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方案在荨麻疹疾病中的应用论文_金际彩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向城镇中西医结合门诊 277711

摘要:目的:探讨荨麻疹采用中医治疗方案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的60例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施加中医治疗方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不良反应发生率以3.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20.0%(P<0.05)。结论:荨麻疹采用中医治疗方案治疗的效果确切,具推广价值。

关键词:荨麻疹;中医治疗方案;应用效果

荨麻疹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皮肤病的一种,该病的发病机制复杂,且极易复发,再加上具有病程时间长等特点,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因而有必要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以改善其临床症状。本文以我院接收的60例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其治疗中采用了中医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收获了较好的治疗结局,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中的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所接收,所有患者均符合WHO中关于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1]。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为17-65岁,平均年龄为(47.3±4.2)岁;病程为4个月-6年,平均病程为(2.1±0.5)年;临床症状:均伴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皮肤色水肿性红斑症状,其中5例伴腹痛,3例伴头晕,2例伴恶心。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为16-65岁,平均年龄为(47.6±4.0)岁;病程为4个月-6年,平均病程为(2.3±0.4)年;临床症状:均伴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皮肤色水肿性红斑症状,其中7例伴腹痛,4例伴头晕,1例伴恶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层次、疾病类型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完善相关检查,并给予其积极治疗。(1)对照组:给予该组患者常规治疗,即西替利嗪(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001984)口服治疗,10.0mg/d,1次/d,于睡前服用,1疗程为28d;(2)观察组:该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加中医治疗方案治疗,药方为制首乌、知母、熟地、防风、泽泻各12g,川芎、茯苓、生地、白术、蝉蜕、甘草各9g,红花、桃仁、苦参各6g,若患者为风湿热蕴肤证则施加黄芩、浮萍、通草、地肤子等;若患者为血虚风恋证则施加制附子、黄芪、桂枝等。1剂/d,水煎服,早晚温服28d为1疗程。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禁止服用与上述药物药效相同的药物,并密切观察患者用药情况,若见异常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3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分为治愈、显效、有效以及无效4个等级,取治愈、显效以及有效纳入治疗总有效率计算;(2)不良反应发生率: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乏力、口干、头晕以及肠胃不适等。

1.4疗效判定标准[2] 治愈:患者经治疗后,瘙痒与皮疹等临床症状均消失;显效:患者经治疗后,瘙痒与皮疹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患者经治疗后,瘙痒与皮疹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者视为无效。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本文中所涉及的所有数据行分析处理,以(±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时,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组间对比以(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荨麻疹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且约有80%患者的发病病因并不能确定,但临床认为与食物中添加剂、蚊虫叮咬、内分泌改变、遗传因素等有关,以皮肤瘙痒、皮肤色水肿性红斑、皮肤呈苍白色与鲜红色等为主要症状,对患者日常生活、工作等造成严重影响,应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3]。

临床上给予荨麻疹患者治疗时,西替利嗪为二代抗组胺药物,治疗效果较好,但患者易出现口干、头晕等不良反应,长期疗效并不确切。我院在荨麻疹患者治疗中采用了中医治疗方案,就中医而言,荨麻疹属“隐疹”范畴,药方中的制首乌可益精补肾、养血宁神;茯苓可宁心安神、健脾和胃;甘草可缓急解毒、补脾益气,上述诸药联用可起到养血活血、疏风散热、健脾湿热等功效。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施加中医治疗方案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20.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3.3%,可见荨麻疹患者在临床治疗中施加中医治疗方案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临床上对于荨麻疹患者的治疗中采用中医治疗方案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效果确切,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但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还需参照患者的实际病情,为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改善治疗结局。

参考文献:

[1]邓宜华,李菊红.中医治疗荨麻疹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2,12(05):120.

[2]刘爱民,王坤,李雪莉,等.中医辨证配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12(09):839-841.

[3]刘爱民.慢性荨麻疹的中医辨证思路与治疗体会[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20(11):1164-1165.

论文作者:金际彩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5

标签:;  ;  ;  ;  ;  ;  ;  ;  

中医治疗方案在荨麻疹疾病中的应用论文_金际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