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反思高校德育的低效性_心理学论文

从心理学角度反思高校德育的低效性_心理学论文

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德育低效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论文,视角论文,心理学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755(2008)01-0076-04

在我国高校,无论是人员配置,还是教学时间安排与活动组织,以及教学设施投入等,都对德育给予了重视,但高校德育的效果与人们的期望总存在一段距离,高校花在德育上的精力和所收到的效果难成正比,高校德育呈现出低效的特征,主要表现在高校德育效果差、高校德育效应弱和高校德育效益低等方面。高校德育低效一直是教育研究者关注的话题,他们从不同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释,主要原因有:忽视德行成本的问题,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失范、没有注重学生实际、德育内容与德育方法问题、不良的社会环境、知德分离和智德分离,等等。[1]由于高校德育的效果更多是通过“大学生的品德行为”这一重要指标体现出来的,大学生品行良好,这说明高校德育效果较好,反之说明高校德育效果不佳。而根据心理学家凯利(Kelley,H.H.)的“三维归因理论”,对社会行为进行归因时,可以选择的原因有三类:第一类属于活动者个人的原因(个人归因),第二类为环境方面的原因(环境归因),第三类原因是指行为对象或刺激对象方面的原因(刺激归因)。[2]从目前的研究来看,鲜有人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高校德育低效问题。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并探索相应的对策。

一 高校德育低效的心理原因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高校德育低效与受教育者道德接受的心理阻抗与心理障碍、德育本身对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脱离、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心理发展的认识与情感投入不足、学校良好德育心理环境的缺失等相关。具体而言,第一个属于活动者个人的原因,第二个属于刺激的原因,即大学生道德学习对象的问题,后两个属于大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环境问题。

(一)受教育者:道德接受的心理阻抗与心理障碍

道德接受是发生在道德领域中的特殊的接受活动,道德接受活动效果将直接决定德育的实效。如何保证和促进学生道德接受的顺利进行,成了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主题。然而,学生是否接受或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德育,取决于诸多因素,其中学生道德接受中的心理阻抗与心理障碍对德育实效性有很大影响。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固着于其个性结构中的偏差或不完善的认知、情感、意志所产生的对德育的漠视或拒绝,影响了德育的有效实施,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心理阻抗。这种心理阻抗的突出表现在大学生道德认知同道德实践的反差、道德理想和道德现实之间的反差、课堂内外道德的反差等上。[3]心理阻抗会影响大学生对德育的态度定势(心理准备状态),也即他对教师的教育是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爱或厌恶、接受或排斥的内心倾向性。心理学表明,学生如果对德育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定势,那么,他就会顺利地接受德育要求并努力去执行。反之,如果学生抱着消极的态度定势,那么他就会对德育要求产生抗拒、排斥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德育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如果大学生的心理阻抗定势得不到有效的改变,就会转变为学生接受德育的心理障碍,亦即大学生头脑中所存在着的某些思想或心理因素阻碍他们对道德要求、意义的真正理解,从而不能把这些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需要。概括而言,大学生道德接受的心理障碍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动力系统功能障碍;二是导向系统功能障碍;三是加工系统功能障碍;四是调节系统功能障碍。[4]大学生道德接受心理障碍的存在严重制约了高校道德教育的接受效果。因此,要提高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消除学生道德接受的心理障碍。

(二)德育本身:对大学生最近品德发展区的脱离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对此,学校根据学生不同个性特点,提供多种德育活动,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程度,开展和调整德育活动方式、方法。教师通过仔细观察、了解每一名学生,找出其思想品德的“最近发展区”,从而引导大学生觉悟的提高,使每一名大学生在自己原来的水平上有所提高,达到自己既定的目标。

而事实上,我国高校德育理论往往在强调德育首位时,任意拔高关于政治的、信仰的、理想的、自由王国的认同,这些“高、大、空”的内容,不仅使德育陷入空洞和运动式口号宣传的泥潭,而且使学生感到遥不可及。同时,德育教材内容滞后,与新时期社会的伟大变革实践及过程还很不相适应,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成熟程度以及思想和生活实际相脱节,也使学生觉得这些知识远远低于他们的发展水平,换言之,其也是对学生最近品德发展区的脱离。

(三)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心理发展的认识与情感投入不足

教育者的德性和行为是德育之根本,德育能否达成理想的结果,并非只是言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教育者能否深刻地认识学生,尤其是其不断发展的心理特征,能否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多的情感投入。但是,现实告诉我们,这些方面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

