年轻人的市场,平台必须在筹款方面做出创新,并寻求其他平台的合作。如和一些运动健身平台联合推出捐步活动,传播出平台健康积极的形象。而且人们不需要真正花钱就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获取一定的心理满足感,无疑会提高群众捐赠的积极性。

3.3 缺乏专业的旅游管理人才

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但仅仅依靠当地政府的投入是不够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新战略的意见》要求:要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1]。政策支持为乡村旅游的招商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引导旅游投资者向农村的倾斜。同时,宅基地“三权分置”也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资金来源,资格权的提出,保障了农村居民获得宅基地的权利,而放活使用权则可以实现宅基地由资产向资本的转化,而实现这种资产向资本转化的前提和基础,是宅基地的确权[7],确权登记,使产权进一步明晰,为宅基地转让、抵押等清扫了障碍,对于乡村旅游从业者,可以通过抵押宅基地的方式,可以快速获得资金,扩大生产规模。在当地政府、外来企业和本地居民三方资金的支持下,无论是乡村旅游的产业规模还是产业质量都能得到保证。

4 宅基地制度改革下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

4.1 放活宅基地使用权,解决乡村旅游建设用地问题

宅基地“三权分置”的重要突破口是放活使用权。放活使用权的内容包括宅基地的租赁、入股和流转,对于闲置宅基地的有偿退让,宅基地的“入市”等。放活使用权为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建设用地短缺现象提供了多种解决途径,其一,投资者可以通过租赁方式获得建设用地,并以契约方式对于集体、村民以及企业的利益分配问题加以完善。其二,外来投资者也可以通过合建或者村民以宅基地入股的方式获取用地,即村民出宅基地,投资者出钱,利益共享。其三,投资者可以通过在市场交易中获得建设用地。总之,放活宅基地使用权为乡村旅游业建设用地的获取提供了多种途径,外来资本可以通过获得足够的建设用地而迅速扩大产业规模,既充分利用了乡村闲置宅基地,也可获得规模扩大带来的规模效益,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需要明确的是,放活宅基地使用权是在保障资格权基础上的放活,否则,面对城市资本的强大冲击力,利益受损的只能是农村和农民[6]

4.2 拓宽引进资金渠道,落实宅基地确权

发展乡村旅游人才需要高素质、高水平的地方旅游行政人员、乡村旅游经理人、乡村旅游经营者和服务者。第一种人不多,第二种人奇缺,第三种人从业人数多但文化素质低。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虽然近几年发展迅速,但缺乏专业管理人员的困境始终没能解决,旅游管理专业每年都有大量毕业生但大多不愿从事旅游相关行业工作,从事旅游行业工作的许多毕业生对于到乡村工作又存在偏见,同时受我国户籍制度和宅基地制度的影响,加大了下乡从业的难度。目前,乡村旅游从业者大部分由当地村民组成,学历普遍较低,大多未接受过管理和服务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且创新水平有限,导致在工作中,缺乏先进高效的管理制度,服务水平跟不上,缺乏持续发展眼光,忽略生态效益,提供的产品同质化严重。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 of Residual Static Torque Controlling

4.3 引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训当地从业者

人才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但与城市相比,乡村由于待遇和发展机会等条件的不足,对于人才的吸引力远远不及城市,要想引进和留住人才,需要营造适合发展的环境和与其价值相应的待遇。宅基地制度改革对招揽人才的作用相对较小,以间接的方式。在解决建设用地和资金问题后,一方面,通过提供合适的居住环境和薪资待遇招纳人才。另一方面,随着产业发展规模的壮大,旅游管理者的发展空间不断变大,加之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不断开放,乡村对人才的吸引力将逐渐增大。此外,不仅要“输血”,还应积极“造血”,对于当地从业者的培训也同样重要,当地人对于本地风俗人情更了解,且劳动力充足,培训出一批高素质的当地旅游相关从业者,对于促进本地旅游业的发展和解决就业问题十分重要。

5 结语

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局限因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用地、资金、人才。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探索,前提和基础在于农村宅基地集体所有,关键突破口是放活宅基地使用权。放活宅基地使用权盘活了农村闲置宅基地,同时保证了宅基地抵押、转让及有偿退让的财产权利,为解决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所需的用地和资金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创造了条件,为人才的引进营造了开放的环境。

3.家庭支持因素对其是否选择考研行为存在重要的影响。家庭支持因素包括家庭的情感支持和家庭的物质支持。从统计数据来看,家庭的情感支持即家人的督促和支持在家庭支持因素中起主导作用。在选择考研的学生中,有70.5%的学生家人“有督促并支持”考研,而在不选择考研的学生中,家人没有督促并支持或无所谓的比例则达到了75.8%。家庭的经济因素相对而言有影响,但并不明显,74.35%的学生认为家庭经济因素对考研的选择没有影响,但在不选择考研的学生中,有19.3%的学生则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决定了毕业后要参加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J].中国合作经济,2018(02):18-27.

[2]郭焕成.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2):1597-1605.

[3]郭焕成.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意义、态势与前景[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1):39-42.

[4]林超.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改革——基于宅基地功能演变分析的视角[J].经济体制改革,2013(5):69-72.

[5]桂华.制度变迁中宅基地财产权兴起—对当前若干制度创新的评析[J].社会科学,2015(10).

[6]朱启臻.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关键是使用权适度放活[J].农村工作通讯,2018(3):57.

[7]周其仁.确权是土地流转的前提与基础[J].农村工作通讯,2009(14):40.

A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Reform of Homestead System 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unming 650100,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has ushered in new opportunities. As a par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homestead system reform has created good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This paper will expound the role of rural tourism, analyze the restrictions on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nd explore the countermeasures under the homestead system reform.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rural tourism;reform of homestead system

中图分类号: F327;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4311(2019)33-0015-02

基金项目 :云南农业大学创新创业项目:宅基地“三权分置”背景下乡村旅游模式的重构——以河南省辉县市薄壁镇为例,项目编号2019RWY012。

作者简介: 石建辉(1993-),男,河南新乡人,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

标签:;  ;  ;  ;  

宅基地制度改革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