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评价论文_张颖

河南省郑州市中心医院 450007

摘要:目的:分析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入院治疗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锻炼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施行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盆底肌肌肉力量、子宫脱垂、小便失禁方面改善恢复情况,同时观察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子宫脱垂、小便失禁的治疗和增强盆底肌肉力量等方面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疗法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具有可行性且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疗法;盆底功能障碍;治疗效果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unction disorder,PFD)是指盆底支持结构伤或缺陷导致功能出现障碍等所引发的病症,主要表现为盆腔脏器的脱垂,排尿、排便功能障碍和性功能障碍等[1]。妊娠和分娩过程中对盆底组织的损伤是造成盆底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其中妊娠期间随胎儿体重增加,盆底肌肉所承受压力逐渐增大,妊娠期间激素水平变化对于盆底结缔组织及肌肉的影响,以及分娩过程中对于盆底肌肉和神经的损伤等均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相关。若产后盆底肌肉力量不能有效及时地恢复,随着年龄增长盆底肌肉功能逐渐下降,临床症状会出现并逐渐加重,保守治疗效果差,只能利用手术方式解决[2]。

利用电刺激及生物反馈治疗能够促进盆底肌肉功能恢复的报道常见于国内外媒体中,我国报告相对较少。本研究为了分析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的可行性,特对我院收治的140例患者进行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来本科室治疗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作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70例。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年龄、盆底肌力和临床症状等患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其他疾病影响研究结果。

1.2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锻炼法治疗,通过进行有效缩肛运动,锻炼盆底肌肉收缩功能,每日2-3组,每组用时15分钟以上,频率为收缩2-6s,放松2-6s,循环锻炼。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同时进行生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应用加拿大TT公司的生物刺激反馈仪进行治疗,对腹部肌肉和盆底肌肉的表面肌电进行检测,依据盆底表面肌电快速收缩,持续10秒的收缩,持续60秒的收缩,依据表面肌电图的最大平均收缩波幅,变异性,判断I类肌纤维或II类肌纤维的功能,运用各种场景反射的训练模式,患者按照已定模式训练。训练的同时进行电刺激,I类纤维设置频率为10~36Hz,II类纤维设置频率为15~69Hz,每次时间30分钟,一周两次,一个疗程10次。

1.3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1.3.1 肌力改善状况评价分级标准

测定肌力:对盆底I类纤维和II类纤维的肌力进行测定。分作1级:肌肉收缩时长>1s;2级:肌肉收缩时长>2s;3级:肌肉收缩时长>3s;4级:肌肉收缩时长>4s;5级:肌肉收缩时长>5s。盆底肌收缩改善效果评价:盆底肌力改善状况:效果明显:肌力 增加为2级或以上;有效:肌力增加,但在2级以下;无效:肌力无变化。总有效率=例数(显效+有效)/总例数×100%[3]。

1.3.2小便失禁评价分级标准

咳嗽、大笑、打喷嚏时偶感溢出尿液为1度;爬楼或走路等日常生活中时有溢出尿液感为2度,站立时溢出尿液为3度;不论卧床或站立,均有尿液溢出为4度。

1.3.3子宫脱垂评价分级标准

子宫颈口与处女膜缘距离<4厘米,为轻1度;子宫颈口到处女膜缘,在阴道口能看到子宫颈为重1度。子宫颈已从阴道脱出,宫体还在阴道内为轻2度;部分子宫体由阴道脱出,为重2度。宫颈和宫体完全脱出阴道口外,为3度。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使用检验,计量数均用表示,应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均以百分数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盆腔器官脱垂和小便失禁改善状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盆腔器官脱垂和小便失禁改善状况比较中,治疗后观察组改善状况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表2.

3.讨论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分娩,在自然分娩过程中盆底肌肉筋膜被撕裂,可能造成阴部血管神经的牵拉甚至阻断,损伤盆底结构,若不能及时给予产后系统治疗康复,产妇容易出现小便失禁、子宫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现象。国内有研究通过回顾分析发现18%的产妇在自然分娩后出现了小便失禁和子宫脱垂症状,而剖宫产术后却没有发生小便失禁和子宫脱垂,说明自然分娩是导致盆底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4]。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对女性的身心及生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传统的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依靠自身盆底肌功能锻炼为主,往往难以坚持,疗效不太理想。电刺激及生物反馈疗法越来越被临床关注,生物反馈技术能对盆底肌力及肌纤维受损程度进行精确的评估和判断,依据患者患病程度选择电刺激的脉宽和频率进行生物反馈治疗,运用电刺激来唤醒损伤的神经肌肉,使肌肉的力量和弹性得以恢复,患者依靠反馈信号学习锻炼收缩肌肉,进而达到康复的理想效果[5]。生物反馈疗法可以增强盆底肌肉力量,对膀胱兴奋性形成抑制,针对产后小便失禁及子宫脱垂的治疗效果明显。该研究对对照组实行常规盆底肌功能自我锻炼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施行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子宫脱垂、盆底肌肌力和小便失禁等方面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研究结果表明,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有效想性。

综上所述,电刺激及生物反馈疗法能够增强盆底肌肉力量,对子宫脱垂和小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质量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卢明霞,凌静. Kegel 运动联合Lamaze 呼吸法对妊娠、孕妇分娩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影响的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7):4554-4556.

[2]林心苗.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子宫脱垂196例疗效观察 [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09).1970-1971

[3]魏秀丽 .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

[J].中国妇幼保健,2011,(01):26-27

[4] 王新芳,秦蕾,白素霞.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25):432-433.

[5]谢晓敏,应用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1):1182-1184.

论文作者:张颖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9

标签:;  ;  ;  ;  ;  ;  ;  ;  

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评价论文_张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