1、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发育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大学生心理的发育正趋向成熟而又尚未成熟,其心理发展水平可以概括为智力发展高峰、欲求发展高峰、善于创新高峰等“三大高峰”,同时其自我意识与自主意识显著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求知动机、生存发展需要与高峰状态等使大学生的主动发展、自我创造成为可能。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以人的发展和完善为目的,通过对话、体验等方式激发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提高主体道德能力,完善主体道德人格的教育活动。”[5]而高校德育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以本(书本)为本的物本教育,没有很好地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内在的需要,把学生由本来的“人”变成了“物”。在很多老师心目中,大学生还是容器。显然,教育者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

2、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情感投入不足。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布朗在其所著《人性教育》一书中指出:“缺乏情意的教学活动,不会使学生产生知性的学习;同理,缺乏心智活动的教学,也不能激起学生的意志与感情。”“道德作为一种自觉的约束力量,需要有内在的心理基础:情感与理性。没有这个基础的依附,道德就只是空洞的说教。”[6]现行德育中,教育者并没有把培育和发展人的情感作为其核心目标,忽视了它的德育内化的能力,往往以教多少知识、培养多少行为、参加多少活动为满足,缺乏情感性是现行德育的机能性缺陷,也是教育者自身不可回避的缺陷。缺乏情感的德育是机械的,缺乏情感的德育是苍白的。如果我们的教育者缺乏人文关怀,缺乏以情动情的真实情感投入,不能以信仰影响学生,就会发生与初衷相悖的德育效果。当把情感从德育中抽离出来,只剩下干巴巴的道德规范知识传授的时候,德育就从根本上丧失了它的魅力,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甚至会引起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这样的德育就没有效果可言。

(四)学校:德育心理环境有待于优化

学校心理学环境是一种观念环境,对学校教育和学生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7]在多样化、多元化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社会氛围下,学生们通过各种渠道接受着前所未有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由教育活动主体内心世界的各种因素构成心理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尤其是道德学习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良好的德育心理环境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可以增强大学生学习的活力,而德育心理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其中校风、人际关系、生活方式等是高校德育的显性心理环境。[8]

1、校风是一所学校所特有的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习惯和群体风尚,体现为一种独特的心理环境。优良的校风有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有力的聚合作用、行动上的激励作用以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的保护、增进作用。而有些高校校风不良是客观存在的,具体表现为领导者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学作风、学生的学风和职工的工作作风等方面有待改进。

2、人际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有较大的影响。不融洽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协调的同学关系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这些都会影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当然也包括思想品德教育与学习。

3、大学的生活方式包括文娱、体育和校内各种课外活动的开展等。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还可以陶冶人的情感,健全人的性格,而且也能充实和改善人们心理环境的结构。目前,少数大学生不良的生活方式,例如沉迷于网络游戏、歌厅舞厅等,不仅使自己意志消沉、生活腐化堕落、道德水准下降,而且对周边的同学造成一定的影响。

总而言之,高校德育心理环境中总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只是表现的程度不一而已,这些不和谐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主动学习过程,而且还会对其良好品行的形成造成负面的作用,这就需要高校努力消除或减弱这些不和谐因素,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德育心理环境。

二 解决道德教育低效的措施

(一)基点:注重大学生道德学习的心理机制

道德学习的心理机制是怎样的?心理学中特别是学习心理学中不同学派对此的解释各不相同,例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等对道德学习的心理机制的认识不同,[9]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道德学习的实质、动力和条件作了不同的解释。行为主义者强调道德行为的养成,认知主义者强调道德价值的认同,人文主义者强调道德情感的升华。然而,随着他们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研究认为,其心理机制比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要复杂得多,它是以体验为核心的知情行整合学习,既有认知学习,也有行为学习,更有情感学习。道德学习本质上是一种体验式学习。[10]而体验式学习需要教育者创造一定的教育情境,引导大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使心理活动达到一定的能量。

基于此,我们应该根据大学生道德学习的心理机制开展针对性工作。首先,在思想品德等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或媒体,激发并增强学生的体验强度,逐步形成敏锐、细致、深刻的情感品质。其次,大学生道德教育应当遵循体验式学习过程的特点,重在激发大学生道德学习的需要,丰富他们的道德感性经验,促进其实现知情行的整合。再次,促进大学生的合作性建构,合作性建构是指个体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输入的道德规范,而是凭着自己的经验主动地选择与创造,并在合作中不断丰富与完善从而形成自己的主体性道德人格。合作性构建不仅是一个尝试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在体验中获得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的过程。面对社会及其道德的转型,客观上要求大学生丰富自己的道德生活并主动地参与新道德的建构。

