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艺术教学方法初探论文_黄诗箴

声乐艺术教学方法初探论文_黄诗箴

黄诗箴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福建泉州 362000

摘要:声乐艺术在我国教育方面属于技术性学科,对于声乐艺术教育需要有熟练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专业教学经验。需要不断学习与体验才能提高其水平。传统的声乐教学往往处于表述的需要,将呼吸、咬字、共鸣等要素分开训练,不仅降低了学生声乐技巧的掌握,而且也淡化了声乐教学的整体性观念。本文拟通过矫正声乐教学中普遍形成的一些观念误区,针对性的对声乐教学中的不足提出优化措施,在提高声乐专业水平的基础上提高文化修养和心理素质,展现出声乐教学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声乐艺术 教学方法 教学实践

我国在进行声乐教学时,一般采用的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在声乐方面的专业技能,使其对声乐方面有一定程度的认识。虽然这种教学方法对大部分学生比较适用,也是声乐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学生对声乐技能的领悟能力不同,且自身条件上也有一定程度的区别,所以在声乐教学程度相同时,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会受其自身影响,如果出现学生在声乐学习中跟不上进度则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变化。所以在声乐教学中,除了注重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时时关注学生的情绪,对学生实施针对性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声乐教学中获得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实现整体教学法的有效应用,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保证每个学生对声乐专业技能理解透彻。

一、整体教学法的应用阐释

声乐属于一种技术性与情感性互通的专业技能形式。声乐能够通过专业技能中的特殊声音表达自身感受,他是表达音乐情感与语言互通的特殊艺术形式,由于声乐专业技能收到人本身胜利因素的影响,所以每个人对声乐表达情感的形式不同。在人对声乐专业技能表现时,需要通过熟练的专业技巧以及较高的文化修养相结合,实现自己最真挚的情感表达。好的歌唱是在生理、心理、形象三方面相协调的基础上展开的,这其中必须具备几项要素:呼吸与共鸣、咬字与吐字、语言与形象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每个要求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只有相互协调、综合运用,才能达到整体教学效果,实现声乐的最优体现。

整体教学法需要围绕最真实的声乐表现效果为中心。将生理、心理和音乐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和训练当中,有效培养学生各要素之间的协调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歌唱技能[3]。上文中说到,声乐专业技术的表现效果受到每个学生的自身生理因素影响,所以为了实现整体教学法以及整体声乐表现,所以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每个学生的生理因素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另外为了保证声乐的整体效果,声乐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整体教学以及整体训练,在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同时,提高声乐整体性。声乐教学可以采用练声、音律、肌肉方面的练习,增加学生的声乐技能以及提高音乐整体效果。所以为了保证音乐的活力,声乐教学过程应该将练声作为前提,另外将呼吸和吐字相结合才能将整体教学法中的整体歌唱效果体现出来。

二、树立歌唱发声的整体性

发声是声乐活动的基础,也是声乐教学的前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众所周知,在声乐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尽量让学生将气息放下来或者沉下来,这就是要学生把声音尽量保持在眉心集中,但同时也要有向下用力的感觉。但是练声往往在教学过程中不被重视,学生也不能准确意识到练声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将练声作为声乐教学基础,先打好中声区基础,在循序渐进从练声曲和简单易学的歌曲练起,培养学生的兴趣点、心理素质和审美艺术。

练声作为声乐教学基础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声乐专业技能的前提条件,因为练声是影响音乐发声的重要因素,也是用音乐表达情感最终体现。在声乐的整体教学方法中,教师重视提高学生的练声技能,运用发声的最优效果体现音乐的魅力。学生在学习练声专业技能前应该有一定心理准备,因为由于每个学生生理因素不同,学习练声的效果和程度会受到影响。对此要求学生做好思想准备后运用练声技能展现音乐曲调,抒发自己最真挚的情感,抒发情感的过程中需要将音乐的意境和画面感体现出来,最终通过整体性声乐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练声专业技能,将音乐与情感完美融合。

三、处理好技巧与情感的整体性

好的歌唱效果离不开技巧的掌握,但光有技巧如果未融入情感的发挥,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技工而已。我们进场看到有些学生在舞台上常常出现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什么状态都没有了,甚至拘谨到不知自己在做什么。究其原因,缺乏训练,怯场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平时的学习中缺少用技巧去表达音乐的思想情感的训练。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采用诗歌朗诵的方法把学生内心深处的激情激发出来,在诗歌朗诵的过程中让学生事先酝酿好情绪,让学生在歌唱的过程中能够自由生动的抒发自己的情感,充分展现声乐的魅力,给听众带来声乐艺术感染性。

四、结束语

从上文对整体教学法的分析中可以体现声乐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还应该实时关注学生情绪,通过每个学生不同的胜利要求实施针对性教学方法。在注重心理情绪的同时不能要求学生进行强度训练,要结合肌肉实际情况进行训练,因为良好的肌肉情况有利于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使学生在歌唱时不会受到生理因素的影响,能够展现出最真实的感情。有些学生意识不到练声的重要性,认为练声对于音乐表达效果没有作用,所以导致在歌唱是无法展现音乐的魅力和效果。所以在整体教学法中,教师应该注重练声的重要性,从最基础的专业技能教起,为音乐本质的整体性提供基础。所以上文中对于声乐教学方面的解释可以体现出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扎实的专业技能才能够实现歌唱效果和魅力,另外也为声乐教学过程提供经验。只有学生在了解科学发声的基本方法和音乐原理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声音特点,坚持多唱多练,才能唱起美妙动听的歌曲。

参考文献:

[1]周小燕.声乐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韩瑜.浅析声乐的整体教学法. 《魅力中国》,2010年12期 .

[3]王宁宁.声乐教学方法浅析. 《成功(教育)》,2010年04期 .

[4]乔爱玲.声乐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2).

[5]张楠.周小燕声乐教学思想探究[J].音乐研究,2005(3).

论文作者:黄诗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声乐艺术教学方法初探论文_黄诗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