(二)重点:重视德育的情感性

情感是人的心理过程之一,对人的行为起着近乎决定性的作用。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德育的根本任务是影响人格,形成德性,而要形成德性就必须要以情感作为前提。朱小蔓曾指出“对于个体而言,其道德知识能否成为道德观念,主要取决于其情感的投入程度。”有了情感的介入,这样的德育就不可能是说教式的、灌输式的。重视德育的情感性,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各类教程中挖掘情感性德育内容。高校要以“两课”为切入点,有机沟通各类课程,挖掘课程中的情感性德育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感。“两课”要利用感人的案例,激发学生的情感兴奋点;其他人文课程要避免逻辑化、概念化,通过联系实践讲修身,联系情境讲行为,联系生活讲情操;科学类课程要能充分发掘其“善”和“美”的一面,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教育和陶冶。

2、在各类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情感。高校每年都会举行一系列的主题活动,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去让学生体验各种情感,如同情心、羞耻感、敬畏感等。同情心是人向善的基础,具有同情心才能为别人着想,才能形成美德;羞耻感能使大学生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敬畏感,才能规范大学生的行为,才能遵纪守法。同情心、羞耻感、敬畏感的培养是情感性德育的重要内容。另外,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美感,也尤为重要,美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美的体验,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美的事物的主观感知、欣赏和评价,只有准确地认识、鉴别生活中美的事物,才能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培育美好的心灵和崇高的情操。

3、在师生情感交流中感染学生。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凝聚力,以教师的正面形象吸引和感染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为了培养学生的高尚的情感素养,教师首先就必须应有高尚的情感素养。”他把人的情感素养比作是调准了弦的小提琴,他说:“只有调准了弦的小提琴才可以演奏。”这要求教师在在德育活动中动之以情,通过感动人的教育,使学生在感动中朝着美德的方向发展。

4、创造有利条件,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状态。积极的情感状态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充满自信,对学习有兴趣,自尊心和成就感不断得到满足,有正常的归属感、安全感、依恋感等等。德由情生,学生的这些积极情感状态,是学生道德成长的基础,也是他们发挥能力的钥匙。

重视德育的情感性,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不断消解他们在德育学习中形成的心理障碍,以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三)方向:寻求高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现代德育正朝着“整体性德育”、“主体性德育”、“学会选择的德育”方向发展,这些都在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涉及学生的心理层面,加之社会转型期学生正面临一系列心理冲突与抉择,使德育无法回避心理教育问题。现代学校德育要想提高其实效性,必须与心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丰富其内涵,扩展其功能。对此,有研究提出要从德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对德育与心理教育进行融合,以期构建以心理教育为基础,以德育教育为导向的模式。[11]

基于目前的德育现实以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可行性,我们要将两者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两者在育人活动中的独特作用,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1、德育工作者应该从心理健康教育中吸取知识,不断更新德育观念。这又要求我们抛弃过去德育只注重学生的整体思想水平,忽视学生的个体需要的做法;要借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团体辅导等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情感体验,不断消除他们对简单说教的反感和抵制心态,缩短师生双方的心理距离,增强师生的心理相容性;要使学生的政治思想、行为规范和心理素质得到协调发展。

2、心理健康教育应以正确的德育观为导向,强化工作的力度。一方面,大学生的个性品质如何扬长避短,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得到有效发挥,都需要依靠正确的德育观给以有效引导;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借助德育丰富的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心理调控能力和完善其意志品质。

3、以性格为切入点,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结合。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密切联系最集中地体现在人的性格上。性格是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部分,性格在人的个性当中处于核心地位。这首先是因为性格具有社会评价的意义,人们可以对某种性格特征的社会价值进行评判,往往能显示一个人品德的好与坏。良好的性格特征,或是形成优秀品德的基础,或是优良品德的直接组成部分;不良的性格特征往往易导致严重的思想品德问题,甚至会产生反社会行为。培养良好的性格与形成先进思想和优秀品德是同一德育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一方面性格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世界观和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另一方面性格又是形成优秀品德和世界观的基础。所以,以性格为切入点,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结合尤为重要。

[收稿日期]2007-10-12

标签:;  ;  ;  ;  ;  ;  

从心理学角度反思高校德育的低效性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